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海上將軍

萬曆四十八年正月十五,風雪未歇,鎮江堡三江連號的主人,最近兩年突然暴富的胡德昌,帶着一溜長長的商隊,一路頂着鵝毛大雪抵達寬甸堡。

這次胡德昌帶來一千石稻米,還有裝在近百輛大車上、被遮掩得十分嚴實的神秘貨物。大米是一位來自朝鮮對岸的陌生米商提供的,此人到了鎮江堡直接找到三江總號,將一小口袋大米扔到櫃檯上,張嘴便開價三兩銀子一石。平心而論,這價格並不算高,在這個正月糧荒正盛的光景,便是有銀子也難以買到這般上好的大米。胡德昌財大氣粗,還價二兩五錢一石,有多少都要。那陌生米商打量了片刻,便即爽快地成交。第二日,便現銀現貨,兩下交割清楚。這般手筆,也唯有胡德昌與那位不知來歷的陌生人做得出。要知道鎮江堡內的米糧已經是有價無市,即便是鎮江堡四周的農莊裡有過多的餘糧,也沒人在這個時候去賺什麼銀子。糧食始終是大明百姓的命根子,在春季糧荒時,可比銀子好用。

胡德昌馱隊裡那神秘貨物,是十萬兩白銀。這並不是正常商貿得利,實際上在鎮江堡內還有十萬餘兩的現銀。這二十多萬兩白銀一小半是那些潛入遼東腹地的騎兵們繳獲,剩下的,則是胡德昌的額外收入。一萬兩一戶的開價,胡德昌已經成功地將十幾戶人家百多人送到天津、山東。這種秘密交易要的便是這種高額暴利,金州衛、復州衛、蓋州衛世居遼東的大戶,爲此毫不猶豫地將窖藏的銀子起出,有些甚至是融成千兩的銀塊,也不及重新熔鑄,就整個地交給胡德昌接手。這些遼東大戶在南部四衛中爲數不少,大多都是買地建房,能拿出現銀的倒真是不多,但這並不妨礙胡德昌做生意的手段,只要鐵了心要走的,沒現銀便拿地來換,不論胡德昌殺價到何種地步,這些一心要走的人可毫無心疼的感覺。再加上熊廷弼到任之後,嚴禁大戶富戶逃離遼陽,這雖制止了慌亂,卻讓得到風聲的人更是心驚。胡德昌散佈的風聲一傳,這沒要多久便見了效果。這些暴利讓胡德昌不免生出幾分飄飄然,甚至浮想聯翩,這到底比老實販賣可賺得多,賺得快。不過,胡德昌自然不知道那努爾哈赤比他賺得更多,僅開原一城,便得數百萬的財物。

這些錢糧讓商隊的人數達到三百之多,往日胡德昌也不敢太過張揚,一般都是分批運往寬甸境內,只要到了李家堡便可放心大膽地走了。趙毅成派出的潛入隊伍常常是裝扮成商隊護衛,這次即有五十人跟在隊伍裡。至於別的人手,如今隨處可招募齊備。

這一次胡德昌沒有往日那般小心,浩浩蕩蕩的隊伍直接從鎮江堡出發,一路直奔目的地。因爲,馮伯靈帶着手下五十多人打着旗號就跟在隊伍後面。這胡德昌與蘇翎的關係,馮伯靈早已曉得底細,上次見過蘇翎之後,馮伯靈並未作出任何異動,倒是胡德昌開始不時地打點些銀子,這一來二去,便也就算是熟了。

馮伯靈如今可不僅僅再管帶鎮江水師那點人馬,熊廷弼派出的四千新兵,到了鎮江堡便統歸馮伯靈管帶。這個水師千總的武職已經名不符實,怎麼也該算是鎮江遊擊將軍的頭銜。熊廷弼也是如此打算的,不過這奏書上去之後,與那劉國縉一樣,馮伯靈只能暫時仍頂着千總的名頭繼續待在鎮江堡,等着遼東經略再次下達命令。

熊廷弼派往鎮江堡的四千新兵都是那劉國縉以其在遼東的名氣募集而來,只在遼陽經過短暫的整訓,便被打發到馮伯靈這裡。武官的嚴重缺乏讓熊廷弼一籌莫展,四千兵馬連個像樣的管隊騎甲都很少,那些關內調集的兵馬都是各自抱團,這些兵馬要發揮戰力,原有的基本建制還不能打散,再加上馮伯靈有以往的那層關係,讓熊廷弼只能將這些兵都派到馮伯靈的手下。

熊廷弼的指令中原本要將這四千人中的一部分派往寬甸駐防。馮伯靈一直未將蘇翎的實際情形上報,這寬甸五堡的實情,竟然是模糊不清的。開原、鐵嶺陷落之後,逃亡的風氣一直延續到遼東腹地,再有趙毅成派出的人又四處襲擊遼東都司的基層官員,除了鎮江堡的驛路沒有斷絕外,遼陽城裡根本就沒在意寬甸到底是怎樣的情形。熊廷弼的戰略部署始終放在遼陽、瀋陽上,甚至延伸到收復開原,只要鎮江堡沒有受到威脅,這邊的消息便統統放在一邊。而隨着這四千人到來的命令中,還附有一條,讓馮伯靈想辦法籌集糧餉,一旦由海運運至旅順的糧餉接濟不上,便要馮伯靈自行解決這棘手的難題。

這些問題讓馮伯靈沒有絲毫即將升職的喜悅,思前想後,最終決定再次前往寬甸堡面見蘇翎。這已是不得不去的狀況,熊廷弼的軍令一下,馮伯靈的官運、性命,都要視蘇翎的動作而定。

再次見面,馮伯靈爽快地將自己目前的處境說了個透徹,蘇翎一聽,便知馮伯靈的意思。

“馮大哥,你放心,暫時我們還不會向鎮江堡一帶移動。”蘇翎淡淡地說道。

“暫時?”馮伯靈聽到這兩個字,感覺到一種不確定的威脅。

蘇翎沉吟片刻,接着說道:“馮大哥,上次你來我便說過。我們的情形大多是迫不得已,這往後該怎麼走,不是我們自己想便可去做的。努爾哈赤會如何動作,我們只能相應而動。”

馮伯靈這次仍然得不得滿意的答覆。

“關於歸附朝廷的事,你們是否再商議過?”馮伯靈再次提起此事。

蘇翎看着馮伯靈,問道:“馮大哥將這事告訴熊廷弼了?”

馮伯靈搖搖頭,說:“沒你的準信兒,可不敢跟熊大人說這事。熊大人的性子......”話沒說完,便連連搖頭。

蘇翎臉上帶着幾絲笑意,問道:“聽說熊大人想升劉國縉爲督軍,被未被朝廷許可,可是有的?”

馮伯靈說道:“熊大人是這麼說的,不過一直沒有迴音。”

“馮大哥呢?”

馮伯靈略有些尷尬地說:“熊大人說給個鎮江遊擊的武職,不過......”

這不用說了,劉國縉是什麼人,馮伯靈還能超過他麼?

“馮大哥此次便是爲這兩件事麼?”蘇翎有結束談話的意思。

馮伯靈卻不想這麼快就回去。既然來了,總得爲以後要個穩妥的答案的好。開原、鐵嶺的範例,讓馮伯靈知道戰敗的下場,現如今蘇翎的存在反倒成爲馮伯靈在鎮江堡的屏障,遠在遼陽的熊大人卻指望不上。那四千人派過來,不出十日,馮伯靈便知道是個麻煩。

“兄弟,做哥哥的跟你說實話。”馮伯靈臉上滿是誠懇,“這些年我也攢下些身家,雖然不多,卻也是不易。如今遼東這局面,哥哥我實在不知如何是好。依你看,這遼東當真不可收拾麼?”

蘇翎再次看向馮伯靈,問道:“馮大哥,這其實不用我來說,你自己想想便能有答案。這次熊大人調集的兵馬,比上次如何?”

馮伯靈想了想,說道:“差不多吧。”

“武將呢?”

“還不如上次。”

“糧草、器械呢?”

馮伯靈不說了,這春荒的窘境不言而明。這時馮伯靈才懷疑起,熊大人給他的四千人馬,是不是因遼陽的糧草不夠的緣故。

“努爾哈赤呢?”蘇翎再次問道。

當然是兵強馬壯,光薩爾滸之戰,還有連下兩城,這人馬、器械可是增加不少。

“熊大人面對的,要比楊鎬糟糕得多。目前不過一個守字,說穿了,熊大人跟我一樣,都要看努爾哈赤怎麼動,才能做相應的部署。”蘇翎說的肯定。

“如今熊廷弼調集十八萬人馬,加上朝鮮或許再次出人,頂多是再來一次薩爾滸。馮大哥,遼東的事,不是哪一個將官的能耐好便能解決的,也不是人馬數量,這從根兒上說,是大明朝的兵,壓根兒不能上陣。”

馮伯靈默默地點點頭。他那四千人,來之前便已逃了二百多人。就連熊廷弼自己也知道,調集的人馬,除了將領的家丁能戰之外,其餘的都只能吆喝助陣而已。

想明白這一點,馮伯靈更加茫然,問道:“這可怎麼辦?”

“馮大哥是替朝廷考慮呢?還是爲自己?”蘇翎問道。

“朝廷的事也輪不到我。”馮伯靈回答的十分乾脆。這人轉了念頭,傾向性便明顯了。

“馮大哥,不如跟着我們,這官運我們沒有,但身家性命,卻是可以自己做主的。”蘇翎緊盯着馮伯靈說道。

遼事既然不看好,這馮伯靈的升職夢便是一個噩夢。戰敗是死路一條,逃跑是死路一條,再說,他在鎮江堡的身家家人,到時可就一個都不會剩下。說到底,朝廷沒有給馮伯靈這樣的人任何可以指望之處。

蘇翎這夥逃軍,馮伯靈可是看着逐步壯大的。不說那些聳人聽聞的戰績,單是這春荒,這一路上過來,可是兩樣風景。胡德昌的船隊在鎮江堡、旅順與天津、山東之間的自由往來,船數漸漸增多,馮伯靈也是十分清楚,這將來......

馮伯靈心性一變,這想法可就拓展的寬了。

蘇翎一直觀察着馮伯靈的神色,沒有說話,直到馮伯靈略帶遲疑地,緩慢地點了頭,這才說道:“馮大哥放心,這遼事不管亂到什麼地步,兄弟們的身家性命,我們都是放在首位的。”

馮伯靈咬咬牙,說道:“好,我信你!”

“馮大哥眼下有什麼難處?”蘇翎問道。這次馮伯靈的來訪,是意外之舉,而這番話,也是靈機一動的結果。

站穩了方向,這話便好說了。

“我原本擔心你進佔鎮江堡,我那還沒影子的遊擊將軍可就泡湯了。”馮伯靈居然可以笑着說話。“難處嘛,目前就是那些兵了。”

“他們沒有逃的麼?”

“有,已經逃了二百多了。”

“那就讓他們繼續逃。不過,逃多少,我給你補多少。”

馮伯靈一想,便知道蘇翎的用意。

“熊大人那邊如何應對?”這蘇翎一事,熊大人遲早會知道的,等大兵一到,寬甸便是一處小熱點。

蘇翎仰頭望着窗外,想了一陣子,說道:“那劉國縉不是說遼人保遼麼?你乾脆稟報熊廷弼,就說我們這邊是百姓自發聚集成軍,護衛寬甸五堡,我的身份你也不妨明說。讓熊廷弼放心,這寬甸暫時不怕努爾哈赤的進攻,讓他專心對付撫順一帶的建奴,想必熊大人正需要這樣的局面。這樣一來,努爾哈赤對我們的壓力也會減輕。”

“好主意。”馮伯靈想明白蘇翎的話,不由得讚了一句。

“不過,”蘇翎看着馮伯靈,說道,“馮大哥可要忙起來了。”

馮伯靈一愣,隨即身子站正,說道:“馮伯靈聽令。”

這角色轉換,算是已成定局。

蘇翎這會兒沒有客氣,直接說道:“這一,你仍然要想法子詢問這鎮江遊擊的武職的事。不管熊廷弼什麼時候答覆,你只管以這個名義行事。畢竟這一帶也唯有你擁有實權。這徵集糧餉,是份內之事。我會派人過去協助你。”

“是。”

“第二,水師的人......你挑選一些信得過的留下,其餘的你看着辦。儘量收集船隻,打造戰船,這些我們以後會用得到的。”

“戰船?”馮伯靈問了句。

蘇翎笑着說道:“馮大哥,很多事你以後慢慢就知道了。不用船,我們如何保證自己的退路?”

馮伯靈點點頭,用船至少可以在戰事不利之時退到沿海的島上去。

“以後我們的船不光是在這遼東附近行走,”蘇翎又將目光投向窗外的天空,說道,“還會走到更遠的地方。”

“更遠?”馮伯靈琢磨着這兩個字。

“馮大哥,你想不想做海上大將軍?”蘇翎笑着問道。

【收藏、推薦,謝謝鼓勵】

第2章 贈書助力第82章 震懾之戰第30章 風漸起第92章 開疆拓土第10章 轉念餘韻第57章 女真國策第16章 大勢所趨第35章 後續手段第24章 驅虎吞狼第73章 先走一步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13章 強行監軍第17章 戰馬悲鳴第30章 賊酋血脈第25章 女真戰俘第23章 雪夜除夕第27章 新世界第21章 水師一部第35章 後續手段第36章 各有所爲第75章 躍躍欲試第5章 商人心思第12章 鎮江水師第57章 臉面交情第48章 建奴內亂第4章 女真人第60章 豪酋頹途第28章 無主之城第20章 棄婚約第8章 峰迴路轉第25章 進退之間第1章 旗軍戍邊第42章 謀造火器第20章 洗劫建奴第92章 開疆拓土第37章 酒肆客棧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8章 征服日第25章 四萬明軍第57章 女真國策第56章 牛錄歸附第26章 商務總辦第17章 戰馬悲鳴第48章 喬裝赴遼第6章 獅子張口第20章 洗劫建奴第60章 豪酋頹途第69章 經略媒人第11章 暗磨刀第55章 爲奴之選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26章 振武新營第5章 漫長之夜第33章 跨海揚帆第18章 羣山缺口第47章 大興土木第13章 以牙還牙第60章 豪酋頹途第29章 商務二局第75章 袁家遷族第9章 李氏農莊第72章 海上船隊第8章 峰迴路轉第28章 雪夜湮滅第11章 天朝小國第40章 虛張聲勢第18章 振武染血第3章 經略奇功第59章 將軍賜名第69章 大展宏第10章 聯手剿賊第64章 依計漸進第53章 疑慮重重第4章 紅色戰旗第36章 各有所爲第37章 酒肆客棧第63章 黑山之城第8章 越河演練第15章 兵事之初第39章 江湖人士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15章 因糧而往第27章 分而擊之第70章 去舊迎新第6章 三江連號第1章 旗軍戍邊第53章 將軍幕僚第33章 波光之下第8章 煙花柳巷第33章 叛將結局第67章 蘇府新家第35章 後續手段第18章 兌現軍功第35章 太平新城第13章 強行監軍第27章 分而擊之第10章 身份之疑第25章 以商爲引第3章 經略奇功第68章 燧發短銃
第2章 贈書助力第82章 震懾之戰第30章 風漸起第92章 開疆拓土第10章 轉念餘韻第57章 女真國策第16章 大勢所趨第35章 後續手段第24章 驅虎吞狼第73章 先走一步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13章 強行監軍第17章 戰馬悲鳴第30章 賊酋血脈第25章 女真戰俘第23章 雪夜除夕第27章 新世界第21章 水師一部第35章 後續手段第36章 各有所爲第75章 躍躍欲試第5章 商人心思第12章 鎮江水師第57章 臉面交情第48章 建奴內亂第4章 女真人第60章 豪酋頹途第28章 無主之城第20章 棄婚約第8章 峰迴路轉第25章 進退之間第1章 旗軍戍邊第42章 謀造火器第20章 洗劫建奴第92章 開疆拓土第37章 酒肆客棧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8章 征服日第25章 四萬明軍第57章 女真國策第56章 牛錄歸附第26章 商務總辦第17章 戰馬悲鳴第48章 喬裝赴遼第6章 獅子張口第20章 洗劫建奴第60章 豪酋頹途第69章 經略媒人第11章 暗磨刀第55章 爲奴之選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26章 振武新營第5章 漫長之夜第33章 跨海揚帆第18章 羣山缺口第47章 大興土木第13章 以牙還牙第60章 豪酋頹途第29章 商務二局第75章 袁家遷族第9章 李氏農莊第72章 海上船隊第8章 峰迴路轉第28章 雪夜湮滅第11章 天朝小國第40章 虛張聲勢第18章 振武染血第3章 經略奇功第59章 將軍賜名第69章 大展宏第10章 聯手剿賊第64章 依計漸進第53章 疑慮重重第4章 紅色戰旗第36章 各有所爲第37章 酒肆客棧第63章 黑山之城第8章 越河演練第15章 兵事之初第39章 江湖人士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15章 因糧而往第27章 分而擊之第70章 去舊迎新第6章 三江連號第1章 旗軍戍邊第53章 將軍幕僚第33章 波光之下第8章 煙花柳巷第33章 叛將結局第67章 蘇府新家第35章 後續手段第18章 兌現軍功第35章 太平新城第13章 強行監軍第27章 分而擊之第10章 身份之疑第25章 以商爲引第3章 經略奇功第68章 燧發短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