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易得無價寶

且不說這陳風崇與秀英如何往來,那清平夫人得了《上陽臺貼》的下落,自是滿心歡喜,帶了三五個親近的侍女,準備了香燭等物,一行人歡天喜地地出城而去,奔往法喜寺。

那法喜寺在杭州城外飛來峰上,據傳乃是傳承了東晉時身毒僧人的法統,距今已有數百年光景,歷經數朝,也是極爲難得的一處所在。

清平夫人帶着侍女,幾人腳程極快,不過半個時辰便到了這法喜寺山門之前,夫人打發了幾個女孩進山,隨她們燒香遊玩,自己一人在這山門前佇立出神。

這法喜寺山門之外立了兩尊石獅子,也是前朝遺留,歷經風霜,水磨光滑,底生青苔。夫人圍着兩尊石獅子轉了幾圈,也不見那《上陽臺貼》所在,一時心中焦急,怒火升騰,直到是陳風崇大膽欺騙於他,咬牙切齒便要趕回清平坊給他些許教訓。

正在怒火難耐之際,清平夫人突然看見左邊那尊石獅子底座似有異樣,上前仔細查看,才發現這石子底座的青苔似有磨痕,心中轉念,想自己那不成器的師弟雖是飛賊一個,也算是得了師父幾分真傳,全力之下未必不能移動這石獅子。只是那陳風崇逃脫之時便以身負重傷,這石子怕是有個幾百斤重,也不知他是用了什麼法門挪動獅子藏了《上陽臺貼》。

想到此處,清平夫人也不踟躇,反正有陳風崇所說之話,現下既是得了線索,何不仔細查探一番?一念既起,清平夫人兩手按住了石獅子一邊,輕喝一聲,周身功力運轉,氣力升騰,生生將那石獅子推動了幾分。

也是這幾日並無法會盛事,法喜寺也頗爲冷清,此刻山門前並無他人。否則若有一人在旁,見這千嬌百媚的美婦人竟似那莽伕力士一般,推動這數百斤的石獅子,非要被嚇到懷疑人生不可。

石獅子移動了幾寸,夫人果然看見地上一處土色有異,似是新近被人翻動過,當下欣喜,也不顧泥土污穢,蹲下身來便兩手齊動。不多時,夫人便挖出一幾尺長的木盒,稍一掂量,便知道遂了心願,當下將木盒打去浮土,藏在身上,又將那地上土坑填平,將那石獅子推回了原處。

這清平夫人得了木盒,也不便打開檢視,只是揣了這盒子在懷中,腳下蓮步騰挪,幾步進了寺中,尋那侍女去了。

那些侍女平日在清平坊頗爲辛苦,也拋頭露面做些接客的勾當,或風雅,或庸俗,總是身心俱疲。夫人今日帶她們來着法喜寺遊玩,幾人自是歡喜不已,分作幾處,有那歲數小些的,到那正殿之中,燒香禱告,求神拜佛,只求哪日時來運轉,贖身嫁人,得一個好去處;年長些許的幾個,早斷了金盆洗手的念頭,也對殿中泥胎神佛頗爲不屑,只是走在寺中,尋一處清淨坐在,飲茶談笑,放鬆身心。

夫人在殿中尋得幾人,見她們焚香禱告,唸唸有詞,端的虔誠,心中也動了些意思,自取了香燭,也是誠心上香,一念禱告,跪了許久。旁邊有精明的和尚,見了這些出手大方的嬌媚小姐,心下也有計較,緩步走上前來,敲起銅磬,口誦阿彌陀佛,尋了些順意的經文念來,一時大殿中也有了些許禪意。

清平夫人一心禱告,一身羅裙只在佛前拜倒,香菸繚繞中聽了這和尚唸經,也是心喜,待得禮儀結束,起身便抓了幾塊碎銀,當着和尚的面投入佛前木箱之中。和尚見了那一小把白花花的銀子,心裡知道遇見了豪富,輕聲道了謝,更是將那銅磬敲得亂響,口裡經文愈發動聽。

幾個女孩子見了夫人佈施,也嬌笑着投了些銅子,又再跪拜,隨後簇擁着夫人向那殿外走去。

清平夫人此刻心中意念紛起,領着幾個女孩走出,想着尋了剩下幾人,找個清淨地方用些茶點,這一遭就算圓滿。

幾人走在寺中,看那遍地花草,觀這蒼天龍柏,雖是初冬時分,江南氣候卻也留了幾分綠意,一時心曠神怡,往日的疲憊煩惱盡數拋在了腦後。不多時,清平夫人帶着一衆女子到了放生池前,幾個女孩畢竟少年心性,見了池中鯉魚靈龜一時挪不開腳步,個個蹲身逗弄。

正在此時,一名身着黃衣的僧人鬼鬼祟祟湊到了幾人面前。只見這僧人身材高大肥碩,一身高僧大德才能破格配享的明黃僧衣,頭上卻不曾剃度受戒,留着寸許長的黑髮。僧人到了清平夫人面前,滿臉堆笑,施禮道:“阿彌陀佛。這位夫人,小僧有禮了。”

清平夫人見這僧人模樣古怪,心中不免有些戒備,只是微微還禮,不欲與他搭話。這僧人見清平夫人態度冷淡,也不以爲忤,繼續帶了滿臉的笑容道:“夫人大駕光臨,敝寺蓬蓽生輝。卻不知夫人此番降身,可是有所祈求?”

清平夫人更是覺得這僧人奇怪,說道:“小女子代父母上香,只求家宅安泰,請吉平安罷了。”

那僧人聽着一句,臉上笑意更濃,雙手合十道:“夫人宅心仁厚,必能得償所願。只是這燒香拜佛,也有許多講究,不知夫人拜的是那一位佛陀呢?”

清平夫人聽到此,心中大呼奇怪,尋常百姓上香祈願,哪裡有着幾位佛陀的說法,當下答道:“小女子不懂佛法,也就是拜了主殿的世尊佛祖,又在偏殿藥師王佛面前爲小弟祈福而已。”

那僧人眉眼低垂,輕聲說道:“如此,不知夫人可曾聽說過彌勒佛祖麼?”

清平夫人更是警惕,只道:“略有耳聞,卻是不曾拜過。”

僧人一時擡了頭,眼中盡是奪人精光,不住說道:“夫人有所不知。當世乃是人壽四萬八千歲的第十次減劫,前有釋迦佛入滅,如今正是彌勒佛降生度人的時候。這彌勒王佛乃是賢劫千佛中的第五尊佛,繼承釋迦佛的法統,先在龍華樹下以三會的說法,後親身降臨人世,爲世間苦海沉淪之信衆消災解難,講經說法。如今這彌勒佛轉世之身到了大宋,今日便有一場講經說法,就在這寺中,夫人可有興趣一同聽道?”

清平夫人這才知道,原來這僧人卻是信仰外道的,今日在此便是爲了拉人進得教中,便說道:“小女子並不修佛學,也不懂得許多。此刻時日已晚,恐家中父母惦記,這便要回轉城中,只怕無緣參與法會了。我這裡有些銀兩,聊表心意,還請大師收下。”說着,取了幾塊碎銀,交在那僧人手中。

那僧人雖是渡人不成,卻也得了銀錢好處,當下不再糾纏,施禮謝了清平夫人,爲她祝禱了幾句,便徑自往一邊去了。

清平夫人打發了這外道僧人,一時沒了情趣,便領着一衆女子到了寺中園林一處小亭之中,取了帶來的各色點心,又與寺中僧人討了開水,一起飲茶。

不多時,一行人休息夠了,準備離寺回城。不待衆人走出寺門,清平夫人突然見了幾個鬼鬼祟祟的男子朝寺中走去,這幾名男子行蹤鬼祟,腳下卻是極穩,似是身懷武功。夫人多看了幾眼,卻見這幾人腳下都是牛皮官靴,暗道不好,想是那杭州郡守失了《上陽臺貼》,着人一路追尋到此。夫人擔心其得了陳風崇的線索破綻,當下心念一轉,將懷中木盒小心交於一位年長的侍女,着她帶着姐妹先行回城,自己一人卻是留下查探。

幾番小心翼翼地躲藏,清平夫人跟着那幾名行蹤鬼祟的男子到了寺廟的後方。令她不解的是,除了這幾名貌似官府的人,那裡還有數十名普通百姓。所有人圍繞在一名身着明黃色袈裟的僧人周圍,正是那個外道的修士。

清平夫人此刻才知道,那幾名男子並不是郡守派出追索陳風崇的官兵,只是普通的外道信徒而已。想到此處,她心中卻又多了些許疑惑,前朝恭帝一生不敬神佛,毀廟拆像,最終落了個怪病纏身,死於非命。本朝太祖從後周恭帝手中奪得帝位,心心念念供奉神佛,如今大宋無論佛法道教都是頗爲昌盛,也不見朝廷下令禁止。就算這些人信仰了釋迦佛以外的佛陀,也不至於躲躲藏藏,大可以公開傳道,何必躲在這寺廟後山呢?

抱着滿心的疑惑,清平夫人躲在樹上聽了片刻。要是不聽還好,一聽得這些人傳道的言語,清平夫人全身上下直直出了一身冷汗。原來那黃衣僧人出了宣揚彌勒佛的教義,言語中更是多有對當今朝廷的詆譭,看樣子這羣人不僅僅是外道的修士,也是企圖謀朝篡位的邪教人士。

想到此處,清平夫人突然想起,就在不久之前,北方來的富商們曾在清平坊聊起過一個叫做“彌勒教”的神秘邪教。那彌勒教自農人佃戶中發起,宣揚彌勒救世的邪說,其教主自稱彌勒轉世,煽動百姓,地方官府幾次打壓,漸漸也絕了蹤跡。想不到這邪教竟然不曾滅絕,傳到了南邊來,如今更是在這蘇杭一帶死灰復燃。

清平夫人看着這羣人不住唸經行法,抨擊朝廷,心下駭然。她原本躲在樹上,身軀頗爲緊張,再聽得這羣人大逆不道之語,一時心亂,一口氣息自然混濁,滿身輕功運轉滯澀,不着意踩斷了一根細小的樹枝。

只聽得咔嚓一聲,那些教衆中有幾名目露精光的壯漢轉頭看了過來。清平夫人暗道一聲“不好”,心知若無人注意自己尚可躲藏些時候,一旦被人發現,自己這一身大紅大紫是無論如何也藏不住的,當下心一橫,閃身跳到地上,扭頭便朝着山門方向疾奔而去。

第三章 論或心與道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五十三章 性命終得保第一十八章 垂老不得安第一十五章 尋得夢寐寶第三章 論或心與道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八章 老少通啓程第四十七章 噩耗連番至第一十一章 郎妾暫相別第八章 莊中備考忙第五十九章 南北並一處第一章 夜來不速客第一十八章 彌勒求神藥第一十二章 一心分二智第一章 風雪夜來客第四十八章 三家鎮彌勒第一十四章 老者露愁容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三十七章 退而求其次第一十七章 寶刀伴才俊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四十三章 無間是此間第五十七章府中無情客第一十二章 兄弟啓程忙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三十六章 難解自身情第二十六章 惡客入莊來第二十七章 文人掌朝綱第三十四章 朱門閉雲羅第一章 波瀾隱又起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一十五章蚍蜉撼大樹第一十四章 老者露愁容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八章 相逢會有時第四十章 神劍過胸膛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二十一章 漏夜兄弟酒第一十二章 兄弟啓程忙第七章 古人重相見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四十章 菩提見心魔第四十三章 父母愛子義第七章 衷腸相傾訴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四十九章 師徒情深處第二十八章 借刀斬生機第二十五章 青城山下客第五章 冷看禽獸變第二十一章 大理好風光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四十五章 又聞秘聞事第二十七章 神威破陣勢第五十七章 得聞今天秘第一十八章 彌勒求神藥第二十二章 古人自多情第二十八章 崎嶇不易行第九章 先前遺漏事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二十七章 神威破陣勢第二十六章 久別重逢時第一章 冬日練功時第一十五章 尋得夢寐寶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二十三章 盛會召開日第一十三章 山莊處處情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三十三章 陣前豪雄聚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一十八章 兩家相告辭第一章 風雪夜來客第二十八章 彌勒行大事第一十一章 父子難相道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光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六十二章 此人萬難惹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二十章 寺中品香茗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一十一章 飲馬長城窟第五章 百家竟偷閒第一十八章 垂老不得安第二十一章 再回久別處第七章 古人重相見第二十三章 王謝前堂燕第一十九章 神藥禍凡塵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三十四章 美婦隱暗懷第一十七章 一曲勾心事第三十一章 明有誠惶意第三十九章 香火薰菩提第三十三章 又聞狂徒起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一十二章 一心分二智第五十六章 一門宴席中
第三章 論或心與道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五十三章 性命終得保第一十八章 垂老不得安第一十五章 尋得夢寐寶第三章 論或心與道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八章 老少通啓程第四十七章 噩耗連番至第一十一章 郎妾暫相別第八章 莊中備考忙第五十九章 南北並一處第一章 夜來不速客第一十八章 彌勒求神藥第一十二章 一心分二智第一章 風雪夜來客第四十八章 三家鎮彌勒第一十四章 老者露愁容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三十七章 退而求其次第一十七章 寶刀伴才俊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四十三章 無間是此間第五十七章府中無情客第一十二章 兄弟啓程忙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三十六章 難解自身情第二十六章 惡客入莊來第二十七章 文人掌朝綱第三十四章 朱門閉雲羅第一章 波瀾隱又起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一十五章蚍蜉撼大樹第一十四章 老者露愁容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八章 相逢會有時第四十章 神劍過胸膛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二十一章 漏夜兄弟酒第一十二章 兄弟啓程忙第七章 古人重相見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四十章 菩提見心魔第四十三章 父母愛子義第七章 衷腸相傾訴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四十九章 師徒情深處第二十八章 借刀斬生機第二十五章 青城山下客第五章 冷看禽獸變第二十一章 大理好風光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四十五章 又聞秘聞事第二十七章 神威破陣勢第五十七章 得聞今天秘第一十八章 彌勒求神藥第二十二章 古人自多情第二十八章 崎嶇不易行第九章 先前遺漏事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二十七章 神威破陣勢第二十六章 久別重逢時第一章 冬日練功時第一十五章 尋得夢寐寶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二十三章 盛會召開日第一十三章 山莊處處情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三十三章 陣前豪雄聚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一十八章 兩家相告辭第一章 風雪夜來客第二十八章 彌勒行大事第一十一章 父子難相道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光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六十二章 此人萬難惹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二十章 寺中品香茗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一十一章 飲馬長城窟第五章 百家竟偷閒第一十八章 垂老不得安第二十一章 再回久別處第七章 古人重相見第二十三章 王謝前堂燕第一十九章 神藥禍凡塵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三十四章 美婦隱暗懷第一十七章 一曲勾心事第三十一章 明有誠惶意第三十九章 香火薰菩提第三十三章 又聞狂徒起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一十二章 一心分二智第五十六章 一門宴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