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兩家父母會

長生老人連忙叫兩人起來,直說一應禮數都不需要,師孃在一旁也是點頭,叫清平夫人着人去將外面的行禮快搬進來。

兩人這般行禮,一來是對師父和師孃的禮數,二來也是告訴陳同光來人的身份,卻是怕他二十年不見忘了長生老人的相貌,場面上尷尬。

陳同光先前就擡頭看向了門邊,只見長生老人進來就渾身顫抖,卻也是太過激動。時隔二十年,陳同光終於再次見到了當年就走小兒子的恩人,自然心中感慨。又見長生老人和師孃面容分毫不變,只如往昔,自己卻已然風霜加身,垂垂老矣,陳同光也是心中暗歎,武林高人果然不能以常理揣摩,長生老人的名頭卻是真實不虛。

見到長生老人,陳同光家老兩口自然是起身相拜,還不等陳風崇和清平夫人起身,兩位老人便一同跪在了長生老人面前,直呼恩人。陳同光一時哽咽,說道:“一別多年,老神仙依舊如故。當日某身陷囹圄,多謝老神仙出手相助,救我俊兒。陳同光今生難報,只求來生當牛做馬,結草銜環……”

ωωω Tтkan ¢O

長生老人武功通天,靈覺過人,陳同光夫婦甫一站起,老人其實便已感覺。只是這事兒實在是天大恩情,不受兩人一拜也是說不過去,長生老人自己無所謂,只怕陳同光這輩子都是留有心結了。故而兩人再拜,三拜之前才被長生老人攔住,雙手虛扶,自有一股氣勁從虛無中升起,將兩位老人好生扶起,穩穩站住。

長生老人上前拉住陳同光的手,合顏說道:“老朽癡長几歲,妄稱兄長。老弟若是不棄,你我兄弟相稱便是。風崇乃是你生我養,你我俱是一家,太多凡俗禮數,卻是顯得疏遠。”

陳同光一聽長生老人要與他平輩相稱,一時嚇得不知如何自處。若是從陳風崇的角度來看,兩人一個是親生父親,血脈親情;另一個則是自家師父,養育廿載。生恩養恩,俱是如天一般,兩人平輩,也是情理之中。只是長生老人不僅年紀要比陳同光大上許多,一應武功身份更是陳同光望塵莫及,萬萬不敢高攀。

長生老人倒是不在意這些,直接與陳同光夫婦想讓者在一旁桌子做了,又是十分親切,毫無高人架子,倒是叫陳同光有些緊張,一時不知道如何是好。師孃也是拉着陳老夫人的手,一口一個“老姐姐”。叫得陳老夫人直道不敢,又是同坐一處。

一衆長輩落座,弟子們自然是在一旁站着侍候,出了孫向景不住瞟眼看向桌上的桂花糕之外,其餘幾人都是畢恭畢敬,不敢有絲毫冒犯。

清平坊開業至今,十幾年的光景,只怕也沒有哪一天能像今日一般。陳同光夫婦倆不僅是清平坊往日招待慣的達官,更是清平夫人的公婆,一時直教坊中衆人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一時失誤,衝撞了兩位,時候確實還不知道要遭到清平夫人怎樣地懲罰。而長生老人和師孃,更是清平夫人一直掛在嘴邊的長輩,據聞是清平坊開業之初最大的金主,更是傳說武功通天,衆人自然更是害怕得緊。

衆人之中,也只有秀英夠身份,夠膽量,夠水平招呼一應衆人。只是秀英的招待自然萬事都好,卻是忍不住偷眼看向陳同光老兩口,對陳老夫人不住大獻殷勤,也是之前曾經聽說,陳老夫人在兩人之事上十分開明,當初差點見孫向景內定成了兒媳。秀英知道自己無論身份、地位、武功還是容貌,都不如孫向景出彩,但也自忖頗有些姿色,辦事又是十分穩妥,或能博得陳老夫人的歡心,雖然沒什麼用,自己卻是十分滿足。

一時四位長輩,四位弟子坐立一處,清平坊至此迎來了開業以來最巔峰的時刻。

招待一衆幾位,清平夫人自然是十分小心謹慎,處處留神,事事親力親爲,也是不想給難得來一次的公婆,已經真實不虛是“貴足踏賤地”的師父師孃住得不順心。箇中辛苦,也只有清平夫人和坊中衆人知道。爲了迎接陳同光老兩口和可能到來的長生老人,整個清平坊幾乎裡外一新,一應之前招呼過客人的東西盡數換去,也是叫衆人好生忙活了幾天。饒是有清平夫人和陳風崇兩個武功高手從旁協助,也是好不容易纔趕在今早完成,總算是叫一衆貴賓都好生落腳入住。

陳同光經過了最初的緊張,一時也是斗膽與長生老人攀談起來。這一攀談可是不要緊,長生老人的學識風度卻是深深令陳同光折服,一時也是叫他覺得十分佩服慶幸,慶幸自己的兒子能夠跟着這種武道上的隱士高人學習二十年,得到了極佳的傳授。

師孃則是與陳老夫人相談甚歡。她兩人都是家中主母角色,也都是溫潤和善之人,相處起來自然是十分順利愜意。加上兩人一人爲親生兒子前來,一人則是爲自家閨女站腳,如今陳風崇和清平夫人大事已定,兩人自然對兒女方面頗有些要討論交流的東西。談話之間陳老夫人又是對師孃二十年容顏不衰,依舊維持着女人風韻最好的相貌表示驚奇,又是誇讚,言語間對自己的年老色衰頗爲嘆息,一時也是叫師孃很有感觸。

二十年前,長生老人和師孃可算是江湖上的一對神仙眷戀。兩人遊戲人間,懲惡揚善,盡顯俠士風範,又是伉儷情深,不知成爲了江湖中多少癡男怨女羨慕的偶像。當時救下陳風崇之時,也是兩人一同夜談陳同光流放所住的客棧,親手將陳風崇抱回家中撫養。

這二十年來,無論是長生老人還是師孃,都是真真長生有道,駐顏有術,形容長盛不衰,卻是別說老夫人,就是清平夫人也在一旁看得眼饞。只是兩人長生之術卻都不是能夠傳授,也是叫衆人遺憾。長生老人乃是因爲內功高深,自身又已經近乎地仙,與之太和真人那位合陽師叔也相差彷彿,自然長壽不衰;而師孃的容顏不朽,卻是因着她本身特殊,細究起來甚至於其身世來歷都有莫大關係,自然不能與別人講述。

不過師孃還是好心向陳老夫人傳授了不少養生駐顏之法,箇中理論,停在清平夫人耳中,甚至比長生老人往日傳授的武道還要精深許多,簡直是領先現世衆人數百年,一應都是有理有據,確能幫助普通人駐顏延壽,也是道理深刻。

衆人一時相談甚歡,氣氛也是逐漸活躍。孫向景對桌子上的桂花糕實在是念念不忘,一直眼巴巴看着,只看得師孃心疼他這副饞樣,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叫他過去與一衆長輩同桌落座,自是榮寵。陳同光和長生老人都是有些“懼內”,日常小事俱是對妻子一應尊重順從,也不好多說,只看着孫向景在師孃旁邊笑得合不攏嘴,不住伸手抓向饞了許久的桂花糕。

而另外一邊,徐方旭等人侍候一旁的同時,也是小聲交流着最近的情況。清平夫人這請來了師父師孃,就是有心將自己和陳風崇的事情定下,按照習慣風俗,卻是應該有本家兄弟在一旁幫忙。理論上講,連陳風崇在內,長生老人的一衆弟子都可以算作清平夫人的弟弟。只是陳風崇是當事之人,孫向景又有些不太穩妥,清平夫人只得將此重擔託付給徐方旭,請他代爲履行一應指責。

而徐方旭出發之前,師孃其實也對他交代過一應事項,甚至應爲他不曾經歷過這些事情,將箇中種種講得十分透徹細緻。清平夫人開口,徐方旭自然是滿口答應,直叫師姐放心,自己定會將此事辦得圓滿。

衆人也就這樣一直聊到了晚飯,又是由清平夫人這邊準備了極其豐盛的宴席,招呼衆人落座。酒席宴間,師孃也是不弔清平夫人的胃口,主動提出明日擺上一場,就將兩個孩子的事情定下。雖然因爲時間倉促,自然不可能事事圓滿,也不能叫兩人就此完婚。不過大宋婚嫁,從來都是三媒六聘,兩家也都不是小門小戶,雖有江湖兒女的灑脫,有些禮數倒也應該遵守。

眼下正是應了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倒也是難得時機,師孃便提出定親之事。陳老夫人更是早有此意,一應準備都是如師孃一般地充足,兩人一拍即合,決定明日便舉行禮數,給兩個小孩兒定親。

一時清平夫人和陳風崇都是羞澀,孫向景又在一旁歡呼,坊中衆人也是紛紛上前恭賀,又是叫夫人臉紅萬分,全然不似平日一般,真真是個爲出個的大家閨秀。

事情既已談妥,衆人也就安心吃喝。清平夫人安排的菜色十分精巧,兼具了西北的獨特風味和江南的精細製作,一時都是叫衆人大快朵頤,加上陳風崇從旁進酒說笑,長生老人見識廣闊,師孃和陳老夫人大方得體,孫向景和徐方旭一旁作陪,宴席間也是十分熱鬧盡興。

宴席散去,衆人一一回房休息。

夜空之中,一彎新月滴滴懸掛,冷光灑下,驅散日間燥熱,帶來些許清涼。

第八章 老少通啓程第三十三章 又聞狂徒起第二章 當知不仁意第五十八章 又聽因果緣第四十四章 兄弟入圍羅第一十八章 兩家相告辭第四十八章 軍中起亂弦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二十五章 虜陣橫北荒第一十二章 郎情妾意深第二章 現局說端詳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第四章 人情亦艱難第一十八章 垂老不得安第五十三章 月下相救心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六章 兒郎舞劍忙第二十六章 惡客入莊來第四十六章 重開不熄宴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四十九章 一門相商議第一十四章 不老長春谷第一十四章 路遇刁民難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六章 兒郎舞劍忙第一十九章 更有隱情在第四十三章 時來天地動第二十七章 一招得其道第二十五章 兩方相會處第三十三章 陣前豪雄聚第五十三章 月下相救心第三章 曲罷善才服第二十七章 文人掌朝綱第一十章 又聞佳訊來第九章 神女慈悲意第五十八章 故交有心人第三十三章 場中亂戰處第一十八章 彌勒求神藥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一十一章 人無難度劫第一十六章 枯榮自有時第三十五章 忽聞驚天變第二十四章 熱酒暖人心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三十四章 朱門閉雲羅第三章 高僧成屍出第四十一章根骨仙難聚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二十三章 英雄末路時第三十五章 好酒配好菜第一十二章 郎情妾意深第二十章 再見故人顏第三十七章 老驥歸泥淖第一十九章 更有隱情在第二十章 山林神醫隱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二十一章 再回久別處第九章 融融冬日暖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五十六章 神刀顯真意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二章 那人下山來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八章 太玄事糾纏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三章 曲罷善才服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二十五章 奇香伴身畔第四十四章 此間巫道演第一十三章 山莊處處情第三十六章 好漢惜英雄第四章 人情亦艱難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第九章 既有歡喜意第三十三章 佳人念故舊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七章 嬌娘戲郎才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二十四章 尋常百姓家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三十五章 好酒配好菜第一十六章 枯榮自有時第二十二章 穿心故人劍第三十六章 隱秘自難言第三十章 殿中論如來第二十六章 久別重逢時第四章 太師顯鋒芒第八章 易得無價寶第一章 冬日練功時
第八章 老少通啓程第三十三章 又聞狂徒起第二章 當知不仁意第五十八章 又聽因果緣第四十四章 兄弟入圍羅第一十八章 兩家相告辭第四十八章 軍中起亂弦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二十五章 虜陣橫北荒第一十二章 郎情妾意深第二章 現局說端詳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第四章 人情亦艱難第一十八章 垂老不得安第五十三章 月下相救心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六章 兒郎舞劍忙第二十六章 惡客入莊來第四十六章 重開不熄宴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四十九章 一門相商議第一十四章 不老長春谷第一十四章 路遇刁民難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六章 兒郎舞劍忙第一十九章 更有隱情在第四十三章 時來天地動第二十七章 一招得其道第二十五章 兩方相會處第三十三章 陣前豪雄聚第五十三章 月下相救心第三章 曲罷善才服第二十七章 文人掌朝綱第一十章 又聞佳訊來第九章 神女慈悲意第五十八章 故交有心人第三十三章 場中亂戰處第一十八章 彌勒求神藥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一十一章 人無難度劫第一十六章 枯榮自有時第三十五章 忽聞驚天變第二十四章 熱酒暖人心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三十四章 朱門閉雲羅第三章 高僧成屍出第四十一章根骨仙難聚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二十三章 英雄末路時第三十五章 好酒配好菜第一十二章 郎情妾意深第二十章 再見故人顏第三十七章 老驥歸泥淖第一十九章 更有隱情在第二十章 山林神醫隱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二十一章 再回久別處第九章 融融冬日暖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五十六章 神刀顯真意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二章 那人下山來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八章 太玄事糾纏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三章 曲罷善才服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二十五章 奇香伴身畔第四十四章 此間巫道演第一十三章 山莊處處情第三十六章 好漢惜英雄第四章 人情亦艱難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第九章 既有歡喜意第三十三章 佳人念故舊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七章 嬌娘戲郎才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二十四章 尋常百姓家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三十五章 好酒配好菜第一十六章 枯榮自有時第二十二章 穿心故人劍第三十六章 隱秘自難言第三十章 殿中論如來第二十六章 久別重逢時第四章 太師顯鋒芒第八章 易得無價寶第一章 冬日練功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