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四)

“這……不妥呀。”晏良沒想到柳鎮年答應得如此痛快,聽後一愣。

葉永甲微微擡眼,見柳鎮年搖手道:“你可別冷了廷龍的心。我們好不容易有一個靠得住的人才,南京萬事悉與託付,豈能排擯至此?應當給他施展施展拳腳纔是。何況京師有你兄長坐鎮,延誤幾日,而爲此旦夕大事,怕也值了。”

晏良一時無言以對,葉知府便趁機作揖:“多謝恩公!”

“我和廷龍一樣,都是爲了國家的大計,又何可謝之處?”說着,他一面將其扶起,一面向呂迎山道,“你護送葉大人出府,順帶請桂太尉上奏天子,起草詔書,速速捉拿齊諮,莫使萬陸兩黨趁虛而入。”

“屬下明白!”呂司禁抱過拳,招呼幾個禁軍帶葉永甲出去了。

齊諮略微張開雙眼,見窗外一縷白光照了進來,已是早晨。他坐起身,揉了揉太陽穴,下意識往腰間一摸,卻什麼也沒摸到。他陡然一驚,趕緊從牀上跳下來,低頭細看,那柄寶劍的確是消失了。齊諮嘖嘖嘆了一聲,就在屋裡轉過幾圈,想鄭師嚴已至越府,便順手拿過官服,草草披上,然後加快腳步,離開家門。

“鄭把領!”齊諮剛走進府門,便見鄭師嚴大步邁向議事廳,慌亂中也不顧禮數,直過去拍他的肩胛,“昨晚我喝得酩酊大醉,不知出了什麼事端?還望鄭大人速速言之,免得大家誤會。”

鄭師嚴甩開他的手,無奈地嘆道:“你還問,你看看你……哎呀,待會兒再說罷!先和我找陸大人商議。”

齊諮越聽越不願走了,索性拿雙手擋住道路,哀告道:“我的鄭把領,這種事實在是耽擱不起啊!到一旁講罷,就喝三碗茶的工夫。”

鄭師嚴只好被他推着進了一邊的隔間,方纔說道:“齊把領,我那日也不好勸你,你喝了那麼多,必定要鬧出點事來。”

“請您快講。”齊諮心急如焚地咬着牙。

“於是你當着衆人的面,耍了回劍,被人認出那劍的模樣,他便離席告訴陸大人。陸大人也不知揣何心思,當即討要了你這把劍。我看氣氛不對,於是在你去茅廁吐的時候,派人將你架回家裡了。”

齊諮聽後,但覺從頭到腳降下一股寒氣,臉上都如麪粉似的慘白。

“我怎麼又作下一件好事!煩請鄭把領向越公澄清事實,千萬得爲我謀個活路……”

鄭師嚴皺眉不言,頃刻才說:“這得看陸公的意思了,師嚴亦只能盡綿薄之力。我和你是多年出生入死的弟兄,今日把牙崩了也要保你,放心。”

齊諮心裡踏實許多,此時也收斂了素日的脾性,千恩萬謝,便與他一同入廳,參見陸放軒。

陸放軒正在堂上剝着橘子,眼望鄭師嚴來了,本想站起相迎,可瞅見跟在身後的齊諮,面色一下子轉沉,繼續剝橘子皮。

“大人叫我二人來,不知所爲何事?”鄭師嚴拉住旁邊的齊諮,兩人同時跪下。

陸放軒見齊諮渾身發抖,且不敢仰視,便陰冷地笑了一聲,一口將橘子吃了,搓了搓手,遂從椅子上下來。

“齊把領,你那把劍真的不錯。”陸放軒慢慢行至齊諮面前。

齊諮心中直突突地跳,連忙叩頭道:“既、既然越公喜歡寶劍,拿去無妨。只是……下官昨晚出了醜,辱沒軍府,還望陸大人依法處置,以儆效尤。”

鄭師嚴急忙過來幫腔:“念齊把領屢立奇勳,在我府兢兢業業之功勞,此次就饒他一回,他必能吸取教訓,不會再犯!”

“齊某不需鄭將軍求情,但願以法處置!”齊諮接過話頭,又道。

陸放軒見他兩個一唱一和,明擺着是爲齊諮脫罪。他自己也是想暫留齊諮,日後捏着這個把柄,也好將他一腳踹開。想罷,他便俯身看了眼齊諮:“齊把領,這非汝之過,起來好議事。”

齊諮聽罷,不覺淚如泉涌,感激涕零:“陸公寬宏大量,小人必萬死以報!”

“你我都是從小的兄弟了,如親生的哥倆一般,豈忍心問罪?”陸放軒笑道。

齊諮心中五味雜陳:‘我隨他多年,竟未了其心性。看來陸兄並非忘恩負義之人,我得永保此位矣!’

“齊把領。”

“哦,”齊諮回過神來,近前作揖,“大人吩咐。”

“據萬郡王差人說,今日早上,葉永甲去拜謁了柳鎮年,很可能是爲了求得聖旨。萬一詔書真頒行下來了,必然更爲棘手。如今尚要決斷,齊把領可有一二計策?”

齊諮冷靜地說:“我們現在無非是和柳黨比速度。速度最快的法子,就是您親身去擋旨了。”

“陛下旨意怎能阻擋!你瘋了不成?”鄭師嚴不敢相信,以爲齊諮還在說着醉話。

“是趁詔書未曾寫好之前,讓您與萬和順直闖宮門,在殿前訴說我之案情如何如何冤枉,料柳黨亦不敢阻攔,陛下見二公在前,必有應對。善者能還我一個清白,劣者至少也能延緩十餘日,足有使巧之空間。”齊諮並不理會鄭師嚴的話,固執地勸諫着。

陸放軒大以爲然,揮袖道:“我都活了半百的人了,就算身死,無可掛念;不如拼他一場,看他柳黨的能耐究竟幾何!備馬,前往行宮——萬和順府!”

“陸賢弟!”適才愁眉不展的萬和順見陸放軒進了園內,頓時狂喜不止,跺了跺腳,就扯開步飛奔過去,與他緊緊抱住。

“真是久旱逢甘露啊!”萬和順使勁拍着陸放軒的背部,又晃了晃他的雙臂。

“事情緊急,不多言,我有一計獻上,可破柳黨賊心。”不及寒暄,陸放軒吞了口唾沫,便急匆匆地說道。

萬和順瞪着他的眼睛:“莫非是與愚兄共見皇上,阻遏其下發聖旨?”

陸放軒瘋狂地點着頭:“是啊,是啊!郡王真乃吾之義兄也!竟能知我此心。”

萬和順也不再多說,立刻吩咐下人:“將守把門口的衛兵都調來,就說,要爲萬陸二公開路!”

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四)第五章 流亂、再逢(三)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四)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二)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三)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二)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四)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四)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五)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五)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三)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四)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五)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二)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六)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六)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三)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四)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五)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五)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四)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一)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四)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一)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六)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二)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三)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二)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四)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三)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一)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三)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四)第三章 興業、叛主(一)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六)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二)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一)第十章 通鹽、焚誣(二)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五)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一)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二)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六)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三)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四)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五)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三)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二)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一)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六)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六)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三)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五)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一)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六)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三)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六)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五)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三)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四)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一)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四)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一)第十章 通鹽、焚誣(一)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一)第十章 通鹽、焚誣(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四)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五)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四)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五)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二)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五)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五)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五)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一)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一)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三)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一)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四)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六)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四)第三章 興業、叛主(二)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一)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一)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二)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四)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六)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五)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四)
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四)第五章 流亂、再逢(三)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四)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二)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三)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二)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四)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四)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五)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五)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三)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四)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五)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二)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六)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六)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三)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四)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五)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五)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四)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一)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四)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一)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六)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二)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三)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二)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四)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三)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一)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三)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四)第三章 興業、叛主(一)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六)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二)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一)第十章 通鹽、焚誣(二)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五)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一)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二)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六)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三)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四)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五)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三)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二)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一)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六)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六)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三)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五)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一)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六)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三)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六)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五)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三)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四)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一)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四)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一)第十章 通鹽、焚誣(一)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一)第十章 通鹽、焚誣(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四)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五)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四)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五)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二)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五)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五)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五)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一)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一)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三)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一)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四)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六)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四)第三章 興業、叛主(二)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一)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一)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二)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四)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六)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五)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