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

夥計將陳同袍帶到了大廳之內。

這大廳足夠寬敞,牆圍三面,兩邊擺着整齊的圈椅,正面擺一個檀木香幾,上面排設着好幾尊玉器,放在中間的則是一隻玉貔貅,形狀有神,最爲顯眼。他環顧整廳,若論豪華,確實不輸那些達官顯貴的府邸。

過楚子就坐在他的右手邊。他站起來,比陳縣令稍微高一點兒,但身體不算健壯;麥黃色的臉皮,方方正正的輪廓,腦袋大,額頭上像是腫起來一塊,顯得眼睛格外的小。他穿一身深黑色的長衫,裹得很緊,頗具威嚴。

“這位……抱歉,該如何稱呼?”過楚子的聲音低沉雄厚。

“過兄,這是泰州的知縣,因爲一點小事來了咱們江都,順便和知府說幾句話。”文忠拍着陳同袍的肩膀,笑呵呵地說。

“幸會!”陳同袍拱手作禮。

過楚子打量他一下,便道:“請坐。”

陳同袍坐定,可三人卻皆不知如何說起,沉悶了一會兒,只見他先開口,打破了沉默:“我聽說您是揚州第一大富商,就連我熟知的呂家,他們那麼手眼遮天也比不過……初時我還不信,見了您之後,才感受到一股沉穩之氣啊。”

這一開口就擲地有聲,‘呂家’二字,無時無刻不刺痛着過大商人的神經。他臉上的皮肉顯然微微一顫。這不是痛苦的抽搐,卻是欣喜的興奮。他從陳同袍的口中聽出了畫外之音,知道此人不僅僅是爲了說幾句奉承話才遠道而來的。

他饒有興趣地注視着陳同袍,不插嘴,聽他繼續說下去。

“我也去過幾趟呂家,他們說和您關係非常不錯……我在那時就久仰大名了!”陳同袍輕鬆地笑着。

文忠回頭瞧了過楚子一眼,他看似沒有反應,仍在故作沉吟。

“早就想去江都會一會您了,可是儀徵那邊說要抓犯人,出於謹慎,連我這個泰州知縣都懷疑了,教我一時不能抽身。本以爲徒成憾事,結果如今撞上這位文掌櫃,正巧帶我來了。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嘛,果真如此!”

過楚子聽罷,像有十足把握般點了點頭,走起來都昂首挺胸,然後朝他善意地微笑道:“您這人很不錯。”

陳同袍卻平淡若水,甚至比過楚子要顯得冷靜。

“多謝過公誇讚。”他說。

過楚子正要好好和他說一番話,卻見有下人從左邊的布簾子內出來,向他拱手稟道:“接風之宴席均排設完畢,知府大人已和衆官坐定,就等您幾位進去了。”

過楚子與文忠相視一眼,便拉住陳同袍,囑咐那下人說:“你和知府大人說,外面的事情還需人幫襯,你先帶着這位泰州知縣見見大人,我隨後趕來。”

下人連連稱是,便二話不說,小心地攙扶陳知縣進去了。

“別的不談,我只是好奇,過兄爲何要對一個知縣如此看重?”文忠歪過身子來,故意地問。

“我從來不願向他人透露……”

“可如今你必須依賴我的協助了。”文忠不容分說地打斷了他的話。

“也對,也對。”過楚子點點頭,然後面朝向他,說:“文掌櫃這麼精明的人,應該能聽懂他說的話。你比我知道他,我正好問問你,他是不是呂正甫的人?”

“你這麼問我倒不敢肯定了,只能說暫時不清楚。但他來江都……就爲了給他們還賬。”文忠嚴謹回答。

“他既然親近呂家,卻跟你來到這兒,說了那種話,分明是爲了投誠。但他還提了一嘴‘儀徵要抓犯人’,恐怕非無心之談……”

文忠也在細心琢磨着,突然拍了拍腦袋,“這不就得了!”

過楚子怎麼都想不明白,立即驚詫起來,正欲逼問,卻聽簾子裡有人喚道:“知府大人教您兩位別忙活了,進來喝酒啊!”

“轉告大人,小人這就來!”文忠回了一句,便急忙帶着過楚子趕去。

他二人揭簾而入,在座位上坐定,便動起杯箸,熱熱鬧鬧,與知府大口吃喝,歡笑不止。宴上談論,過楚子便專贊陳同袍如何精明強幹,說了他許多政績上的好處;文忠則道他如何忠義堪信,溢美之辭數不勝數。

兼之陳同袍本人也談吐有方、舉止謙讓,叫知府真心對他另眼相看起來。待宴席散後,知府又在一旁拉住他說:“陳縣令這般人物,如果在泰州荒廢,算是可惜了。若此後有提攜之機,本官必竭力以助,到時候千萬別忘了我的恩情。”陳同袍忙低頭道了謝,便和過、文二人出來了。

送到門口,陳同袍遂作別道:“不必勞煩二位相送了。在下今日回了寓,就收拾行裝返程,不耽擱你們的時間。二公對我情深義重,此後說什麼都一定報答……告辭。”

“知縣休要客氣。別忘了,日後若出了什麼麻煩事,儘管告到江都這裡,咱們要同仇敵愾。”過楚子語氣柔和,與他極顯親近。

“明白。”陳同袍簡短地回答了一聲,便轉身上馬,慢慢從巷子裡拐出去了。

“這樣的人,你可要好好待他,絕不能得罪嘍。”過楚子嘆口氣,臉朝向文忠這邊。

文忠只是輕淡地笑了笑:“過兄還是自作多情了。沒有用,他的眼睛裡根本不顧慮這些東西。”

陳同袍走進寓內,收拾了東西,不囉嗦一句話,便帶着卓冷屏出了城,徑還泰州。一路無事,二人不過數日,便行至泰州境內,叫看守莫要聲張,先往府裡去了一趟,安置下卓冷屏及行李等物件,安排畢了,才抽身直奔衙門。

“我不都告訴你們了,呂公子還派你來幹什麼?”

梅縣丞正坐在二堂上,對面則是前番來過的那個呂家管事。

“梅大人……”管事皺着眉毛,正要說話。

“陳知縣到!”

梅縣丞聽見,猛可間回過頭,嚇得滿頭的汗唰地流出來了。

“您先、先避一避,避一避吧!”梅縣丞站起來,推開椅子,死死抓住他的手。

“梅縣丞,你怎麼了?”

梅縣丞雙手顫抖着,望見站在門口的陳同袍,急得竟半句話都吐不出來。

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六)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二)序章 葬女、隱世(二)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六)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五)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一)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二)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五)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二)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二)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三)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五)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四)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二)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六)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五)第十章 通鹽、焚誣(三)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三)序章 葬女、隱世(二)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五)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一)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三)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一)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二)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三)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二)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三)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三)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一)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三)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四)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三)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三)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五)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一)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二)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三)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二)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二)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二)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五)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五)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三)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一)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三)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二)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六)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二)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五)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三)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四)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四)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三)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三)第二章 贈賄、謀府(一)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一)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二)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二)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三)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五)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四)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四)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四)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二)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四)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一)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二)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一)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六)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六)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一)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四)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一)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三)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一)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四)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三)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一)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三)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四)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二)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六)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三)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三)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三)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三)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三)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六)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四)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二)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三)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四)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一)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五)
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六)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二)序章 葬女、隱世(二)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六)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五)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一)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二)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五)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二)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二)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三)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五)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四)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二)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六)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五)第十章 通鹽、焚誣(三)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三)序章 葬女、隱世(二)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五)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一)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三)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一)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二)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三)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二)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三)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三)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一)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三)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四)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三)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三)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五)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一)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二)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三)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二)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二)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二)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五)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五)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三)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一)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三)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二)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六)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二)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五)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三)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四)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四)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三)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三)第二章 贈賄、謀府(一)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一)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二)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二)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三)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五)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四)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四)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四)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二)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四)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一)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二)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一)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六)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六)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一)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四)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一)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三)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一)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四)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三)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一)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三)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四)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二)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六)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三)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三)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三)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三)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三)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六)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四)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二)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三)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四)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一)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