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衣着髒淨分

要說針對誰的問題,在衆人的心中,自然主要禍頭是彌勒教。畢竟一切的起源都是因爲彌勒教在背後作祟,無論是西夏和大遼出兵也好,禁軍殺上少室山也好,事情背後都有彌勒教的身影,卻是誰也不能否認的事實。

只是周其成灌輸給徐方旭的意識之中,此番事件的罪魁禍首始終是朝廷一番,卻是將一切責任都歸結到了朝廷之上,又是叫徐方旭十分困惑。不過他始終自我已然消失,所存不過是周其成培育出來的新我,箇中一切,還是依着周其成的思考方式進行。

事情到此也就告一段落,隨後的幾日時間中,徐方旭卻是四處發出了信件,告知諸位同道自己的心思,希望衆人團結一心,共同對抗朝廷的鎮壓舉動。靠着長生老人留下的人脈,徐方旭的書信迅速送到了大江南北,又是很快便有了迴音。

按照陳風崇的考慮,一衆武林門派或許不會有太多人響應徐方旭的意思,只怕最後還是要費許多功夫,才能將這一次的事情辦好。可出乎意料的是,不幾日之後,從四面八方回來的信件之中都是充滿了對徐方旭想法的讚揚,又是十分支持,似乎是一衆武林門派都是達成了共識,又是對朝廷十分不滿,竟是一時之間相應如雲,叫陳風崇大吃一驚。

原本在陳風崇的算計之中,因着先前少室山的事情,一衆武林門派只怕都會有不小的戒心,又是擔心徐方旭此番舉動又有什麼陰謀算計,饒是長生老人威名,卻也要先看看隕落在少室山之上的一衆地仙前輩纔是。

只是陳風崇不曾想到,先前青城山,南少林都是因爲內奸而出了人命案子,險些激起了幾大門派之間的爭鬥,饒是衆人最後保持了極大的剋制,又是不曾輕易動手,好生調查的時候,還是使得南少林被付之一炬,一衆江南武林同道落入了彌勒教的陷阱之中,險些喪命。其實從這一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彌勒教的手段有多麼高明,又是有着許多奸細深入各大門派之中,叫衆人都是防不勝防。

以着周其成的攝心術手段,加上他對事情人心的精確算計,彌勒教最大的優勢其實不是在於一衆武功高手,而是在於他們埋伏在各大門派之中的奸細。少室山的事情,不過是彌勒教陰謀的一個開始,卻是藉着朝廷禁軍的手,將一衆武林前輩高人盡數圍殺在少室山之上,隨後扶正各門派中的年輕弟子。而新出來的門派弟子之中,有不少根本就是彌勒教苦心算計的奸細,剩餘一些也是毫無主見之輩,三言兩語就被周其成的邪術和手下衆人的話語蠱惑,自然也是十分支持徐方旭的打算。

事情總是沒有絕對,一衆門派之中,倒也還是有一些不同意徐方旭的看法,卻是意見與清平夫人一致,認爲雖是大仇在身,也要爲自身和無辜百姓考慮。一旦中原武林在內與禁軍開戰,勢必會導致大宋原本就不甚強大的兵力愈發受損,又是使得中原武林雪上加霜。此消彼長之下,周邊虎視眈眈的西夏和北遼卻是坐收漁翁之利,白白撿了好處,卻是不妥。

這些反對的門派,絕大部分都是有着悠久傳承,又是武功和道理都是歷經千年風霜洗禮的。少林和青城在時,這些門派顯得十分平庸,只是追隨者佛道兩家執牛耳者的意見舉動,自然是無所不可,一切順利。可是如今情勢如此,少林青城已經名存實亡,他們再也不能躲在大樹背後,卻是要展現一些自身傳承的智慧,判斷局勢,不能輕舉妄爲。

針對這些門派,徐方旭也是好生溝通,多番書信往來,其中言辭懇切,述說時局情況之處,也是十分到位。只可惜衆人心意已決,又是因爲底蘊深厚,不是彌勒教這等新興邪教隨便所能滲透的,一時之間也是態度十分堅決,甚至四處動員遊說,拉攏相近的門派,卻是要與徐方旭唱對臺戲一般地,無論如何不能支持於他。

對於此,徐方旭也是十分無奈。周其成自身水平極高,天賦又是極好,一應算計手段自然都是完滿,理應萬無一失的。只可惜彌勒教創立至今也沒有多長時間,雖是藉着教義蠱惑了不少百姓,又是靠着扶持各門派中的奸細弟子,在如今掌控了局面,可是少數幾個歷史悠久的門派,還是不能被他們這般輕易滲透掌控。甚至因爲某些年輕弟子武功進展太過迅猛,超出了正常情況,引起了這些門派之中有心之人的注意,一時莫說掌握門派大權,就是自身行動自由都是受到了限制。

除了這些門派,丐幫卻也是不曾響應徐方旭的號召,依舊沉迷於內鬥之中,數月以來不曾消停,無暇顧及周圍的事情。

要說丐幫的情況,也是實在叫人哭笑不得。自從老叫花子帶着一衆高手離開之後,丐幫幫主便獨自一人留在中原,幾乎是與一衆乞丐斷絕了聯繫。數月之前,丐幫幫主駕臨某處分舵,一時驚動了一大羣乞丐出來迎接。原本作爲天下第一大幫,丐幫幫主可謂是權勢喧天,要是在必要的時候,一聲令下,甚至可以召集無數乞丐蜂擁而至,都不必動手,一人一口唾沫就足以沖垮鎮守一地的禁軍軍隊,生生將他們噁心走,實在是享有等同於皇家一般的權勢地位,卻是九龍金座上的趙禎也不願意輕易招惹這羣人不要臉鬼神怕的人物。

那日這丐幫幫主,不知搭錯了那一根神經,竟是酩酊大醉之後,提出一衆弟子對自己的尊重不甚令人滿意,更是直言許多乞丐甚至嫌棄自己太過骯髒腌臢,平日裡相見都是掩不住地歧視,自己身爲幫主至尊,卻是不能被幫中之人接受尊重,實在也是無聊。

衆乞丐自然是嚇得魂飛魄散,卻是誰也不曾想到幫主會說出這般的話語。丐幫原本就是叫花子聚集,人人都是骯髒不過的,倒是誰也不會瞧不起誰。丐幫幫主作爲領袖,更是潛規則地要比任何人都骯髒,才能體現出與一衆兄弟同甘共苦的精神,不至於忘乎所以,一時失了分寸。要不是因爲這個原因,以丐幫天下第一大幫的地位,供養區區一個幫主,莫說是叫他乾淨整潔,就是一日三開箱,五頓肉不同都是輕而易舉的。

衆人慌亂成一片,丐幫幫主又是口出驚人之語,直說自己其實十分尊重一衆幫衆的意見,也知道大家最近生活好了許多,或許不願意時刻渾身油泥,惡臭滿身。若是衆人願意,丐幫的規矩倒是也可以改上一改,不再強求一衆兄弟只能穿破衣,或許可以做到大家都乾乾淨淨,也是更容易融入百姓生活之中,不至於到處受人白眼。

一語既出,衆人都是愣在當場。叫花子們穿的骯髒,搞得邋遢,原本就是要叫人瞧不起,從而心生可憐,給予施捨。甚至有些不守規矩的花子,會將自己或他人的手腳打斷,強行做出殘疾模樣,只求能多得一些銀錢,買些酒肉瀟灑。若是大家都是錦衣華服,乾乾淨淨,豈不是再也幹不了本行,卻是失了丐幫的根本要義了麼?

衆人一時討論,結果卻是叫人大跌眼鏡。原來丐幫發展數百年,如今成了規模,許多幫衆其實已經不再乞討,而是靠着丐幫提供的情報和人脈勢力,做起了一些生意,有些也的確做得挺好,不輸給尋常富商。只是幫中規矩放在那裡,衆人卻是無論賺了多少,都只能一身腌臢地待着,誰也不敢說去穿件乾淨衣服,過上體面日子。

更有甚者,也是人多嘴雜,什麼性情的人物都是有的。丐幫之中也不乏有一些明明乞討度日,卻願意體面見人的人物,尋常時候礙於規矩,實在委屈自己,這下一聽見幫主發話,也是大着膽子參與討論,希望能夠改變這個規定,今後也弄幾件乾淨衣服穿穿。

事情就此開始發酵,卻是愈演愈烈,幾乎蔓延了大宋大江南北,成千上萬的乞丐參與了討論,甚至開始爆發矛盾衝突,小規模械鬥,最後演變爲了大範圍的內鬥,一時打得熱火朝天,有些地方甚至每天起來都會看見被打死的叫花子。

丐幫陷入混亂,始作俑者丐幫幫主卻是輕描淡寫地說自己尊重衆人的想法,只要衆人討論出結果,告訴他一聲,他便願意全力推行,此爲“民主”、“自由”之舉,實在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叫衆人好生商量。而他自己,則是以幫中討論熱烈,自己作爲幫主需要避嫌爲由,竟是一時腳底抹油跑了,叫衆人再也尋不到他的蹤跡。

於是,丐幫內部愈發爭鬥,漸漸分作了兩派,一派要穿乾淨衣服,一派又是要堅持前輩們的規矩,一時吵成一片,近乎分裂。

這些事情,倒也不是什麼機密,清平夫人和陳風崇都是第一時間收到了消息,倍覺好笑,只當這羣乞丐發了瘋,又是閒極無聊,鬧幺蛾子出來耍。可是冷靜之後,兩人又是隻覺得背後發涼,卻是想到那丐幫幫主原是與師孃一般,穿梭千年時光降臨,一切眼界水平,斷不是當世之人所能比擬。他此番做出這等事情,看似無稽,卻是似乎又有深意,加上先前老叫花子連“師弟”都捨下,領着衆高手離開,更是叫兩人疑惑。

疑惑歸疑惑,叫花子們還是照常打架。數月之後,衆乞丐開始喊出了一幫兩派的口號,要求衆人自覺站隊,要保持舊規矩穿破衣爛衫的成爲“污衣派”,要穿乾淨體面衣服的成爲“淨衣派”,互不干涉,也好儘快稟報幫主結果,請他老人家回來。

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三十二章 折戟落凡塵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五十四章 反掌滅外敵第二十九章 聖代無隱者第一十二章 郎情妾意深第四十章 菩提見心魔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九章 神女慈悲意第三十三章 陣前豪雄聚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四十章 開國何茫然第四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十三章 夜有不速客第二十六章 久別重逢時第五十四章 又訴山中聞第四十七章 高僧涅槃處第四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二十四章 熱酒暖人心第三章 曲罷善才服第五十九章 南北並一處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四十一章 修羅求經卷第四十二章 重返清平日第二十五章 虜陣橫北荒第一十九章 神藥禍凡塵第四十四章 此間巫道演第四十一章 本是同根生第二十四章 昔日舊恩情第二十七章 神威破陣勢第五十五章 隕星從天過第一十五章 花子遭不測第一十章 難信眼前人第四十六章 再別恩施顏第一十九章 神藥禍凡塵第一十五章 同門鬥神通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一十三章 夜有不速客第三十五章 好酒配好菜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二十七章 二心終歸一第一十一章 父子難相道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二章 現局說端詳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二章 當知不仁意第二十一章 再見太和者第二十七章 文人掌朝綱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三十五章 好酒配好菜第二十章 寺中品香茗第二十章 寺中品香茗第二十三章 英雄末路時第二十一章 再見太和者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四十三章 時來天地動第二十八章 彌勒行大事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二十八章 借刀斬生機第一章 風雪夜來客第一十九章 神藥禍凡塵第五十一章 功成得圓滿第二十八章 廟堂禍江湖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三十六章 又見奇詭行第三十六章 好漢惜英雄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四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十二章 望輝照空玄第五十章 難敵血修羅第一十三章 何意百鍊鋼第四十七章 應有故人意第四十四章 三人歸門來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三十九章 香火薰菩提第三章 高僧成屍出第二十八章 彌勒行大事第二十四章 熱酒暖人心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三十三章 佳人念故舊第二十二章 又聽大道音第六章 兒郎舞劍忙第七章 佛道接哀慟第一十三章 妖人闖喜宴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四章 妝成秋娘妒第一十六章 枯榮自有時第三十九章 香火薰菩提第二十五章 虜陣橫北荒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四十九章 一門相商議第五十七章府中無情客第四十四章 事了卻無言第二十五章 悲愴難言盡第三十三章 場中亂戰處
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三十二章 折戟落凡塵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五十四章 反掌滅外敵第二十九章 聖代無隱者第一十二章 郎情妾意深第四十章 菩提見心魔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九章 神女慈悲意第三十三章 陣前豪雄聚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四十章 開國何茫然第四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十三章 夜有不速客第二十六章 久別重逢時第五十四章 又訴山中聞第四十七章 高僧涅槃處第四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二十四章 熱酒暖人心第三章 曲罷善才服第五十九章 南北並一處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四十一章 修羅求經卷第四十二章 重返清平日第二十五章 虜陣橫北荒第一十九章 神藥禍凡塵第四十四章 此間巫道演第四十一章 本是同根生第二十四章 昔日舊恩情第二十七章 神威破陣勢第五十五章 隕星從天過第一十五章 花子遭不測第一十章 難信眼前人第四十六章 再別恩施顏第一十九章 神藥禍凡塵第一十五章 同門鬥神通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一十三章 夜有不速客第三十五章 好酒配好菜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二十七章 二心終歸一第一十一章 父子難相道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二章 現局說端詳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二章 當知不仁意第二十一章 再見太和者第二十七章 文人掌朝綱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三十五章 好酒配好菜第二十章 寺中品香茗第二十章 寺中品香茗第二十三章 英雄末路時第二十一章 再見太和者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四十三章 時來天地動第二十八章 彌勒行大事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二十八章 借刀斬生機第一章 風雪夜來客第一十九章 神藥禍凡塵第五十一章 功成得圓滿第二十八章 廟堂禍江湖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三十六章 又見奇詭行第三十六章 好漢惜英雄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四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十二章 望輝照空玄第五十章 難敵血修羅第一十三章 何意百鍊鋼第四十七章 應有故人意第四十四章 三人歸門來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三十九章 香火薰菩提第三章 高僧成屍出第二十八章 彌勒行大事第二十四章 熱酒暖人心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三十三章 佳人念故舊第二十二章 又聽大道音第六章 兒郎舞劍忙第七章 佛道接哀慟第一十三章 妖人闖喜宴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四章 妝成秋娘妒第一十六章 枯榮自有時第三十九章 香火薰菩提第二十五章 虜陣橫北荒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四十九章 一門相商議第五十七章府中無情客第四十四章 事了卻無言第二十五章 悲愴難言盡第三十三章 場中亂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