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六)

葉永甲知道,事已至此,他已經無法再控制局勢了。魏衝面對他的怒吼處之泰然,這讓葉永甲滿腔的憤怒顯得像在發瘋。

“你要把這些人怎麼樣?”他雖還一股咄咄逼人的架勢,卻漸漸鬆開雙手,“馬四的一條人命還不夠你出氣麼?”

“稟大人,在下一心整治亂黨、肅清風氣,絕無片些私心,”魏衝從他手上掙脫開來,抓了抓被勒疼的脖子,“況且萬陸二公,包括皇上也不會令我這樣做。若大人能講情理,聽在下慢慢解釋,便再好不過了。”

“我不管,”葉永甲背過身去,“反正在這衙門裡,本府不會容許這等荒唐事存在。”

魏衝看着窗外,不以爲然:“那……葉大人要怎麼處置?總不能讓馬四跑了吧。”

葉永甲轉過身來,目光裡帶着敵意,但多了幾份渴求之情:“馬四你不放過,毛捕役也不放,那二十多名百姓難道不可從輕處置?”

“殺之以儆效尤!”魏衝對他的勸阻充耳不聞。

“你……”葉永甲正要同他翻臉,可心裡早沒有了底氣。他倚仗的柳黨從頭到尾不吭一聲,或許是默許了此人的胡作非爲。柳鎮年是樂於看兩黨相互廝殺的,這兩黨又是要利用魏衝的,至於百姓的死活,僅僅是他們施展才智的工具而已。

‘殺千刀的柳鎮年!’葉永甲張着血紅的眼睛,只瞥了他一眼,便老老實實坐下了。

魏衝見這位知府大人終於放棄了抵抗,臉上頓時浮現燦爛的笑容,重又迴歸恭順的模樣,倒地磕頭:“謝葉大人准許!小的這就責人去辦!”

說完,也不待葉知府回話,他便踏着碎步走下書房。

這消息自然要讓他真正的兩個‘主子’知道。魏書辦將該斬的、該關的、該免的人物都用大筆一揮,然後疊成冊子,派人急馳呈到萬陸二公府前。

萬和順看罷,隨即緊吸了一口氣——魏衝的仇報完了,接下來,他與陸放軒的黨爭正式拉開帷幕。

陸放軒是從齊諮那兒拿來冊子的。他只掃了幾眼,便合上冊子,有一陣說不上的五味雜陳。

“百姓受苦了。”他十分珍惜自己的憐憫,僅沉默了片刻,便轉頭看向齊諮。

“萬黨肯定緊鑼密鼓地準備和我們殺一陣呢,”齊諮道,“恐怕今夜便有動作,不得不防。”

陸放軒道:“你說的有道理。但本公素以穩重行事,還是紮好籬笆,待敵之勢爲好。齊把領,你只需派人跟緊魏衝,偵其動靜;另召鄭把領來,嚴查越府出入之人,切勿令閒雜混進府內。”

“是。”

“還有,”陸放軒又囑咐道,“殺人的事……不必告訴衛懷了。”

“他又怎麼?”

陸放軒搖搖頭:“此人生性正直,最重仁德,眼裡容不進沙子,讓他見了,會出禍事的。”

“屬下明白。”

……

時值正午,六門漆黑的火炮被拉到了刑場。這時,刑場纔開始擺設起來,像模像樣了。幾名身着紅衣,手持砍刀的大漢走向行刑臺,神情嚴峻,列在兩邊;隨後,幾隊人馬跟進,拿槍驅散着擁擠的羣衆,在刑場周圍站了一圈。

將近行刑了,齊諮卻四處搜不到衛懷的身影,聽到遠處數聲轟隆隆的炮響,只能急躁地跺上幾腳,喊着手下的兵們,悶悶地回了府。

原來那衛懷此時正和夏元龍在淮清橋喝茶,也和他一起聽到炮響,手中的茶碗不由一顫。

“掌櫃的,這是什麼動靜?”夏元龍先起身問道。

“唉,”掌櫃撇了撇嘴,“說要殺人嘛。據說昨夜驢皮巷被折騰個夠嗆,就爲今天這個陣仗。”

衛懷本來漠不關心,聽了這話,也好奇地湊上去,問道:“敢問所殺何人?”

“叫……叫馬四,是巡檢司的捕役。”掌櫃擦着桌子說。

“巡檢司……”夏元龍和衛懷面面廝覷,“那可是葉知府的地兒啊。”

“看看去。”衛懷朝他使了眼色。

夏元龍從懷裡掏出幾文錢,放到掌櫃桌上:“這茶您留着喝,錢我給了。我和衛先生去刑場瞧瞧。”

“哦,兩位慢走!”掌櫃收過銅錢,遂向遠方喊道。

‘砰!’

又一記直貫雲霄的炮響,一個身材短小的書辦急匆匆地走來,他往臺下一招手,大炮就再響了一次。

“魏衝!”夏元龍和衛懷藏在吵吵嚷嚷的人堆裡,一眼認出了那賊眉鼠眼的模樣。

“料就是此人了……”衛懷低發喟嘆。

炮聲越來越急促,直至發了三四次,方纔寂然無聲。

“帶死犯行刑——”

這悠長的聲音一過,臺下就押來一個身形羸弱、戴着重枷的犯人,由一個官軍引着,一路打罵到了劊子手面前。

“這難不成是那個馬四……?”

“看着這麼瘦啊,這也能當兵?”

“這位你說的就不對了,八成是在牢裡餓的。”

衛懷身前身後有人這般議論,弄得他自己也十分納悶。

那犯人悶下頭,又暗暗抽泣着。

劊子手舞着明晃晃的鋼刀喊:“別他媽哭!”這句話竟惹得臺下鬨堂大笑,衛懷卻渾身一個寒戰,面色稍黃。

人們都激動的以爲行刑要開始了,然而臺上的魏衝冷冷地說:“第二個。”

衛懷吃驚地望向臺下,又一個死犯被推了出來,那人形容枯槁,和第一個死囚一樣。

臺下頓起譁然,紛紛不知所措,就連衛懷也茫然地顧盼左右:“怎麼殺兩個人?”

“第三個。”魏衝又道。

“瘋了。”衛懷皺着眉毛。

“第四個。”

“瘋了。”衛懷頭上沁出幾滴汗珠,在太陽底下格外晶瑩剔透。

“第五個!”

“瘋了……”衛懷不斷喃喃着,連牙齒都開始打顫。

“第六個、第七個……”魏衝一直數到了最後,最終閉上了嘴,嘴角揚起一絲恐怖的微笑。

“第三十個。”

一共三十人,整齊地排在刑場上,猶如一個個任人宰割的綿羊。

這回,沒人敢笑了,沒人能笑了,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二)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二)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六)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三)第二章 贈賄、謀府(一)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三)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三)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三)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四)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二)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二)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五)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一)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六)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一)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二)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四)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五)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一)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一)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三)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六)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五)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一)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三)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二)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四)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五)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六)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五)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四)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五)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三)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三)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四)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二)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五)第十章 通鹽、焚誣(一)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三)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一)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三)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三)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六)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六)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六)第三章 興業、叛主(三)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五)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五)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五)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五)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二)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二)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一)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二)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四)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一)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二)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三)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三)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六)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三)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五)第十章 通鹽、焚誣(一)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六)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四)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六)第十章 通鹽、焚誣(三)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一)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五)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三)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五)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四)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五)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六)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二)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六)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四)第八章 止險、牽掣(三)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二)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二)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五)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二)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四)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三)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六)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一)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六)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一)序章 葬女、隱世(二)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四)
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二)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二)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六)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三)第二章 贈賄、謀府(一)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三)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三)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三)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四)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二)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二)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五)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一)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六)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一)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二)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四)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五)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一)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一)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三)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六)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五)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一)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三)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二)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四)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五)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六)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五)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四)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五)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三)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三)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四)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二)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五)第十章 通鹽、焚誣(一)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三)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一)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三)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三)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六)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六)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六)第三章 興業、叛主(三)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五)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五)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五)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五)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二)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二)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一)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二)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四)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一)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二)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三)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三)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六)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三)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五)第十章 通鹽、焚誣(一)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六)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四)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六)第十章 通鹽、焚誣(三)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一)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五)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三)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五)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四)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五)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六)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二)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六)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四)第八章 止險、牽掣(三)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二)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二)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五)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二)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四)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三)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六)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一)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六)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一)序章 葬女、隱世(二)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