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既有歡喜意

科考從來都是國之大事,除了殿試僅一天之外,鄉試和會試都是三到五天不等,其中考覈繁複無比,種類龐雜。而考生一旦進入考場之後,便如坐牢一般,獨立於考場號房之中考試三天,吃住不得離開。

此時練武的好處也就表現了出來,孫向景和惠博文多少都有些武藝在身,孫向景還更加精深一些,自然能夠通過運轉內息,調節身體節律還短暫辟穀,只需適時地用些飲水,其餘一應的進食排泄都可以避免,同時還能保持肉身和精神都在一個相對巔峰狀態,卻是比之一般的考生多了許多優勢。

呂祖曾經有言,“只修性,不修命,此爲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這句話固然是黃老家的丹道丹經,但是大道唯一,殊途同歸,卻也是一應地描述了世間道理。尋常讀書人埋頭苦讀,飲食不周,五臟不調,肉體衰朽,縱是才思敏捷,亦是精神無力支撐思考,就如茶壺裡煮餃子一般,有貨倒不出,卻是難以發揮正常。

呂祖所言之“性”、“祖性”二者,脫離丹道之後或可理解爲“學問”以及“道理”,而“命”與“丹”,則是可理解作肉體。丹道之言,也就是教人保養肉身,活躍精神,二者並進,才能一舉成功,所謂“入聖”。

就在這考場之中,普通讀書人就比練武者要吃虧許多,故而其實當今朝堂之中,頗有不少出身武林門派之人,其實也是起一個江湖檢視廟堂的作用。只不過這些人一旦入仕,就自然斷絕了與師門的名分關係,箇中因果糾纏,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既有爲師門,爲江湖,爲百姓謀福祉者;也有一入公門深似海,世間只存我一身的背棄之徒,都是各自選擇,一應師承也是不會追究的。

孫向景和惠博文兩人蔘考,倒也是十分順利,三日之後文章考題一應答完,隨着一衆考生出得貢院,除了稍微有些疲倦之外,其餘情況倒是還好。而其餘考生的精神狀態,對比起兩人來就是相差甚遠,個個都是形銷骨立,要麼萎靡不振,要麼亢奮難安,叫兩人看着也是心中感嘆,知道每年科考都有不少人在考場中發瘋,卻是真實不虛,也是這科考太過折磨衆人。

他兩人自有超越常人的一應天賦,雖然也是苦讀,但是不必尋常讀書人一般廢寢忘食,還是比較輕鬆。投入較少,自然也就不太掛心,並不將科考當作唯一出路,精神也就十分放鬆,反而發揮極好,都是自我覺得滿意。

兩個小孩兒參加考試,師孃自然是十分的擔心着急,雖然長生老人幾次三番勸她,直說兩人這次不過是鄉試,頂多是求個功名,並不左右未來前途,叫她不必這般擔心。可是師孃只說這等嚴峻生死危急,卻不是長生老人所能理解的。

長生老人也是無奈好笑,他一個身經百戰的進士,竟被師孃說得連她都不如,卻是看着像是師孃是經過大考的,而長生老人不是。徐方旭也是看着兩位這般逗趣,覺得好笑,內心還是暗暗希望孫向景能考個好些的成績,卻是因爲鄉試也分三六九等,秀才自然也有不同。考出來的成績好一些,不僅發榜時更有面子,今後各處還是頗有幫助。

其實以徐方旭的學問,也是可以去考上一遭的,尋常功名倒也不是問題。只是他志不在此,也有明確目標,長生老人也不逼他,他自己就也不會去考。一門之中,總要有一個撐的起門面,完完全全的江湖人在纔好。

因爲考試就在蘇州城裡,師門衆人倒也沒有像其他少年考生家長一般緊緊跟隨,只叫兩人自己去考了回來便是,也是一種鍛鍊。畢竟兩人或許有些江湖見識,與官府打交道的經驗卻是不多,像科考這種國家大事,除了給人一個功名以外,還能叫他們好好看看官府的運作方式,對其有個認識,也好今後遇到時知道如何操作應對,免得臨時抓瞎,吃虧上當。

也就結束當天傍晚,兩人就是回到了山莊之中,卻不是自己回來,而是惠博文的俗家師兄親自駕車送回。

原來兩人一下子考完,又是感覺成績不錯,一時輕鬆愉快,又爲這三日以來的辟穀飽受了口腹折磨,當即決定出去大吃一頓,犒勞自己。

孫向景大方的很,又是如前年壽辰一般包下了城中酒店的雅間,着實叫了一桌酒席,兩人大吃大喝,一時歡喜。小孩子們在一起,又是突然沒了壓力,自然會玩得過火些,不多時便兩人齊齊喝醉,走路都是扭曲,又是無法自行返回山莊。

好在惠博文在蘇州城裡這麼長時間,他那個師兄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酒家老闆倒是認得他,便去請了他的師兄過來。反正兩人的酒錢早已付過,只不過是現在請不走這兩尊真神,就算是出於兩人安全考慮,去請惠博文的師兄倒也是合情合理。

惠博文那師兄也是一時驚住,自己看着醉成這樣的兩人也是無法。原本他打算就將兩人留在自己府邸之中,待得明日兩人酒醒再送回長生老人哪裡。奈何孫向景醉中都執意要回山莊,這人又考慮兩人今日剛出考場,要是不給長生老人一個交代也是說不過去,只得自己趕着馬車,親自將兩人送到了山莊之中。

兩人自是被一應僕從送下去休息,自有師孃爲他們煮制醒酒的青梅酸湯,一時倒也沒什麼大礙。長生老人更是完全不關心兩人考試成績,放在幾日之後,一衆文官開始批閱,長生老人自然能比任何人都有限看見兩人考試的結果,倒也不需要追着兩人詢問。

只是惠博文那俗家師兄也是第一次來到長生老人的山莊,感慨驚訝之下,也是有意跟長生老人好生討教討教。長生老人念及其也是太和真人弟子,倒也不甚藏私,好生指點了許多武學道理上的東西,權當報答他親自送孫向景回來的意思。只是俗家弟子就與入門弟子不同,兩邊又是不甚熟悉,長生老人的指點自然也就要更婉轉一些,能接受多少就要看各人的造化了。

不過惠博文那師兄倒也真是極好的性子,只要得到了幫助便一應地感謝,絲毫沒有覺得長生老人的指點有不夠的地方,只是不住地對老人謝了再謝,倒弄得長生老人有些不好意思,只覺得這小子倒還心性不錯,也難怪能被太和真人收作俗家弟子。

兩人喝了個爛醉如泥回來,叫師孃和徐方旭好一番照顧。整整一夜之後,兩人才甦醒。也是辟穀三地,腸胃空空,驟然大魚大肉下去,原本就不是養生之道。兩人又是太過高興,作大死喝了許多黃酒下去,更是一時間傷及了腸胃,纔會醉得這般厲害。

照理來講,一般的道家修煉之人,特別是黃老一派的,都是十分注重自身清潔,修煉到一定程度之後不時就要辟穀。練武之人倒是很少這樣做,畢竟相比起身體的潔淨來,維持肉身正常運轉纔是當務之急,除非是萬不得已,他們倒是一般不會委屈了自己的腸胃。

但是無論黃老家也好,練武者也好,辟穀結束之後,多少都要有個恢復的階段,先從細軟流質的食物開始進嘴,隨後才能漸漸恢復正常飲食。也是兩人都是年輕夥子,就算孫向景臟腑弱些也有內勁頂着,否則別說是喝那麼多酒,就是之前吃下去的大魚大肉,也是要好好給兩人一個教訓的。

不過無論如何,兩人還是緩了過來,又有師孃給他們熬得梅子清粥,當天下午倒也就無礙,能夠滿院子亂跑了。

長生老人自然也是關懷過問,不過還是對孫向景好生斥責了一番,聽得一旁的惠博文都是十分不好意思。他知道這是長生老人給自己留面子,或者說是給自己師父留面子,這纔沒有言語上太過責罰。

無論如何,能從兩人嘴裡聽到考得還不錯的消息,長生老人還是十分歡喜欣慰。畢竟雖然他不日就能得到結果,但是能從他倆口中聽到,這消息還是十分有價值,有意義。既然兩人考得不錯,師孃也就藉機做了不少小菜,給兩人好好補補。

酒後腸胃受損,食慾多少不振,師孃的小菜卻是做得十分清淡,一應的少用油水,又是怕兩人覺得寡淡,每道菜都有十分獨特的味道,特點明顯。有海魚生切的薄片,有豆腐豬肉同煮的鮮湯,有酥炸鮮脆的蔬菜,還有加了小蝦米的濃粥,衆人都是吃得盡興,長生老人也說頗有異域東瀛感覺,也是清爽。

就這樣兩人考完了這一次的鄉試,自也在山莊中逍遙了一些日子。

八月初二,杭州來了一封信。

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一十三章 何意百鍊鋼第一十章 又聞佳訊來第一十一章 兩家父母會第二章 當知不仁意第二十二章 重遇意中人第三十五章 忽聞驚天變第二十章 山林神醫隱第一十二章 兄弟啓程忙第一章 前情或已忘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三十二章 折戟落凡塵第二十章 山下人間態第一十一章 飲馬長城窟第二十七章 一招得其道第五十四章 反掌滅外敵第四章 問詢皆驚然第四十二章 寶書自難得第二十七章 二心終歸一第四十四章 兄弟入圍羅第一十七章 四郊未寧靜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五十五章 隕星從天過第二十六章 殉道有情人第四章 生死神宮處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四十七章 高僧涅槃處第二章 大業有望日第二十九章 黃雀露尖喙第二十一章 再回久別處第八章 相逢會有時第四十六章 重開不熄宴第三十一章 座下神武者第四章 人情亦艱難第五十七章府中無情客第一章 夜來不速客第二十八章 崎嶇不易行第一十五章蚍蜉撼大樹第五十九章 亂局初顯露第六章 化作江湖義第二十一章 大理好風光第四章 生死神宮處第九章 難得有情郎第一十九章 豺狼遍地走第六章 一門情誼長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一十八章 兩家相告辭第二十七章 見說蠶叢路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三十二章 暗藏虎狼師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二十五章 虜陣橫北荒第一十四章 不老長春谷第九章 神女慈悲意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四十一章 修羅求經卷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一十六章 衣着髒淨分第一十九章 月下述心事第二十九章 武將刀劍出第五十八章 故交有心人第三十五章 窺破天道意第四章 再看理和情第二十九章 武將刀劍出第六十二章 此人萬難惹第一十八章 歸來對峙時第一章 冬日練功時第四十六章 神卦通天玄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二十八章 借刀斬生機第四十二章 寶書自難得第二十八章 身外皆不存第一十章 切切美規嬌第二十七章 見說蠶叢路第二十四章 昔日舊恩情第一十八章 歸來對峙時第三十三章 場中亂戰處第一十一章 飲馬長城窟第二章 當知不仁意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六章 一門情誼長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四十九章 一門相商議第一十八章 歸來對峙時第三十一章 此間有奸佞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三章 江湖終大亂第一十一章 人無難度劫第八章 太玄事糾纏第三十八章 重回夢中閣第一十九章 神藥禍凡塵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二十二章 古人自多情第二十八章 借刀斬生機
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一十三章 何意百鍊鋼第一十章 又聞佳訊來第一十一章 兩家父母會第二章 當知不仁意第二十二章 重遇意中人第三十五章 忽聞驚天變第二十章 山林神醫隱第一十二章 兄弟啓程忙第一章 前情或已忘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三十二章 折戟落凡塵第二十章 山下人間態第一十一章 飲馬長城窟第二十七章 一招得其道第五十四章 反掌滅外敵第四章 問詢皆驚然第四十二章 寶書自難得第二十七章 二心終歸一第四十四章 兄弟入圍羅第一十七章 四郊未寧靜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五十五章 隕星從天過第二十六章 殉道有情人第四章 生死神宮處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四十七章 高僧涅槃處第二章 大業有望日第二十九章 黃雀露尖喙第二十一章 再回久別處第八章 相逢會有時第四十六章 重開不熄宴第三十一章 座下神武者第四章 人情亦艱難第五十七章府中無情客第一章 夜來不速客第二十八章 崎嶇不易行第一十五章蚍蜉撼大樹第五十九章 亂局初顯露第六章 化作江湖義第二十一章 大理好風光第四章 生死神宮處第九章 難得有情郎第一十九章 豺狼遍地走第六章 一門情誼長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一十八章 兩家相告辭第二十七章 見說蠶叢路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三十二章 暗藏虎狼師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二十五章 虜陣橫北荒第一十四章 不老長春谷第九章 神女慈悲意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四十一章 修羅求經卷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一十六章 衣着髒淨分第一十九章 月下述心事第二十九章 武將刀劍出第五十八章 故交有心人第三十五章 窺破天道意第四章 再看理和情第二十九章 武將刀劍出第六十二章 此人萬難惹第一十八章 歸來對峙時第一章 冬日練功時第四十六章 神卦通天玄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二十八章 借刀斬生機第四十二章 寶書自難得第二十八章 身外皆不存第一十章 切切美規嬌第二十七章 見說蠶叢路第二十四章 昔日舊恩情第一十八章 歸來對峙時第三十三章 場中亂戰處第一十一章 飲馬長城窟第二章 當知不仁意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六章 一門情誼長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四十九章 一門相商議第一十八章 歸來對峙時第三十一章 此間有奸佞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三章 江湖終大亂第一十一章 人無難度劫第八章 太玄事糾纏第三十八章 重回夢中閣第一十九章 神藥禍凡塵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二十二章 古人自多情第二十八章 借刀斬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