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2)

王氏低着頭,掩着方纔被撕破的前襟,已經全然沒有了那股拼命的潑辣氣勢,靦腆地說道:“回爺的話,我們是封丘縣黃臺鎮人。”弘曆怔了一下,說道:“黃臺?唐時武則天稱號,有一首詩叫《黃臺瓜辭》①武則天廢太子李賢,在流放巴州途中作《黃臺》詞“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爲可,四摘搶蔓歸。”隱喻武氏謀殺子女。武氏得知後,令李賢自殺。,很有名的,是不是你那裡呀?”王氏搖頭道:“我不知道。不過我們村的西瓜長得好是真的。前明弘治年間一場大水過去,地也沒了。成了河道,什麼也不說了。”

“你們縣在這裡有多少人?”

“二百多個吧。”

“不想回老家麼?”

王氏擡頭盯了弘曆一眼,嘆道:“作夢都想……可回去糧沒糧,種沒種,牲口農具都沒有着落,仍舊種不成地。田中丞是個清官,可我們死也不明白,自己種熟了的地偏不讓種,逼着人開荒!荒開出來,好地又沙荒了——老爺,回去不就圖過個安生日子?裡甲長整日敲鑼攆人開荒,人心都攪碎了。唉……”

弘曆站起身來,悠悠地在刷乾淨了的粥鍋旁踱着,又站到棚口,眯着眼望着景色宜人的玄武湖和湖岸東倒西歪等着下一餐的饑民。半晌,吁了一口氣,說道:“墾荒,田中丞沒有辦錯。豫南豫西有些地方地少人多,又有地荒着。你不要怨田中丞,下頭州縣不曉事,拿着墾荒投他緣,討他的好兒也是有的。”王老五一家原以爲弘曆惹禍打死人,必定要逃的,見他這陣勢,才知道大有來頭,齊把目光睃他。只是弘曆不過十七八歲,乾淨爽利一個公子哥模樣,再也猜不出他的身份。李衛想起晚間還要爲弘曆送行,賠笑正要說話,弘曆卻問他道:“這二百多人善遣回鄉,你估約得有多少銀子?”

“這個我們衙門覈算過。”範時捷見李衛仰着臉盤算,在旁賠笑道,“大人孩子統算,人均得五兩。四爺想發遣他們回去,奴才這就撥銀子。”弘曆想了想,笑道:“我不想驚動官府,這筆銀子先從你兩個身上墊出來,下次進京到我府賬房裡支還你們就是了。”

他這一說,李衛和範時捷都笑了。李衛說道:“四爺也忒小看奴才們的了。這是爺的功德,也就是奴才的差事。奴才做了這大的官,這點子孝敬也還巴結得。爺情自放心,這事明日就辦下來了。爺盤桓幾日也要北上,說不定從他們那兒過路呢,奴才不敢糊弄。”

“就是這樣,我讓官府發遣你們回去。”弘曆摸了摸那個小女孩的頭,說道,“回去好好把地種起來,別往外逃了。至於墾荒的事,田中丞已經明白,前幾日上摺子說,‘胥吏不法,借墾田爲名逼民外逃,今日已知爲政當因勢利宜矣’——他已經明白,又是清官,不會再讓你們離鄉背井了。”

王老五一家聽得似懂不懂,但弘曆的意思是聽明白了:不必一路討飯,回鄉能安生種地過日子。大人孩子像仰望神明一樣凝注着弘曆,喃喃祈禱:“請老爺留個名諱給我們。我們給您立長生牌位……您老人家這麼善行,天必定照應您中頭名狀元,代代公侯……”弘曆聽着只是暗笑,已轉身出去,又對範時捷道:“賞他們二十兩銀子,回去好置農具牲口。”

李衛和範時捷陪同弘曆回到城裡總督衙門,天色已經向晚。三個人聯袂從儀門進了大院,只見議事廳前已站滿了大大小小官員,首府首縣忙得滿頭熱汗張羅着擺佈筵桌,家人們走馬燈似地掛燈扛座墊搬屏風,還有人喊叫道:“進內院請問一下憲太太,制臺爺回沒有?”弘曆一笑,說道:“李衛,你不回來這裡成了沒王蜂,連翠兒也忙上了。我可是飢腸轆轆了,先在翠兒那吃點點心打打饑荒吧。”李衛說道:“請老範這邊照應一下。我陪爺進去,開筵時再出來。”因見弘曆已經走遠,便跟過來一同進院。老遠便聽夫人翠兒大聲大嗓地支派:“去尋老爺的人回沒有?回來叫他快點來見我!主子爺是愛乾淨愛雅緻的,那個花裡胡哨的屏風弄一邊去!倒是那幅虯龍鳳竹松鶴圖屏只怕還合式——你死瘟在門洞裡作麼?去,把那套紫砂茶具——哎呀,是老爺回來了!真是的,穿這麼一身到哪裡——哎喲!今我這眼是怎的了,這不是我們少主子麼?”她絮叨着,一反眼見弘曆也在,拍手打膝過來請安,替弘曆拍打着身上的灰土連說帶贊,口中還夾着嘆息:“我小時落這個雞視眼,每日到這時分竟是個瞎子,竟沒瞧見我的少主子!這死鬼的也不吭一聲,專站着瞧我的西洋鏡兒。四爺,您怕有三四個月沒來的了吧?我天天巴巴兒地盼,心裡只是個放不下。說過去請安,日日都是使得的。偏他說四爺有話,除了逢年過節不叫我過去!怕四爺落個‘交通大臣’的名聲兒——我想,我跟別人不一樣,我是康熙四十六年就跟了主子萬歲爺在娘娘跟前侍候的。說句賣老的話,四爺臨盆還是我侍候熱水呢!那也真是讓人詫異,滿院的那個香啊,屋裡的燭不知怎麼那麼紅、那麼亮,連窗戶紙都映得紅透了。爺頭一聲哭出來,嘎聲亮得金鐘似的,裡三院的奴才們都聽得一愣:爺是大貴大富大不一樣的命,這是註定了的!老主子當時正禪定,您知道他老人家那脾氣,天塌下來也不相干的——竟也睜開眼,聽了半日才又入定過去——那可真是異樣的!”……一頭說,一頭和李衛攙擁着弘曆進了堂房。請弘曆居中坐了,插燭兒般和李衛跪下拜了三拜,起身又一迭連聲吩咐:“先給主子送點心來,沏茶!”

“是!”

裡裡外外丫頭老婆子見李衛翠兒都跪了,都“唿”地隨着跪下,此刻忙答應着出去張羅,早有一個大丫頭端着幾隻蛋花春捲,兩個小饅頭,幾塊細巧宮點進來,後頭小丫頭捧着一碗茶小心翼翼地跟着。翠兒和李衛忙接過來,親自安放在弘曆桌前,翠兒道:“請主子將就着用點。主子愛用我糟的鵝掌,因說您要回北京,都收拾了裝車了。還有給皇上娘娘做的鞋,皇上說比大內那些針線上人作的合腳熨帖,我也叫人封了箱子裡帶上。皇上娘娘有事沒事賞東西都還惦記着我這老村姑,我就有一萬分心也答報不了。李衛也不是什麼好身板,少主子瞧他老了,好歹在北京給他找個閒衙門混。我也得沾光兒常常進宮見見我們老少主子,主子娘娘,他時不時的還能進京,我只能幹看,心裡念記主子的心比他還強十倍!”說道便抹眼淚兒。李衛道:“大高興的日子,你哭個什麼?真是的,也不怕四爺笑!”翠兒破涕笑道:“我也真是,半老了越發沒成色。我是見了主子愛呀!我們老主子是佛心慈悲,外面兒上冷心裡熱,拔苦救難降妖伏魔。這少主子,你細瞧,這模樣,這身段,這氣概,還有這心地學問,扮上觀音是觀音,扮上佛爺是佛爺呢!”

弘曆邊吃點心、啜茶邊聽她一套接一套聒絮奉迎,從政務叢繁中游脫出來,主子奴才猶如家常閒侃,真覺得心恬意恰溫馨不可名狀。因笑道:“你都要成‘快嘴李翠蓮’了!當日在我書房裡侍候,還悶嘴葫蘆兒似的呢!我就取你這依戀主子的心,這就叫不忘本。李衛把兩江治理得好,督撫各司都聽他的,相與得好。兩江是天下財賦根本之地,不能沒有個能幹心腹大臣在這坐鎮,所以現在不能想回北京,到時候我自然替你們說話的。萬歲爺也時時惦着你們的,又怕門下奴才在外作官不成器,壞了他老人家名聲,又怕累着了你們。他老人家想等新政有個眉目,學聖祖爺,也要南巡,是必要住到你家來的。就如今李衛去北京,也可帶你。你是一品誥命,隨他進京朝見一下主子、主子娘娘也是題中應有之義。見面盡容易的,何必傷感?”他又呷了兩口茶,沉吟說道:“今兒筵上,就說我五日後走。其實呢,後天晚上我就要起程了。”

“四爺!”李衛驚訝地望着弘曆,說道,“南京官員要郊送的呀!您要微服,路上變一變裝就是了。五天後我突然說您早已去了,怕下頭人議論,請主子……”弘曆點點頭,語氣變得有點沉重:“我本不想大張旗鼓,而且這樣一路也能看看春景,體察些子下情。你恐怕還要派些人丁暗地裡維持一下,我總覺這一道兒上不甚安全似的。”

翠兒和李衛目光都是霍然一動。李衛皺着眉頭冥思苦想,翠兒卻道:“南京人說六朝金粉繁華之地,什麼能人不出來?當年朱三太子鍾三郎一窩子賊,就在毗盧院山上架紅衣大炮,要在聖祖爺南巡時候行刺①參看《九王奪嫡》第十八回……那裡頭僧道雜處,飛賊大盜多的是,哪裡能一網打盡了?奴婢前些時去雞鳴寺進香,見一個遊方道士,說是紅陽教的,用鐵鏟剜開青石板,種上葫蘆兒澆上沸水,吟誦咒語,當時就長出葫蘆芽,拔絲似的抽蔓爬藤開花結葫蘆,圈着看的人有好幾千!我說這是個有道行的,佈施了五十兩銀子。回來跟他說,他倒派人去拿那道士,說是‘白蓮教’妖道惑衆。四爺要出了什麼事,說不定就是這些賊呢!”她說完,竟不自禁打了個寒顫,雙手合十喃喃道:“阿彌陀佛!”李衛卻問道:“四爺,那首詩您能不能給奴才譬講譬講?”

“詩裡沒有惡意。”弘曆不安地搓了一下手,“似乎和我遊戲,報警有人暗算我。至於暗算我的人,他說是個權勢極大的人。”其實李衛只要稍稍有點學問,或讀過《詩經》,就知道“”二字特指兄弟,除了弘時沒有第二人,無奈他不懂。但李衛是天分極高的人,出了名的“纏死鬼”,從“權勢極大”四個字已經隱隱聽出了弘曆雙關之意。他頓時凝住了眉頭,說道:“四爺,記得前年您去山東賑災,有個叫吳瞎子的火居道士,連殺萊蕪三個朝廷命官當衆投案。後來您查出這三個官都是侵吞賑災款的髒官,出脫他只定了個斬監候。我已經放了他,補在山東臬司衙門當巡捕頭兒。一個月前我慮着爺回京必定微服,沒人護駕不成,寫信叫山東放人過來。吳瞎子是終南劍俠胡富山的關門弟子,武林和他過招七個回合沒有個不敗的,所以諢名‘七步無常’。直隸山東河南安徽他黑道朋友多得不計其數,爺無論如何消停一下,等着他來再走,再不然請端木家來個高手也成。從這裡到北京關山萬里,奴才怎麼放得心?奴才要親自陪爺走的。翠兒也思念老主子,乾脆都跟着,湯湯水水的也有人侍奉,可成?”

弘曆笑道:“我不過隨口告訴你一聲,多留心此地治安,你就這麼鬧起來,又是展期成行,又是等人,又是護送的!生死百命,你就弄得萬事周全,就保得我平安?還照我方纔說的辦,你只發文沿途照應,這是欽差的規矩。如今不是兵荒馬亂年月,太平世界法紀嚴森,我裝神弄鬼的,叫人笑了去!”

李衛還要說話,見尹繼善、範時捷後頭跟着按察使毛孝先,還有一個六品官,穿着鷺鷥補服五短身材黑紅臉膛,隨在毛孝先後頭擺着方步進來,卻不認識,便住了口。四個人給弘曆請了安。弘曆端詳一下那位官員,笑道:“這不是戶部的劉統勳麼?怎麼也在這裡?”劉統勳端莊嚴肅不苟言笑,一躬身朗聲說道:“回王爺,奴才是調糧來的,已經完差,奉皇上旨意,隨同王爺回京。”

“前頭席面已經備好。”尹繼善見弘曆還要問話,忙插口說道,“公事還有辦完的時候?統勳左右是要隨四爺一道兒走的,我們專門來請四爺安席。”

“好吧。”弘曆一笑起身,說道:“我已經吃飽了,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麼!”

第88章 忠王掞忠諫諷胤稹 烈鄭氏烈殞答胤初(2)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141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1)第57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1)第223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1)第15章 畏艱途能吏辭重任 清庫銀明君呈愁顏第241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1)第204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2)第103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1)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211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1)第220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2)第104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2)第248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2)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60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2)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11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1)第122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2)第11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1)第15章 畏艱途能吏辭重任 清庫銀明君呈愁顏第225章 揣叵測弘時會莊王 獄文字名士遭奇辱(1)第38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2)第48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2)第121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1)第8章 狹路相逢鬼魅相鬥 猢猻用智孩兒倒繃第102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2)第281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1)第190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1)第216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2)第162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1)第244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2)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248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2)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271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1)第64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2)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第109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1)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256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2)第129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1)第261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1)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11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1)第147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2)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228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2)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217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1)第81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1)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223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135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1)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100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2)第149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2)第208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2)第129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1)第264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2)第260章 八福晉撒潑鬧御苑 喬引娣承恩會舊情(2)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41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1)第225章 揣叵測弘時會莊王 獄文字名士遭奇辱(1)第70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2)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5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1)第194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1)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12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2)第40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2)第142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2)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228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2)第126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2)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14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2)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261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1)第234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2)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45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1)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127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1)第140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2)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166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1)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177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2)第83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1)
第88章 忠王掞忠諫諷胤稹 烈鄭氏烈殞答胤初(2)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141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1)第57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1)第223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1)第15章 畏艱途能吏辭重任 清庫銀明君呈愁顏第241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1)第204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2)第103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1)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211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1)第220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2)第104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2)第248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2)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60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2)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11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1)第122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2)第11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1)第15章 畏艱途能吏辭重任 清庫銀明君呈愁顏第225章 揣叵測弘時會莊王 獄文字名士遭奇辱(1)第38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2)第48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2)第121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1)第8章 狹路相逢鬼魅相鬥 猢猻用智孩兒倒繃第102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2)第281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1)第190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1)第216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2)第162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1)第244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2)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248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2)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271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1)第64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2)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第109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1)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256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2)第129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1)第261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1)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11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1)第147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2)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228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2)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217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1)第81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1)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223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135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1)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100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2)第149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2)第208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2)第129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1)第264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2)第260章 八福晉撒潑鬧御苑 喬引娣承恩會舊情(2)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41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1)第225章 揣叵測弘時會莊王 獄文字名士遭奇辱(1)第70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2)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5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1)第194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1)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12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2)第40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2)第142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2)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228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2)第126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2)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14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2)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261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1)第234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2)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45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1)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127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1)第140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2)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166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1)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177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2)第83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