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2)

“方先生一直沒有任職。”雍正看着方苞笑道,“他現在名義上是在國史館修史,其實是在朕身邊隨時參贊。這次朝會很要緊,事關雍正新政全部推行,有不贊同的大臣,還得叫人家說話,說不定要當庭辯論,所以方先生不能迴避。朕看可以給方先生掛一個武英殿大學士的名義隨班入朝,你們覺得如何?”衆人聽了俱各無話,倒是方苞說道:“即使當庭辯論,臣也只是參贊主子發言。臣原來沒有職份,驟然封爲一品,於禮不合。如果主上覺得不封不好,就給個軍機處章京名義就好,臣是當不起這樣大位的。”張廷玉和鄂爾泰也都贊成方苞意見。鄂爾泰道:“布衣白丁宣麻封相,有駭物聽,且容易啓動一般沒意思人倖進之心。但方先生是兩朝老臣,做武英殿侍郎資格是夠的,留着一級爲進步之路也好。”

當下幾個機樞臣子按照雍正方纔的思路各抒己見,拾遺補闕,密密細細又議了小半個時辰。耳聽金自鳴鐘連撞七聲,高無庸進來稟道:“辰時已到。”

“發駕乾清宮!”雍正神色莊重地站起身來,“傳旨午門外,六部九卿各司衙門正官,並在京諸王,依次從左右掖門進乾清宮朝會!”

頃刻間,景陽鍾登聞鼓聲大作,悠揚沉穩的鐘鼓之聲漫過重重層樓瓊宇,越過灰暗高大的五鳳樓,直傳出午門來。

“萬歲爺起駕乾清宮!”

“萬歲爺起駕乾清宮……”

一聲一聲的傳呼由太監們遞送出了午門。

允祿趕到午門外,掏出懷錶看看,時針還差一刻不到辰時,此時午門闊大廣袤的閱兵場上到處都是趕來朝會的各部官員。“文官到此下轎,武官到此下馬”的石碑南邊也黑鴉鴉一大片落着轎子,擺得煞是齊整。閱兵場上官員們或外地進京述職的,或同年科名不同衙辦理的,有拉線認同鄉、同年的,或找別的部衙門司官拉到揹人處說事薦人的,三三兩兩五七個人湊在一處。有的大說大笑,有的竊竊私語,有的望闕沉吟,有的顧盼尋友,簪纓輝煌翎領交錯,到處都是來來往往四處亂竄的官員,足有上千的人。允祿張着眼尋了半日,才見侍衛房南邊長跪着幾個人,領頭的像是允,疾走過去看,果然是允允打頭,並排跪着都羅、永信、誠諾和勒布托。四個王爺都是金龍二層頂子,飾着十二顆東珠,上銜着紅寶石,青狐端罩下石青五爪四團金戈補服裹套着藍色蟒袍。在滿場大小官佐中,幾個最尊貴的人獨獨奉特旨“跪候”,部院小吏倒可以隨意活動,因此幾個王爺無不面帶慍色,只有睿親王低着頭似乎在想事情,其餘王爺都頭矗得蔥筆價盯着走近前來的允祿。允祿一邊走,臉上已是堆笑,遠遠便說道:“八哥九哥,怎麼叫王爺們都跪這裡?快請起來,快請起來!”

“我們是奉旨‘跪候’麼!”允臉色不知是凍的還是氣的,又青又白,“怎麼敢擅自違旨呢?”允祿一聽便笑了,忙道:“那些官員哪個不是奉旨午門外跪候?都是望闕一叩頭也就罷了,偏王爺們就這麼認真!”允冷笑一聲,說道:“我連這個都不曉得麼?我們奉的是‘特旨’,難和別人一樣!”

允祿聽他們擰上了勁,心裡越發着忙,賠笑說道:“那不算特旨,來午門的人人都說‘跪候’,跪了也候了就不算違旨。這麼多人,你們太扎眼了,快請起來的是。”“如今還思量什麼扎眼!”允見周圍一些官員在側耳聽,越發精神,大聲道:“雖說是兄弟,也有個親疏遠近。老十四方纔就隨老三進乾清門‘跪候’去了。他不也是奉旨進京整頓旗務的?看來還是得和主子一個娘胞才更體面些。”

允在康熙兒子裡是最會做人最溫善可親的,一夜之間忽拉巴兒變了性,竟這麼執拗強項,在這個芥菜籽大的小事上當衆彆扭,允祿頓時沒了主張。扎煞着手,看着四周的人,壓着嗓子道:“快好生起來吧。這叫什麼呢?人聽見什麼意思呢?”允這才哼了一聲撐身起來,其餘的人也自起身搓手彈衣。允便問:“皇上有什麼旨意?議政的事你奏了沒有?”

“你們都要見皇上,這種事我打的什麼埋伏?昨晚已經和弘時說了,方纔皇上也說了這件事。”允祿心裡亂糟糟的,他此刻最怕這幾個王爺在朝會上一窩蜂兒起來鬧什麼“八王議政”,攪了雍正新政大局,自己就吃不了兜着走了。因撿着要緊的,將雍正在養心殿的訓話說了,又道:“這次朝會,議題就那麼幾個。我們是藩王,不幹政,只是聽聽。皇上說,八旗旗主議政是滿洲人家務,朝會下來另外接見,專門商計旗務,請諸位留意。”還要往下仔細說,大內鐘鼓之聲大作,兩隊太監拍着手小跑出了左掖門和右掖門。便聽裡頭傳出了“萬歲爺啓駕乾清宮——”的傳呼。廣場上頓時肅靜下來,脫班離位的官員們腳步橐橐,寂然回班肅然跪下——此時才“跪候”了,幾個剛站起來的王爺反而鶴立雞羣般的顯眼。

允一眼瞧見誠親王允祉從左掖門由太監們前呼後擁地出來,鐵青着臉望着不知所措的允祿,心裡罵了一聲“笨伯”!口中卻冷冷說道:“看來我們還得跪了才成!”於是幾個人重垂頭喪氣又復跪了,允祿獨個站着覺得不妥,便也跪了。

誠親王允祉在侍衛太監衆星捧月般簇擁下,健步走到午門正中,矜持地站定,用手輕輕撫了一把墨線一樣修整的八字髭鬚,朗聲說道:“有聖旨,百官跪接!”

“萬歲,萬萬歲!”

所有官員一律伏下身子嵩呼。

“萬歲爺已經起駕。”允祉悠長穩重的話語響徹午門前的廣場,“着六部九卿各率司員,由允祿允允率奉天諸王,由左右掖門入乾清宮朝會。欽此!”

“萬歲!”

允祉宣完旨,掃視衆人一眼,卻不就進大內,徐步走到侍衛房前,對幾個跪着的王爺雙手虛扶一下,笑道:“老八、老九、老十六,請諸位王爺起駕,由我來帶你們進去。”他今年剛滿五十歲,因爲修飾得好,又保養有術,看上去和小他十六歲的允祿年紀彷彿,紅光滿面,連眼角的魚尾紋都不甚清晰。他舉止優雅,儀態端莊,看上去極可親近,待諸王起身,又上前一一握手致敬溫言噓寒問暖①清代禮節一般用打恭作揖,和屈一膝的“請安”,公主命婦還用下蹲的“肅”,見皇帝和父母長輩則全跪。握手在我國不知從何時開始。但清初王爺以握手見禮,則從未聽說。,當着這麼多的人,幾個王爺自覺體面,心裡的寒意便驅去不少。只允用多少迷惘的目光望着這位三哥:此人一手籠了十四阿哥,絕不參與“整頓旗務”的事,從內線傳過來的話,似乎和朝廷也沒有多少瓜葛,這會子又虛情假意來這一套,是什麼意思?莫不成他也另外打着主意?允揣猜着允祉葫蘆裡的藥,口中含糊笑道:“請三哥前頭走,我們唯三哥馬首是瞻。”

允祉不再多說,領頭帶着王爺們從左掖門進了大內。這四位旗主王爺在康熙年間也曾進京朝覲過,勒布托還不止一次。但他們來京,都是從西華門遞牌子進內,或在乾清門,或在乾清宮覲康熙。康熙晚年勤軀已倦,不喜歡鄭重其事大張旗鼓召集朝會,接見或是君臣晤對,或賞茶賜膳,都是小場合,親戚家人一樣隨和家常。幾個人一進宮門,便覺和往日進京感受大異。從金水橋北的一溜正殿,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正門朱漆銅釘、獰惡輔首銜着栲栳大的銅環,都緊緊封錮。兩行官員東西昭穆,按部就班擺着方步,肅然過昭德門貞順門,從中左門後左門,中右門後右門進入天街。弘羲閣和體仁閣前,太和殿空曠的演場上,銅磬形的品級山從從九品一直向北兩行延伸,直通“天下第一殿”——太和殿。從甬道到左右翼門各個出入道路,每隔三步便是一名帶刀善捕營親兵,穿着簇新的武官服,釘子似的各站崗位。巍峨高大的三大殿前,銅鼎銅龜銅鶴銅都焚了香,嫋嫋御香從龜鶴口中冉冉散淡而開,似乎到處都是紫光流霧,給龍樓鳳闕平添了幾分神聖莊嚴的氣氛。幾個王爺一路走,心裡不住慨嘆,什麼位極人臣一方諸侯,什麼出警入蹕起居鐘鳴!到了這裡,人生意氣一概銷盡。待到乾清門,高無庸上前大聲宣呼:“請王爺暫時留步!”幾個王爺還沒有從那種氛圍中清醒,膝蓋一軟,幾乎跪了下去。守在乾清門內的允祥剛吃了一碗三七老蔘湯,咳也略止了些,用手絹擦了擦嘴便迎出來,對高無庸道:“不必在這裡滯留,禮部已經在裡頭安排好了——請,三哥;請,十六弟;請,八哥;請,九哥;請,睿王爺;請……”他竟是一個一個地在門內和各王爺握手見禮,親自送他們進了闊朗的乾清宮,在雍正皇帝的須彌座東側請他們跪候。此時,諸王心裡窩着的“氣”早已丟在爪哇國去了。一邊跪了,一邊悄眼看着各部官員在禮部司官帶領下入班按秩序跪候。又閃眼瞧見御座東屏風前一溜排着十幾個茶几小椅,料是給王爺們留的座位,各人心中暗自熨帖。

此時大殿中官員越進越多,滿殿中但聞呼吸聲衣裳聲,輕快濁慢的腳步聲,話語咳痰一概不聞。約有一袋煙功夫,西閣門突然無聲洞開,一個小蘇拉太監站在門口,“啪啪啪”連甩三聲靜鞭,殿外廡下百餘名暢音閣供奉太監擊鼓撞磬,瑟箏笙簧簫笛,黃鐘大呂,編鐘排律,樂聲大作。供奉們口中不緊不慢,喃喃有詞唱道:萬國瞻天,慶歲稔時昌。燦祥雲,舜日麗中央。翕河喬嶽紀詩章,附輿執靶標星象。胥,正恩威克壯。奉金根陟響,奉金根陟響!帝心盼格皇仁廣,和鈴戛擊和鸞響。德化風行草上,刑措兵銷,績熙工亮。春省秋省軫吾皇,軫吾皇,句陳肅穆出瑤閶,叢花繚繞時和盎。時和盎,閃龍旗,淠淠揚揚……村村繪出昇平像,豐亨原野裕倉箱。一自龍輿降,九閽佚蕩仰龍光。風俗淳美,泉水都廉讓。都廉讓,成功奏,避軌邁陶唐……時納慶,歲迎祥,沛殊恩,沾浩蕩,王輅聽鏘鏘,酒醴笙篁,飲堯尊,歌舜壤……①《二十四史》中《禮志》《樂志》均有此類帝王頌詞。此處所引不詳。

在深閎沉着的歌聲中,雍正從西閣門跨步出來,徐徐向設在殿中央的御座走去。他臉上掛着一絲似乎凝固了的笑容,站在御座前靜聽片刻,方到座前端正坐下。允祥、允祉、弘時、方苞、張廷玉、鄂爾泰也魚貫而出,呵着腰撐着馬蹄袖從座前趨步到東邊屏風前依次跪了下去。殿中幾百名大小官員低着頭伏身跪着,彷彿有什麼感應力,忽然都把頭低得挨着了地——他們覺得出雍正御駕已經升座。

雍正皇帝坐在寬大得四邊不靠的御座上鳥瞰着殿內,目光晶瑩閃爍,爲爭奪這個雕龍黃袱面的天下第一座,兄弟二十四個中有九個捲進了黨爭的滔天狂瀾。從康熙四十六年以後的十五年間,九兄弟人人機關算盡,個個嘔心瀝血,鬥得焦頭爛額,敗的敗,死的死,瘋的瘋,上天將這大任交與自己豈是容易的!他在康熙年間屢次說過,做皇帝是最苦的事,以示自己並無奪嫡野心。但從心裡說,“大位”上無比的尊榮,一語間左右人之榮辱生死的威嚴,一紙詔書頒下九州皇風浩蕩的權柄,實在撩得人夜夜五更不能寢。他自認是康熙的兒子中最有才幹,也最守仁德的,原以爲自己作了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必能雷厲風行,很快就能“振數百年之頹風”,剔清財政,整飭吏治,作一個父皇那樣的千古賢君,令後世人主垂涎。但是,從登極五年的真實情形看,整頓吏治,西疆兵事中間夾着諾敏、年羹堯、隆科多幾個大獄,多少人打橫炮,多少人百般作梗。每天作事見人,硃批諭旨動輒千言萬語,從五更到子夜,“宵衣旰食”四字竟全不是虛設!也只有在這個時刻,鈞天之樂中接受王公大臣文武百僚的君臣大禮時,雍正才真正體會到帝皇的滋味。那種居高臨下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覺,是任何東西都代替不來的。他覺得自己多少日子的疲勞、睏倦、沮喪、興奮、鬱抑的情緒都溶化在撞擊着鐘鼓的樂聲中了。

“樂止!”弘時唱歌一樣帶有彈性的嗓音驚醒了雍正沉迷的遐想。定神聽時,弘時又大聲喊道:“向吾皇行三跪九叩大禮!”

“萬歲!”滿殿臣子伏地叩頭,三番揚塵舞拜,嵩呼“萬歲,萬萬歲!”

雍正雙手平伸示意免禮,含笑對允祿道:“各位親王,還有九貝勒,賜座;軍機處王大臣賜座!”待允祥勒布托等都坐下,雍正見幾座尚有空閒,用眼風掃着,忽然又道:“朱軾大學士,你是做過朕師傅的,有年紀的人了,請那邊座上坐。”

衆人張目四顧間,聽見禮部班中一個蒼老的聲音帶着哽咽,高聲道:“臣朱軾恭謝吾主隆恩!”接着一個白髮蒼蒼的一品大員顫巍巍立起身來,邁過前邊跪着的人向茶几走去。雍正忽然心念一動,竟親自下座,扶着朱軾到几旁安坐了,纔回到御座上。大殿裡立時傳來嘖嘖稱羨的聲音。

“諸臣工!”雍正收了笑容,提足了底氣,聲音顯得鏗鏘有力抑揚頓挫,“元旦朝賀不久,又讓大家來,是有幾件要緊國事與諸臣共商。現在已是雍正六年,從今年起,要普天下推行雍正新政,刷新吏治,均平賦稅,沿聖祖文治武功謨烈,宏光我大清列祖列宗聖德,振數百年之頹風,造一代極盛之世,自今日始!”

他的聲音在大殿中迴盪着。

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117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1)第222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2)第42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2)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03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1)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140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2)第275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1)第77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1)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78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2)第17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2)第78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2)第257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1)第197章 天威不測反目成仇 樞臣用謀釜底抽薪(2)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180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1)第282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2)第157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2)第169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2)第68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2)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118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2)第123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1)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187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2)第266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2)第15章 畏艱途能吏辭重任 清庫銀明君呈愁顏第12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2)第26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1)第39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1)第102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2)第7章 桃花渡口故地尋舊 微服皇子誤宿黑店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274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2)第229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1)第82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2)第127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1)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226章 揣叵測弘時會莊王 獄文字名士遭奇辱(2)第17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2)第73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1)第26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1)第211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1)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84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2)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204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2)第33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2)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109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1)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104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2)第135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1)第60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2)第254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2)第11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1)第146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1)第133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1)第277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1)第101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1)第100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2)第228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2)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21章 討沒趣溜鬚碰硬壁 惡作劇拍馬踏筵席(2)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255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1)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第206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2)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279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1)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216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2)第289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1)第126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2)第213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1)第70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2)第258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2)第48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2)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14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2)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248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2)第253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1)第8章 狹路相逢鬼魅相鬥 猢猻用智孩兒倒繃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138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2)第286章 文盤武功弘曆納士 持正割愛弘時被擒(2)第166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1)
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117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1)第222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2)第42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2)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03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1)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140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2)第275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1)第77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1)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78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2)第17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2)第78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2)第257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1)第197章 天威不測反目成仇 樞臣用謀釜底抽薪(2)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180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1)第282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2)第157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2)第169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2)第68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2)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118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2)第123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1)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187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2)第266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2)第15章 畏艱途能吏辭重任 清庫銀明君呈愁顏第12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2)第26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1)第39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1)第102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2)第7章 桃花渡口故地尋舊 微服皇子誤宿黑店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274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2)第229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1)第82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2)第127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1)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226章 揣叵測弘時會莊王 獄文字名士遭奇辱(2)第17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2)第73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1)第26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1)第211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1)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84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2)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204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2)第33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2)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109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1)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104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2)第135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1)第60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2)第254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2)第11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1)第146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1)第133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1)第277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1)第101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1)第100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2)第228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2)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21章 討沒趣溜鬚碰硬壁 惡作劇拍馬踏筵席(2)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255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1)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第206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2)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279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1)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216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2)第289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1)第126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2)第213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1)第70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2)第258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2)第48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2)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14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2)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248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2)第253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1)第8章 狹路相逢鬼魅相鬥 猢猻用智孩兒倒繃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138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2)第286章 文盤武功弘曆納士 持正割愛弘時被擒(2)第166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