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收復呂宋

第240章 收復呂宋

“費爾南多總督先生下午好……”

“您好女士……”

十月的南洋氣候還十分溫暖,如馬尼拉這樣的地方,更是處於二十多度的溫暖天氣。

馬尼城,這是一座興起不久的城市、但如果真的要追溯,早在宋代就有人踏足過這裡了。

因此、它在南洋文明、中原古文明的基礎上,融合了西班牙爲首的西洋文明,形成東西合璧的複雜文化……

自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黎蓋斯比從馬尼登陸至今,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的時間。

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併佔領了呂宋,然後在馬尼城市中心的巴石河南岸建立了城堡和炮臺。

自那時起,這裡便成了西班牙殖民統治當局的首府。

今日的風很涼快,所以負責巡視碼頭的憲兵隊很是愜意,而諸多貴族也在馬尼拉城內的大教堂禱告。

對於新上任三個月不久的總督費爾南多·德席爾瓦來說,這樣的氣候和平靜的外部環境讓他十分愜意。

“繼續!”

花崗岩石彈將整個炮臺防線清洗,慘叫聲絡繹不絕的響起,這讓才接任總督三個月的費爾南多渾然沒有了先前叫囂着要屠殺華人的姿態,有的只是喪家之犬般的找掩體躲藏。

船上的炮手有條不紊的清理炮膛,而在甲板上,黃龍身旁的李旦則是爽朗笑道:

“這些大弗朗機人,早年屠戮我漢家百姓的時候,可曾想過我大明會渡海數千裡而來?”

而南歐的西班牙士兵,卻要面對都高於他們一個頭,一個個龍精虎猛的海軍選鋒!

當戰事焦灼的同時,城外建築道路上涌來了大片赤潮銀甲,這讓城頭狼狽的費爾南多着急的想要奪回城門機關。

“我投降……”

在黃龍開口的時候,海港周圍的西班牙炮臺開始反擊了。

只是還沒等他下達什麼有效的軍令,明軍的石彈再度如驟雨般落下。

三十餘斤的虎蹲炮填充零散的石彈和鐵錠,鐵骨簇,在點燃火線後發出怒吼,如收割秋季稻子一般,橫掃一片西班牙士兵。

費爾南多摸了摸自己的山羊鬍,隨後轉身便要前往教堂的用餐地,享受一點禱告後的愜意。

只是一個照面,城牆馬道上的三百明軍將兩千餘西班牙士兵打的節節後退。

一些僥倖存活的西班牙士兵從廢墟之中掙扎出來,灰頭土臉的擦了擦臉部,再度睜開眼睛時,只見到了烏壓壓登陸海岸的明軍士兵。

只是天道好輪迴,喜歡屠殺他族的殖民者終於遭受到了大明的反擊。

在武風旺盛的朝代,只要將領不出錯,漢人就是天生士兵。

“今日、合該是他們遭受報應的時候了!”

六十多名倖存的西班牙士兵沒有反抗,很輕鬆的被明軍繳械,並在同時很老實的蹲在了廢墟角落。

“砰砰砰——”

看到己方的沿海炮臺不斷被擊毀,一邊躲避、一邊觀戰的費爾南多隻覺得氣血上涌。

看到在艦隊炮擊下崩塌的馬尼城炮臺,大明海軍都督黃龍一邊持着雙筒千里眼觀察戰場,一邊冷峻的下達軍令。

剛纔西班牙人投降的時候,他是看到的,但是他制止了麾下的翻譯,因爲他想讓西班牙人也體驗一下被人屠戮的滋味。

這憲兵隊長不緊不慢的從碼頭走上崗亭,隨後用固定在這裡的望遠鏡向着海上看去。

黃龍帶人衝進了馬尼拉城,尤爲顯目的是他身邊從海軍十二衛選出的選鋒。

哪怕有人認出了他們投降的姿勢和炮臺防線的一樣,但爲了戰後的首級賞銀,他們也假裝看不見。

李旦口中的,是西班牙人因爲忌憚馬尼拉日益變多的大明移民而實施的屠殺行爲,又稱“大侖山慘案”。

密集的石彈不斷落下,而早有準備的商賈們躲在了掩體的背後,猝不及防的西班牙憲兵隊卻和其他國家的商賈被一瞬間打殺在碼頭上。

海軍雖然沒有和上直十六衛軍一樣要求身高必須在五尺六寸以上,但需要登陸作戰的陸戰衛卻必須要在五尺五寸(1.76)以上。

“太子週歲在即,這禮物不能耽擱。”

“這太貴了?”

“快!裝填炮彈,把那些和怪物一樣的船給我擊沉!”

但是看着這些來南洋討生活的廣東、福建百姓接過西班牙貴族的銀幣時,費爾南多臉上的表情還是有些不好看。

中軍大纛被人擡了起來,在聽到上百名鼓手的鼓聲後,全軍都跟着中軍大纛行軍,向着馬尼拉開去。

“殺!”

說罷、黃龍看向了李旦道:“贖金的事情,就由你來定價吧。”

做生意、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這並沒有什麼不對。

“都督,紅毛夷這火炮犀利,您還是先去船艙避避,等會大軍奪下了港口,您再指揮大軍進攻城池!”

“女士,這並不貴,這些都是從大明運來馬尼拉培育的水果,口感非常好。”

但隨着海上的黑點逐漸放大,炮臺的一些士兵瞬間瞪大了雙眼。

黃龍自傲的同時,整理好炮膛的大明海軍開始對西班牙人的岸炮發動反擊,而這時作爲西班牙菲律賓總督的費爾南多也來到了炮臺防線。

長刀拔出,鐵骨朵揮砸,如洶涌海浪下屹立不倒的巨石,見到援軍到來的明軍不再固守,而是選擇主動出擊。

不是他膽小、而是明軍的軍艦和火炮數量太恐怖了,哪怕是集合整個歐洲的海上力量,都很難擊退對方,更別提他們一個只有兩三千士兵的遠東殖民地了。

這時、天穹上出現了響箭的聲音,而剛剛乘船登陸岸邊的黃龍聞聲見狀也拔出長刀,對身邊的副將下令道:

睾酮最高的黃種人,只要營養跟上,勤加訓練,往往能在戰鬥中爆發出不弱的力量,並且在協調性和組織力上都優於其他人種。

聞言的副將毫不猶豫的命人對各千戶傳令,同時命中軍鼓手擊鼓進軍。

“嗯……再等等吧,或許我應該在我離任的時候再籌備……”

“黃蜚!”黃龍喊了一聲,而他身邊的副將也收起了長劍,跑了過來。

上尉隊長的話被明軍又一輪炮擊所打斷,而他只能在顫抖躲藏之餘,趁着炮擊結束繼續大聲道:

“我想我們應該投降!”

“這羣西夷有些骨氣,居然到死都沒有投降。”

由於明末水師廢弛,明朝僅在萬曆二十二年撤僑一次後,再沒有實際行動。

只是僅僅是這樣,還不足以突破馬尼拉的防線,因爲一些反應及時的西班牙士兵已經躲進了炮臺中,開始操控火炮反擊。

即便眼下的他們已經開始短兵交手,但龍精虎猛的明軍顯然不是這羣平均身高只有五尺的南歐士兵能抵擋的。

只是一個呼吸的遲疑,上千門二十斤火炮齊齊作響,人頭大小的石彈飛射而出,跨過二里的距離,徑直砸入了馬尼拉岸防炮臺防線上。

“轟隆隆——”

一旦炮臺防線失守,明軍船上的十斤炮卸船後,在運兵船上呆着的兩步衛兵馬便會驅兵登島,炮擊馬尼拉城。

當大明軍艦拉滿船舷,軍艦另一側的火炮開始對西班牙人的岸炮進行地毯式炮擊。

當憲兵隊長回過神來時,他身邊的十二人已經倒下了兩人,而他們的面前則是六名手持短刀的亡命海商。

他們還在埋頭猛衝,不斷地有西班牙士兵被他們嚇得後退,甚至從城牆上踩空,跌落砸下地面摔成肉泥。

“砰砰砰——”

只是面對黑洞洞的銃管,數量近萬的明軍,這羣灰頭土臉的幾十名西班牙士兵毫不猶豫的舉起了雙手。

在這一瞬間、他們瞳孔之中倒映的大海幾乎被一支龐大的無敵艦隊所籠罩。

這時、隨軍四夷館的官員和李旦麾下的一些翻譯官制止了軍隊要開槍的舉動,而聞言率軍登陸的黃龍更是命人前往將他們繳械。

同一時間,明軍的火炮也停下了,一艘艘運兵船開始靠近海岸線,隨後放下運兵舟,一隊隊的海軍步衛士兵乘船開始登陸海岸線。

“您確實應該這麼做,他們的國家聽說正在和北方的韃靼人交戰,沒有太多海上力量來幫助這些流油的肥羊。”旁邊的人笑着附和,絲毫不把華人的命當命。

尤其是他在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這羣華人只用了十幾分鍾就將水果全部販賣完,隨後推着空蕩蕩的板車離開的時候,他甚至對旁邊的人用西班牙語說道:

“這些明國人以爲他們在家門口擊敗了尼德蘭(荷蘭)的幾艘軍艦就能在南洋耀武揚威了?”

上百艘軍艦,六千多門從十斤到二十四斤的火炮紛紛開炮,所打出的石彈幾乎如驟雨般砸落而下,摧毀了大量的沿海防禦工事和炮臺。

“都督……”黃蜚作揖迴應,而黃龍也將長劍收鞘道:

不過就在他妄圖享受愜意的同時,貿易船隻衆多的馬尼拉港口上,一個西班牙憲兵隊長卻在打哈欠的同時,隨意的瞥了一眼大海。

伴隨着崗亭士兵的吹哨聲,整個碼頭的華人民夫和各國商賈瞬間愣住了,但就在他們愣住的同時,隱藏在人羣之中的一些人動手了。

陣型被一瞬間鑿穿,接下來剩下的只有屠戮。

即便有幾個僥倖存活的人,但很快大明商賈的補刀就讓他們知道了什麼叫做裡應外合……

因此、即便大明如何警告,依舊無法避免當地的百姓被屠殺。

“這大弗朗機人的岸炮威力真大!”

此刻的他們,都在試圖向着馬尼拉城逃去。

這一看、瞬間讓他的瞳孔放大,隨後緊縮……

“他們在投降!不要放銃!”

總噸位超過二十萬噸的上百艘軍艦,攜帶着五百多艘近兩千噸的輜重船抵達馬尼拉近海,幾乎將整個海灣都遮蔽。

“砰砰砰——”

“放銃!”

因此、當西班牙士兵突破排槍防線後,明軍要面對的不是後世人眼中個頭高大北歐騎士,而是一羣穿着簡單胸甲和簡易軍服,一個個個頭在一米六左右的低矮南歐士兵。

上千顆石彈如冰雹一樣砸下,哪怕絕大部分炮彈都打空、但是還是有幾十顆炮彈正中岸炮。

現在看來、雖然屠戮成功了,但居然讓黃龍以爲這羣西夷有骨氣了起來……

“該死!你們瘋了嗎?!”

可即便他再怎麼說,西班牙士兵也無法一瞬間消滅城頭的明軍。

只是當他們剛剛逃出碼頭不久,他們就看到了數百身着扎甲的大明士兵佔領了馬尼拉城頭,城頭的西班牙士兵正在節節敗退。

“總督先生!我想您或許應該考慮撤退了!明國的艦隊和士兵超乎了我們能應對的程度,他們的火炮太多了,即便死守……”

身披三甲、身高五尺八寸(1.85)的數百名選鋒,在此刻爆發了巨大的破陣能力。

“另外,黃蜚你派人按照殿下的圖紙北上,把地圖上的金礦找到,找到後第一時間將消息飛鴿送往南港。”

“隨我衝殺!”

“定射裝填,方向未時三刻,預備……放!”

與此同時、馬尼拉城門上,源源不斷的西班牙士兵正在圍攻明軍士兵,而負責偷襲奪門的明軍士兵則是依靠虎蹲炮和步銃進行反擊。

水果攤前,一些禱告結束的貴族一臉肉疼的和華人討論價格,隨後當着費爾南多他們的面,販賣水果的同時,接過了對方遞來的銀幣,最後找零。

看着西班牙人岸防加農炮的威力,李旦有些後怕。

“……”聽到黃龍這話的李旦欲言又止,但繼續閉上了嘴巴。

聽到李旦的話,黃龍也嚴峻着臉,自信的說出了自己的戰術。

炮臺處的西班牙上尉隊長急迫的指揮着炮手們裝填炮彈。

“鳴鼓進軍,城池大門已經被先鋒奪下。”

一些西班牙炮手甚至來不及反擊,就被石彈活生生砸死,場面悽慘……

無須大軍排槍,他們便以仰角的方式手執短兵衝上城牆,將妄圖退下來的西班牙士兵夾擊而死。

“我投降!”

兩千多西班牙士兵,圍攻三百明軍和李旦麾下的兩百海盜,一時間居然無法前進一步。

“噗嗤……”

“他們藏在貨物裡,在通過城門的時候發動了襲擊……”

他如往常一樣來到教堂,對着一些貴族婦人和少女語言尊重,眼神輕挑。

緊接着明軍開始固守排槍,擊垮了一排排的西班牙士兵。

“砰砰砰——”

黃龍拔出長劍,結果了最後一名西班牙士兵的生命,並擦了擦臉道:

身矮的南歐西班牙人,第一次見到這麼多高大的士兵,這一刻他們總算知道,爲什麼馬可波羅要將中原人稱呼爲“大人國”了。

費爾南多抓住了一個逃出來的員工詢問,而對方則是驚慌道:

“卡爾斯,你必須擔負起你的責任,守住伱的榮耀!”

“咚……咚……咚……”

不過在輕挑的時候,他卻看到了一些在教堂附近販賣水果的大明百姓。

憲兵隊長拔劍就要和海商搏鬥,但這個時候遠處的海域響起了轟隆的炮聲,隨後呼嘯而來的石彈幾乎將整個碼頭覆蓋。

“你帶人將此城所有西夷抄家,扣押後讓他們自己寫信。”

“發生了什麼?有人襲擊還是暴動!”

作爲總督的費爾南多在見到麾下的士兵盡數逃跑後,也跟上了他們的腳步,慌不擇路的逃亡馬尼拉城。

“不奇怪、我朝的許多火炮也是百年前模仿西洋火炮的產物,大弗朗機人的火炮能比上我朝的燕山大將軍炮也不奇怪,今後我們繼續研究便是!”

“如果不是他們的人太少,財富積累不夠多,我或許早就學習弗朗西斯科總督,將他們殺光的同時,帶走他們從我們手中騙取的金幣。”

斬首西夷一人,賞銀二十兩……

這一刻、海岸線上足足有上千艘運兵舟,近萬明軍擁擠在海面上,讓人看不到以往美麗的海面。

“砰砰砰——”

之後只在相關文書中以“斷絕海舶”、“玉石俱焚”、“赬釜山、播州白骨在望”等話語威西班牙脅殖民者以停止對華人的屠殺,但西班牙殖民者不以爲意。

西班牙的加農炮炮臺射出的炮彈距離與明軍的二十斤炮相差無幾,所以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一艘丁等軍艦被擊中,但由於距離較遠,這一擊並沒有對軍艦造成太大的損傷,只需要在戰後修補一個月就足夠。

“小小蠻夷有何可畏?不出半個時辰,這些炮臺都將坍塌……”

“啪——啪——”

不止是他、大量西班牙士兵都拋棄了炮臺防線,因爲他們三十門火炮的炮臺已經被擊垮的十之八九。

“殺——”

“嗯、自然需要。”黃龍微微頜首,隨後從懷裡拿出了朱由檢的書信,重新拆開後,將目光放在了信的末尾道:

“尊殿下軍令,此城改命“佂夷城”,是日後呂宋府的治所。”

說罷、他直接把頭盔丟在了地上,獨自跑出了炮臺。

“是……”李旦面帶微笑應下,隨後指着馬尼拉城開口道:

他沒有瞧不起西班牙人,只是相比較雙方的兵力和火炮數量,此刻的大明四支甲等艦隊,無疑可以橫掃整個歐洲各國海軍。

就是這隨意的一瞥,讓他在眨眼間發現了一個出現在海平線上的黑點。

明軍觀察手發現這羣僥倖活下來的西班牙士兵,他吹動木哨,隨後舉起手中的步銃就要射擊。

不過二十步的距離,這三人在第一時間被步銃擊中倒下,整個碼頭上做生意的人也全部跑散開來。

“什麼東西?是北面的明國商人嗎?”

聽到李旦的話,黃龍搖了搖頭,並輕蔑一笑道:

憲兵隊碼頭的其他小隊在聽到火銃聲和哨聲的同時警惕的拿起了自己的火繩槍和兵器,但不等他們反應過來,四周前一秒還和顏悅色的華人商賈瞬間從腰間抽出短刀,朝他們的脖子捅去。

戰事之中,有人試圖投降,但在殺紅了眼的明軍面前,這羣說着聽不懂“鳥語”的西夷只是在耍花樣。

“投降?不!卡斯蒂利亞帝國的士兵不會落敗,就算失去了炮臺!我們也能用火槍告訴這些明國人,誰纔是這片土地的主人!”

費爾南多歇斯底里的揪住了上尉隊長卡爾斯的衣領,誰曾想卡爾斯直接扭開了費爾南多的手,怒吼道:

“去**的榮耀!”

最終、兩千西班牙士兵被赤潮吞沒,而倒黴的西班牙總督費爾南多則是在混亂之中跌倒,被明軍硬生生的踐踏踩死在了馬道上。。

只要軍餉給夠,將領不苛刻,他們將重新拾起漢唐的武風。

“嗶嗶——”

此刻他們如赤潮一般,將沙灘的黃沙掩蓋,雙目所及之處盡是赤紅的鴛鴦戰襖和明晃晃的扎甲,以及揹負背上的步銃和腰間的長刀。

黃龍拍了拍身上的海水,而李旦則是關心到:

“都督,此城既然已經攻下,是否需要換名?”

“該死!發生了什麼?!”

轟隆的炮聲再度作響,而這一輪炮擊比上一輪來的更爲猛烈。

“咚——咚咚——”

說罷、這人就扒開了費爾南多的手,隨後向着破敗的城外建築跑去。

此時此刻、數以千計的火炮正在用炮聲作爲怒吼,石彈作爲懲罰,不斷地炮擊馬尼拉港口的炮臺防線。

看到海岸的炮臺一個接一個的被摧毀,上尉隊長果斷向費爾南多建議道。

“砰砰砰——”

這是戰前朱由檢的許諾,而所謂的西夷在海軍十二衛看來,威脅程度遠不如北方的北虜和建虜。

“嗶~~~~敵襲!!!”

當密集的銃聲響起,一個巨大的木箱被人砸開木板,十餘名手持燧發步銃的水手對着崗亭上的憲兵隊長,以及崗亭下的憲兵隊員開銃。

“等把馬尼城港周圍的炮臺摧毀,我部兵馬方可登陸作戰,只要戰艦靠岸,這一戰就結束了!”

“末將領命!”黃蜚應下,隨後帶領上萬明軍步衛將整座佂夷城的歐洲人全部抓了起來,而李旦則是負責帶人勸說他們寫信,向自己的親友索要贖金。

李旦給出的價格“非常符合”市場,每個人一百兩銀子,出不起的就老實留在呂宋當工人還債吧。

就這樣,大明爲被滅國半個世紀的呂宋報了仇,很好的完成了身爲宗主國的身份。

至於這塊土地上殘存的呂宋人,大明自然也會爲他們找好工作,讓他們能養家餬口,不再經歷被歐洲殖民者剝削的生活……

(本章完)

第101章 視察火器第213章 天啓犁庭第37章 浙兵戚金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90章 互市貿易的物資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640章 摸着弟弟過河第693章 後記(十三)工農罷工第238章 罷黜百官第207章 殺建虜賞百銀第630章 齊國齊州第318章 兵不血刃第164章 事畢第363章 《平緬事宜》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270章 吹響革新的號角第268章 鹽茶官營第625章 兄弟同遊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599章 世事無常態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616章 債多不壓身第35章 魏忠賢的獻媚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172章 諸事繁雜第5章 新帝第一朝第258章 河西見聞第140章 大勝之勢第153章 四處調兵第636章 攻陷坎大哈第275章 葉向高的提議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315章 太廟前的分地競拍第311章 治蝗和添火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631章 競爭夥伴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587章 西京繁華第137章 訓喀喇沁第352章 直諫第245章 黃龍的野望第350章 廟堂爭鋒第691章 後記(十一)五反三正第322章 小冰河下的糧食減產第200章 來自皇兄的彩虹屁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18章 國喪第583章 北軍西征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67章 戚金練兵第38章 皇兄就是拿來坑的第288章 炮轟建虜第164章 事畢第464章 忠心耿耿劉愛塔第53章 領兵要點第620章 國債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131章 小兒腹中藏毒計第11章 噩夢開局第290章 膨脹的野心第455章 天時地利人不和第213章 天啓犁庭第289章 北上東出第443章 風雨前的平靜第516章 拔高標準第700章 後記(二十)隆武新年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408章 大慈大悲楊文嶽第161章 投石問路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629章 調教家兄第524章 老謀深算第404章 暗流涌動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591章 狠辣遷移第574章 萬事不留人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144章 北沙河血戰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583章 北軍西征第629章 調教家兄第299章 齊王返京第132章 波流涌動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210章 我粗鄙也第74章 百事艱難第78章 葉向高第371章 風高亮節楊文嶽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26章 截胡工部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28章 紅丸案後續爆發第179章 出兵第464章 忠心耿耿劉愛塔
第101章 視察火器第213章 天啓犁庭第37章 浙兵戚金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90章 互市貿易的物資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640章 摸着弟弟過河第693章 後記(十三)工農罷工第238章 罷黜百官第207章 殺建虜賞百銀第630章 齊國齊州第318章 兵不血刃第164章 事畢第363章 《平緬事宜》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270章 吹響革新的號角第268章 鹽茶官營第625章 兄弟同遊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599章 世事無常態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616章 債多不壓身第35章 魏忠賢的獻媚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172章 諸事繁雜第5章 新帝第一朝第258章 河西見聞第140章 大勝之勢第153章 四處調兵第636章 攻陷坎大哈第275章 葉向高的提議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315章 太廟前的分地競拍第311章 治蝗和添火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631章 競爭夥伴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587章 西京繁華第137章 訓喀喇沁第352章 直諫第245章 黃龍的野望第350章 廟堂爭鋒第691章 後記(十一)五反三正第322章 小冰河下的糧食減產第200章 來自皇兄的彩虹屁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18章 國喪第583章 北軍西征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67章 戚金練兵第38章 皇兄就是拿來坑的第288章 炮轟建虜第164章 事畢第464章 忠心耿耿劉愛塔第53章 領兵要點第620章 國債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131章 小兒腹中藏毒計第11章 噩夢開局第290章 膨脹的野心第455章 天時地利人不和第213章 天啓犁庭第289章 北上東出第443章 風雨前的平靜第516章 拔高標準第700章 後記(二十)隆武新年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408章 大慈大悲楊文嶽第161章 投石問路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629章 調教家兄第524章 老謀深算第404章 暗流涌動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591章 狠辣遷移第574章 萬事不留人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144章 北沙河血戰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583章 北軍西征第629章 調教家兄第299章 齊王返京第132章 波流涌動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210章 我粗鄙也第74章 百事艱難第78章 葉向高第371章 風高亮節楊文嶽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26章 截胡工部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28章 紅丸案後續爆發第179章 出兵第464章 忠心耿耿劉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