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相見之宴

由趙毅成自鎮江堡帶來的果酒,是陳家大小姐陳芷雲親手釀製的。

自從走出了白沙溝,這周遭物事自然不再像白沙溝內那般簡陋。而當蘇翎一舉拿下寬甸五堡的轄地後,久經大明朝浸染的漢地,那物產更是豐富。這當然比不得山海關內,比遼陽也差上百倍,但畢竟是要比白沙溝要好。單是燒磚制瓦,那些百姓也要比千山堡的人有經驗。而那釀酒的大罈子,也跟着變得花樣百出。

比如趙毅成帶來的這兩罈子酒,已不再是昔日黑乎乎的陶罐,而是表面光潔描有花紋的瓷器。至於那酒,也變得清澈,沒有絲毫沉澱。陳芷雲儘管很少與蘇翎見面,但其特殊的身份,以及仍舊掌管着諸如千山學院、千山書坊等一些事務,讓這位昔日的大家小姐的周圍,也自然圍聚起不少人手。這當然無法與那些掌兵的武官們相比,且大多是女子與半大的孩子。

陳家大小姐陳芷雲便是帶着這些沒有絲毫官職的下屬們,製衣、編織、釀酒、採摘山貨。蘇翎帶着兄弟們不斷拓展轄地,陳芷雲自然無法再像千山堡那樣事事親爲,可這些大多都得女人來做的事情,照樣有原來跟着陳芷雲做事的女人們管帶。這些連正式稱謂都未給予的“女管事”們,仍舊承擔着各種軍需等事務,當然,也未必事事都得經陳芷雲下令,但在其心中,卻都自認是屬於陳小姐的管轄之下。這更不要說那些千山學堂以及千山書院的那些時常都見得到陳芷雲的人。

當初蘇翎將那些半大的女孩子,以及那些不願做農活兒的女僕交給陳芷雲調教,陳芷雲也是費了番功夫的,不過,既然也是出身與大戶人家,這小姐的做派、想法,總會有些是自打出世便待在骨子裡的。所以即便陳芷雲被這番磨練之後已經轉變不少,但也無法全部透徹地明白蘇翎地用意。那些女孩子們。大多又被陳芷雲尋了回來。總算那些女孩子中聰明伶俐的不少,且識字的也遠比一般的農家人要多。陳芷雲出來做事,人手缺乏之時,也不好總與那些莽漢們過多的接觸。

這些小事積攢到陳芷雲前往鎮江堡時,那隨行的幾十個女孩子的出現,才讓胡顯成、趙毅成等察覺。

蘇翎帶着兄弟們打下這番天地,這唯一不變的,便是各管一攤。初時還能彼此協助。這後來,便各自忙地不可開交。這掌總的顧不到細節,那做事得也無法知道旁人的瑣碎。並且,這絕大部分的精力,都是用在軍事上,糧食問題也算在內,其它一應軍需涉及的,也都有專人管帶。至於其餘的。就算有心,也顧不得了。

是故陳芷雲帶着幾十個女孩子出現時,胡顯成、趙毅成均是有些發愣。那些女孩子當然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女人的心思,看人地視角,自然男人所不同的。二人當然不曉得陳芷雲是如何尋到這些模樣、身材均是讓人眼前一亮的女孩子的。不過,這也是初初那一刻罷了。胡顯成、趙毅成自然不會將之視爲多大的事情。而蘇翎,也沒有得知這個根本沒被當作必須稟報的消息。

那酒,便是陳芷雲帶着女孩子們親手釀製的。此時地果酒,早已在每個果實成熟的季節大批釀製,已供軍中將士飲用。陳芷雲親手挑選最飽滿、最甜美的果子,按着花心思尋來的方子。一罈罈地擺在後院了裡。此次,趙毅成不過只帶來兩壇,陳芷雲也只給了兩壇。

此時坐在遼陽昔日最繁華的酒肆的樓上,蘇翎與兄弟地們爲徐熙接風,喝地是陳芷雲精心釀製的果酒,但卻並未有絲毫感受到陳芷雲的一番苦心,這些漢子們,飲出得,只是男兒間的豪情。

蘇翎對徐熙的一番話,便是給明瞭徐熙在京城今後的目標。

看到徐熙滿口答應。收回了不願留在京城地心思。蘇翎說道:

“徐熙。這次回來也不容易。眼下遼陽尚且安穩。你不必急着回去。過得幾日。你往鎮江堡走一趟。再去金州等南四衛看一圈。然後再回京城。”

徐熙不解。問道:“大哥。你不說這事要先辦麼?”

蘇翎笑着說道:“這急事。是說我們要先想好下一步地打算。不能等到事情來了纔想法子應付。你好好走這一趟。仔細動動腦子。我們這些兄弟裡。也就你腦子裡怪主意多。這也是讓你去京城地原因之一。”

“是。”徐熙說道。

“目前我們仍然主要是練兵。早一日練好。便多一份把握。”蘇翎說道。“這南四衛地事情。也只有胡顯成、趙毅成。還有你。商量着辦了。你看明白了。也好與京城裡地那些人對照一下。那些人用地着。便心裡也有底了。”

徐熙聽了,沒忙着答覆,而是側頭細細想了片刻,才問道:“大哥,這南四衛,不就是種地管事麼?我回去尋幾個破落的秀才、大戶人家子弟,也該做得地。這些人原也管過事的,哪個家裡沒有數千畝地地?不過是敗落而已。”

蘇翎笑着說道:“這僅僅是其一而已。”

“大哥,你說說看,我也好多琢磨琢磨。”徐熙說道。

蘇翎想了想,說道:“好,咱們就先說這地的事。南四衛這一次逃亡的人甚多,想比那些大戶也逃的差不多了,這地可就剩下了。所以這頭一件事,便是清查土地。這便需要人手,並且......”

蘇翎稍停片刻,接着說道:“這安撫流民,重新劃分土地的事,只是瑣碎些罷了,如今朝廷給付糧餉,這一點我們不愁。不過,遼事稍穩,那些逃亡的大戶,定然會有一部分要返回遼東。這些人回來,原本的田產怕是已經被我們分了。官司、扯皮的事兒,必不會少。所以這斷事審問的事情,也得尋幾個來。”

“大哥,這還用專門尋人來做?”顧南之意,便是快刀斬亂麻的手段。

蘇翎搖搖頭,說道:“這不是麻煩,也是爲日後預備的。這些人雖然跟咱們不會是一條心,但也不能說沒有用的上地。所以。以往的法子,得變通一下。”

蘇翎說着,望向趙毅成。趙毅成會意地點點頭,那意思,是陶安峰等人的小隊,是要少用了。

蘇翎接着說道:“當然,咱們也不是每個事情都要去按大明律斷一斷,可沒那麼多功夫。日後。一切規矩,都得咱們來定。這不過是先試一試,弄出個頭緒來,也好有個前哨。”

蘇翎的這句話,讓兄弟們似乎又看得更遠了。“大哥,若是當真土地分了,該如何處置?”徐熙問道。

“這是後話了。”蘇翎笑着說道。“所以這先得找個熟悉大明律的人,既然我們不採用太多流血的手段,這拿出來的理由,可得站得住腳。不過,你那些高來高去的朋友,可也得用上一用。那些自以爲是遼東豪強地。得想法子解決了,但不要牽連過多。明白麼?”

“明白了。”徐熙若有所思,答道。

蘇翎也似乎有些感嘆,說道:“以往,咱們處於弱勢,所以這手段得乾淨利落才行。如今,咱們占強,這做事的法子,便要講究一番。你的主意不少,這具體如何去辦。你要與胡顯成他們好好定下一個規矩來。”

“是。”徐熙答道。

“還有。”蘇翎想了想,說道:“今日只是想到哪兒。說道哪兒。日後,我們收拾了努爾哈赤。遼東算是穩下來。這接下來,我們也不會閒着。這第一,便是朝廷如何處置我們。”

蘇翎看了看幾位武官,接着說道:“兵部劉大人那裡,你還得多花心思。不僅是得到消息這麼簡單的事情,還得更深入一些。朝廷上那些文官們鬥來鬥去,我們在遼東可懶得去操心,但你在京城,可要多加留意。遼事一了,這些人必然會拿我們當作靶子使。這明着是爲朝廷做事,其實背地裡也不過便是爭權奪利罷了。所以,徐熙,你若能提前將這些人解決了,我們可就少一份壓力。”

“解決?”徐熙第一個想到的,可就是那些高來高去的朋友。

“那只是其一。”蘇翎看出了徐熙的想法,說道,“你既然在京城,就得利用文官們的規矩。你那法子,是最後一招。這可是個花心思地事情,就看你鬥得過那些文官不了。”

“他們?”徐熙滿臉的不屑。

對於已經對大明朝嗤之以鼻的人,朝廷上的文官們,不論品秩多高,可都沒什麼威脅可言。

“徐熙,你可大意不得。”蘇翎說道,“京城裡東廠、錦衣衛也不少,那些文官們的探子更數不清。你可別小瞧那文官之間的爭鬥,照樣是殺人不見血的。”

“是。”徐熙說道,“大哥地意思,是用那些文官們的爭鬥,爲咱們謀利?”

“對。”蘇翎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只要不要將靶子放到我們這裡,你怎麼辦都可以。”

“大哥,我明白了。實在不行,我給他們在找個別的靶子。”徐熙說道。

“好,好,”蘇翎連聲說道,“你這麼說,我就放心了,就是這麼個想法。”

“大哥,那還有呢?”

蘇翎接着說道:“還有麼......這遼東地下的鐵、煤、銅,以及其它一些我們眼下還不知道的東西,一定不會少。這些東西,我們這些軍人,可就使不上勁兒了。懂得尋礦的人,也要多費心纔好。另外,這瓷器、傢俱還有其它一些常用地傢什,不僅遼東本地要,在東海、海西一帶,更是稀缺。以後那邊,還有赫圖阿拉一帶的女真人,也得靠這些東西才能管的住。”

說道這裡,袁山月插了一句。“大哥,那織布、紡棉的也要了?”

“對。”蘇翎說道,“總之這相關人等,遼東都要。尤其是那些家傳本事的人。徐熙,你不妨儘管開出價碼,只要這些人願意來,給房子給地,隨你許諾。只要來了,連本錢銀子,都可以借給他們。”

“是。”徐熙答道。

“還有,”蘇翎接着說道。“這陸上的事情暫時就這麼多,接下來,便是海上了。造船的,自不必說,還有識得天氣、水路的人,也儘管尋來。”

“天氣?”徐熙好奇地問道,“我在京裡,倒是認識幾個雲遊的僧人、道士。說起天上地下地,倒也是玄乎之極。不過,都是些唬人地東西,沒太在意。”

“就是。那些和尚、道士,也都是混飯吃地,不過是會些花招。”郭傑中說道。

蘇翎笑着說:“花招麼......自是騙人的。不過,我們只管用我們地。我們如今知道這海上全靠風,夏季南風,冬季北風。若是夏季往南,冬季再回,剛好是一個往返。那些商人正是這麼做的。不過,我們要地。不僅僅是這些,我們要將這海上,也如遼東一樣,一里一里的都量清楚。哪兒適合行船,哪兒又是必須避過之處。都得想咱們地地圖一樣,清清楚楚地標註好。”

“大哥,”趙毅成說道,“我們當真還要往南?”

“怎麼,你不想見見那些冬天不下雪的地方?”蘇翎笑着反問。

“當然想。”趙毅成說道。“都等不及了,這得多少年才做得到?”

蘇翎掃視一圈衆人。說道:“我們如今都還不到三十歲。着急什麼?這些遲早是我們的。”

這話當然足夠蠱惑人心,衆人都有些興奮。不到三十歲便有如今這般武職、地位。且手裡都有數千兵馬,大明朝哪個衛所的人能有如此功績?這些出身貧寒的兄弟們。可是知道現代得到的是什麼。

“還有這天氣,”蘇翎說道,“這老天的事,雖然人不能左右,但總有蛛絲馬跡可尋。就連那些地裡的老農,也知道該何時下種,何時澆地。這些東西一直都是在民間流傳,如今我們得好好用上。至少這遼東所有地地方,都得收集到這種消息,彙集成冊,有專人去琢磨。上次的蝗災,事先總該有跡可循,若是能提早知道,怎能損失那麼大?還有這冬天,遼東各處幾乎什麼莊稼都不能長,可總會有些地方不那麼冷,若是冬季也能尋些可吃的莊稼種下,遼東也不至於總缺糧了。”

“但這些事情,都不會是我們能做到的,所以,必須去廣爲招徠。”蘇翎說道。

“大哥,你說的這些,我都記下了。等到了鎮江堡,在於胡顯成商議一下,到京城我便心裡有數了。”徐熙說道。

“好。就照這個思路去走便可。眼下我們其實還是亂得很,頭緒太多。但不必怕亂,凡是先做了再說。”

“是。”徐熙答道。

趙毅成此時接過話題,說道:“徐熙,等你到了鎮江堡,可以回家去看看。”

“回家?”徐熙不解。

趙毅成笑着看着顧南等幾人,說道:“你們也是。胡顯成已經給每個兄弟都置備了一座宅院,大家可都是鄰居了。”

“在鎮江堡?”顧南問。

“是的。”趙毅成說道,“每個宅子裡,給你們配備了人手,回去便能住。可惜,除了胡顯成,宅子裡沒女主人。”

“這事,遼東經略袁大人,已經答應做媒了。”蘇翎笑着說道,“估計要不了半年,大家都能娶上老婆。”

“袁大人做媒?”趙毅成還是第一次知道,其餘幾人也都瞪大了眼睛。

“大哥,袁大人還做這事?”袁山月問道。

蘇翎笑道:“怎麼?你們以爲袁大人只會給文官牽線搭橋?如今我們可是遼東新貴,這若是戰火平息,說不定上門提親的,都踏破門檻了。”

郭傑中老老實實地說道:“我不要袁大人做媒,我自己相親去。”

“怎麼?是哪家姑娘?”蘇翎問道。

郭傑中眨巴着眼睛說道:“還不知道,等殺了努爾哈赤再說。”

蘇翎點點頭,說道:“嗯,這些不是眼下說地事情。等遼東平定,各位兄弟都會有個家,這也是我們當初最想要的。”

趙毅成遲疑了一下,問道:“大哥,你看你是不是把親事辦了,總讓陳小姐等着,也不好吧。”

蘇翎沉吟片刻,說道:“再等等吧。等遼事定下來,我估計也要不了多久,到時候,我們十幾個兄弟,一齊辦喜事。”

“一起辦?”郭傑中一怔,問道:“大哥,有那麼多女人麼?”

“多?”蘇翎揚了揚眉毛,反問到:“你要娶幾個老婆?”

“不是這個意思。”郭傑中憋紅了臉,急忙辯道,“我當然娶一個了。我是說這是十幾個兄弟呢,這一下子能找到?”

郭傑中剛說完,所有人都大笑起來。不論蘇翎說的是否能辦到,大概除了郭傑中,誰也沒想到具體找得到與否的問題。看來,郭傑中真的想成家了。

第25章 各取所需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3章 七恨起兵第72章 策反八旗第46章 心存高遠第2章 贈書助力第45章 鎮江新城第8章 征服日第57章 臉面交情第2章 昏官悍勇第43章 七虎獵熊第29章 風雲隱現第54章 越來越近第24章 布場作坊第77章 外圍殺戮第58章 變通之道第47章 重振陳家第67章 長斤斧軍第10章 計奪寨第91章 瀋陽屯田第28章 新生活第59章 亂上加亂第47章 重振陳家第3章 經略奇功第16章 烽火連綿第35章 後續手段第61章 再聚雄兵第28章 新生活第82章 震懾之戰第12章 奪命斬第2章 昏官悍勇第12章 奪命斬第13章 強行監軍第17章 村落糧稅第15章 十字路口第6章 三江連號第55章 爲奴之選第4章 軍政之分第87章 一敗塗地第7章 全心備戰第33章 波光之下第20章 漸變舊俗第84章 以火剝皮第35章 遼陽移民第24章 築江城第12章 將星隕落第1章 遼事再變第72章 策反八旗第9章 整編軍第85章 用心險惡第23章 經略牽線第7章 六月風過第19章 新遼商第20章 部族戰爭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88章 斬草除根第85章 用心險惡第17章 工部庫存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5章 白沙溝第64章 依計漸進第8章 越河演練第24章 世家大戶第21章 水師一部第44章 賀禮雲集第27章 分而擊之第3章 西洋之慾第24章 驅虎吞狼第5章 上行下效第34章 銀莊遍佈第59章 亂上加亂第14章 將軍視角第8章 越河演練第25章 虎添翼第54章 攻守易勢第9章 莽撞之餘第66章 周全安置第13章 以牙還牙第27章 悍兵來源第25章 虎添翼第18章 千山浴血第1章 夜不收第47章 大興土木第78章 利刃穿心第25章 四萬明軍第75章 躍躍欲試第22章 登州城下第23章 經略牽線第4章 雷厲風行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60章 豪酋頹途第32章 何去何從第23章 戰雷隱隱第12章 將軍手段第2章 兵部題稿第8章 峰迴路轉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6章 海濱遇匪第54章 攻守易勢第91章 瀋陽屯田
第25章 各取所需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3章 七恨起兵第72章 策反八旗第46章 心存高遠第2章 贈書助力第45章 鎮江新城第8章 征服日第57章 臉面交情第2章 昏官悍勇第43章 七虎獵熊第29章 風雲隱現第54章 越來越近第24章 布場作坊第77章 外圍殺戮第58章 變通之道第47章 重振陳家第67章 長斤斧軍第10章 計奪寨第91章 瀋陽屯田第28章 新生活第59章 亂上加亂第47章 重振陳家第3章 經略奇功第16章 烽火連綿第35章 後續手段第61章 再聚雄兵第28章 新生活第82章 震懾之戰第12章 奪命斬第2章 昏官悍勇第12章 奪命斬第13章 強行監軍第17章 村落糧稅第15章 十字路口第6章 三江連號第55章 爲奴之選第4章 軍政之分第87章 一敗塗地第7章 全心備戰第33章 波光之下第20章 漸變舊俗第84章 以火剝皮第35章 遼陽移民第24章 築江城第12章 將星隕落第1章 遼事再變第72章 策反八旗第9章 整編軍第85章 用心險惡第23章 經略牽線第7章 六月風過第19章 新遼商第20章 部族戰爭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88章 斬草除根第85章 用心險惡第17章 工部庫存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5章 白沙溝第64章 依計漸進第8章 越河演練第24章 世家大戶第21章 水師一部第44章 賀禮雲集第27章 分而擊之第3章 西洋之慾第24章 驅虎吞狼第5章 上行下效第34章 銀莊遍佈第59章 亂上加亂第14章 將軍視角第8章 越河演練第25章 虎添翼第54章 攻守易勢第9章 莽撞之餘第66章 周全安置第13章 以牙還牙第27章 悍兵來源第25章 虎添翼第18章 千山浴血第1章 夜不收第47章 大興土木第78章 利刃穿心第25章 四萬明軍第75章 躍躍欲試第22章 登州城下第23章 經略牽線第4章 雷厲風行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60章 豪酋頹途第32章 何去何從第23章 戰雷隱隱第12章 將軍手段第2章 兵部題稿第8章 峰迴路轉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6章 海濱遇匪第54章 攻守易勢第91章 瀋陽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