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順勢而爲

蘇翎開口問道:“那八旗兵如今都在薩爾滸?”

“是的。”李永芳答道。“這是屬下哨探親見。”

八旗兵都是各個牛錄中抽調而來,此時一番戰火,就算想回去,也無處可去。

趙毅成說道:“大哥,李永芳說的,我琢磨着也差不多如此。”

聽見此話,李永芳稍稍低頭,這句話算是對李永芳的肯定了。

蘇翎又想了一陣子,忽然笑了起來,說道:“這麼說,努爾哈赤算是不行了。”

趙毅成與李永芳,也由此跟着一笑,氣氛頓時輕鬆起來。

“大哥,”趙毅成說道,“八旗兵還是有數萬人馬,且這回一點損失都沒有,還是可以一戰的。”

“我知道。”蘇翎笑着說道,“真要是打沒了,我們下一步,可就不好做了。”

李永芳聽見此話,心中甚是疑惑,卻不敢問。

趙毅成說道:“這樣,我們眼下在鎮江堡做的,可儘管放心大膽地使勁了。”

“那這裡可就交給你們了。”蘇翎輕鬆地說道。“我看我還是再去趟遼陽。得催一催咱們應該得到地獎賞。”

“獎賞?”趙毅成問道。“不是說給大哥一個總兵官做麼?”

“總兵?”蘇翎笑着搖搖頭。說道。如今遼東管帶兵馬地。哪個不是總兵?這會兒總兵官可沒有當初那般威風了。”

“大哥還想做更大地官兒?”趙毅成接着問道。

蘇翎依舊搖頭。說道:“不是官職大小地事情。”

這話等於沒有回答。蘇翎看了看李永芳。問道:“李永芳。你想要個什麼職位?”

一聽這話,李永芳連忙起身,答道:“不敢,屬下只想追隨將軍做事,不敢有此等想法。”

不想做官?按李永芳這等人地習性,升官財都是理所當然,哪兒還不想的?不過,眼下這等情形,還是性命重要。李永芳與其子李延齡可都商議過不少時日,總歸是跟着蘇翎走。才能真正保全性命。

此時,李永芳重歸大明的消息,還不知道袁應泰是否在奏書中提及。若是緊接着瀋陽失陷的消息之後。將遼陽仍然掌握在大明轄內的事實傳回朝廷,那麼這李永芳重歸大明。也可算得上是一件功勞。若是再附在蘇翎的赫圖阿拉大捷之後,那更是順理成章的捷報。

但自從獻出遼陽,李永芳可不敢跟袁應泰有絲毫瓜葛。那些文官的做派,作爲遼東武將,李永芳可心知肚明。單說一個降將二字,便可能將其送進鎮撫司下獄審理。說不定若是擱到熊廷弼那樣的身上。直接斬示衆也是可能的。文官們手段,不論是什麼理由都能整出一大套言論,且句句在理。斬殺李永芳,可以說威懾羣小,而留下李永芳,也可說是懷柔示寬。李永芳哪兒能知道袁應泰地心思?是故也只敢跟着蘇翎,謀求生路。

當初在千山堡。蘇翎率部初敗八旗兵。那李永芳被扣住之後,便看出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武將與衆不同。以李永芳的閱歷。蘇翎與其曾見過、聽說過地任何一位武將都沒有相似之處。這一點倒與努爾哈赤有些類似,李永芳既然在遼東駐守。邊牆之外的那些女真部族領,也是多有耳聞,親見地也有不少,但也唯有努爾哈赤一人能夠做出一番令大明朝都爲之頭痛的事來。

蘇翎當時雖默默無聞,可膽子一樣不小。李永芳當然不會在那時便有歸順之心,只是心中存了個印象,便是此人必有一番異人之處。這個念頭,在遼陽的那一夜可起了不小的作用。如今兩下印證,李永芳可算是估計得準了。只要蘇翎立下的功勞越大,李永芳便越有可能保全全家人性命,準確的說是父子地性命。現在的盡心盡力,其實也便是爲其自己賣命。

可這會兒蘇翎問這話,難道是試探他的麼?李永芳的回答,算是情理之中。

蘇翎卻遠沒有李永芳那般動心思,見李永芳這般回答,便說道:“眼下你還是跟着趙毅成,繼續做現在的事情。等收拾了努爾哈赤,到時候自會有你的功勞。”

“是,謝將軍。”李永芳欠下身去,答道。

蘇翎回憶了片刻李永芳稟報的消息,再次對李永芳說道:“這些消息,也只有你能弄到。這便是你地存身之本。你好生打理你屬下地人手,若是銀子不夠,只管開口。”

“夠的。上回將軍賞賜地銀子還沒用完。”李永芳連忙說道。

蘇翎注視着李永芳,說道:“朝廷上的官職,你不要看得太重。就算這回袁大人將你稟報給朝廷,封賞一個官職給你,等到遼事平定,那些言官只消一本奏書上去,你便仍是個抄家問斬地命。所以,你還是不要做官的好。”

大明朝的黨爭,李永芳多少有些耳聞,不過在遼東做武官,倒是牽扯不上他。蘇翎說的,可是句句是實。多少朝中大臣都沉沉浮浮的猶如水上浮萍,何況他一個叛將。眼下用的着,自然不會有人拿他挑刺,從袁應泰到兵部的那些官兒,哪個都可以將李永芳這次利用起來。秋後算賬,不過是找個由頭罷了。

“屬下明白。謝將軍一片苦心。”李永芳此話可是誠心誠意。

“你明白就好。”蘇翎緩緩說道,“我用人,只要有本事,能做事,我便不管其以往出身如何。眼下我們這些兄弟,以及那些管事們,都不是什麼高貴出身,我也不看重身份。在我的麾下。不會用朝廷上的那一套。這個,你以後會見得更多。”

“是。”李永芳答道。不用以後,眼下就已經很多了。

“有一點,那便是跟了我以後,絕不允許再叛。否則,天下之大,哪兒都不會有活命的地方。”蘇翎緊盯着李永芳說道。

“是。屬下明白。絕不會三心二意。”李永芳內裡已有汗水。天下之大,目前也只有蘇翎能給其活命地地方,儘管明白蘇翎只是隨意說說,可還是不由自主的緊張。

蘇翎看出李永芳的心思。便又舒緩了語氣,說道:“不必如此。在我這裡做事,只看本事。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以後,你也要如此。有話直說,就事論事。”

“是。”李永芳再次欠身。

蘇翎看了看趙毅成,然後又問李永芳,說:“努爾哈赤的八旗貝勒們,你覺得誰有可能繼承努爾哈赤的位置?”李永芳想了想,搖了搖頭。說道:“屬下猜不出。”

趙毅成便問道:“大哥,你的意思是,努爾哈赤這回真不行了?”

蘇翎沉吟片刻,說道:“我是估算。按理這塊一個月了,努爾哈赤怎麼也該有所動作。遼陽至今消息全無,那麼李永芳的這些消息便是屬實。但......”

蘇翎仰頭向窗外望去,接着說道:“這種情形。想必努爾哈赤也未必預料得到。不過,只要他能開口說話。這種混亂遲早會被其消除。若是努爾哈赤康復,便不用說了。若是還不能騎馬,他這份基業,總要找個人來擔。再說,他都六十多了,經此一病,就算好了,怕也活不了幾年了。”

趙毅成若有所思,緩緩說道:“大哥,你說這努爾哈赤的八旗這麼亂下去,對我們是好是壞?”

聽了這話,李永芳心裡似乎也有了什麼想法。跟剛纔那一句一樣,這明顯不單單是爲了遼東一件事。

蘇翎似乎也覺得這件事不好估測,說道:“努爾哈赤赤手空拳打下這份家業,八旗兵又是久經戰事,就這麼敗下去,萬萬不會這麼簡單。這一個月,算是亂上一陣子,不僅我們,遼陽的袁大人也有時間重新調集兵馬。這算是有利地部分。”“但不會一直亂下去,”蘇翎話音一轉,說道:“不論是努爾哈赤重新上馬,還是八旗內鬥分出個輸贏,都會有一個人出來掌總。真若如此,這一個月也算夠了。八旗兵的大部分都在,仍然能夠再克遼陽,只要有人統領,這仗便停不了。”

趙毅成說道:“那這便還是咱們原來的路子了?”

蘇翎點點頭,說道:“如今已快五月,這地裡再不抓緊時間,這一年地收成便沒指望了。這麼久了,就算是八旗內鬥,那些旗主貝勒們,也該都明白這一點。所以,這結果說不定已經出來了。”

趙毅成便問李永芳,說:“你還有人在那邊麼?”

“還有人在。事先我便安排過,讓他們分批迴報。”李永芳答道。

“嗯,你也算想得周全。”趙毅成點頭說道。

蘇翎說道:“瀋陽一帶,這幾日必定會有動靜。我還是先去遼陽,還有胡秋青的事情,也得去催一摧。”

WWW⊕ тt kán⊕ C〇

“大哥,這裡交給我便是。”趙毅成說道。

“好。”蘇翎說道,“餘彥澤那邊地消息,也要隨時注意。萬一努爾哈赤孤注一擲,說不定千山堡便是他的選。”

“是。”趙毅成答道,“胡顯成已經將那一帶佈置好了。郝老六在太平哨城有不少準備,就算是八旗全數過來,也能支持幾日。”

這時,李永芳又插言道:“將軍,赫圖阿拉一帶,等於已經廢棄了。八旗兵只是巡查了一番,將剩餘的女真人都帶往界凡與薩爾滸,赫圖阿拉沒有留下兵馬。”

蘇翎眉毛一揚,這倒是意料之外,看來八旗鐵定是要走出山去了。

這唯一的去處,便只有瀋陽一帶。

第23章 經略牽線第35章 後續手段第28章 草場新城第14章 將軍視角第52章 蘇系武官第8章 峰迴路轉第25章 各取所需第67章 蘇府新家第25章 進退之間第24章 世家大戶第10章 計奪寨第73章 先走一步第9章 以血授職第63章 黑山之城第2章 兵部題稿第10章 聯手剿賊第23章 戰雷隱隱第30章 風漸起第1章 天災人禍第33章 跨海揚帆第68章 燧發短銃第1章 遼事再變第23章 商人心思第13章 以牙還牙第8章 征服日第27章 黃雀在後第45章 鎮江新城第27章 十萬知府第90章 借力蒙古第77章 外圍殺戮第9章 莽撞之餘第4章 女真人第4章 軍政之分第25章 女真戰俘第11章 撥雲見日第39章 兩軍相聚第20章 棄婚約第6章 破金大陣第18章 鎮江堡第50章 逃亡官兵第7章 全心備戰第3章 經略奇功第27章 黃雀在後第57章 臉面交情第24章 布場作坊第15章 小勝暗襲第18章 千山浴血第70章 去舊迎新第18章 鎮江堡第37章 酒肆客棧第17章 村落糧稅第50章 夜話姻緣第52章 蘇系武官第30章 事在人爲第19章 安享冬雪第4章 紅色戰旗第84章 以火剝皮第61章 再聚雄兵第14章 將軍視角第32章 城下收兵第1章 遼東監軍第8章 千山書坊第92章 開疆拓土第19章 英雄美人第20章 遼系一派第28章 新生活第7章 保留地第13章 軍心爭功第13章 定移營第2章 兵部題稿第4章 豪酋遲暮第30章 風漸起第86章 相互屠殺第69章 經略媒人第32章 山東水師第19章 鐵甲斷金第4章 豪酋遲暮第8章 峰迴路轉第74章 雙喜臨門第51章 異域奇事第1章 夜不收第29章 商務二局第20章 部族戰爭第65章 豪爽胸懷第8章 越河演練第4章 軍政之分第5章 上行下效第2章 昏官悍勇第32章 山東水師第23章 商人心思第39章 兩軍相聚第27章 悍兵來源第24章 世家大戶第65章 豪爽胸懷第27章 新世界第24章 世家大戶第93章 遷居移民第30章 來去由心第30章 賊酋血脈第16章 各有所專
第23章 經略牽線第35章 後續手段第28章 草場新城第14章 將軍視角第52章 蘇系武官第8章 峰迴路轉第25章 各取所需第67章 蘇府新家第25章 進退之間第24章 世家大戶第10章 計奪寨第73章 先走一步第9章 以血授職第63章 黑山之城第2章 兵部題稿第10章 聯手剿賊第23章 戰雷隱隱第30章 風漸起第1章 天災人禍第33章 跨海揚帆第68章 燧發短銃第1章 遼事再變第23章 商人心思第13章 以牙還牙第8章 征服日第27章 黃雀在後第45章 鎮江新城第27章 十萬知府第90章 借力蒙古第77章 外圍殺戮第9章 莽撞之餘第4章 女真人第4章 軍政之分第25章 女真戰俘第11章 撥雲見日第39章 兩軍相聚第20章 棄婚約第6章 破金大陣第18章 鎮江堡第50章 逃亡官兵第7章 全心備戰第3章 經略奇功第27章 黃雀在後第57章 臉面交情第24章 布場作坊第15章 小勝暗襲第18章 千山浴血第70章 去舊迎新第18章 鎮江堡第37章 酒肆客棧第17章 村落糧稅第50章 夜話姻緣第52章 蘇系武官第30章 事在人爲第19章 安享冬雪第4章 紅色戰旗第84章 以火剝皮第61章 再聚雄兵第14章 將軍視角第32章 城下收兵第1章 遼東監軍第8章 千山書坊第92章 開疆拓土第19章 英雄美人第20章 遼系一派第28章 新生活第7章 保留地第13章 軍心爭功第13章 定移營第2章 兵部題稿第4章 豪酋遲暮第30章 風漸起第86章 相互屠殺第69章 經略媒人第32章 山東水師第19章 鐵甲斷金第4章 豪酋遲暮第8章 峰迴路轉第74章 雙喜臨門第51章 異域奇事第1章 夜不收第29章 商務二局第20章 部族戰爭第65章 豪爽胸懷第8章 越河演練第4章 軍政之分第5章 上行下效第2章 昏官悍勇第32章 山東水師第23章 商人心思第39章 兩軍相聚第27章 悍兵來源第24章 世家大戶第65章 豪爽胸懷第27章 新世界第24章 世家大戶第93章 遷居移民第30章 來去由心第30章 賊酋血脈第16章 各有所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