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聯手剿賊

過三巡,按說這合,若是話不投機,也便該散了

那山東水師千總符寶正雖然做下這等事情,神色之間卻全無別樣,就彷彿什麼都沒發生一般。那嚴安途、王鴻、蔣明不過是遭受了一番驚嚇,但符寶正問明身份,便將三人請到船上住下,倒也沒有受罪,此刻酒桌上符寶正又再三賠罪,且給了一萬兩銀子壓驚,三人便也就不好再說什麼。

那符寶正隸屬山東水師,本與鎮江水師毫不相干,但趙仕哲提起過當初的一番往事,那符寶正卻是一副自己人的模樣,倒弄得嚴安途、王鴻、蔣明三個不知情的人有些摸不着門路,還當趙仕哲用的什麼別的法子,讓這位符寶正如此做派。好在嚴安途久在商路,這不論熟悉與否,都能扯些話來講,這一番風花雪月、風土人情講下來,衝談了不少尷尬之情。

不過,趙仕哲一直悶悶不樂,許久都未發一言。那邊符寶正說了一陣子,便瞧着趙仕哲,笑道:

“趙千總,麼,兄弟這番賠罪,做得還不實誠麼?”

趙仕哲一怔,從:己的事中走出來,忙搖搖頭,說道:“不是,既然符千總說了算是自家人,這事便就過了。”

符寶正眨巴一下眼睛,盯趙仕哲,接着問道:“那趙千總還在琢磨什麼?”

趙仕哲看了:寶正一眼,又看了看嚴安途等人,卻沒有說話。

那符寶正似乎自覺瞧:了趙仕哲地,便嘆了口氣,提起酒壺給每個人再斟上一杯酒,說道:

“我道,這事坐下來,幾位未必瞧得上我符寶正,不過,我若是不說清楚,幾位定當我只盯着銀子。”

說這番話。自是有來頭地。趙仕哲等人都未接口。細細聽着。

“今日這番。幾位也算是有緣。再說。各位又都是蘇將軍麾下之人。自不算外人。我便說說無妨。”

符寶正說着。自顧飲了一杯。也不勸旁人。接着說道:“山東水師可比不上你們鎮江水師。你們地軍需、餉銀。我們這邊。可都聽說了。尤其是蘇將軍給每位官兵都分地分房。這等好事。到哪兒找去?說實話。若不是上面還有個沈有容總兵壓着。我都想直接去鎮江。投鎮江水師去了。”

符寶正這麼說。那趙仕哲瞧着卻像是真心話。不是應付胡說地。

“山東水師這邊。看着有一萬多人馬。近千隻船。可都是虛架子。”符寶正說道:“往日算了。人都走了。此時說也無益。總之眼下這一萬多人。連餉銀都不夠發地。你們不知道。這有一半地兵。可有三個月沒發餉了。”

趙仕哲一怔。不解地問道:“怎麼會?我們遼東尚且能不斷糧餉。山東怎麼會缺?”

嚴安途也接口問道:“是啊,山東陸路暢通無阻,怎麼缺餉?”

符寶正點點頭,苦笑道:“這話是如此。朝廷也的確撥足了餉銀,可這還得說說我們這位總兵沈有容。”

趙仕哲對沈有容也略有耳聞,這水師之中,沈有容可是大大有名。

“沈將軍不是老將麼?”趙仕哲問:“據說治軍一向很嚴,頗有大將之風。”

“是啊。”符寶正冷笑道:“他是有將軍風度,治軍也確有一手。可這是山東水師,不是他在福建的水師。你們也知道,這軍中空餉一向都是有的,多少武官都指望着這點銀子養家餬口。這位沈將軍一來,倒是雷厲風行,覈實名冊,倒弄得實實在在。”

趙仕哲等人微微點頭,看來老將軍的確有威風,能覈實名冊,說着容易,做起來,可未必真能做到。

“這治軍之事,原本是防着遼東戰事燒過山東這邊,”符寶正說到:“這點就不多說了,我們這些武官忍忍也就是了,沒有空餉可吃,也餓不死人。可偏偏沈將軍要弄什麼戰船湊數,說什麼這海域太寬,沒有上千戰船,難以防守。這道理隨不錯,可總得辦得到不是?”

符寶正邊說,便皺着眉頭。

“那船可都是要銀子的,不論新船舊船,那個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那沈總兵向兵部要銀子,卻沒要到,說是先顧着遼東那邊了。沒銀子,沈總兵卻不肯罷手,便將朝廷撥下的餉銀,先就弄去辦了海船之事。這下,船是有了,可這些兵,卻沒了月餉。”符寶正嘆了口氣,說道。

“那沈將軍不怕兵”趙仕哲問道。

山東地面上,可是鬧過不少次兵亂的,這點,遼東衛所可也是清楚地。

“起初不怕,”符寶正似乎帶着些譏諷,說道:“那沈總兵大概還以爲是在福建,可以說一不二。但這沒餉的兵,又怎能好帶?”

說道這裡,符寶正壓低了聲音,說道:“小的兵亂,也有幾十起了,都瞞着沒外泄,可整個山東水師的人,都清楚地很。”

“那軍餉之事,朝廷知道麼?”趙仕哲問道。

“怎麼道?”符寶正笑道:“若是知道了,那沈總兵還能

麼?”

“也瞞着的?”趙仕哲疑惑,沈總兵地名聲,可不像是這樣的人。

聽趙仕哲的語氣,符寶正有些狐疑地看着他,問道:“聽你這麼說,趙千總是對沈總兵仰慕的很吧趙千總不也在鎮江水師麼?難道不清楚朝廷給的俸祿銀子纔有多少?那沈總兵未必就在中間沒動過手腳,不然,他一家子人吃什麼?”

關於這一點,趙仕哲卻是無話可說,他雖然不算是一直待在鎮江水師之中的人,帶地確知道若不吃空餉,類似馮伯靈一類的武官,可只能算不餓肚子而已,但哪個武官不是一大家子人口?從這一點推算,那符寶正說地,可便不虛。這一點,自然與沈有容的威名有礙,甚至推下去,那名噪一時地戚繼光、俞大酋等名將,怕也是脫不了干係地。

整個大明朝,不論文武官員,可都得有一套自己地路子卻尋覓銀子的來源。除了家人口需用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年例”、“孝敬”、“打點”銀子需要開銷,這做官的,不管是文是武,都不可能例外。當然,那些文官們要方便的多,甚至直接標有明碼實價,多少銀子換個什麼樣的官兒,怕是除了皇上不知,其餘沒有一個是不清楚的。但武官,可就只有餉銀算是最方便動手腳的源頭。

趙仕哲想到這,微微搖頭,對於這樣的兵亂,任誰也會頭疼,何況還要瞞着。這樣看來,蘇翎所部地軍餉可從未有過拖欠,更別說還有給士兵的那些房子、田地等福利,能做到這一點,可極爲困難,趙仕哲不由得愈發覺得蘇大將軍的非同凡人來。

符寶正接着說道:“那沈總被逼無奈,便下令默許水師官兵自謀餉銀來源。”

說道這裡,符正笑着看着嚴安途,說道:“這可與你們有關了,有不少生意,可都是與你們做的,只是你們不知道這後面是山東水師地人。”

嚴安途故作恍然道:“怪,我說麼最近的生意都十分順手,要什麼有什麼呢。”

對嚴安途地應付,符寶正也不說破,接着說道:“這做生意,長久以往,還算是條路子,可這畢竟不是幾日便能籌集齊的。我屬下管帶着三千水師的人,不得已,便想出了這個法子。”

符寶正說着,着趙仕哲,笑道:“聽聞遼東境內的大戶,早被你們收拾完了。這件事情,可還算是你們給的點子。趙千總,這總不能怪我貪子吧?”

趙仕哲無,只好點點頭。在南四衛做下的事情,瞞地了一時,卻瞞不了一世,這遲早會泄露出去,趙仕哲等人自然是早有心理準備,就連蘇翎,也並不在乎這些流言。當然,符寶正將此事的起因聯繫到蘇翎頭上,說得也算是蠻有道理地,自然那殺人之事,也不能拿出來說什麼不妥了。

“其餘的人呢?”趙仕哲想起這個問題,問道。

符寶正一怔,想了想,才明白趙仕哲問得是其餘被綁架地大戶。

“都在幾個莊子裡。”符寶正說着,臉上流出一絲狠意,“放心,只要有銀子,便也不會在多殺人。”

趙仕哲想了想,說道:“這麼說,你只將我這幾個兄弟帶走了?其餘的都給了白蓮教地人?”

“正是。”符寶正說道:“一聽說是遼東的人,我便立時帶人去要人。”

說道這裡,符寶正略帶歉意的看着嚴安途等人,說道:“幾位受委屈了,我若在早知道一點,便不會讓他們對你們動手了。”

“罷了。”王鴻說道,“左右不過是捱了幾腳,還受得住,也沒傷着。”

趙仕哲咬了咬牙,卻按耐住了。這事便算是了了,也不能再多怪罪誰。

“下面呢?”趙仕哲道:“你準備如何收場?”

符寶正一笑,說道:“趙千總也聽說了吧?山東徐鴻儒舉兵作亂,白蓮教衆可是遍佈山東各府縣的,這總有些亂子要鬧一鬧的。明日,我便發兵剿滅了他們。”說着,符寶正面容顯出幾分猙獰之色來,象極了海濱殺光那羣大漢時的神情。

“是那些莊子?”趙仕哲問道。

“對。”符寶正說道:“怎麼?趙千總在登州府也問出來了?”

符寶正這一招,可算是又得了銀子,又立下剿滅白蓮教叛亂的戰功,真可謂得名得利,兩全其美。

趙仕哲一時興奮,舉兵佔了登州府,卻是搶了白蓮教的風頭,如今作亂的可不是白蓮教,而是鎮江水師。這一變故,怕是符寶正也不清楚吧。

趙仕哲看着符寶正,說了幾個莊子的字,正是這日發兵要清剿的地方。

“你都知道了?”符寶正有些詫異,這消息未必是機密,但說得這般準確,卻是沒有料到。

“我已派人去收拾了。”趙仕哲平靜地說道。

符寶正一怔,想了想,問道:“跟在遼東一樣?”

趙仕哲沒有說話,而是點點頭。

“恭千總,這一回地戰功,便是

。”符寶正手說道,面帶笑意,卻是不像作假。

不待趙仕哲有什麼反應,那符寶正又說道:

“不過,這個大功,還是鎮江水師與山東水師一起分了吧?趙千總,可好?”

趙仕哲一時沒弄清楚符寶正的意思,適才還大方的緊,這會兒怎麼又搶起勞來了?雖說,趙仕哲開始從未往剿滅山東白蓮教的功勞上想,但既然符寶正那麼一說,卻給趙仕哲一個正名地機會。這登州府城裡的一鬧,可便從鬧事,變成了正事。儘管還是存在與鎮江水師毫不相干的漏洞,但只要真的剿滅了白蓮教的那幾個莊子,便也就可以遮一遮了。

這一點,想必那登州知府李尤德,也未必不願意。想起那位稀裡糊塗混日子的登州知府李尤德,趙仕哲便覺有些好笑,這等混帳知府,糊弄事情纔算是其真本事。這件事若真按符寶正的想法來辦,倒不妨將主功讓給登州知府李尤德算了,至於怎麼寫文章,便由這個文官去辦,也算其本分之事。

不過,符寶正的裡,似乎還有着別的什麼。趙仕哲疑惑地望着符寶正。

“還有一處地方,”符寶正神地笑道:“那裡是登白蓮教的總壇所在,趙千總,這一處,便讓給我們山東水師去剿吧?”

趙仕哲一聽,想大概這符寶正還有什麼把柄落在對手手裡不成?這一處,想必不管是不是白蓮教地總壇,都得收拾乾淨了。想了想,趙仕哲便問道:“今日一動,那些人必然會得知消息,明日豈不是都跑了?”

符寶正搖搖頭,說道:“趙總有所不知,這登州府上的白蓮教,就是今日你見過的那些人,都是依附在那些大戶的莊子裡,與別處地不同。這說起來,根本便不算是什麼白蓮教,不就是一幫土匪而已。不會跑的。趙千總只管等好消息便是。”

“好。”仕哲別無它話,只簡單說了一個字。

但符寶正卻算完,接着問道:“趙千總,那些莊子可都如遼東一樣處置?”

趙仕哲不所以,望着符寶正。

“那些莊子,可每一處都有上百頃地好地。”符寶正說道。

趙仕哲這才恍然,敢情符寶正是惦記那些地了。這若是在遼東,說不得一概照規矩處置,可這是在山東,趙仕哲便有些猶豫。說實話,這事開始還有打算,這後面的,可就沒什麼考慮的了。

那符寶正卻似乎在這短短的一刻間便琢磨了不少,說道:“趙千總,這樣,這回的銀子,那遠歸那些人的有四成,這剿滅了莊子,便全歸你們。那些莊子裡地地,還是趙千總出面辦的好。我們山東水師地人不好出頭。我只要給我的屬下要一個莊子地地便成,好歹也有個落腳的地方。趙千總,你說可好?”

這可是要硬:s着走下一步了。

趙仕哲問道:“必須我出面辦?”

符寶正笑道:“遼東大捷之下,誰敢與你們爲難?反倒是我們山東水師,牽扯太多,這一出頭,便變了味兒了。你放心,到時候我會幫着你們將一應手續辦妥。趙千總只管按着你們遼東地規矩辦便是。說道這裡,我還想搶趙千總牽個線兒,請蘇將軍將我這一部水師,收在麾下。不知趙千總可願幫這個小忙?”

這又是另一個意外,趙仕哲不敢做主,說道:“此事我可以稟報將軍,但是否能成,不敢胡言。”

“好,只要趙千總願意報與將軍,便就足夠了。”寶正臉上,霎時間變得意氣風發起來。

看着符寶正的樣子,趙仕哲有心想將自己的顧慮說出來,但卻有忍住了。

趙仕哲作爲鎮江水師千總,帶兵已沒得說,可這一回纔算得到一個教訓,這凡事牽扯到的,可不僅僅是帶着官兵作戰。直到此時,趙仕哲還是沒有完全想清楚,這件事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雖然符寶正的樣子,是如此急於歸附於蘇翎麾下,讓嚴安途、王鴻、蔣明等人都產生了某些自豪的感覺。身爲蘇翎蘇大將軍的下屬,哪兒能不如此呢?

但符寶正是山東水師的人,屬下一部當然也隸屬於山東水師,這如何能劃歸到蘇翎麾下?就算符寶正及其下屬願意,可那沈有容卻未必能答應,更不要說這根本哲又想到,那符寶正急着讓趙仕哲接手那些莊子裡的田地,是不是也與此有關?只要趙仕哲真的按遼東的規矩開始在山東辦起來,必然離不開符寶正一部的協助。那符寶正一部豈不是真的就成了蘇翎麾下一部了?

雖然趙仕哲有這麼多的念,但卻無法阻止事態的發展。就在此時,山東登州府境內幾處白蓮教衆依附的莊子,已然被全數剿滅,幾名帶隊武官果真按着遼東的規矩,正在清理戰利品,這完全是遼東南四衛所作之事的翻版。

第6章 海濱遇匪第10章 轉念餘韻第38章 營口小鎮第75章 袁家遷族第40章 虛張聲勢第55章 爲奴之選第34章 臨時整軍第45章 鎮江新城第27章 分而擊之第83章 一勞永逸第4章 東西教派第57章 女真國策第43章 擢升總兵第19章 新遼商第19章 山東總督(三)第27章 新世界第88章 斬草除根第1章 天災人禍第51章 提督遼東第17章 嗜血之兵第31章 信手拈來第21章 窮途末路第68章 燧發短銃第28章 新生活第49章 人算天算第34章 臨時整軍第7章 保留地第16章 嚴寒將至第76章 再組商行第74章 相見之宴第18章 兌現軍功第8章 越河演練第15章 三十天第5章 七月流火第21章 餘波未止第9章 李氏農莊第60章 直截了當第60章 直截了當第7章 女人問題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77章 外圍殺戮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2章 一家人第52章 旁敲側擊第86章 相互屠殺第56章 疑神疑鬼第26章 遼陽血戰第20章 阿哈諸申第3章 七恨起兵第7章 變中有變第49章 順勢而爲第87章 一敗塗地第18章 羣山缺口第52章 蘇系武官第31章 兵臨遼陽第27章 黃雀在後第1章 遼東監軍第16章 大勢所趨第11章 遮掩形跡第3章 武裝辦案第13章 以牙還牙第23章 商人心思第73章 襲擾規模第4章 紅色戰旗第31章 兵臨遼陽第22章 赫圖阿拉第20章 漸變舊俗第2章 贈書助力第92章 開疆拓土第33章 跨海揚帆第15章 兵事之初第1章 天災人禍第23章 雪夜除夕第25章 虎添翼第43章 擢升總兵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24章 布場作坊第89章 殺光慶功第61章 再聚雄兵第22章 劫掠軍第48章 喬裝赴遼第28章 草場新城第9章 整編軍第33章 波光之下第8章 峰迴路轉第16章 大勢所趨第93章 遷居移民第12章 兩岸相連第57章 臉面交情第38章 營口小鎮第13章 軍心爭功第33章 波光之下第22章 赫圖阿拉第22章 兵將之選第57章 臉面交情第12章 將星隕落第18章 振武染血第49章 順勢而爲第4章 豪酋遲暮第39章 江湖人士
第6章 海濱遇匪第10章 轉念餘韻第38章 營口小鎮第75章 袁家遷族第40章 虛張聲勢第55章 爲奴之選第34章 臨時整軍第45章 鎮江新城第27章 分而擊之第83章 一勞永逸第4章 東西教派第57章 女真國策第43章 擢升總兵第19章 新遼商第19章 山東總督(三)第27章 新世界第88章 斬草除根第1章 天災人禍第51章 提督遼東第17章 嗜血之兵第31章 信手拈來第21章 窮途末路第68章 燧發短銃第28章 新生活第49章 人算天算第34章 臨時整軍第7章 保留地第16章 嚴寒將至第76章 再組商行第74章 相見之宴第18章 兌現軍功第8章 越河演練第15章 三十天第5章 七月流火第21章 餘波未止第9章 李氏農莊第60章 直截了當第60章 直截了當第7章 女人問題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77章 外圍殺戮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2章 一家人第52章 旁敲側擊第86章 相互屠殺第56章 疑神疑鬼第26章 遼陽血戰第20章 阿哈諸申第3章 七恨起兵第7章 變中有變第49章 順勢而爲第87章 一敗塗地第18章 羣山缺口第52章 蘇系武官第31章 兵臨遼陽第27章 黃雀在後第1章 遼東監軍第16章 大勢所趨第11章 遮掩形跡第3章 武裝辦案第13章 以牙還牙第23章 商人心思第73章 襲擾規模第4章 紅色戰旗第31章 兵臨遼陽第22章 赫圖阿拉第20章 漸變舊俗第2章 贈書助力第92章 開疆拓土第33章 跨海揚帆第15章 兵事之初第1章 天災人禍第23章 雪夜除夕第25章 虎添翼第43章 擢升總兵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24章 布場作坊第89章 殺光慶功第61章 再聚雄兵第22章 劫掠軍第48章 喬裝赴遼第28章 草場新城第9章 整編軍第33章 波光之下第8章 峰迴路轉第16章 大勢所趨第93章 遷居移民第12章 兩岸相連第57章 臉面交情第38章 營口小鎮第13章 軍心爭功第33章 波光之下第22章 赫圖阿拉第22章 兵將之選第57章 臉面交情第12章 將星隕落第18章 振武染血第49章 順勢而爲第4章 豪酋遲暮第39章 江湖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