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登州計劃

江水師千總趙仕哲,是在入夜時分得到召見的命令的城外諸事已畢,一切都按部就班的進行着。蘇翎此次帶來的大軍人數雖多,但鎮江水師官兵日常操練、紮營,可都是按着一套模式進行的,這番兩軍交接,倒是半點麻煩沒有出現過。那趙仕哲得令後便立即動身趕赴海邊,不過,那一直協助辦事的山東水師千總符寶正,卻央求趙仕哲將其一起帶去。

趙仕哲猶豫不決,那符寶正卻說,只管稟報給蘇大將軍,若是將軍不見,他便等着趙仕哲一起回去便是,絕不敢生事。趙仕哲看在符寶正帶着山東水師官兵也幫着忙了一陣子,勉強算是答應了。二人便乘一條小船直抵蘇翎的座船,上船就在船舷處侯着。

這等,若沒人引領,還真不知道蘇大將軍究竟住在哪個艙裡。不用說,對於這號大得猶如一座樓一般的戰船,那山東水師千總符寶正,是稀罕的眼睛都快沒地兒放了。不過,因爲天黑,倒看不出到底有多大。那船舷處甲板上,到處都是鎧甲護衛筆直的站立着,符寶正雖有心想多看看,卻是不敢亂動,便又將心思放在蘇大將軍到底會不會見他的事情上,但這也無法胡猜,眼下既然厚着臉皮來了,便只等護衛們稟報之後再做打算。

鎮江水師千總趙仕哲,卻不如符寶正那般輕鬆,這站着等着這會兒功夫,只覺得渾身冒汗,卻說不清楚是緊張,還是害怕。遼東總兵官蘇翎一向對所部官兵優待有加,那些官兵福利不必再說,且真還沒聽說過處置過哪一個武官。趙仕哲想到這裡,卻猛然一驚,這般說來,自己還真是頭一個未得軍令便擅自行事的“第一人”。

想想自己這回的命令,不過是帶着水師官兵演練登陸作戰,但趙仕哲卻將這事辦成了南四衛一般模樣。那水師官兵倒是真算演練了一番,效果不錯,但離最初的目的,可差得天遠地遠。按蘇大將軍制定地軍紀,這多數違令者,結果便只有一個“斬”字。趙仕哲琢磨着自己倒不算是違令,而是“多”做了些事,且這事後續手段也處置了些,至少事實上登州府境內不像想象中那樣無數麻煩。可這不過是自己安慰自己罷了,蘇大將軍若真是怒了,可未必按自己這般想的處置自己。

當然,趙仕哲唯一的安慰,是這回蘇大將軍是帶着一萬人馬渡海登陸登州府的。這即是表明,蘇大將軍要在登州府境內有什麼行動,這動靜若不是早有謀劃,便是因自己弄出這事而衍生出來地。而既然蘇大將軍要有所行動,則必然是對遼東有利之事,那麼,自己算不算也有點“苦勞”?

這些胡思亂想,險些令趙哲沒有聽清楚護衛傳令要其進去的話,還是符寶正悄悄拍了拍趙仕哲,這纔回過神來,回頭看了符寶正一眼,便緊走幾步,跟上護衛,向船艙內行去。

進到艙內,趙哲不敢亂看,立即行禮,說道:“鎮江水師千總趙仕哲參見將軍。”

許久,都未聽迴音,趙仕哲不敢擡頭,只聽得艙內有幾個人的呼吸聲,卻是誰也未接他的話,就似乎趙仕哲根本不在眼前一般。趙仕哲身子一僵,心跳加速,呼吸也急促起來。

蘇翎目光放在桌張地圖上,好一會兒,才直起身來,盯着趙仕哲,緩緩說道:“你可知罪?”

趙仕哲身子一顫。即答:“屬下知罪。請將軍責罰。”

蘇翎了片刻。又問道:“你說。何處有罪?”

“擅自登陸登州。行事魯莽。爲小難而棄大局”趙仕哲前面倒還說地流利。這後面。可就有些編不出來了。畢竟是個武官。肚子裡墨水有限。何況跟着蘇翎這幾年來。幾乎所有地武官都養成了有些“傲氣”。這般說着自己地是。多少有些說不出口。再說。趙仕哲正是二十多歲地年紀。若讓其真得有什麼大局觀。也就不會有這回地“魯莽”了。

蘇翎瞧着趙仕哲結結巴巴地說完。轉頭看了眼趙毅成等人。又轉過身來。對着趙仕哲說道:“你且將此次山東登州一事。詳盡說來。”

“是。”趙仕哲答道。隨後深深吸了口氣。暫時不去想這會有什麼處罰。將此事地前因後果以及自己所做地。事無鉅細全部說了一遍。

趙仕哲所說。自然要比嚴安途、王鴻、蔣明三人地講述。要詳盡得多。蘇翎、趙毅成以及何安東俱都一眼不發。靜靜地聽着趙仕哲地講述。當然。兩下對照。便這回山東登州之事。弄得一清二楚。包

正在外面侯着的山東水師符寶正的事,也知道了原

趙仕哲說完,便低着頭,一聲不吭地等待蘇翎訓斥。不過,蘇翎倒沒有什麼怒氣地表示,靜靜地想了會兒,這纔開口說道:“你既已知錯,我便也不再多說。不過,有些話,卻是要跟你講清楚。”

趙仕哲挺了挺身子,全神貫注地聽着。

“鎮江水師裡,雖然纔是個千總,”蘇翎緩緩說道:“但你自己也應該清楚,此次讓你管帶數千將士練兵,豈是一個千總武職能做的?”

這點趙仕哲自然清楚,即便那數千人中也有好幾位千總武官,卻依舊聽從趙仕哲的命令行事,關於趙仕哲的職位,那個名頭並不爲人看重,而是在於如何去用,又用到何處。

趙仕哲聽蘇翎麼說,面上一紅,低聲說道:“屬下愧對將軍。”

“按說,”蘇翎接着說道:“你跟我也有不少日子了,在千山堡時,你不過只是一個小隊隊長,如今指揮數千人馬,這當中的區別,你可清楚?”

“屬下知道。”趙哲低道。

蘇翎皺了皺頭,說道:“擡起頭回話,練站姿也忘了麼?”

趙仕哲立即挺胸擡頭,筆直,雙眼直視,一動不動。

蘇翎走進幾步,來趙仕哲面前,注視着趙仕哲的眼睛,緩緩說道:“還記得在千山堡時對陣八旗那些日子麼?一個小隊長犯錯,便送了全隊人的性命。若是一個將軍犯錯,你說,還葬送多少將士的性命?”

趙仕一張臉憋的通紅,卻是不敢隨意說話。蘇翎這番話,道理如何不明白?只是事到臨頭,卻偏生就沒好生冷靜處置,這番悔意,在這一刻最深。

蘇翎盯着趙仕哲,好一會兒,才轉身走回桌邊,瞧了瞧桌上地圖,又看了看趙仕哲,想了想,問道:

“趙仕哲,你這幾年的軍功,得了多少獎勵?”

趙仕哲一怔,想了想,答道:“將軍,總計賞銀五千四百兩,田地三百二十畝。宅院一處。還有布匹什麼地,屬下記不住了。”

蘇翎瞧了瞧趙毅成,見其一臉的笑意,心想,這還真不曉得這些官兵都真有不少田產,着實比那些大戶還要殷實。當然,以趙仕哲跟隨蘇翎這麼些日子,這種獎賞也還不算最多的,畢竟趙仕哲有一半的時間都在水師,還沒撈到繼續立功的機會。

“你有家眷?”蘇翎問道。

“沒有。”趙哲答道。

與大多數當年跟隨蘇翎地官兵一樣,即便有家室的,也都因種種原因變成孤身一人,若不然,誰還能往邊牆之外逃去?這趙仕哲年紀也不算大,若是一般人家,當然早已成家,可在遼東,衛所旗軍地標誌,呢是無人看得起,自然便隻身一人了。這到了後面,也因一直忙於水師事務,到沒顧得上去成親什麼地。與趙仕哲一樣的年輕武官,在蘇翎所部,可着實不少。

“那些獎賞,全數沒收。你以往地軍功也都一筆勾銷。”蘇翎緩緩說道,“這般處置,你可服氣?”

聽蘇翎這麼一說,趙仕哲反而一下子輕鬆下來,那身子一鬆,整個人便顯得更有精神些了。

“將軍,”趙仕哲說道:“屬下心服。只要還在軍中,做什麼都行。”

當然,趙仕哲最擔心的,是蘇翎一怒之下,將趙仕哲驅逐了事。這倘若不在軍中,趙仕哲當然也不至於餓死,遼東如今可是大把的機會能尋到活計謀生。但類似趙仕哲這般的年輕武官,已經習慣了管帶千軍萬馬,你讓他如何能放棄這樣一種日子?

蘇翎定下的軍功制度,算是一種累計,第一次立功的獎賞,要遠遠小於後面的立功受獎。這番將趙仕哲以往的軍功全數取消,意味着趙仕哲得從頭幹起。當然,那些田地、屋舍,銀子,趙仕哲目前有與沒有都差不多,反正都在軍中,也沒處花去。再說,蘇大將軍只是這般懲罰,那就是說,還要趙仕哲在軍中領兵,那軍功更是機會多多。

這事,看來就這麼處置了。趙仕哲顧不得去多想,只管輕鬆地站着。

“這事便就這麼了了。”蘇翎說完,招了招手,說道:“趙仕哲,你過來看看,這張圖是山東登州全境的,你好好看看,若是讓你全數接管下來,需要多少人馬,多少時日?”

趙仕哲先是一怔,隨即便是一喜,立即快步走上前去。

第7章 蒙古饑民第66章 將軍嫡系第12章 奪命斬第70章 去舊迎新第4章 東西教派第7章 蒙古饑民第28章 新生活第62章 事本尋常第18章 羣山缺口第8章 煙花柳巷第28章 死而復生第58章 變通之道第58章 變通之道第47章 大興土木第16章 烽火連綿第6章 破金大陣第13章 以牙還牙第27章 悍兵來源第33章 鄉鎮攻略第3章 七恨起兵第37章 欲赴蒙古第25章 女真戰俘第7章 蒙古饑民第3章 經略奇功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27章 蒙古一部第64章 依計漸進第45章 鎮江新城第84章 以火剝皮第2章 新舊交替第2章 兵部題稿第55章 爲奴之選第31章 兵臨遼陽第7章 保留地第36章 空城以待第44章 賀禮雲集第9章 莽撞之餘第77章 外圍殺戮第15章 因糧而往第33章 叛將結局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23章 雪夜除夕第72章 策反八旗第3章 以河爲界第84章 以火剝皮第23章 思籌謀第33章 波光之下第7章 變中有變第10章 計奪寨第75章 袁家遷族第17章 工部庫存第27章 悍兵來源第4章 雷厲風行第59章 亂上加亂第11章 暗磨刀第11章 暗磨刀第26章 商務總辦第13章 軍心爭功第12章 奪命斬第6章 山中人第28章 草場新城第7章 蒙古饑民第70章 天啓內帑第12章 鎮江水師第25章 以商爲引第46章 籌辦喜事第33章 鄉鎮攻略第32章 衆心所向第61章 再聚雄兵第9章 莽撞之餘第22章 登州城下第37章 欲赴蒙古第27章 十萬知府第17章 工部庫存第13章 如箭在弦第76章 再組商行第58章 變通之道第74章 雙喜臨門第27章 十萬知府第28章 草場新城第3章 七恨起兵第37章 酒肆客棧第14章 登州計劃第32章 何去何從第37章 欲赴蒙古第8章 越河演練第43章 擢升總兵第12章 將星隕落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46章 籌辦喜事第36章 各有所爲第17章 村落糧稅第79章 梟雄鼠輩第14章 登州計劃第13章 以牙還牙第69章 大展宏第22章 火器四營第15章 因糧而往第30章 風漸起第22章 火器四營
第7章 蒙古饑民第66章 將軍嫡系第12章 奪命斬第70章 去舊迎新第4章 東西教派第7章 蒙古饑民第28章 新生活第62章 事本尋常第18章 羣山缺口第8章 煙花柳巷第28章 死而復生第58章 變通之道第58章 變通之道第47章 大興土木第16章 烽火連綿第6章 破金大陣第13章 以牙還牙第27章 悍兵來源第33章 鄉鎮攻略第3章 七恨起兵第37章 欲赴蒙古第25章 女真戰俘第7章 蒙古饑民第3章 經略奇功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27章 蒙古一部第64章 依計漸進第45章 鎮江新城第84章 以火剝皮第2章 新舊交替第2章 兵部題稿第55章 爲奴之選第31章 兵臨遼陽第7章 保留地第36章 空城以待第44章 賀禮雲集第9章 莽撞之餘第77章 外圍殺戮第15章 因糧而往第33章 叛將結局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23章 雪夜除夕第72章 策反八旗第3章 以河爲界第84章 以火剝皮第23章 思籌謀第33章 波光之下第7章 變中有變第10章 計奪寨第75章 袁家遷族第17章 工部庫存第27章 悍兵來源第4章 雷厲風行第59章 亂上加亂第11章 暗磨刀第11章 暗磨刀第26章 商務總辦第13章 軍心爭功第12章 奪命斬第6章 山中人第28章 草場新城第7章 蒙古饑民第70章 天啓內帑第12章 鎮江水師第25章 以商爲引第46章 籌辦喜事第33章 鄉鎮攻略第32章 衆心所向第61章 再聚雄兵第9章 莽撞之餘第22章 登州城下第37章 欲赴蒙古第27章 十萬知府第17章 工部庫存第13章 如箭在弦第76章 再組商行第58章 變通之道第74章 雙喜臨門第27章 十萬知府第28章 草場新城第3章 七恨起兵第37章 酒肆客棧第14章 登州計劃第32章 何去何從第37章 欲赴蒙古第8章 越河演練第43章 擢升總兵第12章 將星隕落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46章 籌辦喜事第36章 各有所爲第17章 村落糧稅第79章 梟雄鼠輩第14章 登州計劃第13章 以牙還牙第69章 大展宏第22章 火器四營第15章 因糧而往第30章 風漸起第22章 火器四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