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僧成屍出

與此同時,南少林寺經堂之中一位身材瘦小,五官卻是端正的年老僧人正在爲一衆弟子講經說法。

南少林和登封少林同爲禪宗真傳,都是六祖慧能法師的道統,修煉的一應武術與北少林一般無二,也是七十二絕技。北少林所有的一應經典秘籍,在南少林也有相同的一份。至於是真跡還是備份,兩邊卻是各有千秋,卻是是百年來互相溝通營造的這等和睦氛圍。

兩處少林的排字也是一致,如今最長一輩都是排的“空”字。眼前正在講經的這位瘦小僧人,就是南少林寺的方丈,一人身兼七十二絕技中十七門的空戒禪師。禪師這兩日因着青城山太真真人莫名死在少林武功之下,還有南少林袈裟碎片的事情一直覺得有些心煩,誦唸了佛經多遍還是不能徹底消除心中的急躁,這才召集了一衆弟子前來,爲他們講解《瑜伽師地論》中的選段,藉此來平復心緒,保養道心。

今日空戒禪師的思慮卻是比之往日還要繁雜,講經已經接近一個時辰,依舊不曾平復下心緒。他此刻正講道“三摩呬多地”一處,照理說正是修行靜坐,凝心靜氣的一種法門,尋常閱讀起來都能清心平氣,更何況自己實在不斷地思考研究,從其中更應能獲得寧靜纔是。

又堅持講了一炷香的時間,空戒大師竟然感覺到心煩欲嘔,坐下蒲團就如生出了火光一般,叫他難以坐定。空戒大師長嘆一口氣,不再強求,對諸位弟子說道:“今日便到這裡罷。爲師心緒不寧,不能講解佛祖妙法,也是今日寺中事情太多的緣故罷——”說着話,空戒大師轉頭看向自己的一個弟子,說道:“玄法,你去藏經樓中,取原本《達摩和尚絕觀論》過來。今日衆弟子便觀摩這一部經書,聯繫今日所說《瑜伽師地論》中相應部分,作一份心得,明早送來。”

衆弟子應允,那位高大壯碩的玄法和尚一時站了起來,對着空戒大師行了一禮,倒退着出了經堂,去藏經樓取《達摩和尚絕觀論》去了。

只是這玄法去了快有兩炷香的時間,依舊不曾歸來,空戒大師心中愈發煩悶,似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一般。正在此時,就見那玄法和尚踉踉蹌蹌地跑了進來,撞到了一旁的油燈,也來不及收拾,胡亂跪在空戒大師面前,又是慌亂,又是帶着哭腔地說道:“方丈!空聞師叔……空聞師叔他……圓寂了!”

空戒大師心中一驚,暗道果然來了。那空聞大師乃是他的師弟,奉命看守藏經樓的,如今不過才五十五歲,自是身強體健,斷無道理驟然圓寂。

空戒大師先穩住了衆人,叫他們去敲響戒鍾,召集一應僧人道藏經樓前集合;自己則是帶了幾名身懷武功的弟子,先行朝着藏經樓趕去。

一到藏經樓前,空戒大師又是心中一驚。只見空聞大師就臥倒在藏經閣門口,身下壓着幾卷經書,都是被他的鮮血染紅。空戒大師連忙上前,將空聞大師的身體反轉過來,卻是看見空聞大師左心乳下被人一劍斜着刺入,乾淨利落地削斷了心脈,眼下早已斷氣。

就在這時,寺中的戒鐘敲響,片刻之後,一衆僧人趕到了藏經閣前,看見這般場景,都是震驚得無以復加。

空戒大師一面招呼衆人保護現場,一面叫了幾名弟子去藏經樓裡清點經卷,自己則是與兩位擅長用劍的師弟一同上前,解開空聞大師胸前的衣襟,仔細檢驗傷口。

三人一同檢驗片刻,卻是見空相大師渾身上下只有,那一處劍傷,便是由此處致命。而看着劍傷的角度以及力道,三人都是心中一震,擡起頭來面面相覷,無語對望片刻,其中一位師弟才支支吾吾地說道:“貧僧看這處劍傷,角度刁鑽,運劍有力,再加上空聞師兄身上並無其他傷口……貧僧認爲……認爲……”

空戒大師擡起一隻手,制止了師弟,並不是不讓他說,而是不忍看着他這般爲難。衆人看着空戒大師,大師環視四周一圈,沉重說道:“空聞師弟,極有可能是……死於……長生劍法!”

這“長生劍法”四字一處,衆僧人都是一陣嘈雜喧譁,卻是因着這長生劍法是蘇州長生老人的獨門絕技,聽說只有一位弟子得到了其中真傳。若是空聞大師真是死於長生劍法,這事情就顯得十分詭異奇妙。

長生老人和南少林頗有淵源,其實準確的說,整個太玄一門,自太玄祖師開始,都是與少林一脈頗有淵源。兩方向來並無衝突,相反還一直相處得十分融洽,少林高僧時常會去蘇州與長生老人論道,長生老人偶爾也會親臨少林寺,與一衆僧人交流自己的佛法心得。

尋仇不可能,搶奪經書那就更是無稽之談。不說太玄一門完整強盛之時,擁有少林經書的十之七八,其中不乏絕頂秘籍,長生老人卻是無論如何也沒有必要冒着這麼大的風險來偷經書。以着兩邊的關係,就是長生老人提出想看一看《易筋經》,在不是很公開爲難的場合之下,南北少林都會給予一定的方便。

既然長生老人與少林無仇無怨,又無利益糾葛,又爲何要千里迢迢跑到福州來,殺死一位看守藏經樓的高僧呢?

衆人正在疑惑,忽然有聽見其中一位檢驗屍身的僧人道:“空戒師兄,你快來看!空聞師兄的袈裟少了一塊!”

空戒大師一聽這話,只覺得眼前一黑,整個人頓時站立不住,饒是他身兼十七門絕技,眼下也是再也難以承受這等打擊,一時就要昏倒在地。還好身後有一位弟子反應十分迅速,搶前兩步扶住了空戒大師。只聽空戒大師氣若游絲,拼着命從喉嚨裡擠出一句話道:“圈套!這是圈套!”話音未落,空戒大師就徹底昏倒過去,被幾名弟子忙着擡去了禪房,招來醫僧救治。

空聞大師一死,南少林內都是流傳開了許多謠言傳聞,有說是空聞大師殺死了太真真人,長生老人爲其報仇的;有說是藏經樓裡還有一套神秘武功,遠超《易筋經》,長生老人前來奪取的。種種謠言一時紛起,叫衆位大師都是心中一驚,隱約覺得事情不對,花了大力氣去排查,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謠言的源頭,只得將其一應禁止。

空戒大師自那日後卻是臥牀不起,醫僧說他許是傷了年紀,脈象上看臟腑有些衰弱,又加上一時受了這等打擊,心臟承受不住,卻是由此病倒。自從臥倒之後,空戒大師一直覺得心悸難安,稍微活動就感到頭暈目眩,不時還會覺得後心疼痛難忍,一雙嘴脣也是變得烏黑髮紫,叫一衆弟子看着十分心酸。

醫僧和幾位大師都診斷空戒大師喚了心疼病,需要嚴格靜養,卻是不能在勞心勞力。空戒大師也知道現在大事當前,自己卻是不能一意逞強,便將掌門權力交給了自己的兩位師弟,空明大師和空智大師。因着空智大師前往青城山未歸,寺院裡的事情就暫時由空明大師一應全權處理,待空智大師歸來之後再有兩人一同治理寺廟。

因着空聞大師的死卻是與長生老人有關,無論老人是否有嫌隙,只怕都得請他過來一趟。空戒大師強撐着謝了一封親筆書信,有派遣了穩重的弟子去蘇州傳達此事。大師專門告誡那弟子,對長生老人一定要禮敬有加,斷斷不能口出妄言。那弟子先前也得到過長生老人的指點,打心底覺得長生老人不可能是兇手,故而也是仔細聽了方丈的安排,一一應了,隨後挑了一批駿馬風馳電掣地照着蘇州長生老人的山莊趕去了。

山莊這邊,自從徐方旭和孫向景回來以後,一應的日常生活倒也恢復到了正軌。出了孫向景平日裡愈發刻苦的修煉武功之外,一應的情況卻是沒有什麼變化。因着陳風崇也回來了山莊,氣氛倒是一時十分熱鬧。陳風崇唯一的壞處就是愛開黃腔,但是他的黃腔其實也都有考量,揣摩着衆人的底線開口,卻是不會說出太過腌臢不堪入耳的事情。

清平夫人雖然經常因爲陳風崇的黃腔毆打於他,但始終還是留有分寸,真正內心裡還是喜歡陳風崇活躍氣氛,其實也愛聽他說些大人聽的話。

衆人之中,師孃最是喜歡跟陳風崇互相開飆黃段子,只要長生老人不在一旁,他倆討論起來總能說得比清平坊暖閣內的場景還要誘人。孫向景雖然一心沉迷武術,可是隻要一見陳風崇和師孃單獨坐在一起,露出猥瑣笑容,總要練功越練越靠近兩人,動靜越來越小,生怕動作聲音壓過了兩人講段子額聲音。

徐方旭則是修煉的童子功夫,雖然定力也是極好,但是一應誘惑能夠遠離還是儘量遠離,也不參與衆人的討論,時至今日都還是一個純純的童男子,就連那啥都不曾那啥,更別提那啥了,也就是一個理論學家,沒有絲毫經驗體會的。

第六十四章 大難起或過第三十五章 天機渾不辯第五十五章 隕星從天過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四十五章 東來一時厄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二十六章 殉道有情人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四十四章 三人歸門來第一章 夜來不速客第三十七章 老驥歸泥淖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一十二章 郎情妾意深第二十八章 廟堂禍江湖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一十九章 月下述心事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五十章 難敵血修羅第二十二章 穿心故人劍第八章 太玄事糾纏第一十九章 月下述心事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一十二章 水寒傷馬骨第五章 揮淚別如來第三十七章 老驥歸泥淖第四十三章 終得脫身日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三十六章 又見奇詭行第二十二章 穿心故人劍第三章 曲罷善才服第四十一章根骨仙難聚第一十八章 兩家相告辭第四十九章 一門相商議第六十一章 此景似相識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一十五章 師門情深重第一十六章 兄弟豪情長第一十七章 四郊未寧靜第二十八章 身外皆不存第三十八章 小馬亦識途第四十二章 寶書自難得第三十四章 屋中少年急第七章 古人重相見第三十二章 望輝照空玄第三章 江湖終大亂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三十一章 明有誠惶意第四章 再看理和情第六章 一門情誼長第一十六章 衣着髒淨分第四十章 開國何茫然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二十四章 熱酒暖人心第二十三章 王謝前堂燕第一十七章 寶刀伴才俊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八章 相逢會有時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光第一十七章 四郊未寧靜第六十四章 大難起或過第三十九章 蠶叢及魚鳧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四十五章 又聞秘聞事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六十章 三家齊征伐第五十七章 得聞今天秘第三十六章 難解自身情第四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十五章蚍蜉撼大樹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二十八章 崎嶇不易行第四十七章 噩耗連番至第二十八章 身外皆不存第二十六章 祖師號道陵第一十二章 又與猛虎遇第一十一章 郎妾暫相別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一十三章 山莊處處情第一十二章 兄弟啓程忙第四十二章 寶書自難得第一十四章 不老長春谷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三十章 英靈盡歸來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六章 熱心薦故人第三十一章 明有誠惶意第三十五章 天機渾不辯第四十九章 一門相商議第二十九章 聖代無隱者第四十五章 東來一時厄第二十七章 神威破陣勢第三十八章 小馬亦識途第七章 古人重相見第三章 江湖終大亂第一十八章 美酒敬英豪
第六十四章 大難起或過第三十五章 天機渾不辯第五十五章 隕星從天過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四十五章 東來一時厄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二十六章 殉道有情人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四十四章 三人歸門來第一章 夜來不速客第三十七章 老驥歸泥淖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一十二章 郎情妾意深第二十八章 廟堂禍江湖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一十九章 月下述心事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五十章 難敵血修羅第二十二章 穿心故人劍第八章 太玄事糾纏第一十九章 月下述心事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一十二章 水寒傷馬骨第五章 揮淚別如來第三十七章 老驥歸泥淖第四十三章 終得脫身日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三十六章 又見奇詭行第二十二章 穿心故人劍第三章 曲罷善才服第四十一章根骨仙難聚第一十八章 兩家相告辭第四十九章 一門相商議第六十一章 此景似相識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一十五章 師門情深重第一十六章 兄弟豪情長第一十七章 四郊未寧靜第二十八章 身外皆不存第三十八章 小馬亦識途第四十二章 寶書自難得第三十四章 屋中少年急第七章 古人重相見第三十二章 望輝照空玄第三章 江湖終大亂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三十一章 明有誠惶意第四章 再看理和情第六章 一門情誼長第一十六章 衣着髒淨分第四十章 開國何茫然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二十四章 熱酒暖人心第二十三章 王謝前堂燕第一十七章 寶刀伴才俊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八章 相逢會有時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光第一十七章 四郊未寧靜第六十四章 大難起或過第三十九章 蠶叢及魚鳧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四十五章 又聞秘聞事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六十章 三家齊征伐第五十七章 得聞今天秘第三十六章 難解自身情第四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十五章蚍蜉撼大樹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二十八章 崎嶇不易行第四十七章 噩耗連番至第二十八章 身外皆不存第二十六章 祖師號道陵第一十二章 又與猛虎遇第一十一章 郎妾暫相別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一十三章 山莊處處情第一十二章 兄弟啓程忙第四十二章 寶書自難得第一十四章 不老長春谷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三十章 英靈盡歸來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六章 熱心薦故人第三十一章 明有誠惶意第三十五章 天機渾不辯第四十九章 一門相商議第二十九章 聖代無隱者第四十五章 東來一時厄第二十七章 神威破陣勢第三十八章 小馬亦識途第七章 古人重相見第三章 江湖終大亂第一十八章 美酒敬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