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

看着徐方旭這般樣子,周其成實在是覺得好笑,又是萬分滿足。他從來都是最聰明的那個,也是最得長生老人的喜愛。同門師兄弟之間,出了徐方旭跟他年齡相仿,兩人又是一起長大,自己對他還稍微有些愛護之外,其餘什麼師兄師姐,在他眼中,都是與他爭奪長生老人關心愛護的人,就像稻田地裡的稗子一樣,卻是不招他喜歡。

也是周其成實在太過聰慧,聰慧得近乎早慧,記憶力又是遠遠超出其他人,年紀還小的時候便已經是能夠牢記發生過的一切事情。也因此,雖然衆人都是孤兒,可是周其成卻牢牢記得父母將他拋棄的時候,無法釋懷,從小性子便成了那等佔有一切的模樣。還在長生老人身邊之時,他爲了博取長生老人的歡心,一直都是表現得十分和善,也是叫一衆師兄弟們喜歡。自從孫向景到來之後,一切情況又是不同許多,長生老人和徐方旭爲了保住孫向景的性命,絕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在了他的身上,倒是忽略了衆人。

其餘幾人倒是對此十分理解,甚至也分出了許多時間陪伴孫向景,唯有這周其成卻是無法接受。原本他打算靠着自己的天賦和勤奮,繼承長生老人的衣鉢,可是隨後的情況實在是叫他難以接受,又是孫向景分走了關愛,又是清平夫人首先一步踏入決定行列,自創了浮世真氣,一時將師門衆人甩在了身後,又是叫他羨慕嫉妒。

再之後,陳風崇得傳了玄功,徐方旭在劍法上又是表現出了不俗的天賦。周其成自身修行的奇門遁甲之術,講究一個心性圓滿,這一切卻是大亂了他的心境,叫他不再能圓融如一,難有進步。其實也是其人心胸狹隘,卻是隻看着自身的天賦和努力,不向着清平夫人比他入門早上那麼多年,武功更高一些也是正常,又何苦與同門相爭許多。

師孃照顧幾個孩子,對他們的心性多少有些瞭解,自己又是來自千年之後,一應知識理論都是豐富完備。或許長生老人沒有發現,師孃卻是早已看出周其成心中的那些端倪。只可惜師孃自己不曾生養過,沒有這麼許多的經驗,饒是看出了不妥,也是隻當作小孩子爭強好勝,只是一味希望感化周其成,卻是未能有點滴收穫。

十五歲那年,周其成的奇門遁甲之術小成,自己提出要前往中原各地見見世面。長生老人想着他年歲也是不小,也該四處走走,便放他出去行走。周其成自身固然是存了尋找機緣,再有感悟,武功更進一步的想法,更關鍵的卻還是爲了避開徐方旭和孫向景兩人相處得樣子,卻是心胸已然狹隘到看都不願看見,只想遠遠避開。

一離開蘇州,周其成可謂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又是一時遠離了心魔的起源,倒是也有了不小的進步。行走至西北一帶時,當時蟄伏在這邊的彌勒教長老發現了他的特殊之處,認出了《太玄經注》上的武功,便出手將他擄走,逼問功法及其師承來路。

那時的周其成,雖然心境已不是正道一路,卻是天良未泯,知道若是自己供出長生老人所在,勢必會給一門帶來災禍,便幾番推脫,只說自己乃是孤兒,得了異人傳授些許,並不知道傳授來源,也不知道具體經文。一衆太玄長老對周其成百般逼問,並無結果,又是看他天資過人,一時也是起了愛才的心思,便有意將他收入門下,壯大太玄一脈。

周其成當時已經對師門懷有了怨恨之意,又是不願意回到蘇州看見徐方旭和孫向景,一時竟是答應下來,自己又是安排了一出假死的好戲,綢繆策劃,瞞過了長生老人。

太玄教自前朝覆滅之後,在民間蟄伏許久,苦於失去了根本鎮教神通,再也不能崛起。不過近百年時光裡,太玄教倒還是收集了一些其他的功法,其中更有一門上古流傳的經文殘篇,喚作《返生心法》,卻是得自南蠻一帶,乃是講述天地與人體之間的關聯奧秘,十分不同尋常。因着只是殘篇,又是功法不全,極其晦澀,太玄教中並無一人修煉,只是將其作爲一個積累收藏,只待有朝一日東山再起之時,再尋有緣之人修煉這一門武功。

周其成被太玄教的長老帶走,自然也就有了得傳武功的機會。奈何太玄教中流傳的武功,其實也就是《太玄往事錄》上記載的一些,與周其成手上的《太玄經注》完全無法相比。倒是那本偶然間看見的《返生心法》,引起了周其成的注意和興趣。他自己修煉奇門遁極愛之術,一應地悟性都是比尋常人要強上許多,又是有《太玄經注》的高深理論作底子,一眼變看出了這《返生心法》的不俗。

憑藉着過人的記憶力,周其成藉着幾次瞟眼看過,生生將那《返生心法》記了下來,暗自修煉,也是求另闢蹊徑,走另外的道路試試,或許會有不同的收穫。一時修煉之下,周其成便被這本《返生心法》深深吸引,卻是因爲其對天道自然的闡述之處,與《太玄經注》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一應真氣流轉的路線,卻是跟他的奇門遁甲之術不謀而合。某種程度上,這《返生心法》便像是爲周其成量身定做的一般,也是十分難得。

長生老人教導弟子,從來都是一人一門,絕不多傳,生怕弟子們修行過程之中心念不能唯一,受到其他法門干擾,武道難成不說,只怕還會走火入魔,危及性命,就連他自己,也是一步一步地修煉《太玄經注》,由始至終都不曾徹底參悟這一本奇書,也是其過於浩渺,過於艱澀,“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一句,真實不虛。

周其成仗着自己天賦高,卻是一直想要學習一門其他的法門,作爲防身之用。奇門遁甲之術自然是玄妙無比的,奈何他自己境界不夠,也是年紀還小,所能發揮出來的威力有限。加上這奇門遁甲,始終不像刀劍拳腳,練一日便有一日的收穫,卻是要推演計算,辛苦領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進步的。

卡在關口多時,周其成自己也是起了別樣的心思。如今這《返生心法》就在眼前,饒是他也不能自定,卻是一番莫大機緣,自然不會錯過。只是誰也不曾知曉,這《返生心法》原是南蠻某個邪教遺留之物,原本完整之時就不是正統經文一類,如今又有殘缺,更是修煉起來危險重重。這心法說是內功門道,其實也是保羅萬象,一應地道理手段,奇門神通都有記載,後來彌勒教的攝心術也是出自其中,一本通源。

修煉時間一久,周其成便發現了這返生心法的要命之處,卻是功法不甚完整不說,某些關竅的修煉卻是與正道大經頗有不同,一時有所衝突。他自身心性雖差,意志倒是十分堅定,更是大無畏,大舍棄的人物,爲着練就高深武功,在師父面前揚眉吐氣,將徐方旭從孫向景身邊“搶”回來,卻也是百般辛苦,冒了莫大的風險,強行將兩本經文一同修煉,同時運轉正道和邪道的兩門內功心法。

所謂內功,是修煉內家真氣,轉化後天爲先天,巧奪天工的手段;而所謂心法,則是講述一應道理,闡述天地自然奧妙,從而堅定心性,溫養脾性的法門。兩門內功同修,原本就是極其危險的事情,加上其中還有一本是邪道法門,周其成自身又是心中有所缺漏。一時堅持修煉之下,周其成徹底墮入了魔道,越發偏執,又是以爲是功夫之間互相磨合,自己一直忍耐。

一年之後,周其成神功大成,心性卻是完全入魔。一切武功法門,只要有堅定意念,無論爲正也要,邪門也罷,都能有所精益。周其成之前一直糾結於自身佔有慾和對師門的感激忠臣之中,這下算是大解脫,徹底在心中將師門推向了自己的對立面,心胸愈發狹隘,脾氣愈發暴戾,武功卻是打成,一舉超越了當時的清平夫人,堪堪站在了絕頂高手的巔峰,更是把握着無數奇門神通,技巧通玄,一切種種,俱是高明手段。

隨後,周其成與一個鄉間傳教的農民相遇,聽聞了他的外道道理。雖是不屑,周其成還是將此人收入自己麾下,直覺他的這套道理雖是荒謬,卻也能蠱惑一些愚民百姓。這個農民,便是如今的彌勒教主王澤。

接下來的數年之間,周其成便於這王澤一起,將彌勒教生生建立壯大,藉着彌勒教暗中留下的許多勢力,一舉將這邪教推到了大江南北,席捲天下。在此過程之中,周其成自己又是有所領悟,一舉踏入地仙之境。地仙一成,尋常法門神通也能施展出莫大威力,一舉一動之間俱是有着叫人難以抗衡的力道加持。彌勒教因爲多了一位地仙,更是如火如荼,吸引了諸多邪派高手加入,一時勢力壯大,壓制住了彌勒教一頭。

徐方旭定定看着坐在牀頭,講述自己今年遭遇的四師兄,心中一時亂作一片,卻是不曾料想到這四師兄竟是這般瘋狂,只不過是年幼時一點私慾不曾滿足,竟弄出了這麼多事情來。直到現在,徐方旭才知道爲何彌勒教的武功一直剋制自己一門,爲何彌勒教幾番與自己等人爲難過不去,爲何這邪教能莫名其妙地發起壯大,就連其前身的老牌太玄教都壓制其不住。

不過徐方旭在周其成的話語之中,也發覺了他現在的狀態不甚正常。原本人都有慾望,也是紅塵煉獄,衆生皆苦,甚少有人能達到無欲則剛的境界。尋常人的慾望,或是化作拼搏動力,或是深埋心底,一般不會太過左右人的心性。特別周其成在長生老人門下修行十幾年,也是練就了一身正道武功,理當可以鎮壓心魔,自我尋求解脫的。

想來便是那《返生心法》將周其成徹底拉入了邪道之中,令其墮落,又是對他心性造成了影響,數年以來,心念根植,纔會叫他像如今這般瘋狂,又是做下這等可怕的事情。

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一十七章 四郊未寧靜第三十九章 蠶叢及魚鳧第一章 波瀾隱又起第四十四章 三人歸門來第四十六章 重開不熄宴第一十四章 化爲繞指柔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三十六章 難解自身情第三十八章 笑迎刀斧來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第一十六章 枯榮自有時第四十一章 修羅求經卷第四十一章 倉皇逃竄時第八章 相逢會有時第一十四章 四下狼煙起第一十三章 何意百鍊鋼第三十六章 又見奇詭行第一十九章 忽聞羣雄會第二十章 山林神醫隱第四十一章 修羅求經卷第一十四章 老者露愁容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四十六章 北下鐵騎多第一章 冬日練功時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二十一章 再回久別處第七章 朝中心機重第二十五章 武林有盟主第一章 波瀾隱又起第四十三章 終得脫身日第二十七章 一招得其道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二十三章 相會待明年第四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十一章 兩家父母會第三十一章 座下神武者第二十八章 彌勒行大事第五十九章 南北並一處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三十四章 美婦隱暗懷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四十八章 三家鎮彌勒第六章 一門情誼長第一十八章 垂老不得安第三十七章 退而求其次第一十二章 水寒傷馬骨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五章 昔日姐妹情第三十四章 屋中少年急第一章 冬日練功時第九章 難得有情郎第二十四章 熱酒暖人心第九章 先前遺漏事第八章 莊中備考忙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五十三章 月下相救心第三十六章 難解自身情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一十七章 寶刀伴才俊第三十一章 此間有奸佞第二十九章 黃雀露尖喙第二十九章 聖代無隱者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二十六章 驚聞不詳訊第四十一章 修羅求經卷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四十七章 應有故人意第四十章 萬毒蠱爲尊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四十七章 高僧涅槃處第六章 柳巷鶯聲起第三十一章 此間有奸佞第二章 現局說端詳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一章 前情或已忘第一十二章 兄弟啓程忙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三章 神山金剛來第三十三章 又聞狂徒起第二十五章 虜陣橫北荒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二章 當知不仁意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五十七章 得聞今天秘第一十四章 老者露愁容第二十二章 見面好相認第二十章 山下人間態第五十八章 又聽因果緣第三十一章 明有誠惶意第四十四章 事了卻無言
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一十七章 四郊未寧靜第三十九章 蠶叢及魚鳧第一章 波瀾隱又起第四十四章 三人歸門來第四十六章 重開不熄宴第一十四章 化爲繞指柔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三十六章 難解自身情第三十八章 笑迎刀斧來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第一十六章 枯榮自有時第四十一章 修羅求經卷第四十一章 倉皇逃竄時第八章 相逢會有時第一十四章 四下狼煙起第一十三章 何意百鍊鋼第三十六章 又見奇詭行第一十九章 忽聞羣雄會第二十章 山林神醫隱第四十一章 修羅求經卷第一十四章 老者露愁容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四十六章 北下鐵騎多第一章 冬日練功時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二十一章 再回久別處第七章 朝中心機重第二十五章 武林有盟主第一章 波瀾隱又起第四十三章 終得脫身日第二十七章 一招得其道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二十三章 相會待明年第四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十一章 兩家父母會第三十一章 座下神武者第二十八章 彌勒行大事第五十九章 南北並一處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三十四章 美婦隱暗懷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四十八章 三家鎮彌勒第六章 一門情誼長第一十八章 垂老不得安第三十七章 退而求其次第一十二章 水寒傷馬骨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五章 昔日姐妹情第三十四章 屋中少年急第一章 冬日練功時第九章 難得有情郎第二十四章 熱酒暖人心第九章 先前遺漏事第八章 莊中備考忙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五十三章 月下相救心第三十六章 難解自身情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一十七章 寶刀伴才俊第三十一章 此間有奸佞第二十九章 黃雀露尖喙第二十九章 聖代無隱者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二十六章 驚聞不詳訊第四十一章 修羅求經卷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四十七章 應有故人意第四十章 萬毒蠱爲尊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四十七章 高僧涅槃處第六章 柳巷鶯聲起第三十一章 此間有奸佞第二章 現局說端詳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一章 前情或已忘第一十二章 兄弟啓程忙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三章 神山金剛來第三十三章 又聞狂徒起第二十五章 虜陣橫北荒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二章 當知不仁意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五十七章 得聞今天秘第一十四章 老者露愁容第二十二章 見面好相認第二十章 山下人間態第五十八章 又聽因果緣第三十一章 明有誠惶意第四十四章 事了卻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