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去舊迎新

翎笑着看着陳芷雲,陳芷雲也回望着蘇翎。這對新)E面前如此展露喜愛之情,倒使得趙毅成也有了想成家的念頭。不過,蘇翎到底未曾對是否讓陳若疏出海做出明確表示。畢竟陳若疏只是個少年人,有熱情,值得鼓勵,卻並非到了獨當一面的時候。至於說歷練,蘇翎的看法,可與陳芷雲不同。

這新婚燕爾,即便才短短兩日,俗語云“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其中微妙之處,也只有歷得之人才會知曉,遼東總兵官蘇翎自然也不會例外,至少看問題時,要顧及到陳芷雲的想法。

蘇翎再次舉起酒杯,與衆人共飲了一杯,然後若有所思地看着空空的酒杯,緩緩說道:“這幾年的遼東戰火,雖然讓遼東百姓遭了難,流離失所”

蘇翎說道此處,擡眼看了看衆人,接着說道:“這苦楚之處,我們都感同身受。我們兄弟自不必多說,這遼東的弊處,在座的可都心裡清楚。馮大哥這麼多年一直在水師裡熬着,老胡你們三家雖然從商,這其中不得已之處也是明白的吧?還有,陳家”

蘇翎再次看向陳芷雲,不過這回沒有笑,說道:“這說道到底,遼東之所以遭難,也是遼東地面上的人自己做出來的。”

在座的可都是在遼東活了幾十年的人,哪個又不清楚這些?說心有怨言不過是個輕緩的說法,但若是沒有蘇翎的出現,恐怕這一切還都保持原樣,這些人無論如何也做不出今日這等事來。

只聽蘇翎接着說道:“這遼東的官吏如何,遼東地面上的大戶們如何,我便不再例舉。現在遼東既然由我們做主,那麼這些民、商、軍,便全部都是新的。這叫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遼東遭難,卻是正好將這些弊處連根挖掉的時候。我們這次的動作,便以此作爲根本。”

“是。”趙毅成、胡顯成等人一起低聲應到。

蘇翎淡淡一笑,說道:“如今在軍中,我們算是做到了。這也是我們幾個最熟悉的地方,什麼貪軍餉,吃空額等等武官的生財之道,再不會出現。唯有殺敵立功,纔算是投軍的出路。馮大哥,你的水師,也要如此辦理。”

“是。”馮伯靈說道:“將軍放心,那些事我早已不做了。我的那些屬下也都收了手,如今給的銀子足夠花了。”

蘇翎點點頭,接着說道:“你們管民、管商的,還有那些工匠,可以說這都是大明朝官老爺們不屑一顧的人,但今後卻是我們的主體。只有這些人跟着我們走,這遼東纔會算是掌握在我們手裡。我們纔有有兵源、財源。你們在做事時,一定要記住這一點。

“是。”胡顯成、胡德昌答道。

蘇翎說道:“那些原來地大戶各自地來歷不同。所以我以往並未太過嚴厲。這回。你們不必手軟。我早想收拾收拾這些人了。想仗着昔日地威風對抗。便是自找死路。不過。也不必多殺人。家產充公。人口都遷移到海西、東海去。那邊可正缺人呢。”

這些手段。胡顯成等人已經熟悉了。胡德昌稍稍猶豫一下。問道:“將軍。是不是定個規矩好些?不然如何區別?這些大戶。有些人還是可以用一用地。”

蘇翎笑了笑。說道:“這個自然。我知道你們三家也有不少親朋好友。只要願意跟從我們走地。自然可以用一用。但你們要對他們講清楚。這遼東可是不一樣地天了。老規矩不一定能用。”

“是。”胡德昌答道。

“對於這樣的大戶,”蘇翎說道:“可以酌情選用。但你們要知道,我們這回對田土的劃分,可是與這些大戶們的心思不一定對得上。這一點,絕沒有商量的餘地,任何人都必須聽令行事。”

“胡德昌,這遼東田土兼併的事情,你應該十分清楚。”蘇翎接着說道:“我們既然分了地,便絕不允許再次出現這種情形。最根本的一點,遼東所有擁有土地的人,都必須上繳糧稅,沒有任何人例外。這不但包括那些有功名士紳大戶,也包括我們獎勵給有功將士的部分。你們也是。”

這指的是胡德昌等人,胡德昌連忙點頭道:“是。我回去便補繳。”

“好。”蘇翎說道:“其實這要說的很長了。以你們幾家的財力,根本不會在乎那點兒糧食。實際上原先很多大戶免了糧稅的,也都是這樣的情形,這問題便出來了。既然有人能免稅,便有人依附投靠,這土地不說巧取豪奪,單是這樣便能產生弊端來。所以,這無人免稅的問題,便是沒有任何例外的。”

蘇翎說道這裡,微微側頭思索着,好一會兒,才接着說道:“這牽扯到很多方面。就說大明朝廷,也不是不知道這些弊處,也曾有人試圖調整,但爲何不成?”

蘇翎瞧了瞧衆人,接着說下去。

“這便關係到人的身份,地位問題。這士、農、工、商等等,既然分出個三六九等,則

所差異,我便也不詳說了,總之我們這裡,沒有這些tT[的人,都是遼東人。至於做什麼,全憑自願。這打敗建奴,相比下來,還要容易一些,這治理遼東,可是好大的一盤棋,每下一子,都是有牽連的。”

聽着蘇翎是越說越玄,胡顯成便說道:“大哥,你這麼一說,可是越來越複雜了。

這可是事事都有牽扯,哪一樣都不會單獨存在。”

“是啊。”蘇翎笑着說道:“所以我只能說個大概,你們下去再找人好好商議。”

胡顯成說道:“大哥,那你說這身份、地位如何分?”

蘇翎說道:“很簡單,不分。在遼東地界上除了軍人另外處置外,其餘的都是一樣的人。你們也都聽說了我在千山堡時說過的一些話,那時我們還只是想想,現在便能做到。比如我們現在給每個人都分有土地,女人、孩子也都算一份,這一點,便是要讓每個人都能單獨存在,不再依附於任何人。”

對“不再依附”幾字,在座的可都在心裡琢磨着。蘇翎的話,很多時候都是如此說出來的,這些部屬只能根據各自的理解,去轉化爲具體的行動。

蘇翎繼續說道:“對百姓來說,這能獨立門戶過活,且只要全家人都能吃飽,這樣便能有心思、力氣去做別的事情。想發財的,可以去經商,或是憑本事開作坊,或是當兵,當水手,總之我們能提供這個機會,且任他們自己去選。這遼東一年一季的收成,正是我這次要提前動手的最大原因。這一年的時間,可要做不少事情啊。”

“還有一點,對遼東境內所有的奴僕、女婢,要趁着這次登記戶籍之際,全數改爲平民百姓身份。”蘇翎說完,看了看胡德昌,這些人裡面,也唯有他們幾家還有奴僕存在。

“這事這麼辦,”蘇翎說道:“還是從分配土地入手,男女不限,每人都有份。至於沒有房子、種子、農具的,還有由銀莊提供幫助。簡而言之他們就是一般百姓,一視同仁。當然,若是有些人不願意種地,也不願幹別的,還是甘願做奴僕的,我們便不管了。”

胡顯成想了想,說道:“大哥,這事可得一開始便要用強硬手段才行,否則那些大戶可都要想法子鑽空子了。”

“嗯,”蘇翎說道:“是要強硬,說穿了,我給你一個機會去收拾這幫子大戶。你到時候交待下去,這事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一有抗拒的,比如故意隱匿人口的,便立即抄家。動作要快,一日之內便要解決掉,決不能流傳出去。”

“是。”胡顯成答道。

蘇翎瞧了瞧胡德昌,笑着說道:“這事我也考慮過那些大戶的想法。這家世好的,便只管拿銀子僱人做事,只要銀子給的夠了,大戶們家裡自然不缺人手,哪怕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也照樣可以做的。那些奴僕之中,也未必能全部都願意自己門戶。這個算是一種兩全的辦法。胡德昌,這事得你們幾家先辦。如何?”

“可以。”胡德昌笑道:“其實我們幾家早就商量過這事了。當初就想將軍遲早有一天會這麼做。我們幾家,除了那些女婢無法自己單立門戶外,其餘的都改成僱人了。不過,很多人都在我們幾家時日很久了,倒是還在家裡做事。過幾日我們便將剩下的事全都做完,將軍放心。”

蘇翎笑了笑,點點頭,說道:“其實這事我也不算第一個。大明朝太祖皇帝便有過該奴僕爲民的先例,我這只不過做得更徹底一些。記住,以後這拿銀子僱人,雙方自願纔是使喚人的唯一辦法。”

胡顯成笑道:“大哥,其實你這幾個事情一做起來,這遼東原來的大戶怕是剩不了幾家了。”

蘇翎點點頭,說道:“我不是還留了退路給他們麼?與我們合作,便不會損失一分一毫,抗拒者,不殺便不錯了。我們要想在遼東站得穩,便得將這些枝葉全都清理一遍。以後這遼東只有跟隨我們的人,才能發財,才能過好日子。你在做的時候,要考慮到時間問題,一旦發動,便要全面鋪開,不要等消息都傳到京城了,這裡還沒做完。”

胡顯成想了想,說道:“這怕是還要馮大哥幫忙,我一開始,便請馮大哥將海岸封住,不許人私自渡海。”

馮伯靈哈哈一笑,說道:“份內之事。”

蘇翎又看向趙毅成,說道:“你的哨探,這次也不會袖手旁觀,這事你交待下去。”

“是。”趙毅成答道。

蘇翎略帶感嘆地說道:“這若是都清理乾淨了,我們纔好重新建立屬於我們的遼東。”

胡顯成想了想,說道:“這樣一來,管事學院得立即開學了。”

說道這裡,胡顯成看向陳芷雲,笑着說道:“嫂子,還請趕印一批書來纔夠用。我原想過了年再說的,只有辛苦嫂子了。”

這個稱呼,陳芷雲還有些不習慣,臉色微紅,但此時說的可是正事。

陳芷雲說

將數目報過來便可。書院的人都在的,隨時都能開

蘇翎說道:“這些學院,芷雲,還是你來掌總。”

陳芷雲看着蘇翎,笑着點點頭,說道:“是。”

蘇翎也笑笑,說道:“這辦學之事,也要動一動了。你可吃得苦?”

陳芷雲說道:“大哥,我也算是千山堡出來的吧?再說,我都管了這麼久了,你現在才問。”

蘇翎點點頭,說道:“這辦學之事,先在每一個較大的村、屯辦識字班,先學識字,老少都可以去學。待過了識字這一關,再從中挑選一部分,進入千山學院學習。

這些全部不收銀子,務必讓日後的遼東,能讀會寫的人隨處都有,就不必像現在這般模樣了。”

胡顯成笑着說道:“大哥,這事我們以前便跟嫂子商議過,這不收銀子怕也引不來多少人入學,我看,還得張榜公佈一些規矩才行。”

蘇翎說道:“你說說看。”

胡顯成說道:“比如這以後招募的人手,識字是其一,二來,這府縣的官、吏等等人手,也必須是千山學院出來的。其它諸如商業之類的地方,也參照這個。這樣,總會讓人覺得識字讀書有個想頭吧?”

蘇翎想了想,說道:“你們下去在仔細議一議吧,我今日只說總綱。最好能將所有的事情都連在一起來看。我知道這很繁瑣,人手又不足,先一條條地想也可。”

“芷雲,這辦學的事,也是事物繁重,你可以再找些人手。”蘇翎說道:“這初步分成兩部分,一是學院一級的,可以儘快提供所需人手的部分。另外一部分,便是識字班的設立。”

何安東此時插言道:“將軍,遼東地界上,還有不少私學,以及那些宗族大家所辦的族學,這些如何處置?”

蘇翎想了想,說道:“這回動靜大,麻煩也免不了。這私學一律取消,暫時遼東不準私人辦學。這些人教授的可都是衝着科考去的,對咱們沒用。等日後一切都有規矩了,再來考慮這個私人辦學的問題。”

“另外,”蘇翎看了看陳芷雲,說道:“那些課本可是我們自己編的?”

陳芷雲點點頭,說道:“是用的我們自編的,用來識字是夠了。”

蘇翎點點頭,說道:“我們辦的學,都用新書去教授。芷雲,最好再找人多編幾部書出來。”

“好。”陳芷雲答道。

蘇翎又問胡德昌,說道:“你們的那些鐵場、鹽場,可有人到千山學院授課?”

胡德昌一怔,說道:“還沒有,稍有經驗的,都忙的很,此事還沒有動手去做。”

蘇翎搖搖頭,說道:“必須要抽出人來,這些事都是耗時光的,先教一部分學生出來,以後纔不至於鬧饑荒。”

陳芷雲問道:“大哥,這若是抽出人手,還需要另外招學生?”

蘇翎想了想,說道:“這個先不忙定,這冶鐵、煮鹽兩項,先給陳若疏他們都教一陣子再說”蘇翎並未說完,側頭仔細想了一陣子,才接着說道:

“還是招一部分吧,就從這行裡面的子弟中去選,以後學好了,便可直接做這兩行。等那些外國教師來了,我們還要再商議一下。”

陳芷雲問道:“大哥說的,是那個什麼喬奧神甫?還有別的人也來?”

“是的。”蘇翎笑着點頭,說道:“他們國中,可有不少東西我們要學的。若是能學會了,可受益不淺啊。”‘

陳芷雲又問:“那些教師,也歸我管轄?”

“對。”蘇翎笑道:“怎麼?你怕他們?”

“不是。”陳芷雲連忙說道:“我看那個叫喬奧的,也不過長相略有不同,其它的到沒什麼。”

“說得好。”蘇翎說道:“你們瞧,那些女真人,蒙古人,甚至還有更北邊的那些人,也就是相貌略異而已,這沒什麼特別。你只管當成一樣的人去管便是。”

“是。”陳芷雲答道。

“另外,那個周青山,”蘇翎說道:“你跟他說說,專門建一所醫學院,就由他負責。別整日裡獨自去擺弄,這教出好學生來,可是能救得千萬人。”

蘇翎稍停一會兒,感嘆道:“這十年之後,遼東可是完全不一樣了。”

胡顯成笑着說道:“大哥,到那時,我們可都老了。”

“老了?”蘇翎大笑,說道:“三四十歲,還能做很多事情。在這十年裡,我們還要走得更遠。”

馮伯靈咧着嘴,笑道:“對啊,這回可是我走在前面了,今年無論如何,也得去趟日本。”

趙毅成說道:“大哥,日後下南洋,可得讓我去了。”

蘇翎笑着點點頭,說道:“這些,等收拾了努爾哈赤再說。我們要做的,是去舊迎新!在遼東站得穩穩當當!”

第21章 窮途末路第1章 牛錄商人第80章 戰事前移第5章 七月流火第8章 峰迴路轉第10章 轉念餘韻第36章 空城以待第9章 以血授職第11章 天朝小國第15章 三十天第6章 獅子張口第55章 再起波瀾第10章 計奪寨第39章 江湖人士第93章 遷居移民第3章 武裝辦案第20章 棄婚約第30章 來去由心第67章 長斤斧軍第4章 豪酋遲暮第27章 新世界第43章 七虎獵熊第3章 武裝辦案第11章 故人相見第36章 空城以待第45章 鎮江新城第23章 思籌謀第30章 來去由心第68章 燧發短銃第24章 布場作坊第24章 海上將軍第9章 莽撞之餘第23章 思籌謀第4章 紅色戰旗第20章 部族戰爭第13章 鐵壁消融第20章 漸變舊俗第50章 夜話姻緣第82章 震懾之戰第27章 蒙古一部第7章 保留地第20章 部族戰爭第43章 七虎獵熊第58章 變通之道第31章 兵臨遼陽第1章 遼事再變第64章 依計漸進第7章 女人問題第21章 遙相呼應第21章 撫軍心第40章 存身根本第2章 昏官悍勇第84章 以火剝皮第10章 身份之疑第30章 蒙古騎兵第88章 斬草除根第19章 峽谷藏兵第9章 嬌顏如雪第48章 喬裝赴遼第87章 一敗塗地第23章 戰雷隱隱第28章 草場新城第2章 新舊交替第30章 蒙古騎兵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86章 相互屠殺第2章 贈書助力第57章 女真國策第1章 遼事再變第61章 好事多磨第19章 鐵甲斷金第26章 遼陽血戰第1章 旗軍戍邊第3章 西洋之慾第35章 漫天煙雲第14章 戰線前哨第70章 天啓內帑第23章 經略牽線第8章 煙花柳巷第22章 兵將之選第59章 將軍賜名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40章 存身根本第68章 燧發短銃第14章 千山堡第2章 昏官悍勇第24章 驅虎吞狼第28章 新生活第90章 借力蒙古第27章 蒙古一部第23章 經略牽線第64章 依計漸進第71章 京城兄弟第36章 各有所爲第13章 軍心爭功第16章 太平哨第67章 蘇府新家第31章 攻守同進第2章 贈書助力第17章 工部庫存
第21章 窮途末路第1章 牛錄商人第80章 戰事前移第5章 七月流火第8章 峰迴路轉第10章 轉念餘韻第36章 空城以待第9章 以血授職第11章 天朝小國第15章 三十天第6章 獅子張口第55章 再起波瀾第10章 計奪寨第39章 江湖人士第93章 遷居移民第3章 武裝辦案第20章 棄婚約第30章 來去由心第67章 長斤斧軍第4章 豪酋遲暮第27章 新世界第43章 七虎獵熊第3章 武裝辦案第11章 故人相見第36章 空城以待第45章 鎮江新城第23章 思籌謀第30章 來去由心第68章 燧發短銃第24章 布場作坊第24章 海上將軍第9章 莽撞之餘第23章 思籌謀第4章 紅色戰旗第20章 部族戰爭第13章 鐵壁消融第20章 漸變舊俗第50章 夜話姻緣第82章 震懾之戰第27章 蒙古一部第7章 保留地第20章 部族戰爭第43章 七虎獵熊第58章 變通之道第31章 兵臨遼陽第1章 遼事再變第64章 依計漸進第7章 女人問題第21章 遙相呼應第21章 撫軍心第40章 存身根本第2章 昏官悍勇第84章 以火剝皮第10章 身份之疑第30章 蒙古騎兵第88章 斬草除根第19章 峽谷藏兵第9章 嬌顏如雪第48章 喬裝赴遼第87章 一敗塗地第23章 戰雷隱隱第28章 草場新城第2章 新舊交替第30章 蒙古騎兵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86章 相互屠殺第2章 贈書助力第57章 女真國策第1章 遼事再變第61章 好事多磨第19章 鐵甲斷金第26章 遼陽血戰第1章 旗軍戍邊第3章 西洋之慾第35章 漫天煙雲第14章 戰線前哨第70章 天啓內帑第23章 經略牽線第8章 煙花柳巷第22章 兵將之選第59章 將軍賜名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40章 存身根本第68章 燧發短銃第14章 千山堡第2章 昏官悍勇第24章 驅虎吞狼第28章 新生活第90章 借力蒙古第27章 蒙古一部第23章 經略牽線第64章 依計漸進第71章 京城兄弟第36章 各有所爲第13章 軍心爭功第16章 太平哨第67章 蘇府新家第31章 攻守同進第2章 贈書助力第17章 工部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