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再別恩施顏

孫向景服了杏妹的湯藥,一覺睡到了第二天天亮。徐方旭因着昨夜與杏妹討教醫理,又是連日來奔波勞頓,竟是罕見地比孫向景晚起。等他從客房道孫向景住的那邊之時,孫向景已經坐了起來。

因着先前血氣虧損,孫向景現在還是依舊四肢無力,行動不是十分方便,可能還得臥牀幾日。好在他在杏妹這一脈倒有上百位師兄師姐,杏妹專門安排了幾個十分穩妥的來照顧他。

徐方旭進門之時,孫向景正打開了臨行前師孃偷偷塞給他的包袱,看着裡面的東西默默流淚,情緒倒是比昨日平穩了許多,並不是十分激動。

徐方旭輕輕走過去一看,只見那個包袱裡放着一張大紅的通資財貼,寫着孫向景被抱養那日的八字時辰當作生辰八字,又寫明瞭長生老人名下的一應資產,許諾了十分豐厚的彩禮,又寫了許多貼心的話語。那帖子上的字跡獨樹一格,筆圓韻勝,似有王、顏、楊的意境,卻又別出心裁,自成一家,正是師孃的親筆手書。

大宋一朝的兒女婚事,父母老家一邊要準備納采、納吉、納徵、親迎四道手續,這一紙通資財貼則是議婚之時所用。因着師孃無法遠行大理,只好親手寫了這一份叫孫向景帶過去與楊瓊的母親商量。待得兩人事情定了之後再到中原補齊一應禮儀。

除了這一張通資財貼,包袱裡還有九枚金錢和九枚玉錢,更是師孃多年前收藏的古玩,直接拿出去花可能沒有太大的價值,送進當鋪卻是能換出唐坤送給兩位姑娘那樣的莊子十餘座。這卻是師孃給予楊瓊母女的先行彩禮,也在通資財貼上寫有,只是彩禮中的一部分。

除了這些,更有一支紅珊瑚鑲金點翠鳳凰流蘇簪子,卻是師孃因着不能到場,提前準備的插釵,只待楊瓊的孃親一點頭,孫向景便要將這支簪子戴在楊瓊頭上,完成訂婚。

如今大理國出了天大的變故,師孃準備的這一應東西卻都是用不上了。孫向景拿着握着那支簪子不住把玩,似是在想象楊瓊帶上這支簪子之後的美態,一時又是滿面憧憬,又是眼中淚水長流。

徐方旭只得過去,摟住孫向景,輕輕說道:“向景,千萬別太難過,要是傷了身子就不好了。”

孫向景一直沉溺於這堆東西和回憶中間,一時不料徐方旭出現,驚了一驚,也就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師兄放心,我絕不會傷了自己。一日不見了她的屍體,我就一日不信她真出了事情。先前我不曾告訴過她師父的山莊所在,不過回去之後我就求師父幫忙,遣他百人千人來大理國,縱是把整個大理國翻過來一遍,也要將楊瓊給我找出來!”

徐方旭一時無語,沉默片刻之後低聲問道:“若是……”

孫向景不等他說完,便咬着牙,瞪着眼睛說道:“若是得了確鑿消息,我便拼了性命不要,定叫整個羊苴咩城和段氏全族雞犬不留,給她陪葬!”

徐方旭一聽孫向景這話也是一愣,又被他話語中的冰冷殺氣驚住,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這時,屋外傳來了杏妹的聲音道:“好好好!這纔是我的好徒兒!愛憎分明,有仇必報!乖徒兒,只是你這等功夫卻是太差了些,身子也是太弱,卻要趁着這幾日好好跟我再學些手段,日後有用之事纔好叫仇家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說着話,就看見杏妹拄着她那根彎彎曲曲的柺杖,緩緩走進屋來。徐方旭一時不習慣這位慈祥的神醫婆婆露出蠱婆的兇惡一面,一時轉不過彎來。

只見杏妹進來之後,一柺杖打在徐方旭身上,說道:“你且出去,我要傳授徒兒蠱門大法了!外面的一衆徒弟我都交代過了,你隨便跟他們討論什麼都行,保證他們有問必答!”

徐方旭連忙起身,忙不迭地跑了出去,正好遇見阿郎小哥,想着兩人本是舊相識,便靠到小哥身邊,跟小哥探討醫理去了。

屋裡孫向景聽了杏妹的話,也是狠狠點頭,仔細跟着杏妹學習蠱術。

孫向景的蠱術並不曾得到過杏妹的指點,只是靠着一本《九黎蠱經》獨自摸索,加上長生老人從醫道藥理一側點撥些許,始終還是有着許多紕漏。在杏妹的眼裡,孫向景如今的手段卻是還不能稱之爲蠱術,頂多只能叫作毒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就看這小子捨得花多少精神去學了。

杏妹先問了孫向景這一年學會了那些東西,施展了幾種蠱藥,孫向景仔細回憶着一一說了。聽聞孫向景製出了攝心術蠱藥,杏妹心中也是暗贊,知道自己眼光果然不錯,這弟子卻是有着十足的天分,一點就透,觸類旁通,十分難得。

接下來,杏妹又爲孫向景解答了諸多蠱術上的疑惑,隨後將常見的幾種蟲蠱、藥蠱和奇門藥方仔細地給孫向景說了一遍,直說道下午時分,兩人飯都沒吃,也不覺得飢餓,卻是一個教得心花怒放,一個學得如飢似渴,真是廢寢忘食,也是難得。

直到徐方旭端了飯菜進來,兩人才反應過來時間太長,也才覺得腹中雷鳴一般,都是飢火中燒。

因着孫向景五臟尚未恢復,只能喝些黏米煮的稀粥,徐方旭和杏妹也就陪他一起,三人在孫向景牀邊吃喝起來。

吃飯吃到一半,孫向景又想起先前一直存在心中的一個疑問,說道:“婆婆,你知道什麼是‘三尸三蟲’麼?”

杏妹神色一凝,冷着臉問道:“你從哪知道的?問這個幹什麼?”

孫向景倒也習慣了杏妹經常隨意變臉,也就說是之前聽師孃提起,似乎是蜀中唐門的一種十分了不起的毒藥。

杏妹“哼”了一聲,陰陽怪氣地說道:“了不起,自然了不起!這‘三尸三蟲’乃是取自蠱術法門,卻並尋常蠱術都要狠毒的毒功。這等功夫不單對敵狠,對己更是要狠啊!”

兩人聽杏妹說了半天,這才知道了這“三尸三蟲”的箇中機密。道家說“人身中有三尸蟲”其中上屍在腦後玉枕穴中,中屍在脊背夾脊穴內,下屍則在尾椎尾閭穴裡。三尸又稱三蟲,美屍又各有三蟲,指掌凡人的一切生老病死,情緒變化。唐末五代曾有一本《太上除三尸九蟲保生經》詳細描述了其中的關竅厲害。

一般認爲,人死之後上屍和中屍便隨即煙消雲散,下屍則主魂魄,凝聚死後陰魂。唐門不知從哪搞到了一些蠱術的理論,將其與三尸之說結合,認爲尋常人死後三尸兩消一走,生前修煉毒功精深的人卻是能在死後叫屍身發生“毒變”,將三尸毒死在體內不得宣泄,從而化爲最爲兇戾的毒藥,就連神魔都能毒殺。

不過杏妹不信三尸理論,無從解釋唐門這等毒功的威力從何而來。百餘年來,唐門之中雖然弟子繁多,死後能夠令屍身毒變的卻是一個也沒有,也不知是他們功力不夠,還是沒有修煉對方向。因着不承認三尸的所在,蠱師一方始終只將“三尸三蟲”當作唐門之人吹牛,認爲是他們的毒功比不過蠱術,用來佔嘴上便宜的牛皮。

不過杏妹還是實話實說道,百餘年前也曾聽聞唐門之中煉成過“三尸三蟲”,傳說曾經有一大批蠱師因此折損。如今唐門上下,也就那唐坤毒功十分高深,死後或有機會叫屍身毒變,若真如此,只怕“三尸三蟲”就要重現人間。不過杏妹自忖唐坤怕是好友幾十年好活,自己不一定要面對這等麻煩,所以不甚擔心。

只是這等毒功是以人的身體修煉,無論是活人還是屍體,都是上天造物的奇蹟。這等毒功倫理上說不通暫且不提,就單是褻瀆上天一節,也是毒功蠱術的禁忌。蠱術雖然也用活物,但所用都是鳥獸蟲魚,蠱師是絕不敢越過這條規矩,去使用人體修煉蠱術得。

聽杏妹這樣一說,徐方旭和孫向景這才知道師孃爲什麼說唐門的毒功有傷天合,勸唐坤將其毀去。按照杏妹的說法,那唐坤確實百餘年來最有希望成爲“三尸三蟲”原料的人選,師孃只怕是憐惜其死後屍身還不得安寧,這纔出言相勸。

不過杏妹這等蠱術大家也只知道這種毒功的些許,師孃一個不練武功的人卻是知道這麼多,倒叫杏妹和兄弟兩人都是感慨不已。特別杏妹直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兄弟倆的師孃或許是不世出的高手,等自己那日得空定要登門拜訪,好好討教一番。直嚇得兄弟兩人連連勸阻,又怕杏妹傷了師孃,又怕師父傷了杏妹,好一番擔驚受怕,才發現杏妹原是說笑,這才放心。

如此,孫向景便在杏妹這裡修養了數十日,一邊調養身體,一邊聽杏妹的指點教誨,倒也是十分自在。只是如今的孫向景多少有了變化,就連徐方旭都能看出他深藏眼底的仇恨,不由也爲他感到擔心。

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一十章 難信眼前人第一十五章 師門情深重第三章 論或心與道第二十二章 又聽大道音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四十三章 終得脫身日第三十六章 好漢惜英雄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一十五章 師門情深重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二十章 得信隨青鸞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六十一章 此景似相識第五十一章 功成得圓滿第三十三章 場中亂戰處第五十一章 功成得圓滿第二十八章 崎嶇不易行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二十五章 虜陣橫北荒第六十章 三家齊征伐第五章 冷看禽獸變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二十章 分道揚鑣時第三十二章 望輝照空玄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一十六章 衣着髒淨分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三十一章 太師爲官道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二十七章 二心終歸一第二十章 分道揚鑣時第一十五章 同門鬥神通第二十八章 廟堂禍江湖第一十五章蚍蜉撼大樹第五十四章 反掌滅外敵第二十五章 青城山下客第三十八章 重回夢中閣第二十八章 崎嶇不易行第二十四章 尋常百姓家第二十六章 殉道有情人第四十章 開國何茫然第二十五章 悲愴難言盡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六十四章 大難起或過第七章 江湖路雖遠第八章 相逢會有時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二十一章 再回久別處第一章 夜來不速客第四章 再看理和情第一十九章 月下述心事第六章 熱心薦故人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二十八章 借刀斬生機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三十二章 奸佞難脫逃第九章 神女慈悲意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一十三章 相見不相識第一十一章 郎妾暫相別第四十章 神劍過胸膛第一十一章 兩家父母會第三十九章 元神攝心意第二十五章 虜陣橫北荒第一十一章 郎妾暫相別第四十一章 修羅求經卷第一十五章 尋得夢寐寶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二章 當知不仁意第二十九章 黃雀露尖喙第三十八章 小馬亦識途第四章 太師顯鋒芒第四章 再看理和情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第二章 現局說端詳第二十章 再見故人顏第四十八章 神功待傳承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六章 化作江湖義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四十一章 修羅求經卷第四十四章 此間巫道演第三十三章 陣前豪雄聚第五十三章 性命終得保第二十九章 風捲江湖雨暗村第一十六章 衣着髒淨分第三十六章 難解自身情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三十四章 朱門閉雲羅第三十三章 又聞狂徒起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二章 廟前紅梅開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一十章 天有飛來禍
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一十章 難信眼前人第一十五章 師門情深重第三章 論或心與道第二十二章 又聽大道音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四十三章 終得脫身日第三十六章 好漢惜英雄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一十五章 師門情深重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二十章 得信隨青鸞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六十一章 此景似相識第五十一章 功成得圓滿第三十三章 場中亂戰處第五十一章 功成得圓滿第二十八章 崎嶇不易行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二十五章 虜陣橫北荒第六十章 三家齊征伐第五章 冷看禽獸變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二十章 分道揚鑣時第三十二章 望輝照空玄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一十六章 衣着髒淨分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三十一章 太師爲官道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二十七章 二心終歸一第二十章 分道揚鑣時第一十五章 同門鬥神通第二十八章 廟堂禍江湖第一十五章蚍蜉撼大樹第五十四章 反掌滅外敵第二十五章 青城山下客第三十八章 重回夢中閣第二十八章 崎嶇不易行第二十四章 尋常百姓家第二十六章 殉道有情人第四十章 開國何茫然第二十五章 悲愴難言盡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六十四章 大難起或過第七章 江湖路雖遠第八章 相逢會有時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二十一章 再回久別處第一章 夜來不速客第四章 再看理和情第一十九章 月下述心事第六章 熱心薦故人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二十八章 借刀斬生機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三十二章 奸佞難脫逃第九章 神女慈悲意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一十三章 相見不相識第一十一章 郎妾暫相別第四十章 神劍過胸膛第一十一章 兩家父母會第三十九章 元神攝心意第二十五章 虜陣橫北荒第一十一章 郎妾暫相別第四十一章 修羅求經卷第一十五章 尋得夢寐寶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二章 當知不仁意第二十九章 黃雀露尖喙第三十八章 小馬亦識途第四章 太師顯鋒芒第四章 再看理和情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第二章 現局說端詳第二十章 再見故人顏第四十八章 神功待傳承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六章 化作江湖義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四十一章 修羅求經卷第四十四章 此間巫道演第三十三章 陣前豪雄聚第五十三章 性命終得保第二十九章 風捲江湖雨暗村第一十六章 衣着髒淨分第三十六章 難解自身情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三十四章 朱門閉雲羅第三十三章 又聞狂徒起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二章 廟前紅梅開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一十章 天有飛來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