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攻陷坎大哈

“議和?”

九月二十,河西城(撒馬爾罕)。

當收復西西伯利亞,剛剛南下抵達此地的曹文詔得到林丹汗派出使臣的消息時,他第一反應就是林丹汗在耍詐。

主位上,曹文詔一臉狐疑,下方是坐在位置上的曹變蛟。

他們所處的地方是新修起來的河西總兵府,由於河西城內都是中亞宗教風格的建築,不討二人喜歡,因此才新修這座衙門。

“叔父,那使者還在西北的火尋城,從火尋城到此地還有九百餘里,不妨召他過來,同時往京城派去消息。”

下首位,曹變蛟訴說着自己的看法,對此曹文詔扶了扶長鬚,片刻後才沉吟道:

“可以,主要還是得問問殿下的意見。”

“另外,坎大哈收復也就在這幾日了,不妨再等幾天,把捷報一起送回去。”

說到這裡,曹文詔還皺眉道:

“我也得親自寫一份手書送給殿下,聽聞孫守法和曹猛也在月初乘船前往了齊國,剩下的人似乎不多了。”

“我得問問殿下的意思,別把你我叔侄幾人的前程給耽擱了。”

曹文詔還是心在齊國,不過曹變蛟也不覺得奇怪,因爲他也是這麼想的。

“鼎蛟那邊,聽說發生了不小的叛亂,雖然鎮壓下去了,但死了十幾萬瀛洲男兒,不知道殿下會不會生氣……”

曹變蛟皺眉擔心着,顯然很擔心這件事。

不過曹文詔倒是安慰其說道:“瀛洲男兒性命如草賤,既然反叛,不足爲惜。”

“話雖如此,但……唉……”曹變蛟不再去想這件事,而將注意力放到了會廳中央的沙盤上。

坎大哈,這是一座擁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也是十七世紀中期中亞的第三大城池,僅次於撒馬爾罕和喀布爾兩座城池。

此地位置重要,是通向莫臥兒、波斯、撒馬爾罕的交通樞紐,並且加上其處於勒齊斯坦沙漠東北端的高原綠洲上,因此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不管是在收復河中前,還是收復河中時,它都是西征大軍的主要收復地區。

拿下這裡,不僅可以壓縮莫臥兒的戰略空間,也能作爲明軍的前哨站,配合西軍夾擊莫臥兒,爲日後收復印度廝當全境做準備。

在這裡,駐紮着兩萬莫臥兒蒙古騎兵,三萬波斯僱傭兵和一千歐洲炮手。

在這裡的居民大部分是普什圖人和塔吉克人,也有少量俾路支人,人口約四萬左右,不過在明軍進攻坎大哈後,他們就紛紛逃回了莫臥兒腹地。

因此,此刻在這海拔一千米以上的綠洲,正聚集着超過七萬軍隊。

不過這裡的局面與人數相反,事實是兩萬明軍正在圍攻五萬多人莫臥兒軍隊,並且戰事即將結束……

“放!”

“碰碰碰——”

在曹變蛟關注坎大哈的時候,縫縫補補一千八百多年的坎大哈城牆遭遇了它未曾遭受過的炮擊。

六百門燕山五斤炮陳列城外,以一百門爲一組,分爲六組,不間斷髮射。

這樣持續不斷的炮擊讓坎大哈城內的莫臥兒軍隊苦不堪言。

他們之所以不撤退,不是因爲他們驍勇善戰,而是北方的喀布爾已經被明軍攻陷。

喀布爾的失陷,代表着坎大哈守軍斷了退路,除非援軍能從開伯爾山口擊潰明軍守住山口的偏師,但這似乎並不可能。

“碰碰碰——”

“娘地……這烏龜殼還挺硬!”

火炮再次作響,李自成的叫罵也跟着響起。

此刻他帶着自己的部將守在火炮陣地背後,身後是一萬五千餘名驍勇善戰的明軍。

在他身旁,李定國也拿着千里鏡打量戰場,身後也站着他的部將。

李自成和李定國,二人雖然都是總兵,但地位明顯不一樣。

河中還未拿下,李自成便被冊封爲了河中總兵,而李定國目前暫時沒有嘉獎。

也就是說,李定國只是一府總兵,李自成是一省總兵,區別很大。

不過,誰都知道李定國是齊王府出來的人,誰也不敢得罪他,即便是喜歡罵人的李自成見到李定國,嘴巴上也得收斂一些。

“總兵!南虜猛攻開伯爾山口,李總兵彈藥不足,請撥彈藥!”

塘騎策馬而來,由於戰場泥濘,險些打滑摔在地上,幸虧他馬術精湛,翻身側滾下馬背,隨後作揖拿出了軍情。

李自成聽到自家弟弟出了事,連忙搶過軍情,一目十行看完一切。

半響過後,他收起軍情,對左右交代:

“南虜派出六萬兵馬試圖從開伯爾山口突圍,自敬僅有兩千人,阻擊三日,彈藥不足三日所需,誰願意前往馳援?!”

“我去!”滿憲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

戰事打到這會兒,他已經升授參將,可以獨領一營兵馬,馳援李自敬綽綽有餘。

“要不了那麼多人,你帶兩哨(1190人)兵馬帶着倍數彈藥馳援開伯爾山口,讓李自敬給我擋住南虜十日。”

“十日之後,坎大哈可破!”

“末將領命!”滿憲沒有多說什麼,轉身帶着自己的副將脫離戰場。

不多時,一千出頭的軍隊攜帶兩千民夫組成的輜重隊從陣中脫離。

這三千人的脫離,並沒有讓明軍陣容看上去小很多,因爲在軍隊背後還有三萬多民夫組成的輜重隊。

三千人的離開,在坎大哈的守軍看來,更像是一支脫離隊伍,返回後方的輜重隊。

“李大哥,你說這坎大哈還要多久能攻下來?”

朱慈焴看着被炮擊的坎大哈,忍不住詢問起了李定國,而旁邊的朱慈炅也好奇看來。

“三日足以……”

李定國放下手中千里鏡,說出答案的同時看向旁邊的李自成:

“李總兵可否讓火炮炮擊坎大哈西北角約辰時三刻左右的城牆?”

“嗯?”聽到李定國的話,李自成立馬看向了他所說的方向。

他小心翼翼的調整千里鏡倍數,最後看到了城牆上密密麻麻的裂紋。

“炮口調轉方向!向城牆西北角辰時三刻發射!”

“嗶嗶——”

當李自成放下千里鏡大喊下令,身邊的副將立馬吹響木哨,緊接着讓人去通知炮口調轉方向。

一時間明軍火炮停止,莫臥兒軍隊不斷歡呼。

只是不等他們歡呼太久,明軍火炮在李自成的木哨吹響中再度發作。

“碰碰碰——”

這次的炮擊更爲猛烈,因爲李自成將火炮分爲三組互射。

那兇猛的炮擊將坎大哈的城牆打得凹陷,變形。

原本的裂紋再不斷擴大,這一變動也被莫臥兒軍隊注意到,他們開始了騷亂,卻又無可奈何。

“轟隆隆……”

“牆塌了!”

“缺口太大!補不了!”

“嗚嗚——”

在歷經了六日的炮擊後,坎大哈城牆終於倒塌。

它的倒塌不僅僅讓百餘名士兵死於非命,還讓坎大哈出現了一個寬三四丈的豁口。

莫臥兒軍隊有心想要修補,但遠處明軍的騎兵狙擊手讓他們如芒在背,難以行動。

更要命的是,即便城牆垮塌,明軍也沒有發動總攻的舉動,而是繼續保持着炮擊。

在這場戰事裡,莫臥兒面對的殘酷就好比兩個拼殺的人,明軍拿着長劍,莫臥兒穿戴甲冑。

這種單方面捱打的情況下,當莫臥兒的甲冑被脫下,那戰鬥就成了一個手執長劍的人,追着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砍殺。

當城牆開始倒塌,也就代表坎大哈莫臥兒守軍的甲冑正在被陸續脫下。

等甲冑被徹底脫下,明軍手中長劍就會將莫臥兒軍隊的腦袋給砍下來。

莫臥兒的將領自然知道這一切,因此他們大喊着讓士兵修補城牆。

只是,相比他們修補的速度,明軍炮擊的速度更快。

“碰碰碰——”

不待莫臥兒守軍修補好之前的缺口,時隔兩分鐘後,明軍再度發動炮擊。

這一次不僅僅將他們修補的地方摧毀,更是直接將豁口擴大。

“碰碰碰——”

“碰碰碰——”

明軍的火炮以兩分鐘的間隔,一輪又一輪的反覆炮擊,以至於城牆豁口不斷擴大的同時,死傷的莫臥兒軍隊也越來越多。

在此刻,明軍那隆隆的炮聲成爲了戰場上唯一的旋律,每一輪炮擊都十分有節奏感。

“開城門,準備突圍!”

眼見豁口堵不住,城牆遲早要全部塌陷,莫臥兒將領沙巴通下令出城突圍。

在他的命令下,四萬多由蒙古騎兵、波斯僱傭兵組成的軍隊開始打開四扇城門,大軍魚貫而出。

見狀,李自成也放下千里鏡,拔刀前傾,指向了出城的莫臥兒軍隊:

“前進!”

“嗶——”

悠長的哨聲在軍中此起彼伏的響起,明軍的騎兵和馬步兵開始井然有序的翻身上馬。

他們駕馭戰馬前進,過程不急不緩,那迎着的日月旗和“朙”字旌旗,帶給了對面莫臥兒軍隊的心理壓力卻是隨着他們的行進而增強。

在晚秋的陽光下,明軍士兵整齊的陣列給了莫臥兒軍隊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風!”

“大風!大風!大風!”

所有明軍佩戴了鐵面甲,那由機器液壓出來的鐵面甲統一採取了唐代石雕“怒目圓睜”的表情。

因此,當明軍佩戴這樣的面甲出現在戰場上時,往往能給敵軍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莫臥兒軍中的蒙古騎兵和波斯僱傭兵雖然也經過了長時間的訓練,可畢竟比不了明軍的強度。

再加上他們的裝備遠不如明軍,因此當明軍開始前進的時候,那些率先出城的士兵就已經開始內心發虛,甚至有人已經額頭開始冒汗。

實際上他們在城外修築了不少防禦工事,甚至許多防禦工事都是模仿明軍修建的。

正如此刻,他們站在兩尺深的壕溝與六尺高的木柵欄、沙袋背後,哪怕騎着戰馬也不會暴露在明軍的視線下。

他們大部分人手持大號火繩槍架在沙袋上,身邊的同袍也給了他們充足的勇氣。

但是不知道爲什麼、在面對那羣沒有任何依託的明軍時,他們的心止不住的發虛,發顫。

在陣列都顯得有些不穩的時候,甚至還有嗡嗡不停的議論聲時,一名身着棉甲的蒙古貴族將領卻發出了一聲怒吼,他用一種略帶鄙夷的眼光,看着這些莫臥兒士兵。

“怕什麼!他們也是人,也是一顆頭一條命!”

“你們手裡的火槍,你們腰上的腰刀,那也是能夠打死人的武器!”

“現在最艱難的守城任務已經完成,你們要做的就是準備突圍,難道你們連突圍保命都做不到了嗎?!”

任何一個集體在快要滅亡的時候,永遠都不會缺乏站出來的人。

儘管對於局勢沒有真正的用處,可是他們的存在,本身就不應該被輕視。

在蒙古將領的吶喊中,莫臥兒的士兵這才反應過來,他們現在要做的不是嚴防死守,而是等待城中後續兵馬出城後,大家一起突圍。

突圍一旦成功,拿他們就能保住這條性命,他們應該高興纔是啊?

想到這裡,許多士兵暗自給自己大氣,大軍原本低落的士氣開始逐漸回升。

只是,此時被振奮起來的莫臥兒軍隊們,很快也會意識到一件事。

那就是小宇宙再怎麼爆發,武器裝備的迭代差距就是差距,在戰場上很快就會被教做人的……..

在戰場上,一萬餘名明軍自四個方向,組成長長的橫隊開始並行,朝着莫臥兒軍隊的陣地接近,從兩裡到一里,再到一里到二百步的距離。

莫臥兒的火炮早已隨着城牆不斷倒塌而被摧毀,此刻他們除了手裡的火槍以外,沒有了其它的遠距離進攻手段,因此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明軍向他們靠近。

“還想突圍……真是癡心妄想!”

李自成眯着眼睛望着對面的莫臥兒軍隊,嘲笑一聲後,隨手手裡的雁翎刀狠狠劈了下去。

“進攻!”

“嗶!”

在聽到命令之後,旗官揮舞令旗,諸軍見狀後,隨即揮動各軍的旗幟,吹響各部的木哨。

正北方進攻的四千的明軍馬步兵坐在馬背上,齊齊平端着手裡的步槍裝彈。

在經過十幾秒的裝彈時間夠,他們在距離莫臥兒軍隊一百步外扣動了扳機。

“砰砰砰——”

隨着一陣劇烈的槍聲,伴隨着濃白的煙霧,只見一排彈雨直接朝着莫臥兒軍隊的方向傾瀉了過去。

只見莫臥兒軍隊陣地中,柵欄木屑、沙袋沙土四處飛濺,許多的倒黴鬼紛紛中彈倒下。

在明軍開槍後,莫臥兒軍隊方向的士兵頓時出現一片騷亂,只是很快又被莫臥兒軍隊將領們平息了下去。

只是和傳統的三段射法不同,步槍的射擊間隔很短,因此在接下來的長時間裡,來自明軍的那密集的彈雨壓得莫臥兒軍隊都擡不起頭來。

僅僅是三輪齊射,就已經造成了數千人的傷亡,這一下子卻是讓莫臥兒軍隊的將領們着急了。

“全軍向喀布爾方向突圍!援軍已經逼近開伯爾山口!”

“嗚嗚……”

一些莫臥兒軍隊的將領們高聲吼着,甚至放出了“假消息”來激勵士氣。

“殺!”

在聽到可以突圍,已經成功出城的四千多軍隊開始向着喀布爾方向打開木柵欄突圍。

蒙古騎兵騎着戰馬,波斯僱傭兵騎着挽馬、駑馬,甚至步行。

此刻,他們只想突圍,只想要保住自己的性命。

但是對於明軍來說,他們只想要擊斃敵軍後所獲的賞銀……

“砰砰砰——”

並非莫臥兒軍隊突圍的火槍聲響了起來,而是明軍的射擊正在持續不斷的發作。

這裡便清晰得體現出了莫臥兒軍隊目前的火槍的不足,裝填彈藥實在太複雜,射速太慢以致於根本無法跟明軍的輪射相提並論。

“砰砰砰——”

在明軍持續不斷嗯射擊中,莫臥兒軍隊士兵倒下了一批又一批人。

最終,在數千人的死傷中,莫臥兒的軍隊開始扣動扳機。

不過在此之前,明軍士兵已經開始邊撤邊打,和莫臥兒的軍隊保持在了一百五十步以上的距離。

因此,即便偶爾有明軍中彈,來自莫臥兒軍隊火繩槍的彈丸即便能擊穿紙甲,無法突破內裡綿甲的防禦。

更有許多彈丸在這個距離連紙甲都無法擊穿,因此明軍只是受了皮外傷。

稍微嚴重些的,也就是戰馬中彈,士卒摔下馬去導致摔傷罷了。

在這個時候,雙方對彼此造成的打擊卻是截然不同,但凡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莫臥兒軍隊目前遭遇的頹勢。

再這麼打下去,只怕是還沒突圍成功,他們就會被明軍徹底消滅殆盡。

“不能繼續這麼打了,騎兵必須得衝一衝!”

沙巴通眉頭微微皺起,他已經將莫臥兒軍隊目前的頹勢瞧得是清清楚楚,要是再這麼打下去,只怕是死光了沒用。

火炮沒有了,終究還得靠騎兵來解決問題。

在突圍的隊伍中,沙巴通很快聚集起了衆多的騎兵,而莫臥兒軍隊的動作,自然也瞞不過李自成等觀戰將領的眼睛。

在李自成、李定國制定的預案當中,自然有相關的應對之策。

“嗶嗶嗶——”

隨着一陣命令聲傳出之後,只聽見三聲悠揚的哨聲響起。

聽到這個哨聲的明軍將領開始傳遞軍令,戰場上的明軍在他們的指揮下也開始了彙集,將陣型收攏。

雙方調整收攏陣型自然不是在一瞬間就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來調整。

不過,明軍可以一邊調整,一邊還擊,莫臥兒卻不行。

因此瞧見己方人數越來越少後,沙巴通直接放棄了騎兵衝陣的想法:

“向喀布爾突圍!”

他大吼一聲,隨後一馬當先,帶着自己身邊的騎兵開始了突圍。

這一幕讓許多人猝不及防,不管是莫臥兒蒙古人還是波斯人,又或者是明軍,幾乎都被他弄的有些發懵。

但好在李定國反應極快,他大喊催促着:

“四部合圍追擊!不要放跑任何一個南虜!”

“殺!”

李定國舉槍助威,甚至帶領身邊百餘騎兵開始追擊。

正在發愣的明軍見到這一幕,紛紛看向了李自成。

“瞧老子幹嘛?!趕緊追擊!別讓這羣賞銀跑了!”

李自成破口大罵,駕馭戰馬也加入了追擊之中。

一時間,兩部兵馬都發生了騷亂,一萬多名明軍騎兵、馬步兵開始追擊逃跑的沙巴通兩萬蒙古騎兵,剩下的明軍也是圍剿莫臥兒軍隊中的輕步兵。

在圍剿的過程中,莫臥兒士卒終於有了能和明軍在近距離交手的機會。

只可惜由於太多人過於緊張,導致很多人都忘記將捅條取下,導致大量原本以爲的彈丸,變成了一根根捅條被髮射了出去,擊中到明軍的身上。

捅條讓有甲冑的將士胸口一痛,卻是再沒有什麼傷害,喘了一口氣就恢復了。

見到這麼一幕,明軍的士兵們自然是大喜過望,他們知道莫臥兒軍隊的心態已經出現逐漸的崩潰。

因此他們果斷地開始往前繼續壓上去,對於莫臥兒軍隊的火槍再也沒有絲毫的憂慮。

在這幾十步的距離中,他們齊齊端穩手中的火槍,隨後扣動了扳機。

“砰砰砰——”

只聽見一陣猛烈的槍聲傳遞而來,再加上一股濃白的煙霧瀰漫而出,刺鼻的硝煙味道終於成爲了地獄的象徵。

在這麼近距離裡所發射的數千顆子彈,帶着無語倫比的速度,輕而易舉的擊穿了甲冑,鑽進了莫臥兒軍隊的身體裡,從他們的背後爆出數不勝數的血花。

僅僅一剎那,幾乎超過三千人倒在了地上。

經過了這麼一輪打擊之後,莫臥兒被拋棄的輕步兵們徹底的崩潰,他們開始被明軍輕易擡槍收割。

看着倒下的一個個莫臥兒士兵,明軍士卒臉上也是止不住的笑意。

一個年輕好像是新兵的士卒更是一邊熟練裝彈,一邊喃喃低語着:“五兩…五兩…五兩……”

在他們的圍剿下,被拋棄的上萬莫臥兒輕步兵全部倒下。

沒能追擊沙巴通的李自成還沒來得及因爲覆滅輕步兵軍團而高興,就看到遠處追擊莫臥兒騎兵方向回來了一隊人馬。

等他們靠近後,李自成這纔看清回來的人是李定國和朱慈焴、朱慈炅。

“人死了,南虜騎兵潰散正被追剿……”

李定國策馬來到諸將陣前,將一個首級丟到了他們面前。

那首級在地上滾了兩圈,最後露出了沙巴通那怒目圓睜卻又帶着一絲驚恐的慘白臉龐……

第509章 興亡又如何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29章 御馬監的家底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222章 西北難題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408章 大慈大悲楊文嶽第146章 遼事落幕第226章 收拾內賊第540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428章 一正兩貴三平妃第234章 南洋自古以來第644章 恨弟不成齊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226章 收拾內賊第622章 燕山傾倒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268章 鹽茶官營第107章 巡撫徐淮第92章 點醒楊漣第433章 殘暴嗜殺第490章 師徒第651章 千難萬難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631章 競爭夥伴第466章 終末第694章 後記(十四)摩劉之亂第201章 發展迅猛的市舶司第582章 蠢蠢欲動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650章 螻蟻舉臂第38章 皇兄就是拿來坑的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585章 收復西域第342章 亂國之人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第178章 荷蘭入侵第611章 穩坐山河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60章 謀劃草原第386章 殺紳分地第106章 愚民第643章 百姓賴安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501章 西南出海口第332章 全陝赤如血第336章 仕途誘惑第145章 老奴慫了第485章 大勢所趨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701章 後記(終章)太陽照常升起第322章 小冰河下的糧食減產第629章 調教家兄第542章 局勢紛亂第130章 調兵援遼第651章 千難萬難第81章 天賦異稟第575章 天無二日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488章 江南不偏安第99章 爭鋒相對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339章 巡撫天下孫傳庭第494章 喜訊不喜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299章 齊王返京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598章 紙幣金本位第188章 齊王掛帥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114章 整頓畢節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566章 故人再見第355章 諸藩戰爭序幕第623章 理念不合第481章 揚帆起航第285章 生擒朱由檢第275章 葉向高的提議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324章 收復交趾第567章 獸窮則齧第563章 廟堂新氣象第392章 開幕在即第366章 諸藩戰爭開打第582章 蠢蠢欲動第602章 齊國繁華第576章 制衡歐洲第257章 北定河套 南平舊港第13章 恐怖的遼響數量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625章 兄弟同遊第57章 解決兵員
第509章 興亡又如何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29章 御馬監的家底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222章 西北難題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408章 大慈大悲楊文嶽第146章 遼事落幕第226章 收拾內賊第540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428章 一正兩貴三平妃第234章 南洋自古以來第644章 恨弟不成齊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226章 收拾內賊第622章 燕山傾倒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268章 鹽茶官營第107章 巡撫徐淮第92章 點醒楊漣第433章 殘暴嗜殺第490章 師徒第651章 千難萬難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631章 競爭夥伴第466章 終末第694章 後記(十四)摩劉之亂第201章 發展迅猛的市舶司第582章 蠢蠢欲動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650章 螻蟻舉臂第38章 皇兄就是拿來坑的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585章 收復西域第342章 亂國之人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第178章 荷蘭入侵第611章 穩坐山河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60章 謀劃草原第386章 殺紳分地第106章 愚民第643章 百姓賴安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501章 西南出海口第332章 全陝赤如血第336章 仕途誘惑第145章 老奴慫了第485章 大勢所趨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701章 後記(終章)太陽照常升起第322章 小冰河下的糧食減產第629章 調教家兄第542章 局勢紛亂第130章 調兵援遼第651章 千難萬難第81章 天賦異稟第575章 天無二日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488章 江南不偏安第99章 爭鋒相對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339章 巡撫天下孫傳庭第494章 喜訊不喜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299章 齊王返京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598章 紙幣金本位第188章 齊王掛帥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114章 整頓畢節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566章 故人再見第355章 諸藩戰爭序幕第623章 理念不合第481章 揚帆起航第285章 生擒朱由檢第275章 葉向高的提議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324章 收復交趾第567章 獸窮則齧第563章 廟堂新氣象第392章 開幕在即第366章 諸藩戰爭開打第582章 蠢蠢欲動第602章 齊國繁華第576章 制衡歐洲第257章 北定河套 南平舊港第13章 恐怖的遼響數量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625章 兄弟同遊第57章 解決兵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