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當知不仁意

長生老人提起功名之事後,孫向景雖然沒有完全同意,不過還是有了這個想法,一時也是刻苦讀書,平常多於惠博文交流些許,學問倒也有些長進。

原本孫向景就不是那等冥頑不靈的愚鈍之輩,只是因爲性子懶惰,故而多年來一直未有所成。不過他最好的一點就是從善如流,只要跟他講清了道理,倒也能驅使他做許多事情。按照他這樣苦讀,鄉試的時候只需長生老人些許幫忙,混個秀才的身份倒也不難,無多有少,多少是個功名在身的,今後自有許多方便好處。

至於惠博文,長生老人可是一點都不擔心。這孩子原本學時就極好,這一年多來又受到太和真人和長生老人的栽培,已然是超出了同齡人一大截,小小鄉試自然不在話下,秀才身份也是唾手可得。而且長生老人可是知道惠博文有一方鐫刻有“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一句的硯臺,單靠這個,都能保他舉人無憂,進士有望,仕途順遂。

當然,長生老人的考慮兩個小孩兒都不清楚。不過既然老人提出了這條門路,兩人倒也願意去試着走走,所謂“技多不壓身”,多長點本事總是沒錯的。

這幾個月以來,長生老人似乎對孫向景的病情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已是有十成把握保他長命百歲,這纔不再如以前一般放縱他,而是開始嚴格要求,爲他的將來做打算。

一衆弟子之中,清平夫人開了勾欄,陳風崇從旁協助,偶爾也幹些飛賊勾當,徐方旭則是醫道有成,自己又是一心助人,自然也有門路。也只有孫向景需要長生老人爲他綢繆考慮許多,仔細打算,免得他將來一無是處,混跡一生。

尋常閒暇時候,孫向景倒也還願意跟師孃黏在一起。自從在西寧見到了丐幫幫主,得知那人與師孃原是“同鄉”之後,孫向景對師孃的身世背景也是十分感興趣,不知道是何等仙鄉所在,才能出了師孃這等近乎無所不知的人物。

只是師孃一直都表現得十分無所謂,對自己的身世之類也不怎麼提及,這些年第一次遇見了“同鄉”之人,也沒有心思去尋找交流些許,一應地對這類話題十分冷淡無感。

要是孫向景問她家鄉何處,師孃就答“家鄉在那美的地方”;問她爲何離開來到大宋,師孃就答“穿越千年的傷痛,只爲求一個結果”;要是問她丐幫幫主與她什麼關係,師孃則是說那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反正一應有關師孃身世的問題,她都是回答得十分含糊,又盡是說些詩不像詩,歌不像歌的句子,叫孫向景難以理解。一門之中,其實大家都對師孃的身份十分好奇,只是陳風崇灑脫,徐方旭謹慎,都不會想孫向景這般直接詢問。也是孫向景自己平時毫不關心此事,直到遇見丐幫幫主纔開始覺得好奇,這麼多年第一次問。

問道最後,師孃實在是煩了,只說到了合適的時候,自然會與衆人說明。時機不到,就算她說了衆人也理解不了,還不如不說。

孫向景自然越發好奇,不過師孃不想說,他也不敢太過追問,畢竟師孃前些日子,纔剛剛幫了他一個大忙。

因爲大理國那邊傳來消息,楊瓊家母女很可能還活在人世,只是不知道躲藏到哪裡去了,衆人一時難以尋找。孫向景當時就想前往大理國去自己尋找兩,但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不切實際的夢想。畢竟大理國雖是邊陲,國土也還算是廣袤,要是他自己去找,不知道要找到何年何月。

然而如今在大理國幫忙尋找的人都不曾見過楊瓊,不知道人長什麼樣子自然也就無從尋找。見過楊瓊的只有徐方旭和孫向景,可惜兩人都不擅長丹青,畫出來的東西簡直就看不出來本相,也無法將楊瓊的相貌表述給其他人。

正在孫向景一籌莫展的時候,師孃卻說她能夠按照孫向景的語言描述,將楊瓊姑娘的相貌畫出來。孫向景一時欣喜過望,他雖然知道師孃在書畫一道上有着十分不俗的造詣,但還是想不到她能靠着簡單言語便重複自己腦中的畫面。

經過一整天的辛苦,畫廢了上百張紙之後,師孃竟然真的將楊瓊的容貌從孫向景的腦海中復刻到了紙面上。其實大家都見過太玄聖女,知道她與楊瓊十分相似,照着描繪出來倒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只是兩人雖是姐妹,多少還是有些差別,特別楊瓊獨有的神韻,卻是難以從太玄聖女身上找到可借鑑之處。

故而孫向景和師孃辛苦一天,其實就是爲了重現楊瓊的神韻和特點,力求畫作越準確越好,方便還在大理國尋找的人儘快準確找到楊瓊。

師孃的畫作與尋常水墨不同,講究一個惟妙惟肖,比之水墨畫的形神兼備各有千秋,畫作完成的瞬間孫向景直接就呆在了紙筆面前,彷彿楊瓊本人就在自己面前一般,分毫不差,似乎馬上就要從畫中走出,來到他的面前。

因着師孃之前那般辛苦,孫向景對師孃是愈發地尊重愛戴,自那以後更是很少在師孃面前提出蠻橫要求,一時也是叫師孃誇讚他長大懂事,又是十分欣慰。

得知楊瓊還在人世的消息,是孫向景這一年以來最開心得瞬間。先前因着一位楊瓊已經死去,他曾經遺失陷入混亂離魂之中,雖然後來杏妹爲他招魂,但是整件事情對他造成的影響卻是極其嚴重的,要不是大理國那邊的人一時有了收穫,只怕時間長了孫向景會越來越消沉,卻是十分不美。

師孃當時給孫向景訂婚用的那個小包袱,如今也還放在孫向景房中,一直壓在箱子裡面,不曾退回師孃,就是因爲孫向景一直相信楊瓊還在,一直不曾放棄任何希望,多有堅持,終有所獲。

這邊師孃和孫向景感情深厚,那邊徐方旭也是跟着長生老人繼續學習醫藥一道上的知識。

之強彌勒教在南少林使用的那種奇毒,直到現在徐方旭也不知道其原本是什麼,只是靠着雪輕羽留下的半粒解藥,回到蘇州之後與長生老人一起研究了幾日,才破解出藥物中的各種成分。因爲這藥煉製手法較爲困難,徐方旭當時也是準備了足夠的藥丸和丹方,一同送去了南少林和青城山,囑咐衆人無論是否排淨體內毒素,都要再服一丸,消除隱患。

雪輕羽在彌勒教主的攝心術誘導之下入魔,看似是迷失了自我,徹底投降了彌勒教一方。但是當日徐方旭與他交戰之時,他在最後關頭還是沒有一劍直取徐方旭的要害,反而還留下了半粒解藥,加上他說的那句話,似乎本身心智還在,行爲卻是十分矛盾。

雪輕羽囑咐徐方旭不要將自己的事情告訴清平夫人,徐方旭也就尊重他的選擇,在清平夫人面前沒有提起此事。其實對於清平夫人來說,雪輕羽是誰只怕都已經記不清了,自然不會對他有什麼特殊的感覺,頂多是出於同門之義,替他覺得惋惜些許罷了。

清平夫人和陳風崇離開山莊之後,徐方旭纔將有關雪輕羽地事情完整地告訴了長生老人。老人得知羽化真人之死,也是哀嘆半天,直說天道輪迴,時光沖刷,縱是他們這等地仙級別,也是不能倖免,終究會化作黃土,重歸自身於天地。

只是長生老人實在想不到,羽化真人竟會死在自己弟子手中,想來他當時只怕也是覺得萬分詫異以及絕望,又是對弟子的異常狀態感到憂心,帶着這種難過的情感往生極樂,也不知道羽化真人是否是瞑目而去。

長生老人告訴徐方旭,羽化真人其實在多年前就已經身受重傷,體內一應經絡以及臟腑都是受損難以復原,多年來只靠着崑崙之巔的雪蓮續命。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當時孫向景病情複雜難解只是,長生老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情況類似的羽化真人,請他出山來蘇州一行。

那次羽化真人前來,爲治療孫向景的病提供了極其寶貴的思路,甚至有他自己隱私方面的一些東西,之後更是贈與長生老人許多雪蓮,用來壓制孫向景的病情。

可以說,孫向景現在這條命,有很大一部分是羽化真人保下來的。長生老人雖然多年不與羽化真人來往,卻一直因着這件事情,守望相助,默默關心。

如今羽化真人身死,唯一的弟子又是走入了魔道,長生老人感慨之間,也是交代徐方旭日後若有機會,定要將那雪輕羽從苦海中解脫。至於他身上的攝心術,孫向景自然有辦法對付,只要準備妥當,未嘗不能喚醒他的正常心智,將其拉回。

或許也是崑崙一脈的武功都是陰陽兼修,雪輕羽自身又是有着神志分裂的問題,他才能在彌勒教主近乎邪術的攝心術攻勢之下保留部分自我,將自身的善惡刻意分割,以保證“自我”不滅,隱藏在心靈深處的某個角落。

第三章 江湖終大亂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四章 問詢皆驚然第四十九章 師徒情深處第四十六章 重開不熄宴第四十二章 情人兩相別第一十五章 同門鬥神通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二章 大業有望日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三十八章 小馬亦識途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一十章 向景苦斷腸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二十六章 久別重逢時第三十六章 難解自身情第九章 融融冬日暖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四章 妝成秋娘妒第一十九章 豺狼遍地走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二十一章 再見太和者第一十一章 郎妾暫相別第六章 化作江湖義第四十六章 神卦通天玄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光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四十八章 軍中起亂弦第九章 融融冬日暖第一十七章 四郊未寧靜第二十九章 武將刀劍出第二章 現局說端詳第二十二章 重遇意中人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三十五章 天機渾不辯第一十五章 花子遭不測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二十九章 風捲江湖雨暗村第四十五章 又聞秘聞事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一十章 天有飛來禍第二十四章 尋常百姓家第四十三章 父母愛子義第四十一章 倉皇逃竄時第一章 冬日練功時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五十四章 反掌滅外敵第三章 高僧成屍出第三十九章 蠶叢及魚鳧第五十一章 功成得圓滿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三十三章 又聞狂徒起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三十章 殿中論如來第二十章 寺中品香茗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五十三章 月下相救心第四十六章 再別恩施顏第一十八章 彌勒求神藥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八章 易得無價寶第七章 佛道接哀慟第二十二章 見面好相認第五十九章 南北並一處第一十三章 相見不相識第九章 先前遺漏事第三十一章 明有誠惶意第四十四章 此間巫道演第二十九章 黃雀露尖喙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九章 既有歡喜意第三十八章 笑迎刀斧來第二十三章 王謝前堂燕第一十九章 忽聞羣雄會第六章 熱心薦故人第一十八章 彌勒求神藥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一十一章 兩家父母會第三十八章 笑迎刀斧來第三十六章 隱秘自難言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一十五章 同門鬥神通第二十六章 祖師號道陵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一十九章 豺狼遍地走第六十四章 大難起或過第三十二章 暗藏虎狼師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
第三章 江湖終大亂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四章 問詢皆驚然第四十九章 師徒情深處第四十六章 重開不熄宴第四十二章 情人兩相別第一十五章 同門鬥神通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二章 大業有望日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三十八章 小馬亦識途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一十章 向景苦斷腸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二十六章 久別重逢時第三十六章 難解自身情第九章 融融冬日暖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四章 妝成秋娘妒第一十九章 豺狼遍地走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二十一章 再見太和者第一十一章 郎妾暫相別第六章 化作江湖義第四十六章 神卦通天玄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光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四十八章 軍中起亂弦第九章 融融冬日暖第一十七章 四郊未寧靜第二十九章 武將刀劍出第二章 現局說端詳第二十二章 重遇意中人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三十五章 天機渾不辯第一十五章 花子遭不測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二十九章 風捲江湖雨暗村第四十五章 又聞秘聞事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一十章 天有飛來禍第二十四章 尋常百姓家第四十三章 父母愛子義第四十一章 倉皇逃竄時第一章 冬日練功時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五十四章 反掌滅外敵第三章 高僧成屍出第三十九章 蠶叢及魚鳧第五十一章 功成得圓滿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三十三章 又聞狂徒起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三十章 殿中論如來第二十章 寺中品香茗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五十三章 月下相救心第四十六章 再別恩施顏第一十八章 彌勒求神藥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八章 易得無價寶第七章 佛道接哀慟第二十二章 見面好相認第五十九章 南北並一處第一十三章 相見不相識第九章 先前遺漏事第三十一章 明有誠惶意第四十四章 此間巫道演第二十九章 黃雀露尖喙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九章 既有歡喜意第三十八章 笑迎刀斧來第二十三章 王謝前堂燕第一十九章 忽聞羣雄會第六章 熱心薦故人第一十八章 彌勒求神藥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一十一章 兩家父母會第三十八章 笑迎刀斧來第三十六章 隱秘自難言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一十五章 同門鬥神通第二十六章 祖師號道陵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一十九章 豺狼遍地走第六十四章 大難起或過第三十二章 暗藏虎狼師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