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轉念餘韻

要鎮江李氏做的,原本只有兩條,一條是斬草除根,滿門被殺。這是當李氏選擇頑抗時的結果,蘇翎的騎兵們不會對此有任何猶豫。當然這僅限於成年男子,猶如當今大明朝一樣,女人與奴僕是不算在人口數之內的。李氏在堡中不過一父三子,十幾個正妻小妾,再加上幾門依附在門下的幾戶遠親,孫輩的也不過七八人,總數在五十左右,餘下的則是百多家僕。那未曾露面的二百家丁,此時都散佈在堡中各自家裡,作爲堡內防禦的一部分,大約是李家也不想白白養這麼多人,這些人不過是半農半兵的角色,那二百家丁除了二十多人在李家內宅負責守夜,其餘都還佃種着李家的農田,這會兒雖得知堡中出現變故,卻未得聽見召喚的聲響,兀自躲在家中做無視狀。這另一條,蘇翎原本便打定主意就這麼處理。將李家全部人口都遷往千山堡的屯田新村,去與喬一奇等人做鄰居。至於這些養尊處優一輩子的李家老小是否能與那些武官一樣,耐得住艱苦的勞作,便是另一回事了。

當然經蘇翎中途產生新的念頭,這李家的命運便在李老頭不經意的一句話中再次轉了方向,是禍是福,唯有李家後人方能評判。

那一刻首先做的,便是將所有李家大院的人全部召集在一起。一百多騎兵除了留在四門封住出口外,其餘的都已聚集在李家大宅,將前後門一封,也怪類似李家這一類的大戶過於小心,這院牆修得高高的,等閒宵小自然是進不來了,但卻讓幾名見機不對的家丁想翻牆而逃,卻摔下來砸壞了不少花花草草,讓聞聲趕來的幾個騎兵手起刀落,當場格殺,鮮血濺得滿牆都是。這樣一來,再無人敢作非分之想,乖乖地聽從吩咐。

接下來是千山堡的老規矩了,有了寬甸五堡的經驗,處理起來便顯得分外熟練。管家被叫出來,按着身契各個點名,將奴僕們另分一處,這樣大院裡便一邊是五十多人的李家直系,一邊是百多人的家僕女婢。然後便不用蘇翎多說了,祝浩站出來,當着所有人的面,燒燬身契,那些給予奴僕們自由平民身份的話被祝浩說得是有情有理,比蘇翎那一番乾巴巴的述說要簡單的多,也更有效。家僕中有些還處於迷糊狀態的人很快便明白了李家的處境,看着李家主人站在一堆象離開水池的魚,這心裡的盤算便快了不少。眼見着進展順利,蘇翎的這項消除奴僕的強制手段卻在李家這裡第一次受到挫折。

先是幾名年紀四五十歲的老僕表示不願意離開李家,情願與李家主人同生共死,接着是十幾個模樣俊俏的丫頭,也不願意離開那些夫人、太太們,這些人都是李家世代家養的奴僕,說不清都有幾代,自小便受主人遮護,就算給他們自由,也無處可去,至於分田麼,讓那些自小便陪在夫人小姐深閨之中的丫頭如何耕種?另外,還有十幾個小丫頭,年紀不過十四五,看着便還是一副未成人的模樣,都是李家買來沒幾年的,連自己家在哪兒都說不清楚,這又如何能有主意?這讓蘇翎一時難以決斷,在寬甸五堡時遠沒這樣的問題。不過,那些大戶與李家相比,那個大字怕是說的令人臉紅,也唯有李家這樣世代相傳的大戶纔有着這般大的莊子,纔有世代蓄養的奴僕,那些沒有嘗過平民百姓生活的家生奴僕,如何能知道何謂自由之身?況且,這平民小戶人家,一遇到災荒年景,還搶着將自家孩子送到李家,爲得不過是幾石糧食。在李家的奴僕之中,也分得個三六九等,如適才那些丫頭,每月的打賞、月例,都快趕上小戶人家半年的收入,這些人又怎麼捨得?

麻煩歸麻煩,對與蘇翎等這些從千山堡走出來的人,解決不了的便是一刀,自古便沒有刀鋒下還能殘留的性命。既然好說不願,便就強從。蘇翎只將那幾名年紀大的留在李家,十幾個不懂事的小姑娘則全部送給陳芷雲管教,至於另外十幾個丫頭,在事後則被送往寬甸堡,先讓她們從幹活換吃食開始,體驗勞作的過程,然後再逐步讓其明白憑自己一雙手也能換取另一種過日子的方式。至於其中仍然有幾人不願過得那般辛苦,情願去大戶人家做貼身丫鬟的,在餓了幾天後,也不得不放下那份心思,去做任何能換取吃食的工作。這是後話,略略一提。

這件事讓蘇翎明白了作爲奴僕的某種心思,尤其是這種在大戶人家過了幾代的僕從,但這並未影響到蘇翎對此的態度,而僅僅是傳令下去,在以後對付這類事情時,斬殺的範圍,從直系血親擴大到這種“忠心耿耿”之輩。

不過這一次,那幾位老奴仍然靠着主人的庇護留得一命。蘇翎將那老者單獨帶來,看其已略作平靜之後,纔開口說話。“你叫什麼?”

“李亞良。”老者適才的半死不活,且按三個兒子的說法,該是病入膏肓,但蘇翎這一刺激,反倒顯出幾分精神來。自古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留得性命,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時候。年輕時的歷練,終讓李亞良顯出幾分鬥志。或許心中暗自遐想,這李家也活該過這一關,不經風浪,這家財遲早會被那三個兒子敗光。

“這裡全都歸我了。”蘇翎一字一頓地說道,“按道理說,我該殺了你們。”

李亞良一抖,竭力不顯出害怕的神色。不管其瞎想什麼,後院裡幾個逃跑的家丁被殺得乾淨利落,顯然這些人手裡,怕早就有數十條性命,那絲毫沒有猶豫的動作,讓人聯想起屠夫操刀時的習以爲常。再大的富裕之家,在這遼東,可沒有什麼依仗的。除非是如李成樑家族那般,本身便是殺出來的家業。

“不過,你既然願意聽我的吩咐,我就給你另一條出路。若做的好,你們李家一樣可以大富大貴。”

“那李家的家人....”李亞良問道。

“他們會在一個安全地方,你放心,既然我說了安全,就不會殺他們。”蘇翎語氣盡量平緩,“但那裡不會有白養着的人。你替我做事,我自然會給你酬勞。你家人的吃食,便從你的酬勞里扣除。辦了好了,自然會有賞賜,若是不好......”

蘇翎盯着李亞良,慢慢說道:“他們一個都跑不掉。不僅如此,你,還有你那三個兒子,都不會活得太久。”

“是,小的明白。”李亞良算是徹底屈服。

這人一旦在危機時分不能做出決斷,隨後便只能步步屈服。生與死,在這裡沒有多大的界限,即便是李亞良這等大戶之家,性命也是第一位的。至於說什麼臥薪嚐膽,那是天大的笑話。

蘇翎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茶,看看左近,已沒了那位機靈的參茶丫頭,便又將茶盞放在桌上,繼續說道:

“你們李家在遼東還有不少親戚吧?”

“是的,金州、復州、海州、蓋州都有一些。”李亞良更加緊張小心,未必這蘇翎連這些親戚也不放過?

“你聽好了。努爾哈赤的兵馬會在明年進犯遼東腹地。至於來了之後會做些什麼,我就不必詳述裡了吧?”這是自然,遼東邊牆傳回的消息,努爾哈赤不光搶糧食,還搶人,帶不走的一律燒燬。李亞良消息自然廣泛,不會不知道。但說這個何意呢?

“我要你在一個月之內,將你們李家的這些親戚全都走一遍,告訴他們上面說的。並且,你要說,你們李家打算年內便向辦法遷居關內,在京城或是南京定居。”

這麼做的意思,李亞良尚未想明白,不過這事出了,即便不用蘇翎交代,這話怕也快成了事實,辦起來自是簡單輕鬆。

“我會派人跟着你去,順便將你們李家的鋪子都理一理。明白麼?”

“是,明白。”李亞良答道。

“你下去吧。”蘇翎結束了對李亞良的處置。

接下來上來的,便是李亞良的三個兒子。

“叫什麼?”蘇翎拖長了聲音問道,那架勢,讓一旁的祝浩覺得像是一位縣老爺問話。當然,蘇翎桌上的茶,總算是斟滿了。

“李沛皓、李沛軒、李沛鴻。”可惜這些名字了。

“你們的爹大約也跟你們說過了吧。”時間是留夠了的。三人都點點頭。

“你們也都做過幾年生意,既然爲我做事,這些不用就可惜了。你們想不想去京城?去南京?蘇州?”

李家大少爺李沛浩尚未表現出異樣,那李沛軒、李沛鴻卻在驚嚇之餘,露出幾分好奇來。

“我會拿一些銀子出來,給你們做本錢。你們分別去京城、南京與蘇州府,我給你們一成的份子,做好做壞,就看你們自己的了。”這一招可算是另類,剛殺了人家家丁,又奪了人家的家產,轉眼便談生意,也就是蘇翎一念之間的轉動,這事便成了事實。李家的內亂,讓蘇翎瞧出了空子。

“到時候,我會派人跟着你們。你們要拿出全部本事,生意做好了,我便讓你們的老婆也過去。只要按我吩咐的做,你們李家仍然會大富大貴。若不然.....”蘇翎沒有說盡。

三人小聲嘀咕了會兒,那李沛浩便問道:“可如何去呢?有多少本錢?”

“這個我做一部分,你們自己做一部分。憑你們李家的關係,這些還要你們多跑跑。你們先自己商量一下,不行便去請教你們的爹。稍後我便安排。下去吧。”

從遼東到關內,不僅要該戶籍,還要路引批文。若是容易,遼東大戶豈不是都遷入關內?其實不然,這一來關內稍好的地方都已被瓜分得一乾二淨,而來,遼東大戶與關內的富豪之家一樣,都捨不得那大片的土地,這在大明朝是唯一的財富象徵,誰也不能免除。再說,遼東大戶都與一定的官職相關,而這官職十有八九就在遼東,家族觀念上,也不允許離得太遠。但如今蘇翎所擁有的關係,尤其是在京城的那位,足以降低此事的難度。剩下的,就看這些李家的不肖子,如何發揮李家的優勢了。但這優勢在其辦完之後,便徹底消失,正如傳言中的那樣,李家全體遷居了。

剩下的堡中百姓,便簡單了。黃昏前各家各戶各來一人,在曬場集中,將千山堡的規矩宣讀一遍,令百姓自己決斷,是留,是走,第二日見分曉。實際上幾乎沒有人離開,小戶人家好不容易的有土地不會放棄,再說這房子,這家裡的傢什,哪一個不是多年積累,又能去哪兒?對土地的依附,是所有大明百姓都具有的共性。而幾個想離開的人,出堡不久,便被射殺,且無人知曉。

兩天後,兩個管事帶着二十名騎兵正式入主李家堡。名字依舊,但主人已換,而隨着時間的增長,李家堡註定將從內部開始完全轉變。而騎兵武官這一堂課算是圓滿成功,返回寬甸堡後,武官們繼續展開類似的行動,不斷總結出一套完整的戰術規則。

與此同時,在這個七月,另一批千山堡騎兵開始喬裝遷入坎川嶺那一帶,術虎則也派出一股人馬暗地裡接近努爾哈赤的腹地,邊緣一帶的村落不是向千山堡移動,便是莫名其妙的被搶、被殺,但這規模,還不足以震動努爾哈赤。因爲這位梟雄,正磨刀霍霍地瞧向另一個劫掠地點。

隨後的日子裡,李亞良帶着幾個人,開始他的旅程。三個兒子倒都沒動身,但商議蘇翎的指令,讓三人花費了多個夜晚,爲李家的將來細細打算。

不久,遼東都司河東的大部分地區都傳言着努爾哈赤即將進犯的消息,儘管有人不信,那些大戶人家卻寧可信其有,不肯信其疑。東部的戰火便這般在河西泛起波紋,讓本就已是慌亂的情形,變得越發地糟糕。

寬甸堡的變化,終於引來關注,就在蘇翎返回寬甸不久,就接到哨探回報,有一百多明軍,向寬甸方向行進......

【收藏、推薦,謝謝鼓勵】

第9章 嬌顏如雪第76章 再組商行第10章 計奪寨第75章 躍躍欲試第67章 長斤斧軍第22章 京韻邊聲第18章 兌現軍功第4章 紅色戰旗第12章 將軍手段第28章 草場新城第73章 襲擾規模第6章 海濱遇匪第32章 何去何從第43章 七虎獵熊第6章 山中人第1章 天災人禍第3章 經略奇功第15章 因糧而往第87章 一敗塗地第5章 七月流火第19章 鐵甲斷金第42章 固定航線第37章 酒肆客棧第3章 七恨起兵第22章 兵將之選第47章 大興土木第27章 黃雀在後第41章 擠壓行動第83章 一勞永逸第88章 斬草除根第15章 十字路口第12章 鎮江水師第20章 漸變舊俗第27章 新世界第8章 暗流涌動第10章 計奪寨第37章 酒肆客棧第70章 去舊迎新第26章 整軍威第30章 蒙古騎兵第82章 震懾之戰第4章 女真人第33章 波光之下第3章 七恨起兵第31章 信手拈來第1章 夜不收第24章 築江城第54章 攻守易勢第37章 酒肆客棧第28章 新生活第24章 世家大戶第55章 爲奴之選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9章 李氏農莊第6章 烈火焚城第4章 軍政之分第35章 太平新城第62章 事本尋常第43章 擢升總兵第30章 風漸起第31章 兵臨遼陽第10章 轉念餘韻第2章 昏官悍勇第23章 經略牽線第2章 昏官悍勇第51章 異域奇事第72章 海上船隊第12章 紮營登州第93章 遷居移民第8章 暗流涌動第20章 漸變舊俗第9章 莽撞之餘第3章 武裝辦案第52章 蘇系武官第68章 瓜熟蒂落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74章 雙喜臨門第25章 女真戰俘第31章 練兵收心第11章 顧此失彼第7章 全心備戰第11章 故人相見第51章 提督遼東第31章 兵臨遼陽第8章 煙花柳巷第4章 東西教派第3章 七恨起兵第39章 江湖人士第27章 蒙古一部第23章 戰雷隱隱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9章 以血授職第43章 擢升總兵第45章 鎮江新城第17章 戰馬悲鳴第69章 經略媒人第13章 強行監軍第18章 兌現軍功第11章 暗磨刀第70章 去舊迎新
第9章 嬌顏如雪第76章 再組商行第10章 計奪寨第75章 躍躍欲試第67章 長斤斧軍第22章 京韻邊聲第18章 兌現軍功第4章 紅色戰旗第12章 將軍手段第28章 草場新城第73章 襲擾規模第6章 海濱遇匪第32章 何去何從第43章 七虎獵熊第6章 山中人第1章 天災人禍第3章 經略奇功第15章 因糧而往第87章 一敗塗地第5章 七月流火第19章 鐵甲斷金第42章 固定航線第37章 酒肆客棧第3章 七恨起兵第22章 兵將之選第47章 大興土木第27章 黃雀在後第41章 擠壓行動第83章 一勞永逸第88章 斬草除根第15章 十字路口第12章 鎮江水師第20章 漸變舊俗第27章 新世界第8章 暗流涌動第10章 計奪寨第37章 酒肆客棧第70章 去舊迎新第26章 整軍威第30章 蒙古騎兵第82章 震懾之戰第4章 女真人第33章 波光之下第3章 七恨起兵第31章 信手拈來第1章 夜不收第24章 築江城第54章 攻守易勢第37章 酒肆客棧第28章 新生活第24章 世家大戶第55章 爲奴之選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9章 李氏農莊第6章 烈火焚城第4章 軍政之分第35章 太平新城第62章 事本尋常第43章 擢升總兵第30章 風漸起第31章 兵臨遼陽第10章 轉念餘韻第2章 昏官悍勇第23章 經略牽線第2章 昏官悍勇第51章 異域奇事第72章 海上船隊第12章 紮營登州第93章 遷居移民第8章 暗流涌動第20章 漸變舊俗第9章 莽撞之餘第3章 武裝辦案第52章 蘇系武官第68章 瓜熟蒂落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74章 雙喜臨門第25章 女真戰俘第31章 練兵收心第11章 顧此失彼第7章 全心備戰第11章 故人相見第51章 提督遼東第31章 兵臨遼陽第8章 煙花柳巷第4章 東西教派第3章 七恨起兵第39章 江湖人士第27章 蒙古一部第23章 戰雷隱隱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9章 以血授職第43章 擢升總兵第45章 鎮江新城第17章 戰馬悲鳴第69章 經略媒人第13章 強行監軍第18章 兌現軍功第11章 暗磨刀第70章 去舊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