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山林神醫隱

兩人跟着杏妹到了側室,杏妹着人端了茶水上來。孫向景接過茶水一聞,頓覺甜香清淡,棗香濃郁,向碗中看去,原是蜜棗甘草枸杞等物泡製的棗茶。

徐方旭喝了一口,大爲稱讚;孫向景雖是直咽口水,卻端着碗不敢進嘴。原來早年師孃給他講故事時,曾說過前朝玄奘和尚西行之事,中間見到和尚被蜈蚣精用棗茶藥倒,留了陰影;又想起之前這杏妹御使毒蟲的場景,更是不敢下嘴。

杏妹見了孫向景端着茶碗,臉上變色,便拉了椅子做到孫向景身邊,說道:“小夥子怎麼不喝水啊?是怕我在水裡下毒麼?”

孫向景聞言尷尬一笑,也就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只覺得入口清甜,十分受用,不禁幾口喝完,滿意地砸吧着嘴。

杏妹此時仔細看了孫向景的樣貌,又不住稱讚他年輕有爲,長得一副好相貌。雖然杏妹已經一把年紀,不過言語用詞都十分妥帖,語氣又是慈祥,誇的孫向景滿臉堆笑,覺得這婆婆竟也是十分親切。

兩人用了茶水,杏妹又問起阿郎小哥的情況。徐方旭如實說了,又取出先前侗人歸還的錦囊交給杏妹。杏妹直說自己已經看過了錦囊,也看了藥丸藥方,感慨這弟子雖是沒能學成大道,也是天賦過人,心地又好,處理得十分得當。

孫向景聞言不悅,嘟嘟喃喃,杏妹便問了他緣由。孫向景想着對老太婆也沒什麼好隱瞞的,便貼着杏妹的耳朵悄悄說了,聲音雖小卻十分激烈,也是十足委屈。

杏妹聽了呵呵大笑,一張沒牙的嘴更是難以合攏。過了片刻,杏妹忽然說道:“你的病我大概心裡有數了。”

兩人一愣,心說這杏妹不曾診脈問病,甚至連孫向景的身子也幾乎不曾碰到,竟就已經有了診斷。徐方旭頓時覺得心中一片希望升起,連忙請教杏妹。

杏妹說道:“我的醫法跟你們漢人又是不太一樣。從你們進門開始我就已經在問診,看了你家小孩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又給他喝了棗茶,聞見他飲過蜂蜜、紅棗、甘草、枸杞以後嘴裡的味道,便大概知曉了他五臟六腑的情況;再加上我那個沒學成的弟子給出的藥方,便大概知道小孩的病情了。”

徐方旭聽得發愣,大感不解,又再詢問。

那杏妹呵呵一笑,直說:“你們漢人看奇經八脈,陰陽兩氣,可是人的不同除了靜脈陰陽,還有心情秉性。我看病觀七情六慾,治精、氣、神、意,調和氣血之後再對症下藥,陰陽寒熱自然平衡。七情六慾又與五臟六腑對應,所謂‘過喜則傷心,過怒則傷肝,過思則傷脾,過悲過憂則傷肺,過驚過恐則傷腎’,不一而足。”

徐方旭聞言恍然,這些理論卻是與漢醫也是相同的。

那杏妹又說道:“我看你家小孩心思純淨,赤誠自然,知道他溼氣火氣俱重而平衡。然而蜂蜜入口酸,甘草入口苦,是五臟不調,寒熱相交。又看他相貌出衆,髮梢細軟,手腳纖長,不似男孩,故知道病起在肝腎。我徒弟疑心他患有隱疾,小孩又矢口否認,說明病在先天卻是後天不調。”

徐方旭與孫向景聽得目瞪口呆,心中狂呼,驚爲天人。

Www▪ ttκǎ n▪ ¢O

杏妹見他兩人一臉震驚,更是得意,又說道:“我診斷,你家小孩先天肝腎不足,後天用藥有失。一年犯病兩到三次,病時渾身寒熱交替,神志不清,水米不進,看他歲數,應該還坎離不交,水火未濟,勞神奪精,心不御神,腎不攝精,發病便無陽而滑精。可有錯漏?”

孫向景臉紅低頭,徐方旭卻是普通跪倒,口尊神醫,直求杏妹解救。

杏妹扶了徐方旭起來,說道:“此病根植已深,一時間也是難以拔除。若是你願意把小孩留在我身邊十年八載,我或許能夠將病根徹底拔除,再傳他我一生醫道,你看如何?”

徐方旭看向孫向景,卻見他不住搖頭,知他不肯。杏妹見了也就嘆氣道:“如此也是緣分不夠,不能強求。既然難以斷根,我便爲他施治一番,也好叫他以後少犯幾次病。須知‘男子二八而陽精升,約滿一升二合,養而充之,可得三升,損而喪之,不及一升’,若是任由這般下去,恐怕也會貽誤小孩一生。”

徐方旭再叩頭,又想起自己還有仁欽桑布上師賜予的幾張古藥殘方,連忙從懷中取出,請杏妹觀看。杏妹聽說兩人曾拜了吐蕃苯教的大德,也是吃驚,再看手中幾張藥方,一時呆立原地,直呼不可思議,一時發足狂奔,丟下兩人往後堂跑去,自是去了安靜處仔細研讀。

第二天,杏妹一早叫人將兩人從頭領家中請走。兩人到了杏妹家裡,見那杏妹兩眼通紅,更是形銷骨立,想她莫不是整夜研讀苯教藥方,心下大爲不忍。

杏妹卻是毫不在意,帶兩人到了一處僻靜屋中,領孫向景脫光了躺在牀上。孫向景一時扭捏不已,不願再異性面前脫得精光,杏妹卻是毫不在意,說道:“我這把年紀,看的還少麼!你還怕我這個老婆子佔了你的便宜不成。”

孫向景無法,只得扭捏着除去衣物,又要徐方旭轉過頭去,徐方旭噗嗤一聲,說道:“我從小看你光屁股長大的,這麼多年什麼樣子沒見過,某說是,就是,哈哈……”

孫向景更是羞憤,只得脫了衣服,赤條條躺在牀上,緊閉了雙眼。不多時,便聽見旁邊水聲響動,不由睜眼看去,卻是嚇得魂飛魄散。

只見杏妹着徐方旭提了一直水桶進來,桶裡乘着半桶水,水裡遊忙了小指粗細的螞蝗。孫向景嚇得不輕,起身就要逃跑,卻被杏妹一指點中大穴,軟到在牀上動彈不得。

杏妹伸手夾出一條螞蝗,說道:“你血氣中寒熱混雜,需請這寶貝先給你放去些許血氣,我在給你刮痧去除溼熱,隨後用藥才能深及肺腑。別怕,它們只喝血,不吃肉的。”說着便將那條螞蝗按在孫向景身上。那螞蝗口器極其鋒利,孫向景只覺得皮膚微微一疼,便沒有了感覺。

接着杏妹又連連下手,去了數十條螞蝗掛載孫向景身上。徐方旭再一旁看得汗毛倒豎,渾身發冷。

不多時,那些螞蝗個個吸得飽滿紅亮,原本又黑又細的螞蝗此刻個個鼓脹,似乎一碰就要炸裂開來一般。

杏妹見螞蝗吸得差不多了,便取了些幹曼陀羅草來,燒着了圍着螞蝗轉了一圈,那些螞蝗便紛紛掉下,又被杏妹撿起丟回桶中。

徐方旭看孫向景面色發白,連忙脫了大氅蓋在他身上,手指碰到他的皮膚只覺得一陣冰涼,又想起那日的噩夢,不由得緊閉雙眼,不忍再看。

杏妹自熬了湯藥,要徐方旭喂孫向景喝下。服下藥後孫向景臉色好了些,卻還是沒精打采地,只是倦倦地不願說話。

過了一會兒,杏妹又取了一片竹板進來,要徐方旭將孫向景扶起,拿竹板在孫向景耳後、脖頸、脊背上不住地刮,直颳得那幾處出現了紫紅色的血條,這才罷手,又端了一碗湯藥進來。

一番治療結束,孫向景已是隻剩半口氣在。先前放血不說,杏妹的藥卻是又酸又臭,就像隔夜的泔水一般,難以下嚥,徐方旭餵了他兩勺,見他實在不願再喝,不得以卡了他的喉嚨,將稍涼寫的湯藥一股腦的灌下,弄得他不住流淚,委屈非常。

杏妹讓孫向景穿了衣服,躺着休息,又將徐方旭叫到一旁。

杏妹從桌上拿起三張寫好的方子,說道:“那吐蕃神醫果然不同凡響,那幾幅方子都是取了以毒攻毒的法子。只是方子似乎有些錯漏,我替你整理了一番,得了這三幅絕方。雖是以毒攻毒,這方子也是危險得緊,我也不敢擅用,只交給你。若是病情危重之時,任去一方煎藥服下,只要挺得過去,便能保證一兩年間無虞。只是這方子毒性猛烈,可一不可再二,任何一幅方子都只能用一次,若是再用則必死無疑。”

徐方旭聽得心驚,連忙感謝收下,妥當放在懷中。又問起孫向景的情況。

杏妹嘆了口氣,說道:“原本也要跟你說的。小孩病得太久,已是十分嚴重。之前與你說十年八載也是寬他的心,我是沒有把握的。原本看他的氣色,最多隻能再撐個兩三年罷了。如今我放去了他小半的血液,病氣自然會弱些,可也難免反覆,只是令他多活幾年罷了。”

杏妹說着,又拿出一道方子,說道:“我那徒弟平日裡用的藥丸總有些欠缺,我又補足了些。只是這藥丸炮製便要半年左右,我怕是來不及給你們準備了。你自收了藥方,日後找人做了,他犯病時給他吃上一丸,便能好上許多。”

徐方旭聞言叩頭感謝,自是取了黃金銀兩要給杏妹,杏妹臉色一肅,說道:“你看我老太婆是卻錢的麼?我侗人坐擁金礦,開採不絕,這些東西我要多少有多少。我爲你家小孩治病,一是感謝你們仗義出手相助,挽救我侗人與水火之中;二是全我那徒弟的一份緣法,他難得給人治病一次,做師傅的自然要幫他一把。”說着轉頭看了看那金銀,說道:“快收起來,我不喜歡這些東西。”

徐方旭無法,只得收了金銀,再拜謝了杏妹。杏妹直說不喜歡這些虛禮,讓他省了。兩人又去看孫向景。

說也奇怪,這杏妹的藥真是比之大羅仙丹也不遑多讓。孫向景之前被放了那麼多血,服了杏妹的藥竟然緩了過來,此刻雖是臉色還有些不好,氣息卻是十分平穩有力。見了兩人進來,孫向景直朝徐方旭哭訴那藥難喝,自己此刻嘴裡還有味道,又轉頭感謝杏妹,多謝她爲自己看診。

杏妹咯咯直笑,直說她年紀大了,多於年輕人相處也是好的,會覺得自己也年輕些許。孫向景聽她這樣說,自然要與她多說些話,便問她昔年落洞之事。

杏妹說道:“侗人說的落洞,其實也不過是被山間瘴氣衝撞,失了神意而已。那山裡百花百草,百種野獸,花草凋零腐爛,野獸便溺死去,都會產生各種氣息,人碰到了就會壞了陰陽,失了神意。神意一失,氣血自然無主,慢慢也就散了。我當年也是受了瘴氣衝撞,原本要死的,幸好得了一位苗人的醫師解救。苗人擅長用蠱,那位醫師也不例外,他看我體質純陰,便收我做了徒弟,傳了我苗人的蠱術和醫術。不久後我師傅走了,我一人又苦心鑽研侗人的醫術,終於有所成就,這才被大家當作了神醫。只是侗人被苗人所救始終有些不好,族裡便也沒有幾人知道,都說我是落洞的神女罷了。”

孫向景聽了,才知道箇中原委,也是感嘆。徐方旭突然想起一事,又拿了那阿郎小哥的錦囊出來,交給杏妹,並說這是杏妹所賜之物,不敢佔有,請她代爲歸還。杏妹也就結了過來。

如此,孫向景便在杏妹家中養病,直過了半月有餘,身體才大爲康復。這半月間,孫向景與杏妹卻是十分投緣,杏妹一把年紀,竟也是向那小姑娘一般喜歡俊美少年,得了孫向景的陪伴自是歡喜得緊。孫向景又是嘴甜得很,最是招女人喜歡,兩人成日湊在一起,一老一少,也是有趣。

半月之後,兩人自是道別。杏妹偷偷摸摸給孫向景塞了一個包袱,孫向景也偷偷摸摸收下。徐方旭再一旁看得好笑,想這兩人便如掩耳盜鈴一般,也不顧及自己就在旁邊。也不說破,心想個人自有個人的緣法。

兩人一時離了侗人的寨子,依舊往大理國方向去了。

初春的風中,孫向景滿面紅光,腰間一個錦囊搖曳不休。

第九章 既有歡喜意第五章 揮淚別如來第三章 高僧成屍出第二十五章 奇香伴身畔第二十章 再見故人顏第九章 融融冬日暖第七章 江湖路雖遠第一十九章 月下述心事第一十章 難信眼前人第二十五章 青城山下客第一十六章 枯榮自有時第一十四章 四下狼煙起第四十六章 神卦通天玄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四十四章 此間巫道演第四十六章 北下鐵騎多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二十二章 古人自多情第二十六章 惡客入莊來第三十二章 望輝照空玄第二十九章 風捲江湖雨暗村第三十二章 望輝照空玄第一十四章 化爲繞指柔第二十八章 崎嶇不易行第三十六章 隱秘自難言第三十七章 退而求其次第五十章 難敵血修羅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光第一十三章 安定難尋覓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二章 廟前紅梅開第一十六章 衣着髒淨分第三十四章 朱門閉雲羅第六章 熱心薦故人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六章 化作江湖義第九章 既有歡喜意第七章 江湖路雖遠第五十四章 反掌滅外敵第六十二章 此人萬難惹第二十六章 久別重逢時第三十八章 笑迎刀斧來第一十三章 妖人闖喜宴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一十八章 彌勒求神藥第六章 兒郎舞劍忙第一十八章 垂老不得安第一章 夜來不速客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第五章 揮淚別如來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四十一章 本是同根生第二十章 山林神醫隱第一十五章 師門情深重第三十五章 窺破天道意第二十二章 古人自多情第一十二章 水寒傷馬骨第四十八章 軍中起亂弦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九章 既有歡喜意第六章 萬戶起紛爭第一十四章 路遇刁民難第五十九章 亂局初顯露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第一章 波瀾隱又起第二十七章 見說蠶叢路第二十六章 惡客入莊來第四章 妝成秋娘妒第一章 風雪夜來客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四十六章 再別恩施顏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五十三章 性命終得保第三十一章 此間有奸佞第二十四章 紅顏夢魘中第四十二章 寶書自難得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四十六章 再別恩施顏第四十七章 噩耗連番至第二章 大業有望日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四十章 開國何茫然第二十九章 武將刀劍出第二十一章 再見太和者第六章 兒郎舞劍忙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二十八章 借刀斬生機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五十七章 得聞今天秘第一十四章 不老長春谷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一十九章 更有隱情在第八章 相逢會有時第二十二章 見面好相認
第九章 既有歡喜意第五章 揮淚別如來第三章 高僧成屍出第二十五章 奇香伴身畔第二十章 再見故人顏第九章 融融冬日暖第七章 江湖路雖遠第一十九章 月下述心事第一十章 難信眼前人第二十五章 青城山下客第一十六章 枯榮自有時第一十四章 四下狼煙起第四十六章 神卦通天玄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四十四章 此間巫道演第四十六章 北下鐵騎多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二十二章 古人自多情第二十六章 惡客入莊來第三十二章 望輝照空玄第二十九章 風捲江湖雨暗村第三十二章 望輝照空玄第一十四章 化爲繞指柔第二十八章 崎嶇不易行第三十六章 隱秘自難言第三十七章 退而求其次第五十章 難敵血修羅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光第一十三章 安定難尋覓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二章 廟前紅梅開第一十六章 衣着髒淨分第三十四章 朱門閉雲羅第六章 熱心薦故人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六章 化作江湖義第九章 既有歡喜意第七章 江湖路雖遠第五十四章 反掌滅外敵第六十二章 此人萬難惹第二十六章 久別重逢時第三十八章 笑迎刀斧來第一十三章 妖人闖喜宴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一十八章 彌勒求神藥第六章 兒郎舞劍忙第一十八章 垂老不得安第一章 夜來不速客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第五章 揮淚別如來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四十一章 本是同根生第二十章 山林神醫隱第一十五章 師門情深重第三十五章 窺破天道意第二十二章 古人自多情第一十二章 水寒傷馬骨第四十八章 軍中起亂弦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九章 既有歡喜意第六章 萬戶起紛爭第一十四章 路遇刁民難第五十九章 亂局初顯露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第一章 波瀾隱又起第二十七章 見說蠶叢路第二十六章 惡客入莊來第四章 妝成秋娘妒第一章 風雪夜來客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四十六章 再別恩施顏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五十三章 性命終得保第三十一章 此間有奸佞第二十四章 紅顏夢魘中第四十二章 寶書自難得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四十六章 再別恩施顏第四十七章 噩耗連番至第二章 大業有望日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四十章 開國何茫然第二十九章 武將刀劍出第二十一章 再見太和者第六章 兒郎舞劍忙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二十八章 借刀斬生機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五十七章 得聞今天秘第一十四章 不老長春谷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一十九章 更有隱情在第八章 相逢會有時第二十二章 見面好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