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烈火焚城

萬曆四十六年七月十日,蘇翎率一千千山堡精銳騎兵整隊出發,在羣山之中蜿蜒而行。一路上由趙毅成的哨探帶隊,儘量避開所有有人煙之處,藉着夏日林木茂密的掩護,悄然無聲地穿行。九天後,哨探與前置小隊在距鴉鵠關五十里處接近邊牆,在樹林中隱藏下來,隨即幾個熟悉此地地勢的哨探被分別派往數個方向,而大隊人馬隨後到來時,也都隱藏在密林之中等待消息。

蘇翎與郝老六趙毅成站在樹後向前張望,就在前面的山上,一道由石條砌成的石牆蜿蜒隨着山勢延伸到視線盡頭。邊牆上大多地段都無人把守,只有零星幾個瞭望的人影。看來撫順一戰,讓這些在邊牆上戍守的部隊都進行了收縮,大部分人員都退回堡寨防守,只留下烽燧軍士。

千山堡騎兵們正面的石牆並不高,有幾處甚至以瀕於坍塌,只要稍一用力,看樣子便能將其拆除一個口子。在山頂上築牆的弊處便在於雨水一旦浸泡日久,基石下泥土鬆動,便處於崩塌的邊緣。遼東都司各衛所每年都要抽調大批人力進行修補,實際上的效果卻絲毫見不到。這樣的石牆也只能擋住零星的女真遊騎,遇上大隊,根本沒有預想的效用,任誰也不愚蠢到走到牆下讓人射殺,更何況牆上本就沒有幾個人。而這修補一事徒增遼東軍民的怨言,說起勞民傷財是一點不假。單單因這抽調伕役逃亡的,至少佔着三成,但遼東都司卻樂此不疲,一方面是因這牆時常崩塌,另一方面,那些掌管此事的官老爺們,多少會從中得到一些額外收益,修築的堅固未見得能得到賞賜,而時時修補卻能得到上司的賞識,謂其勤修防務,這在每年的評價簿上會是極佳的一筆評註。

蘇翎被打算在鴉鵠關一帶尋機進入邊牆內,只是距離努爾哈赤太近,危險過大,而祝浩提出一個主意,說是在鹼場堡附近的邊牆上,有湯虎熟悉的旗軍戍守,可以從那裡試試。蘇翎便將湯虎的小隊調到身邊,此時讓其細細留心邊牆一帶的情形,看看是否有熟悉的人在。

“看清楚沒有?”蘇翎輕聲問道。

湯虎點點頭,小聲說:“看清楚了,那幾個人我都熟悉,以往我們曾一起在鐵嶺戍守過三年,情同手足。”

蘇翎再一次向邊牆上望去,那幾個人正百無聊賴地靠着牆,像是在議論着什麼,而周圍再無別的人影。

“去吧,小心些。”蘇翎說道。

湯虎隨即帶着幾個一起投奔蘇翎的兄弟走出樹林,勒馬緩步走向邊牆。到邊牆之下,便高聲呼叫幾個人名。邊牆上的幾人一陣議論,隨即拋下一根繩索,將湯虎拉上牆去。幾個人站在邊牆之上議論了好一會兒,最後似乎終於商議妥當。湯虎與那幾人隨即消失在石牆後面,不多時,在不遠處的隘口處,一扇原已被封住的大門緩緩打開,湯虎從中走出來,對着蘇翎方向揮手。

蘇翎見此,便命一個小隊先行過去,直到進入大門,隨後那小隊隊長也出來揮手,蘇翎這才命大隊人馬從林中走出。這上千精銳騎兵顯然讓那幾人目瞪口呆,其中還有幾分幸運的神色,若不是蘇翎,換作努爾哈赤,怕是這幾人會落得個屍骨無存的下場,至於烽火是否能夠傳達到下一站,還很難說。

蘇翎來到大門處,衝那幾人作揖行禮,說道:“多謝幾位。”

那幾人連忙還禮,其中一人是個小旗,說道:“將軍,早就聽說千山堡的名字,今日才得一見,這是我們幾人的福氣。”

蘇翎笑着向湯虎看去,湯虎連忙上前說道:“這位叫胡立三,便是我說的兄弟。他們幾個也想到千山堡去。”

蘇翎說道:“好。這就跟着吧。就留在你的小隊好了。”他看了看胡立三等人,又問道,“你們的家人呢?”

胡立三答道:“將軍,我們都是單身一人,否則也不會被排到這等地方等死了。”

蘇翎笑着說:“那就好,千山堡別的沒什麼,給你們找個老婆還是有機會的。”這話讓衆人都笑了起來。

一千多人馬很快便過了邊牆,胡立三一直跟在蘇翎身旁,回答蘇翎的一些詢問,趙毅成也趁機問了許多問題,那胡立三一一回答。蘇翎等人對這一帶的地形本不陌生,這一下更是瞭如指掌。

蘇翎帶着人馬隱藏在山谷之中,將遊騎四下派遣出去。夜裡便露宿在山上,這等行軍對於千山堡的騎兵來說已成習慣,絲毫不覺辛苦。第二天,蘇翎便讓胡立三領隊,帶着幾個小隊在鹼場堡與孤山堡之間行走,讓那些居住在這之間的百姓們迅速撤離,這些警告只說一遍,至於聽不聽就看個人的命了。

至於鹼場堡與一堵牆這兩座小城,事情卻令蘇翎哭笑不得。實際上七月二十日,努爾哈赤已開始圍攻鴉鵠關口,沿邊牆一帶已得到警訊。清河堡的駐守的明軍是由遼東副將鄒儲賢管帶,足有一萬多人守禦。鴉鵠關受到攻擊,那鄒儲賢不但不去解圍,反而關閉城門,做出一副據城死守的態勢。而鹼場堡與一堵牆這兩座小城,只駐紮着數百人馬,除了得到警訊,竟然無人理睬。城中的武官驚慌失措,竟然想不出辦法應對。蘇翎本是好心,在城外射進一封書信,告知努爾哈赤入侵清河堡,本來是想讓其早做打算,這兩座小城根本無法防禦住努爾哈赤的數萬人馬。結果令人吃驚的是,本來毫無主意的軍民們,在接到信以後,大開城門,不消一個時辰,連軍隊帶百姓,逃的一乾二淨。這幅場景讓看見的人瞠目結舌,那些逃難的人羣好歹有一樣沒有做錯,那便是全部向南向東。不論是軍是民,連件像樣的行禮都沒顧得上帶。看來撫順一戰的影響足夠震撼,這性命大於財物,算是讓這些人給悟得透徹。

這意外的出現讓蘇翎不得不改變計劃,這露宿山林自然是不需要了。一千人分做兩隊,進駐城內,但這不是休息的,反而忙得不可開交。蘇翎原來的打算不過是趁努爾哈赤攻佔清河堡後清掃附近區域的時機,打幾個小埋伏,將那些四處擄掠的小股人馬殲滅,然後收集一些糧食器械之類的戰利品。史籍中記載的一堵牆與鹼場堡這兩座小城在努爾哈赤攻陷清河堡之後,便被拆毀,當然,這僅限於蘇翎知曉,但此時情形卻全然不對。蘇翎也沒想到會是這般模樣,所以這人馬進駐之後,便開始搬運糧草武器。因爲太多,實在是沒有估計到能完整地接收兩座小城的全部武庫、糧庫,這帶來的麻煩着實棘手。首先便是到底拿那些東西,這武庫中的火yao火器自然是要帶走的,糧食也要,自然還有城內所有百姓家中的東西。首要目標還好確定,可這剩下的東西按說千山堡可都是需要的,但顯然不可能將兩城都搬空,這沒個幾天的功夫怕是別想完成。考慮到努爾哈赤不久之後便要來清掃這些地方,所以兩城之內的民居也被翻得七零八落的,從外表上看去,便像是遭到土匪搶劫。當然蘇翎不會允許這般混亂,那僅僅是看上去而已。五百人馬先將城內剩餘的騾馬之類的全部集中,這一點令趙毅成有些不解,不知爲何城內的人逃走不用騾馬,而寧願步行,以至剩餘的騾馬有近百多匹。當然,這趙毅成沒有逃跑的經驗,還是胡立三等人告訴他,這些騾馬都是遼東軍用,若是一般人用了,即便逃出去,也會被人誤認爲是搶奪軍用馬匹而遭到處置。集中騾馬之後,將武庫中的火yao、三眼銃等全部搬空,火炮只能搬走輕便的,好在這兩城太小,大將軍跑一類重達千斤的還沒有配置,就算這樣,還是有兩門五百斤左右的火炮無法搬運,只能就地掩埋。隨後便是糧食、布匹一類的物質,府庫裡銀子自然是沒有的,這些東西攜帶起來算是最方便的。所有物質都被運到邊牆之外,先堆積在一處稍稍寬敞些的山谷裡,也只能如此,先搬走,再想辦法運回千山堡。當然,回千山堡報信要求發派馱隊的人早就啓程加速返回。這樣用了整整一天的功夫,纔將重要的物質運到邊牆之外,隨後便是一陣翻騰,這便是後來所見的搶劫場面。大多數民居幾乎沒什麼可以再拿的,但雞鴨牛羊之類的還有不少,以至最後一批騎兵充當的是牧人的角色。

若要從全局來看,這成了一幅戲劇化的場面,那邊努爾哈赤正如火如荼地戰鬥,這邊卻捷足先登,先就達到了此行的目的。這也怪明軍逃的太快,讓蘇翎所部幾乎毫無顧忌地搬運物資。此時努爾哈赤顧不上這裡,明軍早就逃的遠了,此地在蘇翎的提醒下避免了一場劫難,提前成了無人之地。這或許是清河堡最與歷史不同的地方,畢竟這一帶沒有死一個人。那努爾哈赤最終來到時,只能扒掉城牆這一件事可做。

當晚,蘇翎所部一部分人馬住進了一堵牆堡,一部分仍然在山裡露營。堡內剩餘的東西不再收拾了,全都是些不值錢或是太重無法搬走的,蘇翎命收集柴草,預備離開時一把火燒個乾淨。這自己帶不走,可也不能讓努爾哈赤帶走,對方可有的是時間,不像自己這般匆忙。

七月二十一日,努爾哈赤攻下鴉鵠關,直抵清河堡,並立即發動攻擊。蘇翎左思右想,按理說再留在這裡沒有意義,可又不想就此離去,這想法與郝老六一樣,他們都想去看看清河堡之戰。於是,蘇翎命大隊人馬立即出關,只留下一百人護衛,這中間自然有胡立三跟隨。晚上蘇翎這隊人馬藉着道路熟悉,悄悄接近清河堡,在遠處觀看清河堡戰場。一行人在遠處的山頂上伏下身子,隱蔽在草叢中仔細向戰場上看去,因距離太遠,只能看個大概,便那猶如螞蟻般的軍隊還是可以分辨清楚。趙毅成擔心蘇翎的安危,在山上設立了幾處哨位,一旦有人馬接近,便可以立即脫逃而去。不過,儘管如此安排,他還是有些埋怨蘇翎與郝老六,這種做法無異於兒戲,完全是沒必要的冒險,但已經來了,這話說一次也就夠了。

那努爾哈赤已經將清河堡團團圍住,發起一波接着一波的攻擊,後金士兵個個冒着雨點般的箭矢向清河堡城牆衝去。清河堡城牆上備有大炮,滾木礌石,弓箭手密佈,一旦後金士兵接近城牆,便放箭放炮,一時間硝煙彌散,將城牆一帶遮蔽,而在硝煙之中,不時射出成羣的羽箭,成片的奪取攻城者的性命。很快,城下便佈滿了後金士兵的屍體,那努爾哈赤見強攻不下,便暫時收兵。蘇翎等人在遠處之看見後金並退出一定的距離,不久便有一隊人馬來到城下,似乎在喊叫着什麼。

“那是做什麼的?”郝老六悄悄問道。

“大約是勸降的。”蘇翎也輕聲回答。這第一波的攻擊失敗,戰場的屍體橫七豎八地胡亂堆積着,城下的屍體最多,因離得遠,只能看見一條條影子,但想必必然是血流成河的場景。

“那勸降的說不定便是李永芳。”趙毅成小聲說到。

蘇翎微微點頭,看不清那人的面目,但推想因該沒錯。

“你們看,這清河堡之戰,該如何打?”趁戰場僵局,蘇翎問身邊的兩位。

“這清河堡有多少兵馬?”郝老六問道。城內看樣子人馬不少,蘇翎喚來胡立三,詢問了一下清河堡的守備力量。得知清河堡內鄒儲賢麾下有六千四百多士兵,民戶有五百多戶。

“若是有這麼多人馬,就不該在城內據守。”郝老六說道。

“對。”蘇翎比較滿意,手下的這幾個人都已能夠獨擋一面,蘇翎所作的不過是略微提醒,這關於戰略戰術的細節問題,往往是一點就透。

“在城外作戰,即使敗了也可以留存一部分力量。”趙毅成也說道,“這般打法,若是沒有援兵,最後只能全城盡沒。”這思路是蘇翎的一貫主張,沒有任何一個城是值得死守的,只有人才是最寶貴的力量。就算這清河堡丟了,只要兵馬仍在,大可再奪回來,再說這努爾哈赤此時並非要佔據清河堡,不過是劫掠一些物資罷了。這高一層次的戰略主張,在遼東並沒有多少人去悟透。

說話間,後金兵陣中又響起號角,只見無數後金兵馬從四面同時攻擊城牆,搭起長梯,一靠上城牆便奮勇向上爬去,不斷有人中箭從半空中掉下來,長聲的慘叫似乎在蘇翎這裡都能夠聽見。但後金兵並未停止進攻,繼續不斷地向上攀登,屍體在城牆下已積累成厚厚的幾層,但進攻並未停止。這場戰鬥一直進行到夜晚,後金兵已經開始燃起火把,將清河堡城四周照得通亮,這反而使蘇翎他們便於觀察,看得比白天更爲清楚。

後金兵新一次的攻擊又開始了,人數比白天更多,遠遠的吶喊聲傳來,在夜幕下顯得分外猙獰。

“大哥,這樣打下去,清河堡怕是就要破了。”郝老六說道,語氣有些顫抖。

蘇翎沒有說話,其實他心裡也不願意就此看到滿城盡被屠殺的場景,但無能爲力。努爾哈赤數萬人馬便擺在眼前,除非遼東能派出相對人數的援兵,否則無人可以改變這一局面。

當然,這種憐憫之心並不強烈,畢竟戰場見得多了,殺敵敵人與被敵人殺死,至少對這幾人來說,太過平常,若不然,何以能開創出千山堡的局面?那丁點兒的柔軟,僅僅是瞬間的天性,但也僅僅是一瞬間而已。他們的這次觀察,在於把握後金兵的戰力,以及其作戰特點,這對以後的戰鬥是非常重要的認識。

夜色掩護下的後金兵改變了戰策,推出一輛輛大車,逐漸接近城牆。

“他們是要掘城麼?”郝老六問道。

果然,城牆上射來的羽箭在大車的木板上聚集成刺蝟一般模樣,但大車還是一步步接近城牆,大車下的後金兵開始瘋狂挖掘城牆下的泥土。城牆上的人似乎發現了這種危險,射出更多的羽箭,並將大塊的石頭擲下。有數量大車被大石砸中,連車帶人變成肉泥。但後金兵依然死戰不退,推出更多的大車,眼見得城牆下被挖出一個大洞,隨後後金兵便躲進洞內,向兩邊挖掘。城牆上的羽箭徒勞地在地上不斷堆積着,將地上後金兵的屍體無數次再一次殺死。忽然,清河堡東北角的城牆猛然塌陷,高高的城牆驟然缺了一大段,那城牆下掘土的後金兵一併被壓成肉餅。城牆塌陷的煙塵騰起,清河堡戰場上似乎猛然停頓,出現片刻的寧靜,但隨即,不等煙塵散落,雙方同時發出吶喊,無數人影開始在城破chu涌去,不斷堆積成屍山,但雙方都沒有任何退縮的態勢,無數刀劍砍中骨頭的聲音,被巨斧砸中腦袋的聲音,以及從破牆兩側射來的羽箭插入頭頂的哀鳴聲混在一起,在隨着煙塵四下傳開。。。。。。

“走吧。”蘇翎毫無表情地說了句。

郝老六狠狠地吐了口吐沫,起身離去。蘇翎這一百騎兵便在夜色中遠離那片仍在撕殺的土地,隱入無邊無際的山林。此時山風驟起,帶着隱隱的嗚咽在遼東大地上緩緩吹過。。。。。。

第19章 英雄美人第25章 各取所需第34章 遊擊將軍第68章 燧發短銃第28章 新生活第14章 戰線前哨第22章 兵將之選第25章 四萬明軍第29章 風雲隱現第88章 斬草除根第46章 籌辦喜事第36章 孤注一擲第38章 部族分立第55章 再起波瀾第23章 思籌謀第20章 洗劫建奴第25章 女真戰俘第12章 兩岸相連第25章 各取所需第89章 殺光慶功第25章 虎添翼第24章 斷酋根本第12章 將星隕落第63章 黑山之城第58章 各算各的第33章 鄉鎮攻略第42章 謀造火器第26章 整軍威第41章 擠壓行動第32章 山東水師第12章 鎮江水師第3章 武裝辦案第16章 將值幾何第15章 堅城瀋陽第20章 洗劫建奴第29章 死生未卜第29章 死生未卜第77章 外圍殺戮第17章 戰馬悲鳴第65章 豪爽胸懷第25章 女真戰俘第8章 越河演練第25章 各取所需第12章 兩岸相連第22章 登州城下第59章 亂上加亂第22章 劫掠軍第57章 臉面交情第83章 一勞永逸第13章 強行監軍第14章 戰線前哨第74章 相見之宴第16章 烽火連綿第45章 鎮江新城第5章 白沙溝第75章 躍躍欲試第45章 鎮江新城第9章 以血授職第30章 來去由心第25章 四萬明軍第12章 將軍手段第66章 將軍嫡系第8章 越河演練第6章 海濱遇匪第59章 將軍賜名第7章 保留地第4章 豪酋遲暮第23章 興京易主第42章 固定航線第35章 遼陽移民第31章 練兵收心第31章 練兵收心第13章 強行監軍第12章 鎮江水師第23章 商人心思第7章 保留地第19章 英雄美人第25章 女真戰俘第3章 以河爲界第48章 建奴內亂第24章 世家大戶第90章 借力蒙古第8章 越河演練第74章 相見之宴第13章 軍心爭功第1章 遼事再變第15章 堅城瀋陽第87章 一敗塗地第71章 火炮長槍第6章 山中人第19章 新遼商第9章 李氏農莊第13章 以牙還牙第70章 天啓內帑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20章 部族戰爭第20章 洗劫建奴第21章 且變且行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1章 旗軍戍邊
第19章 英雄美人第25章 各取所需第34章 遊擊將軍第68章 燧發短銃第28章 新生活第14章 戰線前哨第22章 兵將之選第25章 四萬明軍第29章 風雲隱現第88章 斬草除根第46章 籌辦喜事第36章 孤注一擲第38章 部族分立第55章 再起波瀾第23章 思籌謀第20章 洗劫建奴第25章 女真戰俘第12章 兩岸相連第25章 各取所需第89章 殺光慶功第25章 虎添翼第24章 斷酋根本第12章 將星隕落第63章 黑山之城第58章 各算各的第33章 鄉鎮攻略第42章 謀造火器第26章 整軍威第41章 擠壓行動第32章 山東水師第12章 鎮江水師第3章 武裝辦案第16章 將值幾何第15章 堅城瀋陽第20章 洗劫建奴第29章 死生未卜第29章 死生未卜第77章 外圍殺戮第17章 戰馬悲鳴第65章 豪爽胸懷第25章 女真戰俘第8章 越河演練第25章 各取所需第12章 兩岸相連第22章 登州城下第59章 亂上加亂第22章 劫掠軍第57章 臉面交情第83章 一勞永逸第13章 強行監軍第14章 戰線前哨第74章 相見之宴第16章 烽火連綿第45章 鎮江新城第5章 白沙溝第75章 躍躍欲試第45章 鎮江新城第9章 以血授職第30章 來去由心第25章 四萬明軍第12章 將軍手段第66章 將軍嫡系第8章 越河演練第6章 海濱遇匪第59章 將軍賜名第7章 保留地第4章 豪酋遲暮第23章 興京易主第42章 固定航線第35章 遼陽移民第31章 練兵收心第31章 練兵收心第13章 強行監軍第12章 鎮江水師第23章 商人心思第7章 保留地第19章 英雄美人第25章 女真戰俘第3章 以河爲界第48章 建奴內亂第24章 世家大戶第90章 借力蒙古第8章 越河演練第74章 相見之宴第13章 軍心爭功第1章 遼事再變第15章 堅城瀋陽第87章 一敗塗地第71章 火炮長槍第6章 山中人第19章 新遼商第9章 李氏農莊第13章 以牙還牙第70章 天啓內帑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20章 部族戰爭第20章 洗劫建奴第21章 且變且行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1章 旗軍戍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