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隱秘自難言

道觀外的那片空地上,被太玄教蠱惑而來的那些壽州百姓依舊在冶煉兵器。只是今日氣氛不同往日,衆人原本早就對太玄教的壓迫徭役有些不滿,只是受制於太玄教弟子的拳腳功夫,不敢有絲毫表現,只得忍氣吞聲,私下裡溝通發泄。 wωω● тTk án● co

幾日前,不知從哪裡開始,信徒中流傳起了朝廷將派大軍來剿滅的消息,衆人更是憂心忡忡,原本想着跟太玄掌教這等降世真神推翻朝廷,能混個爵位土地,金銀女人之類,卻不想一條性命都要賠在這裡。數日間,流言紛起,在一衆信徒間流傳,又說禁軍集結的,又說高僧降魔的,弄得衆人都起了逃命的心思,再不願爲太玄教賣命。

到得今日,情況更是顯得嚴峻。顯示掌教至尊喚走了所有監視的太玄教弟子,後來那些冶煉大師也不知所蹤,一應成型兵器更是早早送走。衆人失了冶煉大師的指點,又沒了太玄教弟子的監視,一時也是慌亂一片,更是消極怠工,只將所剩不多的農具回爐,守着那一鍋鐵水,有些不知所措。

不遠處山坡上的一衆武林人士也將情況看在眼裡,爲首幾位心裡都有些慶幸,暗想太玄教這般自壞根基,一衆百姓早已失了對其教義神通的信仰畏懼。看得面前這般樣子,只怕衆人一聲怒吼,就能將這些信徒盡數嚇退,一個不留。

空相大師最是慈悲爲懷的,又怕太玄教另有埋伏計劃,若是這羣信徒驟然逃跑,只怕會遭到屠殺以震士氣。大師不忍見這般情景,也不願冒險,又聽聞了剛趕來的幾人回報周圍情況,心中有了定計,便也號召身邊衆人,吃了各色兵刃在手,朝着道觀前的空地走去。

太和真人另有安排,並不參與正面戰場,便領了惠博文脫離衆人走開,跟不遠處的一衆丐幫弟子匯合。孫向景見兩人離開,原本還想再問一句,可轉念一想,太和真人護着惠博文遠離戰場也是一樁好事,便也不再多話,只深深看了惠博文一眼,又指了指自己腰間錦囊。惠博文知道孫向景擔心自己,更提醒還有些許護身藥物可用,也就點了點頭,也來不及說什麼話,便被太和真人帶走。

隨着一應武僧和少數別門弟子來到道觀前的空地上,太玄教的人也從道觀中涌出,看樣子怕不是有幾百人,人數上遠遠壓制正道一方。

空相大師慈悲爲懷,不願着急開戰,便領着衆人在身後,自己向前幾步,運起“獅子吼”的神通,朗聲說道:“阿彌陀佛。太玄教諸位施主,請聽老衲一言。如今天下太平,聖上仁治,卻不是諸位施主所能撼動。如今施主謀劃早已暴露,萬千禁軍只在旦夕就要攻來。老衲與諸多武林同道,爲壽州蒼生百姓計,先行一步,前來與施主商談。望施主能迷途知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爲上。”

信徒一方見了一羣和尚前來,爲首那個更是滿滿的高僧風範,一時回想起之前的留言,心中惴惴不安,不住往後退縮。太玄弟子一方卻是不爲所動,既不回老和尚的話,也不管一衆信徒舉動,只是暗自散開,三五成羣結了陣勢,各自將兵刃握在手中。

空相大師見狀,也是一聲長嘆,又說道:“天道不可違。各位施主逆天而行,卻是不怕天譴麼?”

這時,信徒人羣裡幾個花子流氓大聲鼓譟起來,不住喊着“佛祖顯靈”,“金剛降魔”之類話語,攪擾得衆人慌亂。眼見言語如星火燎原一般在人羣中散播響起,這幾個花子流氓更是哭喊成一片,四散逃去,將原本還算整齊的人羣頓時被撞了幾個大窟窿。恐慌情緒無盡蔓延,數日裡衆人不斷散播的謠言終於爆發,百姓們手無寸鐵,自不敢與神僧金剛爲敵,也就隨着那幾個花子流氓,開始逃竄。

人性最是從衆不過,有一個逃跑,就能帶着一羣人逃跑。不多時,近千人的信衆盡數亂成一片,再不顧會受到太玄教的懲罰報復,紛紛四散奔逃,哭爹喊娘,言語中夾雜着含糊懺悔,萬求神僧不要傷害,不多時便散去跑遠了。

太玄教衆人眼看着信徒逃竄,也不干涉阻撓,依舊死死盯着衆人,他們已是抱定了死志,只想着殺一個夠本,殺兩個有賺,哪裡還會管那些普通愚民信徒去留死活。

太玄教一方中,太玄掌教從人羣最後面走出,穿過衆弟子的包圍,站到了最前面,環顧一眼局勢,目光在陳風崇、徐方旭和孫向景三人身上停留片刻,便看向空相大師道:“怎麼只來了這麼點人?當真是中原武林凋敝,還是……其他人埋伏在周圍呢?”

太玄掌教話音未落,就聽見四方都傳來喊打喊殺之聲,每一處都怕有幾百人在交戰。空相大師神色一凝,合十說道:“阿彌陀佛。原來施主亦早有準備,此番前來的弟子怕是不止數百人罷?”

太玄掌教頷首道:“大師所言甚是。既然準備一舉覆滅中原武林,幾百人又怎能成事。想必大師也已經知道,我教不過是旁枝末節,自有上面無窮助力。這次你們自作聰明,分兵埋伏,卻是正中本尊下懷。這幾日裡,你們分兵各處出城,卻不見我教還有數千人從四方趕來麼?”

空相大師面帶慈悲愁容,說道:“阿彌陀佛。施主算無遺策,老衲佩服。只是幾日前,老衲傳書回嵩山,除了召集一衆弟子下山關注朝廷禁軍動向之外,也請動了諸位師兄弟,更驚動了兩位師叔一同下山,怕也有數千人,此刻應該正在與施主的援軍交戰。只是衆生皆苦,施主原不必拖這麼多人下水的。”

太玄掌教也不在意,大笑道:“好好好!本尊自有算計,老和尚也有後着。卻不知最終鹿死誰手,卻是叫人期待。”

空相大師見太玄掌教執迷不悟,也是無法,只得擺起架勢,準備先將首惡拿下,隨後也能佔陣勢上的上風,但求以此平息此次事件,令其不再擴大。

太玄掌教露面之時,孫向景仔細看了看這位掌教。先前他遇見了太玄教的聖女,只覺得她與大理國的蠻女楊瓊十分相像。孫向景當時也問出過,聖女卻只說了一些通玄的宿命理論,虛無縹緲,卻不認爲自己與楊瓊有什麼關係。

孫向景對聖女的一通言論雖未反駁,內心卻是不信。所謂“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天命一說實在太過虛無,做不得準。他們一門依《太玄經注》爲根本,歸根到底是源出《易》之一道,縱是長生老人,也不提天命氣運之說,只論“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更將宿命說法斥之爲邪道、藉口一類,十分看不上眼。

聖女的星辰宿命理論在孫向景這裡站不住腳,那她與楊瓊的關係就顯得十分耐人尋味。楊瓊是大理白蠻女,從未離開過大理國;聖女卻是太玄掌教生養,看似也跟大理國沒有什麼關係。只是楊瓊的生母,羊苴咩城的那位客棧老闆娘曾說過,她與夫君乃是私奔生子,夫君姓楊,早年舍了家中妻女到中原行商,從此渺無音訊,生死不知。

孫向景一直猜測,這位太玄掌教,即是聖女的父親,有可能就是老闆娘的夫君,楊瓊的生父,自己的岳父老泰山。也是有了這個念頭,孫向景才一意孤行,寧可惹徐方旭不快,給兩位師兄增添麻煩,也要親自上一次戰場,親眼看看這位太玄掌教,親口問他幾句,以免大錯鑄成,抱憾終生,自己卻是此生都難以面對楊瓊了。

仔細觀看之下,只見這位太玄掌教三十餘歲年紀,也生的一表人才,相貌堂堂,身材高大,五官中透着一絲儒雅風韻。若不是知道他是太玄邪教的掌教,路上遇見了,孫向景可能還會對他映像不錯,當作一個讀書文人來看待。

大理國與中原有些不同。原本有宋一朝,男女婚配也就十六七歲,要是有那着急一些的,十五六也就能嫁娶。而大理國卻是南蠻所在,風俗開放火熱,極爲看重兩情相悅。走婚風俗不說,就是一般的蠻族男女,也是隻看緣分,不重媒妁。要是男孩兒女孩兒看對了眼,兩家又是相配,那便十三四歲就可婚配,十六七歲爲人父母的也是不少;若是自家小孩兒一直沒有相合的人物,家中父母雖也着急,卻少有媒妁之事,只是一邊囉嗦,一邊順其自然,有些二十出頭的姑娘還待嫁閨中的,也不是少數。

楊瓊今年也已十六,只比孫向景小上一歲。太玄掌教這個歲數,在中原作楊瓊的父親或許有些過早,在大理卻也算是正常。再加上太玄掌教人品出衆,也生得出楊瓊那般俊俏的姑娘。只是孫向景曾聽師孃提起,這小孩兒的長相與夫妻二人俱是有關,楊瓊的母親並不曾說起另有一個女兒,若這太玄掌教真是楊瓊生父,卻是不知他與誰人生下了太玄聖女。

孫向景一橫心,暗道再想也是枉然,不如直接問了,一來消解自己心中疑惑,也算爲楊瓊做了些許事情;而來這太玄掌教要真是楊瓊生父,血脈親情當面,或許還有一線機會勸他回頭。一念既起,孫向景當下就要開口詢問。

※※※

[*] 《易經·乾卦彖傳》

第一十三章 山莊處處情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四十二章 重返清平日第五十四章 又訴山中聞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二十二章 古人自多情第一十四章 不老長春谷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四十三章 終得脫身日第一十四章 路遇刁民難第五十九章 南北並一處第四章 生死神宮處第二十九章 聖代無隱者第三十二章 折戟落凡塵第一十九章 月下述心事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三十章 殿中論如來第三十二章 望輝照空玄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四十章 菩提見心魔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四十四章 事了卻無言第九章 既有歡喜意第四十二章 重返清平日第五章 揮淚別如來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三章 高僧成屍出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二十七章 一招得其道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三十九章 元神攝心意第一章 夜來不速客第五十五章 隕星從天過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三章 論或心與道第七章 嬌娘戲郎才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五章 冷看禽獸變第四章 太師顯鋒芒第二十七章 神威破陣勢第二十三章 英雄末路時第三十一章 座下神武者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五十九章 南北並一處第一十四章 不老長春谷第二十五章 青城山下客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第四章 生死神宮處第四十三章 終得脫身日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九章 融融冬日暖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三章 江湖終大亂第一章 冬日練功時第一十三章 何意百鍊鋼第一十章 天有飛來禍第五十六章 神刀顯真意第二十九章 聖代無隱者第五十八章 又聽因果緣第四十六章 神卦通天玄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二十四章 紅顏夢魘中第三十五章 窺破天道意第二十八章 身外皆不存第二十章 山林神醫隱第一十八章 歸來對峙時第二十二章 重遇意中人第三十章 殿中論如來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一十七章 詭事一時起第四十三章 時來天地動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四十六章 重開不熄宴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一十八章 美酒敬英豪第五章 昔日姐妹情第一十八章 兩家相告辭第四十二章 重返清平日第二章 那人下山來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二十三章 相會待明年第二十五章 悲愴難言盡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七章 古人重相見第一十三章 相見不相識第二十六章 殉道有情人第四十八章 神功待傳承第二章 當知不仁意第二十九章 武將刀劍出第二十六章 久別重逢時第四十二章 情人兩相別第六章 化作江湖義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二十一章 再回久別處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
第一十三章 山莊處處情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四十二章 重返清平日第五十四章 又訴山中聞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二十二章 古人自多情第一十四章 不老長春谷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四十三章 終得脫身日第一十四章 路遇刁民難第五十九章 南北並一處第四章 生死神宮處第二十九章 聖代無隱者第三十二章 折戟落凡塵第一十九章 月下述心事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三十章 殿中論如來第三十二章 望輝照空玄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四十章 菩提見心魔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四十四章 事了卻無言第九章 既有歡喜意第四十二章 重返清平日第五章 揮淚別如來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三章 高僧成屍出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二十七章 一招得其道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三十九章 元神攝心意第一章 夜來不速客第五十五章 隕星從天過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三章 論或心與道第七章 嬌娘戲郎才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五章 冷看禽獸變第四章 太師顯鋒芒第二十七章 神威破陣勢第二十三章 英雄末路時第三十一章 座下神武者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五十九章 南北並一處第一十四章 不老長春谷第二十五章 青城山下客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第四章 生死神宮處第四十三章 終得脫身日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九章 融融冬日暖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三章 江湖終大亂第一章 冬日練功時第一十三章 何意百鍊鋼第一十章 天有飛來禍第五十六章 神刀顯真意第二十九章 聖代無隱者第五十八章 又聽因果緣第四十六章 神卦通天玄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二十四章 紅顏夢魘中第三十五章 窺破天道意第二十八章 身外皆不存第二十章 山林神醫隱第一十八章 歸來對峙時第二十二章 重遇意中人第三十章 殿中論如來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一十七章 詭事一時起第四十三章 時來天地動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四十六章 重開不熄宴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一十八章 美酒敬英豪第五章 昔日姐妹情第一十八章 兩家相告辭第四十二章 重返清平日第二章 那人下山來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二十三章 相會待明年第二十五章 悲愴難言盡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七章 古人重相見第一十三章 相見不相識第二十六章 殉道有情人第四十八章 神功待傳承第二章 當知不仁意第二十九章 武將刀劍出第二十六章 久別重逢時第四十二章 情人兩相別第六章 化作江湖義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二十一章 再回久別處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