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

兩日之後,蘇杭一帶的山莊園子主事之人齊聚在了長生老人這邊,一時也是有個數十人在場。

長生老人在蘇杭一帶,總共有着十幾個園子,有些是山莊,有些是馬場,有些則是農家。這些莊園之內,有的只有一個主事人,有的則是分工不同,有上兩到三人可信的分管負責。除此之外,長生老人在這邊的一衆銀錢也是有專門的人員負責打理,故而來的人卻是實在不少,大堂之中完全無法容納,衆人都是到了屋外的庭院之中。

因爲長生老人即將遠行,這一切的財產生意卻是需要妥善交給一衆弟子。衆人原本就是親如一家,倒也不會像尋常百姓人家那般爭奪分割之類,因爲清平夫人年長,又是最會生意門道,故而衆人私下商量過,就由清平夫人出面接下,日後管理便是。

一衆主事之人,先拜見了長生老人和師孃,也是有的多年未曾忙得贏過來拜見,心中對兩位卻是萬分感激。長生老人名下的這些莊園,有些是各處官員富賈贈送,有些則是長生老人自己精心打理之後買下,雖是在他名下,平時卻從來不曾過問許多,一切都是有下面衆人自行管理,每年需要交上來的銀錢糧肉也是極少,全看心意。

這些主事之人,在蘇杭一帶也是有名的地主老爺,卻是甚少有人知道,風光無限的他們背後還有着一個長生老人作爲依仗。也是長生老人自己性格使然,處世的根本原則就是絕不出頭,故而雖然坐擁鉅富,日子過得倒也不甚奢侈,甚至可能還不如如今院子之中的某些人物。

對此,師孃倒是十分贊同,也是認爲不必太過糾結銀錢之類,默默在背後做個大老闆也就知足。因着這個緣故,蘇杭一帶近些年來着實出了一些爆發的富戶,卻都是靠着長生老人的照拂,其中有些是他的家奴下人,有些則是與他有生意往來,沾光而富,也是對他十分感激。

拜完了長生老人和師孃,一衆下人又是向清平夫人、陳風崇和孫向景三位姑娘少爺請安。外人不知道,他們可是知道得十分清楚,這幾人都是長生老人的弟子,就如親生兒女一般。今日長生老人破天荒地將他們叫在一起,恐怕就是爲了傳承莊園歸屬的問題,衆人自然是對這幾位未來的東家也是十分尊敬,不敢有絲毫懈怠。

長生老人見衆人禮數完畢,便也大方叫衆人落座。他們主僕相處了數十年,彼此之間也是知道脾氣秉性,衆人也不多作推脫,大方坐下,等候長生老人安排。

老人着人奉上了茶水,自己先喝了一口,隨後說道:“我今天請諸位過來,原也沒有什麼要緊的事情。只是最近偶得天意,感傷年華,覺得自己老邁,卻是想要趁着還能動彈,出去走走。我這一去,短則兩三個月,長或有三年五載,要是外面住得舒服,就此不回來了也是難說。因此,我要請諸位過來,將我走之後的事情一一安排清楚,也是你們今後好生過日子,莫要辜負了我的心意纔是。”

衆人紛紛起身,跪倒在地道:“請東家吩咐!”

長生老人點點頭,依舊要衆人落座,自己伸手指向了坐在旁邊的清平夫人道:“這是我的大弟子,華芳,你們都知道的。她自幼跟着我長大,也是你們看着的。要說起來,你們可算是他的叔叔嬸嬸,彼此相熟。我也不必太多客套,只在這裡說下,自今日起,一切莊園、銀錢、人員、糧肉之類的事情,全部交給華芳打理。從今天起,她就是你們的少東家,知道了麼?”

衆人轟然答允,聲音震徹山莊。清平夫人笑着站起身來,先朝長生老人施禮,又是朝着衆人施禮道:“諸位叔叔嬸嬸,小女子不才,不懂得什麼。既然師父有命,弟子不敢不從。今後一切種種,還請諸位多多費心,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衆人答允,卻見清平夫人招了招手,將孫向景叫道自己身邊,又說道:“要說這個少東家,我一個女人只怕是當不得。奈何我這小師弟尚且年幼,一時不好接受這些買賣。諸位叔嬸還請以他爲主,多多幫助,有事多問我一句,也就是了。”說着話,清平夫人一推孫向景的肩頭,叫一臉茫然的孫向景給衆人行禮。

衆人依舊答允,自然沒有二話。一旁的長生老人和師孃對視一眼,都是欣慰一笑,知道今天這事兒算是辦的圓滿,清平夫人的處理也是十分妥當。卻是卻是因爲清平夫人和陳風崇自有清平坊的生意,孫向景這邊又是一無所有,兩人離開之後,又清平夫人從旁協助,叫孫向景好生將這些莊園接下,自然是最好的安排。只可惜孫向景年幼,又是赤誠,很多事情不懂,也不能做主,饒是這些人都是多少年的家僕,最是信任得過,衆人卻也不願意冒險試探人心,還是需要厲害的清平夫人坐鎮纔是。

長生老人這邊的事情,原本就不需要諸多繁瑣禮數,只要話說得清楚,今後清平夫人自然有法子好生打理。衆人一時歡聚,師孃着人準備了長桌大宴,也是好生招待一番衆人。清平夫人則是與一衆主事之人好生溝通交流,也是要熟稔些許,日後一切種種,纔好舉動。

一時,山莊之中也是熱鬧一片。

次日清晨,衆人早起,齊聚大堂之中,卻是不見了長生老人和師孃。好半天之後,纔有下人慌慌張張前來稟報,說是找遍了山莊也找不到兩位,只在長生老人書房之中尋到一封書信,其餘一應細軟行李,兩人都未帶着,似乎是已經外出雲遊去了。

同門三人對視一眼,俱是苦笑,卻是門風如此,大家都是不希望看見那等哭哭啼啼的離別景象。那年在西寧城也是這般,如今也是這般,長生老人和師孃竟是連夜走了,不曾驚動任何一人,更是未曾攜帶任何東西,走得十分輕鬆寫意。

衆人倒是不擔心兩位的生存情況,畢竟長生老人如今這等境界,原不是衆人所能想象的,就算是說他會點石成金的仙術,衆人也能平靜接受,想來就算雲遊在外,倒也不會有什麼生活上的難題。只是數十年的師徒父子,如今一朝分別,饒是先前就有了萬分準本,此刻還是叫衆人有些傷心難過,大堂之中一時沉默。

好半天,孫向景站起身來,幾步走到清平夫人身旁,一時撲進她的懷裡,無聲哽咽。清平夫人也是眼含淚光,小聲安慰着孫向景,自己卻也難過得不能自持。陳風崇自在一旁看着,心中也是倍覺悲傷,卻是知道今日一別,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與師父師孃再見,饒是他嬉笑漢子,這下也是虎目含淚,悄悄拉了衣袖擦了。

好半天之後,三人才勉強平復了情緒。清平夫人下令,要一衆下人好生打理長生老人和師孃的房間,今日是什麼樣,師父師孃回來還要是什麼樣,一切種種,俱是不能有絲毫變化。衆下人這下才隱約覺得事情不簡單,長生老人此番外出雲遊,弟子們的表現竟像是生離死別一般。大家都是心中有數,也不敢多嘴,一應地答應,下去安排。

長生老人留下的書信,最終還是被清平夫人小心拆開,卻見其中還有一個小小的信封,寫着孫向景的名字,原是師孃的筆跡。清平夫人和陳風崇都不好去看孫向景的書信,孫向景倒是直接就將其打開,卻見信封之內只有一張紙條,上面寫着幾個數字,年號不像年號,日子不像日子。三人俱是難解,只得好生記下。

孫向景收好了師孃給他的信,三人又是仔細來看長生老人留下的話語。在那書信之中,長生老人說明了自己不告而別的緣由,也是與衆人所想一般。隨後,長生老人又是囑咐衆人好生練功,直說自己曾經占卜,徐方旭還有重回山莊之時,只是卦象晦明,難以堪破,要衆人好生等待,但先不要將師孃的事情告訴徐方旭,待得時機成熟,再一一與他說明。

此外,長生老人將自己一生的武功感悟記錄在了書冊之中,就放在書房之內,與自古流傳那本祖師手書的《太玄經注》一起,要衆人好生研讀,多學些本事。

再之後,則是師孃的筆跡,其中透漏天機,直說彌勒教興衰具有天數,衆人若是與彌勒教真到了不死不休的時候,千萬不要與他們硬碰,只求明哲保身,等候天時,待得慶曆七年彌勒教大肆舉動之後再做反擊,慶曆八年正月,彌勒教就會被朝廷徹底鎮壓,灰飛煙滅。

衆人看着師孃的書信,個個都是背後冷汗直流,卻是大驚於師孃這般瞭解彌勒教,竟是預言未來一切因果,指點着衆人趨吉避凶,今時今日就已經將彌勒教的死期和死法徹底註定。也是師孃實在爲了衆人安全,不惜泄露天機,冒着莫大的風險,將此事說出。

再之後,也就是些尋常話語,師父師孃都是着衆人好生避過劫數,相互扶持,待得大劫過去,定有再回之時。

衆人看完書信,一時無言,也是沉默半晌,又是坐在一處,好生商量。

半個月後,清平夫人接到杭州書信,實在無法,只得先行動身前往杭州,照顧清平坊的生意,留下陳風崇和孫向景在山莊之中,等待徐方旭的消息。

慶曆二年,正月十七。

孫向景正在庭院之中,接受着陳風崇的指點,好生修煉武道。磨合修爲。經過了兩個多月的打磨,他已經將長生老人所傳授的內勁一一磨合圓滿,雖然境界不夠,沒有長生老人那等手段,卻也是堪堪邁入了絕頂高手行列。

兩人正在討論武功,孫向景耳朵一動,就看着一個小廝從月亮門外跑了進來,衣帽鞋襪不整,神情激動慌張。孫向景連忙上去將他扶住,就聽得他口中不住喘息說道:“少爺……徐少爺他……徐少爺……”

孫向景和陳風崇一聽有徐方旭的消息,連忙一把抓住那小廝,不住問道:“怎麼了!你別慌!說清楚!”

還不等那人說話,就聽的外面傳來一聲:“我回來了。”

孫向景聞言一震,擡頭看去,就見徐方旭長身站在外面,神情淡泊,面色紅潤,就如那日少室山上的樣子一般,彷彿是直接跳過了這三個月的時間,直接出現在了此處。

孫向景淚眼婆娑,再也不能自持,身形一動,一時到了徐方旭面前,緊緊將他抱住,隨後嚎啕大哭,只聽得一旁的陳風崇也是跟着抹眼淚,卻又是帶着奇怪神色,看向徐方旭。

春日融雪,一滴雪水落在陳風崇的臉頰之上。

(本卷終)

第六卷

第七章 朝中心機重第二十四章 同門商議忙第八章 老少通啓程第二十四章 尋常百姓家第三十一章 座下神武者第三十二章 望輝照空玄第一十三章 何意百鍊鋼第二十七章 二心終歸一第三十八章 重回夢中閣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一十五章 尋得夢寐寶第八章 莊中備考忙第一十八章 兩家相告辭第四十章 菩提見心魔第三十一章 座下神武者第四十章 萬毒蠱爲尊第四十九章 師徒情深處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六十二章 此人萬難惹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九章 青鸞送報書信第五十六章 一門宴席中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三章 江湖終大亂第一十四章 化爲繞指柔第二十九章 武將刀劍出第一十六章 兄弟豪情長第五章 昔日姐妹情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三十三章 場中亂戰處第二十五章 武林有盟主第二十八章 身外皆不存第一十三章 妖人闖喜宴第二十七章 神威破陣勢第二十四章 同門商議忙第四十一章 修羅求經卷第二十九章 武將刀劍出第二十六章 惡客入莊來第一十九章 神藥禍凡塵第三十三章 陣前豪雄聚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一十五章 尋得夢寐寶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五十八章 又聽因果緣第二十八章 廟堂禍江湖第四十八章 三家鎮彌勒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六章 兒郎舞劍忙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七章 古人重相見第二十九章 聖代無隱者第一十五章 尋得夢寐寶第四十八章 軍中起亂弦第二十三章 王謝前堂燕第二十四章 昔日舊恩情第二十四章 紅顏夢魘中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三十二章 奸佞難脫逃第四十九章 師徒情深處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一十章 切切美規嬌第三十一章 座下神武者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三十七章 老驥歸泥淖第二十六章 惡客入莊來第一十七章 四郊未寧靜第二十五章 兩方相會處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二十章 山下人間態第四十五章 東來一時厄第一十八章 歸來對峙時第二十八章 借刀斬生機第二十九章 聖代無隱者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四章 妝成秋娘妒第三章 曲罷善才服第二十二章 重遇意中人第一十一章 父子難相道第八章 太玄事糾纏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一十章 向景苦斷腸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九章 既有歡喜意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一十九章 更有隱情在第二十五章 奇香伴身畔第一十七章 四郊未寧靜第三十四章 朱門閉雲羅第六章 兒郎舞劍忙第五十一章 功成得圓滿第四十七章 噩耗連番至第二十七章 文人掌朝綱第二十三章 相會待明年第四章 人情亦艱難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三十九章 元神攝心意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
第七章 朝中心機重第二十四章 同門商議忙第八章 老少通啓程第二十四章 尋常百姓家第三十一章 座下神武者第三十二章 望輝照空玄第一十三章 何意百鍊鋼第二十七章 二心終歸一第三十八章 重回夢中閣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一十五章 尋得夢寐寶第八章 莊中備考忙第一十八章 兩家相告辭第四十章 菩提見心魔第三十一章 座下神武者第四十章 萬毒蠱爲尊第四十九章 師徒情深處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六十二章 此人萬難惹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九章 青鸞送報書信第五十六章 一門宴席中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三章 江湖終大亂第一十四章 化爲繞指柔第二十九章 武將刀劍出第一十六章 兄弟豪情長第五章 昔日姐妹情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三十三章 場中亂戰處第二十五章 武林有盟主第二十八章 身外皆不存第一十三章 妖人闖喜宴第二十七章 神威破陣勢第二十四章 同門商議忙第四十一章 修羅求經卷第二十九章 武將刀劍出第二十六章 惡客入莊來第一十九章 神藥禍凡塵第三十三章 陣前豪雄聚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一十五章 尋得夢寐寶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五十八章 又聽因果緣第二十八章 廟堂禍江湖第四十八章 三家鎮彌勒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六章 兒郎舞劍忙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七章 古人重相見第二十九章 聖代無隱者第一十五章 尋得夢寐寶第四十八章 軍中起亂弦第二十三章 王謝前堂燕第二十四章 昔日舊恩情第二十四章 紅顏夢魘中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三十二章 奸佞難脫逃第四十九章 師徒情深處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一十章 切切美規嬌第三十一章 座下神武者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三十七章 老驥歸泥淖第二十六章 惡客入莊來第一十七章 四郊未寧靜第二十五章 兩方相會處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二十章 山下人間態第四十五章 東來一時厄第一十八章 歸來對峙時第二十八章 借刀斬生機第二十九章 聖代無隱者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四章 妝成秋娘妒第三章 曲罷善才服第二十二章 重遇意中人第一十一章 父子難相道第八章 太玄事糾纏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一十章 向景苦斷腸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九章 既有歡喜意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一十九章 更有隱情在第二十五章 奇香伴身畔第一十七章 四郊未寧靜第三十四章 朱門閉雲羅第六章 兒郎舞劍忙第五十一章 功成得圓滿第四十七章 噩耗連番至第二十七章 文人掌朝綱第二十三章 相會待明年第四章 人情亦艱難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三十九章 元神攝心意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