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噩耗連番至

一般來說,依靠《易經》以及其衍生的一系列《太玄經》之類的知識占卜,並不拘於使用什麼東西。畢竟《易經》的根本道理還是術數,進行占卜之時,只要能取得足夠的“數”,將至轉化爲“爻”,隨後排列爲“卦”,就能按照卦書得到卦辭,再根據時間、節氣等等變數進行“變爻”,或者直接取陰陽相生的道理進行推演,自然就能知道一件事情的前因後果。

這種占卜的手段,對占卜者自身的要求卻是極高。所佔卜的事情離此人越遙遠,越不沾邊,占卜越是準確,厲害人物甚至能靠着一卦推演出過去未來種種,就如前朝袁天罡李淳風的《推背圖》一般,十分準確。而要使人物或者事情與占卜者越近,越親密,則是越不容易得到準確的結果,以至於絕大部分佔卜者只能占卜自身運勢吉凶,能夠教人避免,卻不能救自己避免。

這等情況,其實就是“銅鏡不能照見自身”的道理。占卜預測一事,原本就是如銅鏡照物一般,利用術數來將一切種種映照在卦辭之上,隨後推演,得出結果。苯教一衆上師所謂的“觀湖景”之術,其實就是這等原理的使用,只不過中原人是靠着卦書推算,苯教的大德則是憑藉機緣巧合照見,其中多少還是有些不同。

越是有心,又是牽涉自身,占卜就越是模糊,越是困難,直至不能算準,甚至可能會因爲占卜結果而導致占卜者做出逆天之事,反而應在了結果之上。

而長生老人占卜的厲害之處,其實也就是因爲他自身近乎合道,所謂“我以我心代天心”,自身就是大道的一部分。所謂“天道無情”,自然不會“有心”;又是“天道無私”,大道本身與一切衆生卻是無所謂遠近,無所謂親疏的。到了長生老人這等境界,已然是知天命,順天行,就算是算出來自己下一刻就會被水淹死,也要平靜地走入湖中,絕不掙扎半分,卻也不知道是大解脫還是大束縛,大自由還是大不幸。卻是以身合道的壞處,能夠將自己在內的一切衆人都看作芻狗,不以爲意,也不會在乎。

正是因爲長生老人這等境界,他才這麼多年不願意施展任何形式的占卜之術,只在機緣巧合之下,不經意之間照見未來些許,就如徐方旭和孫向景兩人第一次登上青城山時,落在長生老人書上的那朵梅花一般,天性自然,沒有絲毫雕琢造作。

而此時此刻,長生老人爲了驗證自己之前的推測,也爲着徐方旭的性命安危,不得不拿出來六枚古老銅錢,卻是取“錢能通神”之意,利用錢幣流轉之中自然攜帶的一種足以改易天下的無邊偉力,作爲一個象徵,用以占卜,卻是能看得更多,算的更準。而長生老人手中這六枚“無文銅貝”,幾乎可以號稱一切錢幣之始,歷史之悠久,涵義之豐富,原不是尋常錢幣所能比擬,卻是近乎“象徵”的“法器”一流,不再是把玩的古物。

六枚銅錢一時排下,長生老人仔細看了片刻,又在心中推演許多,口中喃喃自語道:“嗯……巽在亁上,風天小畜,‘月幾望,君子徵兇……密雲不雨,自我西郊……’這……彌勒教?那人是誰?月滿有兇……月滿是爲‘望輝’……這……”

陳風崇在一旁聽着長生老人自言自語,完全就是一頭霧水,也是知道自己無論是境界還是對天道的理解,都是有着極大的欠缺,這些東西遠遠不是他所能知曉的。加上長生老人占卜的方法,似乎還是從《易經》出發,與《太玄經》關係不大,更是叫他一時難以理解那些佶屈聱牙的卦辭,一時只覺得聽着就頭疼。要不是實在擔憂徐方旭的安慰,陳風崇幾乎就要直接走出書房,呼吸新鮮空氣去了。

片刻之後,長生老人擡起頭來,面色嚴肅地說道:“似乎彌勒教從西北而來,朝廷的政策情況一時脫軌而行,有些艱難之處,似有小人蠱惑。看樣子,那武林大會是受了彌勒教的干涉,只怕朝廷也插手其中,方旭與那彌勒教相遇,有一場劫數,雖是性命無虞,卻也是十分危險……”

陳風崇在一旁聽着,一邊點頭,一邊也是思考着長生老人所說之話。片刻之後,陳風崇有聽見長生老人小聲喃喃道:“這怎麼可能呢?他……”

正當陳風崇豎着耳朵去聽的時候,長生老人一時神情一肅,將那桌上的銅錢再次抄起,一番儀式之後好生放下,仔細觀看,一時驚呼道:“地天交否!以幼弒長,以邪代正……這!‘大往小來’!太和!”

只聽見長生老人一聲驚呼,陳風崇連忙看去,卻見長生老人一時面色漲紅,隨即蒼白,緊接着口角之處就有鮮血滲出,整個人一時搖搖欲墜,頃刻就要倒在地上。陳風崇眼疾手快,一步搶朝前去,一把就將長生老人扶住,也是十分驚慌,不住問道:“師父,怎麼了?怎麼了?”

只見長生老人一時軟靠在陳風崇身上,神情似乎蒼老了十歲不知,整個人顯露出無盡衰朽氣息,一時虛弱無力地小聲道:“你太和師叔……歸天了!”說完,長生老人再也無從支持,一時昏厥過去,又是叫陳風崇好一番扶胸捶背,好容易緩醒過來,又是一時無力,張口說話都是困難無比,淨是尋常老人悲涼哀痛神色。

正好此事清平夫人走了進來,口中喊道:“師父,師父!向景醒了!向景……師父!您怎麼了?”清平夫人也是看見長生老人一時軟靠在陳風崇身上,神情十分不對,又是一眼看見了桌子上的銅錢,頓時腦中“嗡”地一聲,整個人也是晃了兩晃,好不容易纔扶着門框站穩,一時張口結舌,指着桌子上的銅錢道:“這……這!方旭……”

陳風崇這下真是兩頭爲難,又是一時聽見太和真人歸天的消息,心中震驚得無以復加,一時難以接受,又是扶着長生老人,看見清平夫人這般樣子,陳風崇當即大聲道:“師姐!莫慌!方旭無事!卻是太和師叔他……”

清平夫人一時愣住,腦子還沒有反應過來,眼淚已經先一步奪眶而出,直直劃過臉頰,落在脣邊。鹹澀的淚水打溼嘴脣,清平夫人才稍稍緩過來許多,一時也是震驚問道:“太和師叔他?他怎麼了?這卦……”

也是長生老人這等人物,此刻卻是稍微克制住了自身情緒,緩緩站起身來,又是暗運玄功,鎮壓心神,疲憊說道:“卦象不吉,你太和師叔只怕已然隕落……你方纔說向景醒了?快快帶我去看!我要知道那少室山之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快!”

清平夫人從未見過自家師父這麼失態過,又是被太和真人的死訊震驚。她自與陳風崇不同,卻是知道自家師父的卦象從未有過不準的時候,既然長生老人算出太和真人隕落,太和真人只怕就是真的隕落了。雖然徐方旭和孫向景這些年輕的弟子早先不曾與太和真人相熟,清平夫人卻是打小就抓着太和真人的鬍子長大的,跟老道士感情極好,縱是這麼多年不見,依舊是時刻掛念許多,又是。難以接受,眼下幾欲崩潰。

就連清平夫人這等小輩都是這般,長生老人有太和真人數十年的交情,又怎能輕易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噩耗,一時也是神志恍惚,全是靠着自己玄功在身,又是心境高絕,這纔多少控制住了些許,自己安慰自己說生死乃是尋常之事,還得現將那少室山上的事情弄清才行。要是連太和真人這等地仙都在少室山上隕落,那邊還不得成了屍山血海,中原武林正道的勢力還不知道尚存多少!

更何況,占卜之中,徐方旭和太和真人的卦象都有“故人歸來”之意,只是那人似乎十分神秘,就是長生老人也一時占卜不出,只覺得無盡煩惱,心中隱隱有些不安,一時難以想通。

旁邊兩人這纔回過神來,連忙由陳風崇攙扶着長生老人,清平夫人在前面跌跌撞撞地帶路,卻是心神失守,肉身都幾乎不受意識控制,饒是她這等武道高手,竟然有着要左腳絆住右腳的意思。清平夫人的狀態,一時叫後面的陳風崇看着着急,又是心亂如麻,實在不知道這幾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怎會發展到這般,實在叫人無法接受。

三人一時來到臥房之中,這狀態直直嚇得坐在牀邊的師孃一條。不過眼下師孃卻是實在來不及過問,卻是孫向景自甦醒之後便一直神情恍惚,直勾勾盯着窗櫺,無論師孃和清平夫人跟他說什麼話都是不答,只是眼中淚水不住流下。

這等情況,也是衆人沒有見過,要是徐方旭在場,自然能夠認出這卻是離魂症,先前孫向景在大理國驚聞楊瓊死訊的時候也是這般,最後還是得了杏妹的救治才緩解許多。

不過要是徐方旭在這裡,孫向景也就不會表現得這般模樣了。

也不是孫向景心智薄弱,時刻容易出現離魂症狀,卻是因着他五臟六腑之內都有先天的病氣鬱積。尋常時候還好,一旦病發,精神上再受到一些刺激,本身精血有虧,神意自然不能完滿,容易受到外邪侵犯,卻是兩次都是應爲失去了重要之人而一時離魂。

長生老人眼下稍微恢復了些許,卻依舊還是手腳顫抖,精神倒是勉強還好。一見孫向景那般樣子,長生老人也是大喝一聲道:“向景,醒來!方旭無事!”孫向景聞言一震,眼中神采當即恢復,一時纔看見周圍的師父師孃,師兄師姐,立時哭出聲來,言語支離破碎道:“師父……師兄他……師叔他……”

陳風崇見狀連忙過去摟住孫向景,小聲安慰,直告訴他徐方旭無事,師父那邊已然占卜清楚,性命無虞,卻是害怕師孃在一旁聽着受不了,這個還躺着又倒下去一個,纔是要叫衆人生生拿命來抵,真真是天大的罪過。

孫向景聞言卻是不信,不住重複着“師兄被那人穿心死了”的話語,也是雖然三魂歸位,神志還是有些模糊,一時難以自持,只是腦中不斷重現之前那一幕場景,口中不由自主地就說了出來,全然不是本意,也接受不了陳風崇對他的安慰。

一旁的師孃聞言,當即兩眼一翻,昏死過去,又是被陳風崇抱去一邊,推宮過血。

長生老人則是看着孫向景這般樣子,神情一時嚴肅,又是看向清平夫人。清平夫人這下才反應過來剛纔慌張的原因,滿臉哀痛地小聲對長生老人說道:“師父……向景他的……他的身子……似乎……”

長生老人微微點頭,一時遠遠那就看見孫向景自脖頸一下,經脈已然枯死封閉,不復之前模樣,一身正氣也是散得七七八八,卻是自頭顱以下都是失了知覺。

換句話說,現在的孫向景,已經是個廢人了。

第九章 先前遺漏事第二十二章 南行探太玄第三章 神山金剛來第五十章 難敵血修羅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二十章 再見故人顏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四十七章 應有故人意第一十五章 尋得夢寐寶第三章 神山金剛來第一十九章 豺狼遍地走第二十四章 同門商議忙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一章 前情或已忘第四十四章 兄弟入圍羅第三十章 英靈盡歸來第二十四章 昔日舊恩情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六十一章 此景似相識第三十六章 隱秘自難言第三十一章 座下神武者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三章 高僧成屍出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二十一章 再見太和者第五十七章 得聞今天秘第八章 太玄事糾纏第九章 先前遺漏事第三十章 殿中論如來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九章 融融冬日暖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五章 江湖路雖遠第二章 當知不仁意第一章 夜來不速客第五章 冷看禽獸變第二十九章 風捲江湖雨暗村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四十六章 再別恩施顏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一十三章 夜有不速客第五十六章 一門宴席中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二十九章 黃雀露尖喙第二十章 再見故人顏第一章 風雪夜來客第四十七章 高僧涅槃處第四章 妝成秋娘妒第四十四章 兄弟入圍羅第三十二章 奸佞難脫逃第三十四章 美婦隱暗懷第四十七章 噩耗連番至第一十章 向景苦斷腸第四十八章 三家鎮彌勒第一十四章 路遇刁民難第四十八章 三家鎮彌勒第四十五章 又聞秘聞事第一十二章 兄弟啓程忙第三章 江湖終大亂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四章 再看理和情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三十七章 退而求其次第三十五章 天機渾不辯第二十四章 昔日舊恩情第四十九章 師徒情深處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第二十三章 盛會召開日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一十八章 垂老不得安第三十一章 此間有奸佞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六章 化作江湖義第四十九章 一門相商議第一十三章 安定難尋覓第二十七章 文人掌朝綱第八章 相逢會有時第三十章 英靈盡歸來第六十四章 大難起或過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九章 青鸞送報書信第四十八章 軍中起亂弦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五十章 難敵血修羅第三十五章 天機渾不辯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三十一章 太師爲官道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七章 朝中心機重第二十五章 兩方相會處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二十二章 南行探太玄第一十三章 安定難尋覓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一章 風雪夜來客
第九章 先前遺漏事第二十二章 南行探太玄第三章 神山金剛來第五十章 難敵血修羅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二十章 再見故人顏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四十七章 應有故人意第一十五章 尋得夢寐寶第三章 神山金剛來第一十九章 豺狼遍地走第二十四章 同門商議忙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一章 前情或已忘第四十四章 兄弟入圍羅第三十章 英靈盡歸來第二十四章 昔日舊恩情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六十一章 此景似相識第三十六章 隱秘自難言第三十一章 座下神武者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三章 高僧成屍出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二十一章 再見太和者第五十七章 得聞今天秘第八章 太玄事糾纏第九章 先前遺漏事第三十章 殿中論如來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九章 融融冬日暖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五章 江湖路雖遠第二章 當知不仁意第一章 夜來不速客第五章 冷看禽獸變第二十九章 風捲江湖雨暗村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四十六章 再別恩施顏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一十三章 夜有不速客第五十六章 一門宴席中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二十九章 黃雀露尖喙第二十章 再見故人顏第一章 風雪夜來客第四十七章 高僧涅槃處第四章 妝成秋娘妒第四十四章 兄弟入圍羅第三十二章 奸佞難脫逃第三十四章 美婦隱暗懷第四十七章 噩耗連番至第一十章 向景苦斷腸第四十八章 三家鎮彌勒第一十四章 路遇刁民難第四十八章 三家鎮彌勒第四十五章 又聞秘聞事第一十二章 兄弟啓程忙第三章 江湖終大亂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四章 再看理和情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三十七章 退而求其次第三十五章 天機渾不辯第二十四章 昔日舊恩情第四十九章 師徒情深處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第二十三章 盛會召開日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一十八章 垂老不得安第三十一章 此間有奸佞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六章 化作江湖義第四十九章 一門相商議第一十三章 安定難尋覓第二十七章 文人掌朝綱第八章 相逢會有時第三十章 英靈盡歸來第六十四章 大難起或過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九章 青鸞送報書信第四十八章 軍中起亂弦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五十章 難敵血修羅第三十五章 天機渾不辯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三十一章 太師爲官道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七章 朝中心機重第二十五章 兩方相會處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二十二章 南行探太玄第一十三章 安定難尋覓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一章 風雪夜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