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

孫向景在一旁聽了半天,雖然心裡隱約覺得有了什麼發現,終究無法聯繫一起,正在低頭琢磨。不意兩位師兄一同盯向自己,孫向景心裡也有些發毛,問道:“怎麼了?”

徐方旭一臉嚴肅,說道:“向景,你仔細想想。太玄教擄走你一路之上,是通過什麼辦法與總教山門聯繫的?”

孫向景聞言一愣,說道:“我們一路僞裝作商隊,我都被關在馬車之中,卻不見他們與總教山門聯繫。”

陳風崇當下陷入沉思,猛地想起了什麼一般,手中茶杯掉在桌上,說道:“海市是一個半月以前……我們收到信是半個月以前……那會兒……”

徐方旭接口道:“那會兒向景正在京兆府養傷,禁軍正在四處搜尋向景……太玄教正在撤離山門……”

陳風崇這才恍然大悟,說道:“難不成是丟車保帥的手段?”

徐方旭點點頭,說道:“極有可能。否則事情太過巧合。”

孫向景聽他倆你一言,我一語,一時迷糊,開口發問。一旁惠博文聽了半天,已是有了頭緒,說道:“陳大哥的意思,難不成兩個邪教互相牽連,因着你們尋找向景的動靜太大,若是查到太玄教虛實,就會將另一個什麼……什麼彌勒教扯出來。所以太玄教大張旗鼓行事,目的就是徹底暴露自身,坐等被你們剷除,以此保下另外那個彌勒教?”

徐方旭深深看了惠博文一眼,暗歎果然讀書人胸中自有溝壑,千古歷史積澱,看這等陰謀計量卻是洞若觀火,雖然見識不足,知識卻是夠的,有了旁人提點,也能先一步想明此事。

孫向景這才明白,驚聲說道:“他們竟是一夥的?”

徐方旭點頭道:“若非如此,這事卻不好解釋。想太玄教在民間舉動,聯絡各方勢力,勾結官商,難免會與彌勒教有些瓜葛糾纏。若他們不是一家,只怕早就暗地裡打成一團,爭搶資源,又怎麼這般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師父原本猶疑,說太玄教前朝滅教,如今縱是再起,也不當這般張揚無度。更何況《太玄往事錄》雖蠱惑人心,終究不過是紙上文字,欺騙愚民尚可,卻難以蠱惑太玄教背後那位行事周密的掌教。”

陳風崇接口道:“不錯。如今趙禎治國有道,手下又有得力文武羣臣,雖不能比前朝貞觀盛世,始終是國泰民安的景象。有心人縱是起了反心,也不得不仔細綢繆,萬不能一時衝動暴露。壽州雖是交通關隘,可縱有數十萬人也難敵趙禎的禁軍雄師。太玄掌教向來隱秘周詳,卻不會突然這般無智。”

徐方旭點頭,惠博文之前說中,一時也有了信心底氣,又說道:“若真如此,兩教原是一家,彌勒教勢力強盛,勾結官府朝廷,舍了太玄教也屬正常。只是憑空捨去太玄教,雖然能保住自身,始終是自斷臂膀,此消彼長之下,卻是令你們武林之人佔了便宜。”

徐方旭更是一驚,他也不曾想到此節,思忖片刻,又說道:“那幕後之人何其縝密,又怎會做這等無益自身之事……難不成……”

陳風崇大驚呼道:“不好!”

孫向景被他嚇了一跳,又問如何。惠博文這下是將全盤都把握心中,開口道:“太玄教這次吸引了這麼多武林人士在此,必有所圖。聽陳大哥說,來的大多是各門派年輕一輩,雖不是根本,卻也是未來數十年間的主力。若是藉着此事,將這羣人盡數坑死在壽州,今後彌勒教行事,卻方便了許多。這纔是兵家之道,一箭雙鵰的手段。”

旁邊三人頓時毛骨悚然,稍稍一想後果,當下覺得惠博文所言不虛。徐方旭立刻起身,說道:“此事關係重大,若真是邪教陷阱,只怕武林正道從此凋零,邪道大興了。你們且在這裡等我,我這就去向空相大師稟明!”說着,徐方旭風一般衝出客棧,留下三人。

孫向景一臉懵住,問道:“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陳風崇一掌拍在孫向景頭上,說道:“平時師父教你讀書,你總搬師孃出來躲懶。我和方旭活得久了,有些事情見多了也就不怪;人家惠博文讀了多少書,古今千年都在心裡,前朝魏徵說過‘以古爲鑑,可知興替’,這等陰謀計量,好好考慮莫不能在史書中尋得端倪。”說罷,不顧孫向景在一旁捂着頭叫痛,陳風崇自招呼店家過來,點了些酒菜,準備吃喝。

又說徐方旭一時想通此事關節,真是驚出一身冷汗,着急忙慌地奔赴空相大師所在,要去稟報此時。

空相大師此番帶了北少林數十名弟子,一行人寄宿在城外一處寺廟之中。這寺廟也是前朝遺留,如今有些破敗,只有一位老方丈領着兩名弟子維護。老方丈對太玄教一事也是憂心忡忡,生怕事情鬧大引來朝廷大軍鎮壓,禍亂一方百姓;如今見了少林高僧前來,自是喜不自勝,好生招待供養各位高僧。

北少林一脈秉承達摩祖師道統,乃是禪宗祖庭,佛道之人心中的聖地。自北魏至今,少林歷經數百年風雨,見證了幾朝更替,一心修持佛法,繼承達摩祖師禪功武道,也是武林正道的一方魁首。

世有邪教出,少林高僧自然義不容辭,親自帶領弟子門人前來除魔衛道。這位空相高僧,是當今少林方丈空性大師的師弟,自幼修行佛法,爲人謙和慈悲,一身佛法武功都是頂尖。

徐方旭一路飛奔,也不顧施展輕功引來別人目光,只着急報信,不過一炷香的功夫,便來到了城外小廟門外。

這小廟門外站了兩名武僧,都是身高體壯之輩,各拿了一杆齊眉棍,一臉莊嚴鎮守在寺廟門口。也是如今太玄教主力在此,少林乃是正派領袖,衆矢之的,高僧降臨,衆人都不敢放鬆,嚴加戒備。

徐方旭到了寺廟前,先向兩位武僧行了禮,急急說道:“兩位師兄,還請通報空相大師。弟子徐方旭,蘇州長生老人門下,有要事稟報。”

兩個武僧都是修佛之人,也是十分禮貌,還禮道:“徐施主,不巧師父正在會客,還請您稍後片刻。”

徐方旭心急如焚,卻一時也沒有辦法。畢竟太玄教陰謀只是自家推斷,本身也不是十分緊要,不值得驚擾空相大師會晤武林同道。徐方旭剛準備尋一處休息,就聽見寺廟裡傳來悠悠揚揚的聲音道:“原來是徐施主,請進來罷。”聲音未落,又有一個蒼老聲音道:“無想,無念。請徐施主進來。”

徐方旭一愣,暗想先前那個聲音十分耳熟,一時卻想不起。兩位武僧得了空相大師的法旨,自然恭敬請徐方旭進去,又有一個僧人迎上前來,領着徐方旭朝寺廟裡一處廂房走去。

徐方旭此刻心裡竟是之前衆人推斷之事,萬分焦急,也來不及多客氣,謝了幾個僧人便快步往裡走去。

那廂房卻是大開着門,徐方旭再門口望裡一看,便頓時鬆了一大口氣。只見廂房裡坐了兩人,一僧一道,都是垂垂蒼老,年近古稀。那僧人身着袈裟,手握念珠,慈眉善目,大耳垂肩,想來就是此次少林爲首的高僧空相大師。那道人一身玄衣,髮髻高結,滿臉含笑,卻是徐方旭的老熟人,長生老人的至交好友,衝玄子道士的授業恩師——太和真人。

太和真人見了徐方旭,連忙招呼他進來,又向空相大師引薦自己這位世侄。徐方旭禮數周到,向兩位高人一一行禮拜見,又聽見太和真人對自己誇讚言語,一時也有些羞臊,直到不敢,又是一陣寒暄。

原來這太和真人早些時候在少林做客,與少林諸位高僧大德探討佛經道藏之中的異同,也是表現一個佛道同源,兩教和睦的意思;剛好太玄教之事爆出,少林寺就在開封府境內,太和真人也就書信告知門人,自己隨着空相大師同行,先一步來到了這壽州城裡。

幾人見了禮數,太和真人便問起徐方旭有何事如此匆忙。徐方旭不敢隱瞞,將之前自吐蕃與太玄教相遇開始,太玄教和彌勒教的種種事情一一說清,這纔講明自己兄弟幾人推斷,直言太玄教與彌勒教之間關係以及種種陰謀,請空相大師和太和真人拿捏定奪,儘早通知武林同道,免得大家着了太玄教的路子。

空相大師與太和真人聞言相視一笑,大師開口道:“阿彌陀佛。果然英雄出少年,太和真人所言不虛,長生老人門下都是難得的英豪人物。”

太和真人也說道:“你來得也是正好。我正與空相大師商議此事各種破綻錯漏,尋一個穩妥解決的法子。”

徐方旭頓時一陣輕鬆,原來諸位前輩已是有了定奪,自有計劃。想來也是,太玄教此番行事實在太過匆忙,自己幾個小輩能憑藉先前往來推斷一二,那些縱橫江湖數十年之久的前輩高人又怎會被蒙在鼓中,一無所知?如今兩位佛道領袖在此商議,徐方旭總算得了輕鬆,只聽兩位前輩教誨。

第四十九章 一門相商議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八章 相逢會有時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第四章 問詢皆驚然第三十七章 老驥歸泥淖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第二十九章 武將刀劍出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一十九章 更有隱情在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三十章 英靈盡歸來第一十九章 豺狼遍地走第九章 神女慈悲意第四十七章 噩耗連番至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七章 江湖路雖遠第七章 衷腸相傾訴第三十五章 窺破天道意第三章 曲罷善才服第五章 冷看禽獸變第二十三章 王謝前堂燕第三十二章 折戟落凡塵第二十八章 彌勒行大事第二十六章 久別重逢時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一十三章 安定難尋覓第六十章 三家齊征伐第七章 佛道接哀慟第三章 神山金剛來第二十一章 大理好風光第四十三章 時來天地動第五十六章 一門宴席中第三十五章 忽聞驚天變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三十章 英靈盡歸來第二章 大業有望日第四十七章 高僧涅槃處第二十九章 黃雀露尖喙第一十五章 師門情深重第五十九章 亂局初顯露第五十八章 故交有心人第一十九章 忽聞羣雄會第二十二章 穿心故人劍第五十五章 隕星從天過第九章 融融冬日暖第五十七章 得聞今天秘第四十章 菩提見心魔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二十章 山下人間態第二章 那人下山來第一十三章 山莊處處情第三十三章 佳人念故舊第三章 論或心與道第一十章 向景苦斷腸第一十五章 花子遭不測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一十三章 山莊處處情第四章 人情亦艱難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三十六章 隱秘自難言第一十四章 化爲繞指柔第三十七章 老驥歸泥淖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二十八章 崎嶇不易行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一十八章 彌勒求神藥第一十四章 四下狼煙起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一十五章 尋得夢寐寶第五章 江湖路雖遠第四十一章 修羅求經卷第三十二章 奸佞難脫逃第四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十一章 太師爲官道第三十四章 屋中少年急第二十五章 奇香伴身畔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三十四章 朱門閉雲羅第三章 江湖終大亂第五十七章府中無情客第四十章 開國何茫然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三十二章 暗藏虎狼師第六十二章 此人萬難惹第三十一章 太師爲官道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四十三章 無間是此間第一十二章 兄弟啓程忙第二十六章 驚聞不詳訊第四十章 萬毒蠱爲尊
第四十九章 一門相商議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八章 相逢會有時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第四章 問詢皆驚然第三十七章 老驥歸泥淖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第二十九章 武將刀劍出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一十九章 更有隱情在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三十章 英靈盡歸來第一十九章 豺狼遍地走第九章 神女慈悲意第四十七章 噩耗連番至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七章 江湖路雖遠第七章 衷腸相傾訴第三十五章 窺破天道意第三章 曲罷善才服第五章 冷看禽獸變第二十三章 王謝前堂燕第三十二章 折戟落凡塵第二十八章 彌勒行大事第二十六章 久別重逢時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一十三章 安定難尋覓第六十章 三家齊征伐第七章 佛道接哀慟第三章 神山金剛來第二十一章 大理好風光第四十三章 時來天地動第五十六章 一門宴席中第三十五章 忽聞驚天變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三十章 英靈盡歸來第二章 大業有望日第四十七章 高僧涅槃處第二十九章 黃雀露尖喙第一十五章 師門情深重第五十九章 亂局初顯露第五十八章 故交有心人第一十九章 忽聞羣雄會第二十二章 穿心故人劍第五十五章 隕星從天過第九章 融融冬日暖第五十七章 得聞今天秘第四十章 菩提見心魔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二十章 山下人間態第二章 那人下山來第一十三章 山莊處處情第三十三章 佳人念故舊第三章 論或心與道第一十章 向景苦斷腸第一十五章 花子遭不測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一十三章 山莊處處情第四章 人情亦艱難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三十六章 隱秘自難言第一十四章 化爲繞指柔第三十七章 老驥歸泥淖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二十八章 崎嶇不易行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一十八章 彌勒求神藥第一十四章 四下狼煙起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一十五章 尋得夢寐寶第五章 江湖路雖遠第四十一章 修羅求經卷第三十二章 奸佞難脫逃第四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十一章 太師爲官道第三十四章 屋中少年急第二十五章 奇香伴身畔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三十四章 朱門閉雲羅第三章 江湖終大亂第五十七章府中無情客第四十章 開國何茫然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三十二章 暗藏虎狼師第六十二章 此人萬難惹第三十一章 太師爲官道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四十三章 無間是此間第一十二章 兄弟啓程忙第二十六章 驚聞不詳訊第四十章 萬毒蠱爲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