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

允祿一肚子心事,在炕上翻了一夜燒餅,剛蒙睡去,遠遠聽雄雞一聲長啼,心知時辰尚早,又加了一個枕頭還要再睡時,觀音像前金自鳴鐘沙沙一陣響,無比響亮地連撞四聲,連紗屜子外頭的茶爐子也燒開了,壺蓋被熱氣衝着,好像專門湊熱鬧,嗤嗤響着,不時發出細碎而又連貫的敲擊聲。允祿嘆了一口氣,已醒得雙眸炯炯,見四側福晉吳氏已披衣偏身坐在炕沿,便道:“這麼早,起來呢麼?”

“爺睡不安,我更睡不安。”吳氏穿着中衣,見他已經醒透了,趿了鞋爲他斟了一杯茶兌溫了端來,笑道:“你漱一漱,安生再睡個回籠覺。就睡不着,閉着眼養養神也是好的。”允祿漱了漱口,說道:“你聽聽這外頭動靜,能睡得着麼?”一邊說,一手拉過吳氏坐在身邊,另一手伸進她小衣,在她溫潤綿軟的腹皮上輕輕摩挲着不吱聲。吳氏見他手摸了上面又往下面,啐了一口,飛紅着臉道:“我也三十歲的人了,叫丫頭們撞見什麼看相呢?既這麼着,昨晚怎麼——半截兒就……不中用了?爺也是個銀樣蠟槍頭,上陣就敗的……”

允祿見她嬌媚羞澀,越發撩得上火,一把拉她進被窩,口中道:“女人嘛,三十如狼,四十如虎,過了五十還坐地吸土呢!你不是還想要個世子麼……”那女人已被他搓弄得眉低眼眵渾身軟癱,遂移船就岸如此這般一番,已是一個牛喘一個嬌籲。事畢,允祿自起來穿衣整冠,威嚴地咳嗽一聲出了房,看東方時,啓明星剛露。他從滴水檐下一邊下階,對着迎上來的家人道:“我立刻上朝,備轎——催着世子們趕緊起來,《子見南子》①見《論語·雍也》大意是孔子欲行王道,拜見左右着衛國政務的衛靈公的妻子南子。篇每人一篇文章,回來我要查功課!”

“請王爺示下題目。”

“嗯——《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①見《論語·子罕》。孔子由衛靈公說到,他沒見過好德重於好色的人。這是允祿即興出的題目。——就這個題目,不得少於一千字!”

允祿一邊說,已是出了二門。

允祿乘杏黃大轎趕到西華門,出來看時,啓明星剛上屋梢。西華門外大大小小已經停了五六乘轎,有兩個外省官員鵠立在門下大黃燈籠下,見他過來,都提袍角跪了下來。允祿因不認識,只含笑擺手命起身。定睛看時,其餘都是內務府自己身邊辦事官員,便招手叫過俞鴻圖,問道:“八爺九爺,還有幾位旗主親王幾時能來?你們都在這邊,太粗心了!”

“回十六爺話,”俞鴻圖一躬身說道,“奴才不敢掉以輕心。昨晚在各位王爺住處門口都安排了人隨時打聽隨時報來,方纔探馬已經過來,說各府裡都已掌燈,王爺們都已起來。張相爺已經進了大內,從這過時吩咐了奴才,說爺來了就請進去軍機處說話。其餘的張相沒說,奴才也不敢自專。列位王爺來了,我們幾個可先在這裡照應,奴才料着皇上還在暢春園,皇上來了聽旨意和爺的調派就是。”說話間,裡頭一路小跑出來一個太監,見允祿已在門前,先對兩個外省官員道:“今兒皇上和軍機處都不接見,二位到禮部,一會兒隨文武百官朝見萬歲。”又轉身到允祿面前,滿面堆笑請安,說道:“萬歲爺昨晚已經回宮,張相爺,鄂相爺都在軍機處當值。吩咐了,王爺一到,請先進去,軍機處說知。”說罷又打了個千兒,匆匆進了西華門。允祿正要進去,門前又落一乘綠呢大轎,卻是李紱從裡頭呵腰出來,便住了腳笑道:“巨來,昨兒個約你到上書房來的,不防你去了我卻忙得爽約了,真是對不起。方纔傳旨今兒朝會,你們從午門那邊進去呢!”

“是莊親王爺!”李紱緊趨幾步過來,請了安笑道,“卑職已經知道朝會。西華門到正陽門中線歸我們直隸總督衙門佈防,我剛從南邊看過來。他們告訴說楊名時進京了,在這邊遞牌子,怎麼沒見,莫不成下頭竟敢騙我?——說到昨兒,我也沒有跑冤枉腿,在上書房見了謝濟世,我原聽說他從浙江來,不知在京住在哪裡,一問,他也在打聽我,就借上書房寶地一塊,我們聊了一個時辰。我又請他吃飯,雖沒見着王爺,也滿暢快的。”允祿不禁一笑,說道:“你們是同年嘛。他遞了密摺,參劾田文鏡十大罪,又是惺惺惜惺惺,自然談得來。你手頭彈劾田文鏡的摺子寫了沒有?先不要拜發,我們談談以後再說。這陣子太忙,過幾天我就消停了——你說的楊名時我不熟悉。他從貴州來京了?方纔有兩個外省官,已經去了午門那邊。你過去,要是楊名時,自然見得着的。”說着便進了西華門。

此時東方曦光已經透明,隆宗門內天街掃得纖塵不染。清亮的晨色中,乾清門前一片莊重肅穆,一溜八口鎦金大銅缸邊各有一個太監端着木炭盒子,小心地給銅缸下石龕竈中添着炭。龕竈下發出細脆的爆裂聲。幾十名侍衛服色鮮亮,釘子似地站在巍峨的乾清門前紋絲不動,天街給人一種空曠寂寥微帶肅殺的氣氛。只有軍機處幾個小章京指揮着筆帖式們匆匆搬運着一疊疊文書,給這緊張氣氛帶出幾分活意。見允祿進了隆宗門,幾個軍機小章京立刻迎上來,稟道:“王爺,方纔有旨,您一進來就去養心殿見萬歲。這就請吧!方先生、張相、鄂爾泰還有十三爺他們都在等着您呢!”

“三貝勒呢?”允祿這才知道,衆人比自己都來得早,略一沉吟,忽然有一種大事臨頭的感覺,一邊移步一邊問:“連十三爺也來了?”那章京隨着他腳步走着回道:“三貝勒進來半個時辰了。十三爺昨晚就宿在軍機處,剛纔他老人家進去,這邊才把文書挪過來……”見允祿無話只是走,那章京才止步退了回來。

“好,好,好!”雍正正在養心殿東暖閣和幾個大臣說話,見允祿進來,笑道:“咱們大管事王爺來了——免禮吧,和允祥一道坐那邊墩子上。”允祿這才留心,屋裡幾個人,張廷玉和鄂爾泰是站着,弘時跪在炕邊,方苞和允祥都坐在雕花隔紗柵前的瓷墩上。他到底還是行了禮忖着自己的位置坐了允祥下首,笑道:“我還以爲我是最早進來的呢,還是落到諸位後頭了。”雍正的心情似乎很好,微笑着喝着,說道:“李衛那邊很順手,江南、浙江兩省已經推行火耗歸公。養廉銀子發下去,火耗銀子歸上來,藩庫比平常年多收四成。從各府縣密摺奏上來的情形看,官場並沒有多少閒話,沒有人敢聚斂,也沒有人敢怠懈。尤其是訓導、教諭這些瘦缺官,還有些沒人願作的窮州縣,如今都安置得好。衝聚疲難的大缺還是有人爭着幹,因爲畢竟還比簡缺多一點養廉銀。李衛又抽出錢來設了義倉,賙濟衣食無着的窮民。賦均訟平吏清,官吏滿意,百姓滿意,朕自然更高興。田文鏡那邊比李衛難,因爲河南民風刁悍不純,官場混賬風俗慣了,田文鏡又心高志大不甘落後,官紳一體納糧和火耗歸公雙管齊下,務必要在麥收前兩件事辦完,所以有幾份摺子是參田文鏡的。不過都是些微末小吏在背後嚼舌頭。大員只有一個黃振國,置理藩司衙門。朕看也是因爲田文鏡堵了他的剝削髮財路,發這個小私意,所以駁復下去,由田文鏡全權處置。”

說着,高無庸帶着個小蘇拉太監託着條盤進上蔘湯,看樣子是雍正早吩咐過的,每人一碗,因允祿後來,雍正便命:“把弘時那碗給莊親王,我朝家法愈是子侄愈是嚴苛,愈是親近愈是‘形遠’。”弘時忙起身,活動一下發麻的腿,將蔘湯親自捧給允祿,又笑嘻嘻回去跪下。允祥道:“近來河南和外地彈劾田文鏡的人不少,他處境不好。”

“有人彈劾不見得不好,都說好的未必就好。允祥沒有讀《左傳》麼?”雍正喝了一口蔘湯,“當初你不也是這樣,催辦戶部虧空,弄得怨聲載道,還被冤圈禁高牆十年!那些好好先生,那些科名裡有黨援的人,做芝麻件好事,就有人替他捧得比西瓜還大。人主宰相,要特意地留心保全孤臣,他爲朝廷辦差不避怨嫌,身處四面楚歌之中,還架的住當主子的不體諒?不關愛?朕與你都是孤臣當過來的,見這情形,只能馳援,幫他解圍,不能爲他有這麼那麼一點小過掩了他的大節。孤臣難當,能護全孤臣的纔是明主賢相。蔡鋌在雲南壓制楊名時,說楊名時貪墨,朕說你拿證據來。觀風使孫嘉淦,蔡鋌也說不好,朕說蔡鋌:‘天下就你一個好人,朕真昏庸了!’索性留孫嘉淦在雲南,去爲他設觀風使衙門,只怕那裡的貪贖還好些兒。”

允祿滿心想的,今日朝會接見旗主,不知雍正有什麼面諭,聽他興致勃勃,說了李衛又說田文鏡,說了蔡鋌又說楊名時,不覺心裡發急。好容易等着雍正的話縫兒,忙賠笑躬身道:“都羅他們和老八老九昨晚會議了半夜……”雍正笑着一擺手,說道:“方纔外頭已經報進來,他們先在午門外跪候,一會兒聽旨參加朝會,朝會完了朕再接見。朕這裡是理一理思路。這次朝會之後要天下各省全面兒推開朕的雍正新政呢!”允祿不禁一怔,他這才明白,這次朝會根本不是專爲旗政和接見旗主而設,甚或不是朝會的主要議題。想起那幾個親王辣的心思,不覺有點涼心。雍正似乎沒有留心他的不豫之色,只顧侃侃按自己的思路說道:“雲貴的改土歸流,鄂爾泰已經幾次上了條陳,寫得很細,思慮得也周詳。楊名時在那裡當雲貴總督,與朕有七年之約,七年不動他的職位。但他反對朕的改土歸流,所以朕叫他也進京。改土歸流朕決心已定,他要反對,只好挪出位置,給樂意執行聖旨的人去作。”三阿哥弘時卻對楊名時毫無好感,見雍正看自己,一碰頭說道:“楊名時有大儒之名,無大儒之實。他不但反對改土歸流,連火耗歸公、官紳納糧、養廉制度都是不贊成的,其實是個沽名釣譽之徒。請皇阿瑪留意!”

“看來楊名時着實犯了你的憎惡了!你這是第二次跟朕說這個話了。”和顏悅色的雍正倏地收了笑臉,“他究竟什麼地方得罪了你?無非在京任職時彈劾了宗室阿哥荒廢學業,掃了你一筆嘛!值得這樣耿耿於懷?楊名時雖與朕政見不合,他也有人所不及的長處。雲貴火耗銀子只收三錢,天下沒有比他再清廉的官了。雲貴兩省自他去,朝廷沒再補貼一兩銀子,每年省七十萬銀子,你懂麼?夠賑濟兩次山東大災!政見不合又是一回事,不要思路不清。等見到新政好處,他做起來比誰都會好。”弘時被他咄咄逼人的目光看得心裡一寒,忙叩頭道:“兒臣心胸太窄了,不過確實不是記仇——楊名時既然反對新政,無論安插到哪個省,那省裡的政務都難與朝廷合拍,兒臣心裡是這個想頭,請阿瑪聖裁。”雍正笑道:“不一定要在哪個省,可以到哪個部當尚書,或者當東宮太傅。他那好的學問,當你們老師,在毓慶宮講學,豈不是人盡其材?”

允祿自接差事以來,既要貫徹朝廷宗旨意圖,又要安撫東方諸王不平之氣,兩頭奔忙說項,自謂這是極難辦的差使,必是朝廷最重要的公務。聽雍正曲劃了半日,連遠在雲貴偏遠地的苗瑤改土歸流都想得週週到到,自己的差事卻提也不提,心頭不禁一陣光火。但他是淡性人,不慣作色,呆呆站着出神,心裡塞了一團棉絮似的什麼也想不成。弘時似乎也有點魂不守舍,怔了一會兒,見雍正長篇大論已經說完,便問道:“旗務旗政的事在朝會上是否也議一下?”

“允祿和廉親王九貝勒旗政辦得不錯。”雍正笑道,“幾個旗主王爺都贊同朝廷旗務整頓的宗旨,這很好嘛。旗人的頭是最難剃的,朕知道這些大爺們,任事不會還要躺在祖宗功勞簿上賣大。但旗政和雲南改土歸流一樣,不是全天下的大事,論起來只能說是我們滿洲人窩兒裡的家務。不就是八旗議政麼,就議這個‘旗’政就好。先開始朝會,下來朕和這些功勳王爺們私地再談談,允祿既管着這攤子事,可以先退出去,由你帶着他們進來,可好?”

“啊?扎——”

允祿一肚皮的不歡喜,見談到自己差事,雖說表彰了,卻又似乎沒有擺到全局,意馬心猿地聽了雍正的訓誨,忡怔間又聽命自己出去帶隊進來朝會,一驚之下才回神答應,說道:“臣這就去傳達旨意!”他是出了名的“十六聾”,弄得雍正也是一笑,擺手命他出去了。

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82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2)第119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1)第15章 畏艱途能吏辭重任 清庫銀明君呈愁顏第147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2)第244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2)第40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2)第281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1)第138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2)第169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2)第159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2)第35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1)第119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1)第82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2)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88章 忠王掞忠諫諷胤稹 烈鄭氏烈殞答胤初(2)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246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2)第254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2)第150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1)第17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2)第112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2)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66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2)第152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1)第255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1)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287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1)第49章 落井下石誠王搖舌 杯弓蛇影雍王驚心(1)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11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1)第103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1)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191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2)第114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2)第213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1)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237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1)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194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1)第240章 妙手空空投詩報驚 天潢貴胄巡視粥棚(2)第97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1)第51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1)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43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1)第287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1)第277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1)第204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2)第180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1)第170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1)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161章 雍正帝夜巡風雨堤 田文鏡恃旨恭後倨(2)第153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2)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10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2)第93章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217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1)第67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1)第77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1)第114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2)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162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1)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246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2)第107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1)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48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2)第193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2)第40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2)第241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1)第47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1)第150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1)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133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1)第258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2)第17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2)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16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1)第142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2)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69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1)第17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2)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259章 八福晉撒潑鬧御苑 喬引娣承恩會舊情(1)第226章 揣叵測弘時會莊王 獄文字名士遭奇辱(2)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167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2)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141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1)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83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1)
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82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2)第119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1)第15章 畏艱途能吏辭重任 清庫銀明君呈愁顏第147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2)第244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2)第40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2)第281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1)第138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2)第169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2)第159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2)第35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1)第119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1)第82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2)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88章 忠王掞忠諫諷胤稹 烈鄭氏烈殞答胤初(2)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246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2)第254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2)第150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1)第17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2)第112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2)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66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2)第152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1)第255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1)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287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1)第49章 落井下石誠王搖舌 杯弓蛇影雍王驚心(1)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11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1)第103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1)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191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2)第114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2)第213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1)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237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1)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194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1)第240章 妙手空空投詩報驚 天潢貴胄巡視粥棚(2)第97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1)第51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1)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43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1)第287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1)第277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1)第204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2)第180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1)第170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1)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161章 雍正帝夜巡風雨堤 田文鏡恃旨恭後倨(2)第153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2)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10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2)第93章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217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1)第67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1)第77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1)第114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2)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162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1)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246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2)第107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1)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48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2)第193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2)第40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2)第241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1)第47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1)第150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1)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133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1)第258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2)第17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2)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16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1)第142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2)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69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1)第17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2)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259章 八福晉撒潑鬧御苑 喬引娣承恩會舊情(1)第226章 揣叵測弘時會莊王 獄文字名士遭奇辱(2)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167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2)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141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1)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83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