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草場新城

蘇翎將胡秋青留在蒙古,說起來倒是可以尋出數種理由,不過,這初衷也就是對宰賽的喀爾喀部蒙古起到一個督促的作用。

那宰賽率部襲擊努爾哈赤,卻被擒軟禁,這洗刷屈辱、報仇雪恨倒是不需多慮,但這若是採用大明朝遼東都司以往與蒙古各部族的聯絡方式,怕只有事情出了,才能略知一二,更不用說詳情。留着胡秋青一部在,那宰賽的動靜自然要比在遼陽知道得及時,何況胡秋青也算是救出宰賽的人中之一,這放在眼皮子底下,也好時時提醒宰賽一部,免得再生出反覆的事情來。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胡秋青在千山堡時對努爾哈赤八旗的瞭解,可要比宰賽一部要知道的多,或許對於努爾哈赤過往、恩怨不甚詳盡,但對於後金的戰法、配置,以及兵力部署等等,那眼光可是要高出一點半點。蘇翎對蒙古部族的戰力,可沒有多少讚許之詞。昔日的蒙古鐵騎,早已是昨日黃花,如今對大明朝邊牆一帶的襲擾,正如那些還在喝酒的千總們所說,不過是跑得快而已。

一旦宰賽集結起喀爾喀部騎兵,胡秋青也就可以對其作戰作一番協助,決不能使宰賽再次成爲努爾哈赤手中的一個籌碼。關於這一點,蘇翎在離開蒙古地界時與胡秋青也做過一番長談,以目前蒙古騎兵的優勢,當然是仍然以襲擾爲主,既不能攻城拔寨,也不能佔地不走,總之是不能將努爾哈赤的全部兵力都引了過去,一舉收拾了蒙古,但也不能讓努爾哈赤認爲平安無事。

胡秋青的協助,倒不是瞧不起宰賽的喀爾喀部蒙古騎兵,只是那宰賽若是行事謹慎,又怎會一戰被擒?有個胡秋青在,至少他所說的話。還是能被多做考慮的。蘇翎在千山堡時所完善的襲擾戰術,胡秋青可是知之甚詳,多少也能將之融入蒙古騎兵的戰術中去。何況,胡秋青還有一千多人馬,也算是一支不弱的騎兵,至少要比宰賽部族中那兵民不分的,要適合作戰一些。當然,以胡秋青居中。從而獲得廣寧一帶大明兵馬地援助,也要比宰賽單獨請求要容易的多。

但這一日胡秋青所說的,顯然已經遠遠超出了蘇翎的預期目標。

趙毅成的那一句,也正是蘇翎正想說的。不過,胡秋青顯然沒想過從這個角度來看,那表情說明,胡秋青完全是身在其中。或許也爲自己的任務進行的頗爲順利而沾沾自喜,卻是沒有往遠處在想一想。

胡秋青歪着腦袋,說道:“大哥,若是這麼說,倒也很像。”

蘇翎想了想,說道:“大小黑山,到爛蒲河。有多遠?”胡秋青答得很快。說道:“一百五十多裡地吧。若是連夜行進,一日也就到了。”

趙毅成算了算。說道:“從三岔河外,再到爛蒲河以西。可有二百里地,這麼大一片地方。那宰賽都劃給你了?”

“是啊。”胡秋青說道:“大哥,你們別看這地方大。原來倒也沒多少蒙古人居住。也就是有個叫什麼耍什麼兒地一部,大概有三千人的樣子,在這一帶放牧,不過,宰賽已經將這一部都調到北邊去了,據說那邊挨着科爾沁部,有更大的牧場。”

“那一部願意北上?”趙毅成問道,“不是說蒙古部族都是有固定的地界麼?那喀爾喀五部之間也是界限分明的吧?各有各的地界?”

胡秋青笑道:“以往可以這麼說,儘管喀爾喀五部聯手,但各自牧場還是劃了界的。不過......”

胡秋青看向蘇翎,說道:“大哥,這回宰賽是下了狠心,定要與努爾哈赤死戰不休。那喀爾喀五部如今變化可大了,大概是上回吃了虧,這次宰賽也學精了,要組建一支專門地蒙古騎兵,由他的兒子喀什克圖領頭,各部族首領的兒子們也都在其中分管一隊。”

蘇翎問道:“有多少人馬?”

胡秋青說道:“如今已經有九千人,這是從喀爾喀五部中專門抽調出來的,是專來打仗的兵。不像以往都是牧民。”

蘇翎微微搖頭,說道:“這倒是沒料到的事。”

胡秋青笑着說道:“不過,這些騎兵也沒有軍餉,離真正的兵還遠,只是相對喀爾喀部以往戰時才調兵而言。另外,五部地原來地界也全部取消了,由宰賽與各部首領統一重新分派牧場。可以說,現在應該叫喀爾喀部,不再是五部之分了。”

趙毅成看向蘇翎,說道:“大哥,這下,宰賽一部可是捏緊了拳頭。早這麼辦,也不會被努爾哈赤擒獲了。”

蘇翎點點頭,笑着說道:“吃一塹,長一智嘛。能做這樣地調整,這宰賽也算是精明之人。看來,咱們以後也不能小瞧了他。”

趙毅成說道:“當然,五部合爲一部,不論怎樣都會實力大增。弄不好,那宰賽還能與那林丹汗比肩。”

聽到趙毅成這一句,蘇翎心中一動,想了想,說道:“嗯,你這句話可是說到關鍵之處。”

趙毅成適才不過是順口一說,見蘇翎的模樣,便問道:“大哥,真要扶持宰賽?”

蘇翎看了看趙毅成,又看向胡秋青,緩緩說道:“這些怕是幾年之後地事情。你們想想,若是這努爾哈赤被咱們解決掉了,這遼東最大的對手還有誰?”

“蒙古?”趙毅成、胡秋青不約而同地說道。

“對。”蘇翎說道,“

蘇翎想了想,對胡秋青說道:“那蒙古林丹汗,雖然自有一塊轄地,但以其一向成吉思汗地子孫自居,目前蒙古又分成數部,這一統蒙古的想法,不會有麼?到時候,若是讓他將蒙古聚成一團,可就不會像以往那樣小打小鬧了。”

“那就讓蒙古繼續散着?”趙毅成笑着說道。

“是這個意思。”蘇翎也笑着說道。

胡秋青想了想。說道:“大哥,你是說還要繼續讓宰賽地喀爾喀部擴大實力?”

蘇翎說道:“意思是這個意思,但也不能讓宰賽最終成了我們控制不了的一部,那可就是養虎爲患了。”

胡秋青伸手摸了摸腦袋,說道:“這個度,如何把握?”

蘇翎一笑,擺了擺手,說道:“這個不是眼下地重點。可以慢慢商議,多琢磨琢磨再定。眼下我們也不能露出我們的用意,畢竟這努爾哈赤還要靠宰賽在西邊壓制。”

趙毅成與胡秋青都點頭應着。

胡秋青想了想,遲疑地說道:“大哥,其實宰賽的喀爾喀部這麼一變,最大的問題,便是糧食與鎧甲、兵器。他已經開口向我要糧食與軍需了。我那些多餘的舊貨,便是應給他地。不過,他也不是白要,馬匹、牛羊也給了不少。本來還有一些羊毛氈子等等,我沒要多少,只留了一些給那些遷移而來的騎兵家眷用,其餘的都沒要。”

“糧食呢?”蘇翎問道。“糧食給了他多少?”

“我只答應了一千石。”胡秋青說道。“算是他送我馬匹的回贈。”

趙毅成想了想,說道:“你是說。用糧食來間接控制宰賽的喀爾喀部?”

胡秋青點點頭,說道:“按說這蒙古騎兵有自己的供應方式。這與我們不同。不過,宰賽既然已經組建專門的騎兵。倒是可以繼續支持他組建,也按我們的編制訓練。到時候,這糧食上,必然會需求更多。若是我們在這上面想辦法,倒是可以做到大哥說地,不露聲色地控制。時間長了,宰賽的這部騎兵,遲早會形成習慣,必然要依賴糧食而存在。”

蘇翎讚許地看着胡秋青,說道:“嗯,這個法子不錯。做事便要這般,能一舉兩得最好。”

胡秋青笑了笑,說道:“大哥,我這也是這會兒纔想到的。不過,這糧食能供應多少,供應多久,我可心裡沒數。”

蘇翎想了想,問道:“上回你給他的鎧甲、兵器,是送?還是換?”

“送的。同樣,那些馬匹、牛羊,也是送的。”胡秋青說道。

蘇翎點點頭,說道:“這不是長久之計。以往的就不說了,這以後,總不能還是靠贈送。”

胡秋青問道:“大哥地意思,是用來交換?”

趙毅成說道:“若是長遠的想,還是換最好。這等於是與蒙古做生意了。”

蘇翎點頭說道:“是這個意思。以往大明朝邊牆一帶,只有馬市、木市可供商貿交換,且也不是日日都有。這糧食可是蒙古急需的,同樣,馬匹也是大明所缺之物。這生意可是大了。”

“大哥,”胡秋青笑着問道,“你想讓我做馬販子?”

蘇翎也笑着答道:“有何不可?按以往的價錢,一匹馬得要十六兩銀子,上次你花了多少?十兩,就按這個算,你能賺多少?你那一部的軍餉也都夠了。”

趙毅成也笑着說道:“還有那糧食。如今一石糧食按一兩銀子算,運到遼東,這腳價、運費,也算一兩,便算做二兩一石。你翻上一倍好了,這少說一石糧食也能賺上一兩銀子。一年下來,能賺多少?”

胡秋青低頭想了想,擡頭問道:“可蒙古那邊,也沒多少銀子來買啊?據說朝廷每次賞賜給那林丹汗的,也不過數千兩銀子,按你們這麼說,這一年下來,可不是上萬兩銀子的出

趙毅成笑着說道:“誰讓你用銀子了?這以物易物,可是賺地更多。這帳你不會算麼?”

胡秋青摸着頭,一副想不透徹地樣子。

趙毅成耐心地解釋道:“比如,這馬匹便分上、中、下三等,你與蒙古換馬,只管按匹數交換,這馬匹到了遼東,才分個上、中、下三等三個價錢。明白了麼?”

胡秋青遲疑地說道:“你是說都按中等馬算?”

趙毅成晃了晃頭,看着蘇翎,說道:“大哥,我看還是找胡德昌尋些人過去算了。這生意上的心思。我們可不是那塊料。”

胡秋青連忙說道:“就是,大哥,尋些人榜首纔好。我只管帶兵,與宰賽聯絡地好。這等蒙人賺銀子的事,我可做地不舒服。”

蘇翎笑了笑,說道:“好吧。這就給胡德昌去信好了。在商言商,他們有他們的門道,我們只管鋪好路就是。”

這動心眼賺銀子地事去了。那胡秋青腦子似乎又靈活起來。

“大哥,”胡秋青說道:“那馬匹倒是容易賣掉,我去廣寧邊牆運取糧食、軍需時,那王化貞便要馬,不過,這總有個度吧。蒙古各族的馬匹,可是數十萬地數目啊。總不能都賣得掉吧?再說,就算賣得掉,遼東眼下也沒那麼多糧食來換吧?”

蘇翎笑着看着胡秋青,說道:“你倒是心大,哪兒會有這麼多?你當整個蒙古,就你一人在做這生意?”

胡秋青憨厚地笑着,說道:“我不過是打個比方。”

趙毅成接過去說道:“你說蒙古人所養地牲畜。都有哪些?”

胡秋青說道:“馬、牛、羊。還有一些養的駱駝。”

“什麼最多?”趙毅成又問。

“當然是羊只最多。”胡秋青說道,“牛也不少。”

趙毅成便說道:“所以。你說的那馬匹,也不會有數十萬之多。你若是一年能販賣個萬匹左右的馬。就已經算是最大的馬販子了。”

胡秋青卻說道:“一萬匹......若是有人買,我想到是做的到。”

趙毅成一怔。問道:“一萬匹都有把握?”

胡秋青點點頭,說道:“這不光是宰賽的喀爾喀部。這次送的馬,再加上宰賽自己那些騎兵所用,所剩地馬怕也是不多了,再說,那些牧民也不會都賣了,總得留着一些下小馬吧。”

“那你怎說能有萬匹的樣子?”趙毅成問道。

胡秋青笑着說道:“這還不是我招募的那些蒙古騎兵的來處。大哥,我那些騎兵可都是來自蒙古各地,那些部族的名字我也就不說了,連我都沒記全了。自從我那兒有了糧食,這消息一傳開,那自己趕着馬來換糧食的,每日都沒斷過。不過,我只給跟我的屬下有親戚關係地,才換了一些,其餘的都沒給。”

蘇翎忽然皺着眉頭問道:“說到這裡,你囤積的糧食,不擔心別的蒙古部族來搶?”

“當然有,”胡秋青說道,“隔三差五的,便有小股騎兵接近。不過,大哥,你放心,如今我這總計六千多騎兵,可是蒙古境內裝備最強的,那些窺視的小股人馬,連片甲都沒有。只要地我地騎兵已出現,便立刻跑得遠遠的。”

蘇翎看着胡秋青大氣說話地樣子,隨即鬆開眉頭,笑着說道:“你倒是有把握啊。”

“當然。”胡秋青說道,“如今蒙古各族都傳開了,知道這一片地方是我這部人馬的地界。哪個想與整個喀爾喀部開戰,自管前來搶糧食。”

看來,胡秋青對自己是信心十足。

蘇翎一笑,將話題又拉回去,說道:“眼下,可以先從馬開始。隨後還有牛、羊,以及蒙古人常用來交換地皮毛、藥材等等,這些都是以後常做的商貨。這關內地茶、布、綢緞、蔗糖、陶器、鐵鍋、農具等等,可都是蒙古人需要的,也不僅僅是糧食。這些足夠賺地了。”

聽蘇翎說了這麼多,胡秋青又問:“這些能運得進來麼?眼下這些東西遼東本身也缺啊。”

蘇翎想了想,說道:“這僅僅是要花時間等等而已。商人是做什麼的?只要有利可圖,可什麼都攔不住。”

蘇翎說道這裡,又看了眼趙毅成,說道:“趁這個機會,咱們將胡德昌在蒙古的商路也就此打通了,連帶着解決遼東的商貨缺乏問題。”

趙毅成說道:“可如今胡德昌的商隊大部分都靠海運,且都在鎮江堡一線啊,這邊可是還未涉及到。”

蘇翎仔細琢磨着,一時沒有說話,趙毅成與胡秋青都望着蘇翎。也不作聲。

“你聚攏的那些騎兵家眷,有多少人了?”蘇翎問胡秋青。

胡秋青想了想,說道:“除了還未到的不知具體數目外,現在已經住下的,有四千多的樣子。”

“這麼多?”趙毅成疑惑,問道:“那不是真成了蒙古一部了?他們原來部族不問麼?”

“怎麼問?”胡秋青說道,“我已大致都看過了,這些人差不多窮得只剩下幾隻羊。幾匹馬,除了自家的蒙古包,別地可什麼都沒有。大哥,在蒙古草原上,這點牲畜,可是養不活一家人的。那些人原來的部族首領,在他們這裡可什麼都拿不到。追回來有什麼用。”

蘇翎緊接着問道:“那你是如何安置的?就算養馬,也用不了這麼多人吧?且不說也得吃飯不是?”

胡秋青略有些不安,說道:“大哥,最初我也是看着這些騎兵家眷可憐,再說,這樣也好掌控那些蒙古騎兵,有家眷在。我便比擔心他們會有什麼反覆。便答應收留他們,順便做一些輜重上的事情。養馬自然也是這些人份內的差事。誰想到會有這麼多?如今大部分有家眷的騎兵,那餉銀都換成糧食發放的。我又拿銀子跟宰賽買了不少羊只,加上原來宰賽送地牛羊。都分給他們養着,算是湊合着能過日子了。反正眼下糧食不缺。這幾千人還是夠的。”

蘇翎微微掉頭,想了想,說道:“這樣也不是辦法。上次我們見面的時候,那一路上可以算是宰賽分給你的地界吧?”

“是。”胡秋青答道。“一直向西還有幾十裡都算。”

蘇翎接着說道:“我瞧着那些地方雖也有山有水,那大部分都是平坦之地,這除了草場,倒有不少地方可以耕種的。”

“大哥,”胡秋青說道,“你是說讓他們都種地去?”

“對。”蘇翎說道,“這次廣寧一帶的軍糧之所以多,是因咱們佔了便宜之故。如今朝廷都指望着我們收拾遼東殘局,這後續兵馬不會再調了,再說,那瀋陽、遼陽一戰,死的兵馬也不是少數,這糧食便算是剩下了。別看現在還在運送糧草、軍需,那朝廷上也不是金山、銀山,我估計到了今年冬天,便不會再有這麼多送來遼東了。”

趙毅成也說道:“就算讓胡德昌組織商人想辦法打通商路,怕也要幾個月才能見到成效。”

蘇翎點點頭,說道:“所以,這富餘地糧食,最多用到冬天,以後怕是沒有再給你那麼用了。”

“我這回回去便讓他們開荒種地。”胡秋青當即說道,“先將地開出來再說,那引水等等事情,也要趁冬天來臨之前辦了纔好。”

蘇翎說道:“這樣,你回去不僅是要開墾農田,還要修築一座城出來。”

“築城?”胡秋青不解,蒙古部族地界上,可是很少有城池出現的。

“對,”蘇翎說道,“我瞧那邊也有大片的樹林,木材也不缺,先築木城吧。以後那些人都在城內住着,另外,你在城內再開出一片市場來。”

趙毅成一聽,心領神會,說道:“大哥是說,以後那商隊都在這座新城裡交易?”

“對,是這個意思。”蘇翎笑着說道,“胡秋青,以後你那座城,可就是與蒙古人交易的地點。我們便通過這城,來慢慢進入蒙古。以往沒有地方便不提,如今既然有了這麼一大片土地,可是正好這麼用。”

胡秋青皺着眉頭想着什麼,說道:“大哥,既然要固定住處,乾脆我再去開原、鐵嶺一帶走走,順便帶回去一些漢人百姓。要論種地,還是漢人熟悉。”

“你已去過了?”蘇翎問道。

“不止一次了。按大哥說的,先沒去碰努爾哈赤留守的那些兵馬,不過,那裡還有數萬漢人百姓。若不是瀋陽也被攻陷,怕是也逃了差不多了。如今他們可是沒處可去的。要帶走一些,不難。”

“好,就這麼辦。”蘇翎說道,“還有,這牛你不妨多尋一些來,買也好,最好自己養。以後這遼東,可是最缺耕牛。”

“是。”胡秋青口中答道,心裡,卻早已飛向那座屹立在平原之上地新城。

第25章 各取所需第58章 變通之道第70章 天啓內帑第69章 大展宏第7章 蒙古饑民第74章 雙喜臨門第51章 提督遼東第11章 顧此失彼第24章 驅虎吞狼第52章 旁敲側擊第24章 築江城第23章 經略牽線第19章 安享冬雪第17章 戰馬悲鳴第3章 以河爲界第10章 聯手剿賊第12章 奪命斬第66章 將軍嫡系第18章 羣山缺口第9章 莽撞之餘第65章 豪爽胸懷第65章 豪爽胸懷第71章 京城兄弟第39章 江湖人士第56章 牛錄歸附第20章 阿哈諸申第11章 故人相見第21章 且變且行第35章 太平新城第28章 雪夜湮滅第4章 紅色戰旗第39章 江湖人士第34章 遊擊將軍第63章 黑山之城第37章 欲赴蒙古第15章 兵事之初第24章 海上將軍第4章 軍政之分第74章 相見之宴第16章 嚴寒將至第6章 烈火焚城第12章 兩岸相連第39章 兩軍相聚第69章 大展宏第9章 整編軍第11章 故人相見第49章 人算天算第71章 京城兄弟第14章 萬事俱備第60章 直截了當第10章 計奪寨第3章 武裝辦案第10章 聯手剿賊第21章 撫軍心第55章 再起波瀾第72章 策反八旗第57章 臉面交情第64章 依計漸進第36章 空城以待第30章 風漸起第28章 草場新城第19章 安享冬雪第58章 各算各的第22章 火器四營第19章 英雄美人第25章 女真戰俘第8章 征服日第16章 大勢所趨第5章 漫長之夜第49章 人算天算第27章 黃雀在後第82章 震懾之戰第16章 太平哨第76章 再組商行第30章 來去由心第5章 商人心思第46章 籌辦喜事第10章 轉念餘韻第9章 整編軍第19章 新遼商第29章 遼東畫卷第4章 軍政之分第56章 疑神疑鬼第43章 擢升總兵第3章 經略奇功第36章 空城以待第10章 計奪寨第27章 十萬知府第21章 餘波未止第23章 雪夜除夕第11章 天朝小國第21章 餘波未止第22章 京韻邊聲第35章 後續手段第16章 嚴寒將至第20章 部族戰爭第1章 旗軍戍邊第29章 新學堂第60章 豪酋頹途第2章 贈書助力
第25章 各取所需第58章 變通之道第70章 天啓內帑第69章 大展宏第7章 蒙古饑民第74章 雙喜臨門第51章 提督遼東第11章 顧此失彼第24章 驅虎吞狼第52章 旁敲側擊第24章 築江城第23章 經略牽線第19章 安享冬雪第17章 戰馬悲鳴第3章 以河爲界第10章 聯手剿賊第12章 奪命斬第66章 將軍嫡系第18章 羣山缺口第9章 莽撞之餘第65章 豪爽胸懷第65章 豪爽胸懷第71章 京城兄弟第39章 江湖人士第56章 牛錄歸附第20章 阿哈諸申第11章 故人相見第21章 且變且行第35章 太平新城第28章 雪夜湮滅第4章 紅色戰旗第39章 江湖人士第34章 遊擊將軍第63章 黑山之城第37章 欲赴蒙古第15章 兵事之初第24章 海上將軍第4章 軍政之分第74章 相見之宴第16章 嚴寒將至第6章 烈火焚城第12章 兩岸相連第39章 兩軍相聚第69章 大展宏第9章 整編軍第11章 故人相見第49章 人算天算第71章 京城兄弟第14章 萬事俱備第60章 直截了當第10章 計奪寨第3章 武裝辦案第10章 聯手剿賊第21章 撫軍心第55章 再起波瀾第72章 策反八旗第57章 臉面交情第64章 依計漸進第36章 空城以待第30章 風漸起第28章 草場新城第19章 安享冬雪第58章 各算各的第22章 火器四營第19章 英雄美人第25章 女真戰俘第8章 征服日第16章 大勢所趨第5章 漫長之夜第49章 人算天算第27章 黃雀在後第82章 震懾之戰第16章 太平哨第76章 再組商行第30章 來去由心第5章 商人心思第46章 籌辦喜事第10章 轉念餘韻第9章 整編軍第19章 新遼商第29章 遼東畫卷第4章 軍政之分第56章 疑神疑鬼第43章 擢升總兵第3章 經略奇功第36章 空城以待第10章 計奪寨第27章 十萬知府第21章 餘波未止第23章 雪夜除夕第11章 天朝小國第21章 餘波未止第22章 京韻邊聲第35章 後續手段第16章 嚴寒將至第20章 部族戰爭第1章 旗軍戍邊第29章 新學堂第60章 豪酋頹途第2章 贈書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