06

吉良貞家恨恨的罵道:“直娘賊!此族之惡,一至於此!殿下,一定要嚴懲這些南蠻!”

崇文沒有搭理仴國武士,看着施氏兄弟問道:“既然他們把人口和財貨囤積在筆架山,這裡就應該是航線必經之路了?”

施老二說道:“正是。。。澎湖老一輩水手都說,取道筆架山,遙望紅豆嶼並浮甲山,進入即爲大港。意思是過了筆架山,穿過紅豆嶼和浮甲山之間的洋麪,就到了三島北部的大港,我們康人稱爲答陪港,筆架山就是這條航線的必經之路。”

崇文問道:“你們沒有去過麼?”

施亯嘆了口氣,說道:“高帝禁海,當今尤烈,東行雞籠也就罷了,東番也算大康之土,誰還敢遠航三島!那是抗旨,殺頭的罪名啊。”

崇文默然無語。

吉良貞家不解的問道:“你說的紅頭嶼,不是毗舍耶人最北的巢穴麼?針路上在東番東南洋麪,和你適才所說相同,怎地又到了筆架山之南?差的太遠。”

施亯說道:“紅頭嶼和紅豆嶼並不是一地,紅頭嶼在東番大島東南,是毗舍耶人的地盤。紅豆嶼在三島之北,一直是白蒲延人的大島,兩嶼相距千里,島夷也不是一個種落。”

吉良貞家哦了一聲,轉頭看着崇文說道:“殿下,如今東風剛起,他們就送來這麼多生口,到明年夏天,不知道多少人要被販到南洋爲奴。如果我們佔據筆架山,就等於斷絕了毗舍耶族的人口買賣,這是大善事。”

崇文把酒盞放在竹地板上,擡頭看着庭院中的芭蕉樹和散尾葵,良久才說道:“是啊,這是大善事。。。可是這會斷了多少南洋礦主、蠻酋和國王的財路,得罪了他們,南洋生意怕是不好做了,就算是商團的那些澳長和掌家,又有誰肯跟我得罪天下人啊。。。”

座中一片沉默,良久,崇文問施氏兄弟道:“我們東邊那座大山有什麼人麼?”

施兗搖搖頭,說道:“這個不太清楚,山洞裡傳言,說東山有吃人妖魔,進去就出不來了。”

吉良貞家奇道:“妖魔?是什麼猛獸怪物麼?”

崇文笑道:“什麼妖魔鬼怪,十有八九是瘴癘之氣,蠻夷愚昧,見東山日日煙霧繚繞,進到裡面很快就死,就以爲是妖魔噬人,我們最好也別往東邊跑。”

吉良貞家憤憤的說道:“毗舍耶人如此之惡,不如把他們趕到東面大山裡,任他們自生自滅算了。”

崇文搖頭道:“這怕是把他們送到死路上,有傷天和,我們龍王島最重人命,我相信,只要是人就都有用,不能那麼幹。”

吉良貞家鄙夷的說道:“他們身無長技,專事劫掠,又膽小怕死,全無忠義,絕不是真正的武士,留着他們也是禍害。”

施老大酒已半酣,探過身子說道:“既然不好處置這些毗舍耶人,不如交給我們,把他們送到澎湖巡檢司,那可是大功一件。”

崇文笑道:“那和直接斬了他們有何區別,我的真夫人怕是要對我不滿。”

施氏兄弟互相看了一眼,這位大出海看着氣度不凡,難道竟是個怕老婆的?

午後時分,各隊押着大批俘虜回到村子,暫時扔到村子外面,聽候大出海發落。

讓海賊們喜出望外的是,毗舍耶人在山洞裡藏了大批財物,從金銀器皿,布匹綢緞,生絲瓷器,香料胭脂、玳瑁明珠、琉璃犀角、乳香蘇木,到食鹽糙米,茶葉乾果、銅錢鐵器,還有硫磺油脂,弓矢刀矛,海賊們甚至發現了幾百斤粗火藥!

毗舍耶人無所不搶,卻遭了黑吃黑,數年辛苦劫掠所得,大半都落到天殺的海賊手裡。

龍王島海賊們區別對待,那些被擄的東番人、白蒲延人、與那國人沒有捆綁,還發給食物,海賊不吃的臭魚乾有了去處。對毗舍耶人就沒那麼客氣了,小黑人們被捆縛了個結實,跪了一大片。

海賊們才懶得看管這些言語不通的蠻子,讓被擄的東番蠻看管毗舍耶人,自己回到村裡大吃大喝去了。這下小黑人們可倒了血黴了,這些東番蠻被擄到筆架山,受盡了苛待和羞辱,一個個滿腔怒火。

如今毗舍耶人淪爲階下囚,東番蠻哪裡還有客氣,上去就是拳打腳踢,扔石頭,打棍子,吐唾沫,極盡毆打辱罵之能事,若不是海賊們攔着,不知道多少毗舍耶人會被當場打死。

毗舍耶人是未開化的種落,並無酋長,只有部中耆老。在海賊們大吃大喝的時候,崇文盤問了幾個毗舍耶耆老,和倖存的白蒲延族老婦,由通毗舍耶語言的巴賽族人擔任翻譯。他擔心巴賽人挾私報復,胡亂翻譯,還特意請了施氏兄弟旁聽。

慢慢的,崇文對毗舍耶人的海上貿易有了基本認識,像筆架山這種貿易中轉站,毗舍耶人還有很多,他們的貿易線長達8千餘里!

不僅如此,毗舍耶人的銷售網絡遍及整個南洋,從三島、麻逸、渤泥、坤甸,蒲端、古麻剌朗,文老古,到更南邊強大的滿者伯夷帝國,順塔港,都有他們的買主,從各種貨品到人口,從來不愁銷路。

這真是一個偉大的海上部族,他們靠着縱帆小船,簡陋的武器,連鐵都很少,竟然橫行南洋千年,聞者無不色變。。。對這些小同行的勇氣,崇文肅然起敬。

但是毗舍耶人也有剋星,就是南洋信奉回教的諸國,蘇祿國、巨港的新三佛齊、蘇門答臘國、亞奇、滿剌加等等。掠人爲奴,不符合回教教義,回教國家最恨毗舍耶人,圍剿甚是嚴酷,毗舍耶人就生存在夾縫裡。

倒是信奉梵教、佛教的南洋諸部諸國、和不信奉回教的華商,都是毗舍耶人的忠實客戶,尤其是人口,南洋地廣人稀,對人力的要求幾乎沒有窮盡。

至於筆架山的東山,崇文已經確定,那是一座火山,瘴癘導致的人跡罕至。

盤問了毗舍耶人,崇文又派人請來幾個白蒲延長者,依然是由巴賽人磨耶和魯佳魯道擔任通譯。巴塞族是東番大島的貿易部落,大多通華語,毗舍耶和白蒲延語言相近,正好方便崇文了解白蒲延族的情況。

白蒲延人比毗舍耶文明的多,大多穿白色木棉衣物,幾個人看起來溫和知禮。一番詢問之下,崇文發現白蒲延人也不簡單。

從他掌握的情況來看,南洋南部文明繁榮,越往北越野蠻貧苦。這是因爲南洋南部接近天竺和大食,這些文明大國自古就喜歡傳播宗教,從梵教,到佛教,到最近的回教。

那些狂熱的僧侶穿過滿剌加海峽,到達南洋南部諸島,傳教的同時,也把文明帶到了這一地區。

於是,在南洋南部的島嶼之中,誕生了一系列影響整個南洋的海洋帝國,信奉梵教的闍婆帝國、信訶沙裡帝國,信奉佛教的三佛齊帝國和滿者伯夷帝國,到現在信奉回教的滿剌加帝國和蘇祿蘇丹國。

這些南洋強權一般都擁有強大的海軍、繁盛的海洋貿易和壯麗的都市,他們會向大海擴張,把文明和進步帶給周邊的野蠻部落,當然,也伴隨着殘酷的奴役和殺戮。

南洋北部靠近偉大的華族之國,但是華族更大的興趣是經商,而不是傳播儒學和征服蠻族。所以,在遠離梵教、佛教和回教的南洋北部,一直處於野蠻的部落狀態,沒有誕生真正的王國。

在南洋北部的文明荒漠,麻逸國算是一枝獨秀,影響力巨大,很多部落依附於他。但隨着蘇祿國的崛起,不斷向四周的島嶼征伐,不僅毗舍耶人逐漸失去家園,麻逸國的衰落也不可避免,那些曾經的麻逸屬國也紛紛離散。

詢問之下,崇文得知白蒲延人過去也算麻逸屬國,如今幾乎斷絕了來往。這些白蒲延人散居在三島北部的海島上,其中大島有9,筆架山就是其中之一,只不過被毗舍耶人奪佔。

崇文皺着眉頭問道:“九嶼是你們白蒲延人的家園,爲何你們容忍敵人肆意擄掠?如今東北風起,很快北面的毗舍耶人又會南下,眼看着你們又要遭殃。”

白蒲延人彤巴克苦着臉說道:“我們不是不想反抗,可是毗舍耶人神出鬼沒,誰也不知什麼時候,他們就突然出現在海邊,衝進村子大肆殺掠,等周邊的村子趕來救援,他們早跑的無影無蹤。從古至今就是如此,每年東北風起,或者西南風起,總是這樣。”

磨耶轉譯過來,崇文不解的問道:“可是毗舍耶人佔據了筆架山,周邊總是知曉的,你們的同族爲何不來救你們?”

彤巴克有些茫然的看着崇文,磕磕巴巴的說道:“爲了救我們幾個人,就跨越大海和毗舍耶人廝殺?那恐怕要死更多的人。。。大家大約是不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