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

“臣弟……”允祥半晌才睜開眼睛,見雍正在一羣太醫中俯身看自己,他使勁動彈一下,勉強笑道:“臣弟爭強好勝一世,今兒當衆丟人。看來真的大限已到……聖祖……聖祖……臣弟要跟聖祖去了……”雍正容色慘怛,撫着允祥的前額,他的眼中滿是淚水,說道:“老十三,別胡思亂想。你壽……壽際長着呢!鄔先生說你九十二正寢!你回去,朕用最好的太醫,最好的藥,萬事無妨的……”他的淚水大滴大滴滾落出來。允祥淒涼地一笑,說道:“託主子的福了……”幾個太監再不遲疑,就安樂椅一起簇架着擡走了允祥。

雍正回到御座前,背對着羣臣,好一會才猛地轉過臉來。張廷玉最是熟知雍正秉性,料是允祥的病重激怒了他,眼見雍正滿臉都是烏雲,頃刻就要雷電大作,正尋思如何婉轉諫勸,雍正絲絲帶着濃重的咳音已經開口:“刑部聽着:原已擬定秋決人犯,除大逆十惡的罪名,由朕特批的之外,停止秋決一年,爲吾弟允祥納福!”他的眼圈變得有些發紅,仰首望站前上方,像是要穿透殿宇仰望茫茫蒼穹:“他是跟着朕,跟着先帝爺辦差累倒了的!二十年前,誰不知道英武豪俠義薄雲天的‘拼命十三郎’!他累倒了。還有一個李衛,也累壞了身子。有人說田文鏡長短,田文鏡火耗只收到三錢,推行耗限歸公,捐釐不入私門,官紳一體當差,也是四面楚歌。他給朕的奏摺說,骨瘦如柴而不遑寧處,恐年命不永——他也要累瘋了!朕自己一天也就胡亂睡一兩個時辰,也累得精疲力盡。你們看這個老臣張廷玉,三年之內頭髮已經皓白如雪!若不爲上對列祖列宗締造艱難,下對子孫萬世昌榮,朕用得着這麼熬燈油一樣夙夜勤政?這些國家精英,至於一個個都累得這樣麼?”張廷玉閉上了眼,老淚已無聲流淌出來。只聽雍正聲音愈來愈激揚難抑:“……朕在藩邸爲王,威福並不減今日帝皇之尊,雖說也常辦差,仰賴聖祖神聖威武,比起今日,還是閒適十倍不止!這皇帝位有什麼好!偏就有人百折不撓,鍥而不捨地追求!朕一心一意追求政治清明,民生安業,偏是像允允允這樣的小人,打橫炮使邪力,必欲取朕代之而後安,他們的心思不在天下,不在臣民,只是希圖這位上那點子威榮,他們狗豬不如般齷齪!阿其那、塞思黑……阿其那、塞思黑……”他頓了一下,咬着牙抽過一張紙,硃筆狂草寫道:

允允允等人結黨亂政,覬覦大位至死不渝,梟獍之心人神共憤!着允改名爲“阿其那”,允改名爲“塞思黑”,允着——他突然想到允和自己是一母同胞,十分煩躁地勾掉了他的姓名,惡狠狠又寫了“欽此”二字,對鄂爾泰道:“你騎快馬去允允那裡宣旨,允改名‘阿其那’,允改名‘塞思黑’!”想想終究太便宜了允,由允又想到年羹堯錢名世,彷彿要出盡心中毒火,又扯一張大紙過來用擘窠大字寫了“名教罪人”四字,扔掉了筆,這才擡起頭來。

文武羣臣從沒有見過雍正這樣暴怒的神色,都愣了,嚇傻了,有幾個直矗着身子忘了叩頭,不知哪個部裡,一個官員眼一黑,竟當場暈倒在殿裡!

“朕之處事處心有如日月經天!朕之光明磊落祖宗神明皆知!”雍正咆哮道,“你們下頭盡有‘八爺黨’、‘九爺黨’的,恐怕對朕口是心非都亦不爲少。今日在這堂堂天樞之地,光明正大之殿宇,文武百官畢集,你們只要有一個人出來說:朕不如那個‘阿其那’,那個‘塞思黑’,朕決不加罪,即行讓位給他!”他用挑戰的目光,帶着冷峻笑容掃視着殿宇,許久,見沒有人敢言聲,似乎氣平了一點。但也只是一瞬間的平靜,他想到允黨盤根錯節經營多年,下面跪的這些人不知有多少是他的黨羽,自己親手寫了御製《朋黨論》①雍正二年七月十六日爲打擊允允集團,發佈《御製朋黨論》。指出朋黨違背君臣大義,“各徇其好惡以爲是非。”康熙朝即有朋黨習氣,現在必須“洗心滌慮”,“務期盡除”。(見《清世宗實錄》卷22,《雍正朝起冊》二年七月。),至今竟沒有一個站出來揭露允允的陰謀!雍正頓時有一種莫名的憤怒,覺得自己只是在強權上贏了允,無論德行人望上都比不了那個“阿其那”,不禁又妒忌又不理解。“真奇怪,”他說,“君臣大義列在三綱之首,你們都是讀書人出來的,竟然蠢如豸鹿,放縱允黨羽在朝在野爲非作歹這麼多年!那個錢名世,探花出身,他什麼書沒讀過,忝居翰林清貴之職,去捧允的死黨年羹堯的臭腳!想起來就叫人噁心!這幅‘名教罪人’的橫匾已經題好,就着禮部頒賜錢名世,‘禮送’他回江南,掛到他錢家大門上,常州知府、武進縣令每月初一、十五兩日去錢家查看掛匾情形,如未懸掛,呈報督撫奏明,朕自然另有一番料理。江南省本人文薈萃之地,居然出了錢名世這樣的敗類,自應反躬自省,思恥明過,着江南省停止鄉試一年。汪景祺雖已伏法,但他的原籍浙江,也自應照此辦理!錢名世離京之日,由禮部知會百官,大學士以下官員都要寫詩爲他‘贈行’,他既然以文詞諂媚奸惡,爲名教所不容,朕即以文詞爲國法,示人臣以炯戒!”①見《清世宗實錄》卷42,《雍正朝起居注冊》四年三月三十日。

張廷玉眼見雍正言語越扯越遠,由允又牽及汪景祺、錢名世案子上,深恐這位已經氣得有些失態的皇帝口無遮攔,說出更使人難堪的“料理”。乘雍正喝水,他起身緩步踱到御座旁,小聲道:“方纔太醫院來稟,怡親王病體已經無礙,他想見見皇上。”

“唔!”雍正似乎被針刺了一下似的,憬悟過來,他已覺得自己失態了。很多話不及思索,有些事還該與軍機處和上書房商議一下再定的,但是“君無戲言”,既然話已經出口,也無可更動。因點了點頭示意張廷玉退下,說道:“本來要與諸臣商計新政大計,讓夜貓子給攪了。可話又說回來,擠掉這個膿包兒,揭掉這層爛膏藥,也未始不是一大快事。推行新政,或者梗阻也就少些兒也未可知!方纔張廷玉稟說,怡親王病體已經稍安,此乃國家良實之臣,古今罕見之賢王。若被今日事激病,有朕所不忍言之事,朕必以‘阿其那’、‘塞思黑’抵命!”說罷一擺手,拂袖出了乾清宮。

雍正沒有回養心殿,徑直乘鑾輿出西直門,至清梵寺看望了允祥,即便返回了暢春園。他渾身乏力,似乎每個骨節都被醋泡得酥軟了,走起路來像踩在棉花垛上,一高一低地,每一腳都踏不實,頭也一陣一陣昏暈。他覺得餓,但御膳進上來,望着滿桌的珍饈佳釀,變得一點胃口也沒有。高無庸料是他胃氣不適厭葷,命御廚房作了一碗京絲掛麪,兌上醋薑汁,撒了點蒜花兒,滴了兩滴香油捧進上來,雍正才勉強吃了。和衣歪在澹寧居暖閣大炕的大迎枕上,吩咐高無庸:“朕要靜一靜兒。除了張廷玉、方苞和鄂爾泰,誰也不見。”便隨意取過幾份奏章,一邊看,一邊只是出神,方纔去清梵寺的情形又閃現在眼前。

“皇上,”允祥精瘦的胳膊伸在被外,兩隻手緊緊握着雍正的手,彷彿一鬆手雍正就會突然消逝似的,聲音悽楚而又清晰,“這幾年我病,讀了幾本史書。自古帝王像皇上這樣精勤求治,食不甘味寢不安席,連聖祖在內,沒有一個及得您的。我有時也想,皇上——比如說您每次接見州縣小吏,一個縣一個鄉的事都要躬親詢問,天語諄諄叮嚀——是不是太瑣細了?可返回大局思量,覺得也只有這樣。因爲……因爲您這是‘爲天下先’。數百年陋習陳陳相因,要扭轉頹風談何容易?除了皇上貼身的大臣,知道皇上要追蹤聖祖,超邁前人的心胸的,實在沒有幾個人。您要作的是千古偉業,下面廟堂中輔弼的,卻多是庸才,所謂曲高和寡,也真難爲了皇上。所以請皇上多多留意人才……”

雍正聽他話意,很像是要臨終留言,心裡一酸一熱,幾乎墜下淚來,撫慰道:“你瞧你,病得這樣了還想這些。留着精神氣力,待你康復了,咱們再聊……”

“康復——”允祥黃蠟一樣臉上泛過一絲笑容,“我一生仗義,人們盡有稱我‘俠王’的。可我也作孽不少。殺豐臺提督成文運,成文運沒有可殺之罪,但當時情勢不得不如此,也還說得過去。阿蘭喬姐兩個弱女子,都是一心一意癡情於我,可我也錯疑殺了……”他兩頰滾下淚來,“現在我一閉眼就看見她們……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不是四哥您常說的麼?所以……皇上雷霆之怒,該整治的人自然還要整治,但不要輕易動怒。就是八哥,心有山川之險,胸有城府之嚴,明擺着是奸黨頭子,可他畢竟和我們一個皇阿瑪。剝了他們的權柄,沒有能力禍害朝政也就夠了,不要……殺!”雍正抽手拭淚,哽着嗓子道:“哥哥記着了。你不要胡思亂想,朕這裡親自給阿蘭喬姐超生度亡——”他站起身來,雙手合十,喃喃唸誦《往生咒》:①佛教經名,讚揚淨土,發願往生轉世。依據《無量壽經》而作,是淨土宗的重要經典。“悉耽婆毗”,古印度語,意即“淨土”。撥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南無阿彌哆婆夜,哆他伽哆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都!悉耽婆毗,阿彌利都!毗迦蘭帝,阿彌利都!毗迦蘭哆,伽彌膩,伽伽那,枳哆迦利娑婆河……

唸完,他的手鬆垂下來,俯身對允祥道:“阿蘭喬姐朕都很熟,方纔心會意通,她們已經住東南好人家轉世去了,和你不定還有再生之緣。這會子不要再去思量了,好麼?”見允祥默默點頭若有所思,心神似乎安定了一點,這才輕步離去……

澹寧居外似乎起了風,殿西一帶的玉蘭樹尚未發芽,枝椏在風中擺動碰撞發出“啪啦,啪啦”的響聲,東一片老竹則“沙沙”響成一片。雍正在蒙中彷彿見弘時進來,便道:“朕乏得很,你且去吧。有什麼話明兒再說。”

“外頭風大。”弘時並沒有退去,一躬身賠笑道:“這場風過去,今年不會有冷天兒了。兒子想到阿瑪說的‘樹欲靜而風不止’的話,有要緊事要奏。”

“什麼事?”

“兒子心裡疑惑。”弘時說道,“‘八王議政’,打一開頭阿瑪和王大臣們從來沒有鬆過口,十六叔怎麼會傳錯了聖旨?他是耳朵背,還是心裡糊塗,還是後頭有別的文章?”

“什麼文章?”雍正驚覺地問道,“你聽見什麼了?”弘時一笑,說道:“兒子天天跟皇阿瑪,誰能跟兒子說什麼?據兒子看,或者是誠親王(允祉)或者是寶親王在後頭掉的什麼花槍。十六叔爲人所使,不得已兒假傳聖旨罷了。”雍正心裡驀地一驚,問道:“你有什麼憑據?”

弘時淡淡一笑:“父皇別忘了燭影斧聲的故事①宋太祖趙匡胤與三弟晉王匡義(太宗)喝酒,只有燭影斧聲。五鼓,帝崩……隆科多弄那個玉牒有什麼用場?還不是要行妖法害您!他還是託孤老臣呢!寶親王眼見是等着接大位的人了,四處收買人心!誰像兒子,跟着父皇沒頭沒腦的傻幹!”

“你放屁!”雍正一把抓起一個墊肩朝弘時砸過去,“弘曆遠在江南,怎麼會假傳聖旨?允祿樹葉掉下來還摸摸頭,他敢?!說假話辦假事,你還不到火候!去跟你八叔學學再來跟朕掉花槍!”

弘時不見了,一個女人影子走近御榻,雍正說道:“朕連安生覺也不能睡一會兒麼?你——”他一下子怔住了,原來竟是喬引娣,細看時,又像死了的小福,不禁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叫道:“是小福?”

“皇上好睡。”小福抿嘴兒一笑,說道,“真是得了新人忘舊人。如今您有了引娣,虧您還能想起我來!”說罷轉身便走。雍正急得披衣起身跟着,說道:“你往哪兒?等着我!”“你不是給我念過《往生咒》了麼?我到‘悉耽婆毗’去呀!”小福說着便走遠了。

雍正心中迷惘,一腳高一腳低,駕雲似地在後頭追趕。倏間景色又似在廣漠的黃河灘上,勁冷的河風吹得小福衣裾飄搖腳步踉蹌。瀰漫的黃沙旋風中,雍正追尋着她的影子邊追邊喊,好容易才趕上了,一看卻又像是引娣。雍正抹着冷汗說道:“這是夢還是真的?你是小福,還是引娣?”

“虧皇上還是無上菩提,”引娣冷笑道,“豈不聞‘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夢也好,無夢非夢也好,不都是色相幻化?我燒死在這棵老柿樹下,二十年前你就在那邊青紗帳裡,看得真真切切,還說什麼夢不夢!”雍正恍惚覺得她又是小福了,聽她說“燒死”,纔想起她久不在人間,卻也並不驚恐。正要問話,小福又道:“我們緣分已盡了。從此天各一方,人間世事紛擾變詐,人心惡如九幽之風。您好歹保重些!”

一轉眼間小福不見了,昏暗廣袤的沙灘上淒涼的風呼號着,黃黃的沙浪在風中起夥追逐,遠處黝黯的樹杪暗影在風中婆娑起舞,雍正用失神的目光望着蒼穹,悲愴得哽咽不能自已,一遍又一遍無望地呼喚,“小福!小福——你回來……引娣,引娣……你不要走!”他突然間又意識到自己是皇帝,急聲大叫:“侍衛們太監們!你們都死到哪裡了?給小福修廟!派人去,給我把引娣找回來!”……

“皇上!”

守在外間的高無庸幾步跨進暖閣,一邊替雍正掩着蹬開的被一邊低聲道:“你魘着了——奴才們都在這侍候着呢!您先喝口水,奴才去瞧瞧喬姑娘,她要肯來,叫過來侍候主子可成?還有,方先生和張廷玉進來了,主子見不見?”

“好,叫進。”雍正這才知道方纔是南柯一夢,想起夢境,心頭兀自突突亂跳,一邊看着太監們掌燈,吩咐道:“引娣要不樂意,不要勉強。”

第229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1)第94章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2)第35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1)第41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1)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240章 妙手空空投詩報驚 天潢貴胄巡視粥棚(2)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287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1)第173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2)第284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2)第179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2)第274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2)第2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2)第286章 文盤武功弘曆納士 持正割愛弘時被擒(2)第99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1)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254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2)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181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2)第96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2)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135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1)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150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1)第67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1)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79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1)第193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2)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189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2)第275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1)第16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1)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244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2)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110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2)第77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1)第31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2)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177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2)第41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1)第36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2)第189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2)第127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1)第163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2)第65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1)第117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1)第114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2)第43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1)第229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1)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112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2)第277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1)第162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1)第13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1)第180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1)第4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2)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60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2)第42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2)第182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1)第186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1)第84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2)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199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1)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94章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2)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157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2)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7章 桃花渡口故地尋舊 微服皇子誤宿黑店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259章 八福晉撒潑鬧御苑 喬引娣承恩會舊情(1)第237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1)第252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2)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47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1)第173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2)第41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1)第87章 忠王掞忠諫諷胤稹 烈鄭氏烈殞答胤初(1)第177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2)第185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2)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256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2)第3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1)第164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1)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129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1)第64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2)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
第229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1)第94章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2)第35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1)第41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1)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240章 妙手空空投詩報驚 天潢貴胄巡視粥棚(2)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287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1)第173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2)第284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2)第179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2)第274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2)第2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2)第286章 文盤武功弘曆納士 持正割愛弘時被擒(2)第99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1)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254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2)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181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2)第96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2)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135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1)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150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1)第67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1)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79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1)第193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2)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189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2)第275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1)第16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1)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244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2)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110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2)第77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1)第31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2)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177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2)第41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1)第36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2)第189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2)第127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1)第163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2)第65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1)第117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1)第114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2)第43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1)第229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1)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112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2)第277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1)第162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1)第13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1)第180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1)第4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2)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60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2)第42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2)第182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1)第186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1)第84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2)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199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1)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94章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2)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157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2)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7章 桃花渡口故地尋舊 微服皇子誤宿黑店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259章 八福晉撒潑鬧御苑 喬引娣承恩會舊情(1)第237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1)第252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2)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47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1)第173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2)第41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1)第87章 忠王掞忠諫諷胤稹 烈鄭氏烈殞答胤初(1)第177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2)第185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2)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256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2)第3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1)第164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1)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129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1)第64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2)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