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

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

“額啊!”

“啪——”

三月二十二、當各方雲動的時候,伴隨着深夜的一聲慘叫,一名名被鞭打得遍體鱗傷的人出現在了狹隘幽暗的南鎮撫司詔獄內。

“說說吧,你的同黨都有誰……”

昏黃的燭火背後,靠在靠椅上的侯國興低頭在這潮溼帶着一絲腐朽味道的牢房內聞了聞茶香。

他的身後、兩名錦衣衛千戶站立,而他的面前,被鞭打得遍體鱗傷的一名官員癱軟在木樁前,雙手因爲被鎖鏈拷住而無法整個人坐在地上,只能懸在半空。

散亂的頭髮下盡是血垢,若不是那一起一伏的胸口,或許旁人都以爲他已經死了。

“不說?”侯國興抿了一口茶,片刻後頭也不擡道:“繼續……”

“啪!”

沾滿了鹽水的長鞭繼續抽打,只是面對這樣的抽打,這人並沒有吭聲、一度讓用刑的人以爲他死了。

高攀龍此刻臉色憔悴,背對着掌事站在涼亭渡船口,看着眼前府苑內的一湖翠池,背影佝僂,說不出的落寞。

伴隨着侯國興開口,這人當即被其他錦衣衛倒吊了起來,並露出了面容。

“朝廷要來拿我,我知道這不是陛下的意思,陛下年幼、長於內廷、不慎被閹宦矇騙、這不能怪陛下,而是我等臣子無法制衡閹宦。”

也在這樣的附和之下,袁可立手書一份送往了京城,並送到了眼下在京東林中,主事人韓爌的手中。

顧大章被吊了起來,隨後侯國興讓人將他吊着放在一個傾斜的長椅上,頭下腳上。

血沫啐在侯國興的臉色,讓侯國興表情瞬間失控,他起身就要拔刀,然而則是顧大章卻頭一偏,再無動靜……

諸多官員的勸阻不是沒有道理,而袁可立也不是不明白。

在查看高攀龍絕筆的時候,以往二人所經歷的種種畫面都在腦中回閃,袁可立怎麼能不氣?

“我要手書進京!”

“你是說……”魏良卿眯了眯眼睛,而侯國興也慢慢開口道:

“有……”王體幹咬牙道:“高攀龍說、致掖廷之中,但知有齊王,而不知有陛下。都城之內,亦但知有齊王,不知有陛下”

“先找幾個動了之後齊王殿下會高興的人……”

袁可立氣的左右渡步,他和高攀龍的私交不錯,雖然他並不認可高攀龍對於政治上的一些見解,但兩人畢竟是朋友。

“當真?”

“不用再勸,我會手書一封送往京城,請萬歲調我前往京城。”

這也在說明,皇帝對於錦衣衛和東廠,或許有了一絲不信任。

侯國興用蠟燭靠近了他,發現他的眼神渙散後,當即詢問道:“說罷、同黨有哪些人……”

“放肆!”朱由校忽的輕叱,嚇得養心殿內所有人都跪在了地上。

“經無錫百戶所的錦衣衛調查,高攀龍無罪,只是與有罪者有過幾次書信往來。”

簡單來說就是他利用浙江稅監李實主動上奏,隨後派錦衣衛大查江南、河南、湖廣等東林官員籍貫地,牽扯誣告大量東林隱瞞賦稅,貪取稅銀的誣告案。

這樣的咳嗽在被水布覆面的時候十分致命,而在一段時間的掙扎後,顧大章的意識開始渙散,一切變得安靜可突然……

“鐵骨錚錚是吧?那就讓你好好鐵骨錚錚!”

“節寰先生、眼下京城是多事之地,當遠離纔是。”

“我本視死如歸”

“沒用……”侯國興看着已經死去的顧大章,也懶得做什麼搶救的手段,而是直接道:

“死無對證更好,用他的手按下罪狀書。”侯國興用手帕擦了擦自己手上的血,隨後將手帕丟在了地上,轉身就走出了牢房。

魏忠賢的這話說的很好,如果對方自盡了,那就是屬於調查的範圍,營造成對方畏罪自殺的假象。

“我家夫君在後院等你們……”在諸多家眷被嚇得說不出話時,五十餘歲的高夫人主動走了出來,有禮的對百戶官迴應。

他連忙帶人小跑來到涼亭內,只見涼亭棟樑之上寫着六個大字,而湖水之中漂浮着早已死去的高攀龍。

不等顧大章喘息,一塊浸滿了水的溼布矇住了他的口鼻顧大章,呼吸間瞬間涌入的水讓他嗆到,下意識奮力掙扎,想要呼吸。

對於袁可立要求入京爲官,韓爌先是擔憂,又是大喜。

鄭三俊、孫居相、饒伸、王之採等人也是吏部出了名的清官,並且以往彈劾自家弟弟的奏疏中,他們的奏疏偏少,比較持中,按道理來說應該不可能參與這種案子和謀逆的話中。

“牽扯這些話的還有誰?”朱由校放鬆了姿態,這讓王體乾和魏忠賢等人鬆了一口氣,並緊接着利用道:

“李騰芳、陳於廷、魏大中、袁化中、鄭三俊、李邦華、孫居相、饒伸、王之採等十七人皆有關聯……”

當他好不容易帶着人前往會廳的時候,無錫百戶所的錦衣衛也帶人破門而入,領頭的錦衣衛百戶也端着臉,單手扶在腰間雁翎刀上走進院內:

“奉廠公之令,請高都給事中跟我們走一趟。”

“這……”掌事有些語塞,不明白錦衣衛都上門了,自家老爺怎麼還有心思搞這些情情愛愛。

“是啊、不如等齊王掃北歸來再前往。”

“大明的大臣不可以被侮辱,因爲大臣被辱等同於國家受辱。”

——————

過了片刻、他從懷裡摸索着拿出一封手書,將手書遞給掌事道:

“這份手書,你拿去給夫人吧。”

等他們徹底退出幹清宮後,朱由校才皺眉看向他道:

李實案,這是魏忠賢弄出來打擊東林官員的一個誣告案。

還是過了半響,百戶官才五味雜陳的擺手道:“把屍體打撈上來帶走,上報侯僉事。”、

“老爺、不好了,錦衣衛帶人來撞門了。”

這樣的行爲也表示他是一條合格的忠犬,而不會因爲自己的事情,把朱由校矇在鼓裡。

如果對方沒有自盡、那就帶回京城,讓侯國興和魏良卿讓他們認罪。

“廢物、連用刑都用不明白!”

不管怎麼樣,韓爌最後還是將這封信送到了朱由校的手中,而這期間魏忠賢和王體幹也沒有敢阻攔。

他拿出了一段新的鐵絲,在旁邊的蠟燭上燒紅後,又非常認真的從顧大章的腋下、肋骨、大腿內側重複穿刺。

“砰!”

朱由校罕見用上了“朕”的自稱,說明對於這件事情,他還是很重視的,而王體乾和魏忠賢聞言則是作揖應下。

“眼下我現在只有恭敬地面北叩首,以效仿屈原的遺願。”

不過本着奴婢的本分,他還是接過了手書。

魏忠賢很懂得審時度勢,他說出自己看過了,又說出看過了之後交出奏疏給朱由校,顯然是在說他對於自己的行爲並不覺得有錯。

“希望我的一死能讓陛下日後親賢臣、遠小人,警惕身邊的佞臣。”

“這羣東林的嘴巴還挺硬……”

“有人在高攀龍家中聽過高攀龍曾說萬歲有意禪位齊王,此爲禍國之道……”王體幹忽的來了這一句,讓魏忠賢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奴婢等人身在司禮監,自然是看過了才遞交給萬歲您的。”

“這十七人只是有書信往來,具體的書信內容還需要仔細調查才能知道有沒有參與。”

也在他接過手書的時候,高攀龍擺了擺手:

“帶着夫人他們去前院的正廳等着搜查吧,若是錦衣衛破了門,便讓他們自己來後院尋我。”

果然、當朱由校聽到這件事情牽扯到貪腐和稅銀的時候,他的表情就有些不對了。

之後他拿出數根鐵絲,不斷地刺穿顧大章的臉頰,在顧大章的嘴裡搭出一個鐵絲架,將他的舌頭困在其中。

“咳咳……”

養心殿內,放下袁可立的奏疏,朱由校看向了魏忠賢和王體幹、劉若愚三人。

“袁可立的奏疏、你們都看過了吧。”

因此、對於他的死,朱由校除了覺得牽扯到袁可立有些麻煩外,其他的感官他並沒有。

因此、魏忠賢也在他詢問後連忙說道:

顧大章有了一些精神,發出痛苦的嚎叫,而侯國興則是手持鐵絲拔出臉頰,又穿回去,反覆多次。

在昏暗的長廊裡,哀嚎和嘶吼聲此起彼伏,對於這些聲音,侯國興冷笑一聲,轉身走向了最裡的一個牢房。

“這邊也沒有!”

“奴婢等人也沒有想到,他會選擇投湖……”

魏良卿擦拭着手走出來,而侯國興則是道:

“管他硬不硬,反正只要按了手印就行。”

“放心,義父他們眼下正忙着別的事情,哪裡有心思來管這些東林的死活……”

相反、他實際上很清楚,眼下最安全的就是他們這一羣和朱由檢有關聯的人。

忽的、顧大章感覺身體一晃,他整個人被倒吊了起來,口鼻上的溼布也被拿走,倒涌的胃酸灌滿了鼻腔。

這六個人或多或少都和朱由檢有些關聯,要是動了他們,難免會引來朱由檢的怒火。

流出的胃酸也同時刺激到了他的眼睛,讓他整個人渾渾噩噩。

“呵……”朱由校笑了一聲,帶着一絲嘲諷和輕嗤。

“奴婢以爲沒有問題,因爲在南鎮撫司僉事楊寰、都察院御史遊鳳翔的調查下,這其中官員都和浙江稅監李實案有關。”

說罷、他帶着幾個人向着後院的走去,但卻沒有搜索到高攀龍的蹤跡。

若是仔細看,此人正是當時和左光斗、楊漣一起處理淮北大飢案件之一的刑部員外郎顧大章。

即便他看到了袁可立在信中對閹黨、對閹宦的辱罵和一些罪狀,但他還是把奏疏交給了朱由校。

“把他吊起來!”

說罷、侯國興從旁邊人的手中接過一根鐵絲,然後用抹布握住鐵絲,用蠟燭將鐵絲燒紅後,對準顧大章的臉頰,噗嗤的一聲、用力將鐵絲穿進顧大章的臉頰,從另一邊穿出來。

擔憂的是袁可立的到來,會不會讓齊王黨也捲入這一場黨爭,大喜的是袁可立的到來,或許能幫助他們抵擋閹黨的攻勢。

忽的、袁可立突然開口,這讓諸多官員紛紛開口阻攔道:

“到時候我和我孃親說一聲,義父也不會太過追究的,只要我們把東林都清理乾淨就行。”

可如果單純的爲了活下去而苟且,不按照自己本心去做的話,那他袁可立和閹黨又有什麼區別?

爲了活命而向政敵苟且服軟?他做不到……

他的想法和心思很不錯,但朱由校還是眯了眯眼睛道:

“高攀龍有罪嗎?”

“眼下人人自危,先生若去,便是自投羅網啊。”

魏忠賢利用朱由校的性格來引導對方,但他也知道朱由校很聰明,如果謊話不編的合理一些,他是不會相信的。

簡單六個字,看的百戶官和其他錦衣衛面面相覷,不知道說些什麼。

“這件事情你單獨調查,即日起你擔任西廠提督……”

不過當他讓人打開牢房門的時候,在裡面的魏良卿卻出現在了門後,二人對視、相互皺眉。

“砰——”當高攀龍的手書經過他的家人,送到了山東布政使袁可立的手上,一向氣度恢弘,不顯喜怒的袁可立難得的摔砸了東西。

“不過……”王體幹遲疑了一聲,讓朱由校眉頭更爲皺緊:“說!”

“想清理乾淨可不容易,楊漣、左光斗、袁可立和孫承宗、徐光啓、孫元化這幾人估計動不得……”魏良卿很是很清楚那些人能動,哪些人不能動的。

但同時、幾天沒有進食的他由於這樣的姿勢,胃酸翻涌,氣管在胃酸倒涌的刺激下,不斷地催動顧大章咳嗽。

袁可立擡手示意衆人不要再勸,而爲了安撫他們,他也嘆氣道:

“以我的官職,恐怕也不是那麼好調動的……”

他只能遵循高攀龍的話,前往後院去尋找高攀龍的所有家眷,將他們帶往了前院的會廳。

“我自侍奉神宗顯皇帝開始,已經有三十四年,經歷三代帝王,卻上不能扼制亂臣,下不能清理污吏。”

只是每當他意識渙散的時候,侯國興都會拿着一份文冊走過來道:

“這上面的人名,伱自己用硃筆一個個圈下來,圈完之後我就放你出去……”

“有一些官員是確定了纔開始用刑的,而高攀龍這些則是應該帶回去調查,但奴婢也沒想到他會投湖自盡。”

“是……”諸多錦衣衛聞言也開始打撈起了高攀龍的屍體,而當屍體從後院擡到前院的時候,高攀龍的兩個兒子和一衆弟子,家眷都哭成了淚人。

對於高攀龍、他並沒有一絲好印象,只因爲他攻劾過太多次自家弟弟。

“這件事情、你們繼續查辦吧,但凡有挑撥朕與弟弟關係之人,一律抄家流放!”

“高攀龍……”

只見朱慈燃和朱淑娥正躺在臥榻之上午休,而在見到兩小兒的時候,朱由校才慢慢舒展眉頭,末了轉頭看向魏忠賢等人道:

“除了這個沒有了?”

侯國興笑着,而顧大章對他的迴應是一口血沫。

只是朱由校的遲疑沒有維持太久,王體幹就連忙道:

大明官員因爲有着“潤筆銀”的名頭可以進行合理的貪污,魏忠賢知道這點動不了手腳,所以就乾脆直接誣告他們貪取稅銀。

“齊王威名如此,即便陛下不禪讓,恐怕日後也會奪位自取!”

“百戶,這邊沒有!”

“……”聽到王體乾的這話,朱由校皺了皺眉,下意識覺得有些不太可能。

“慌什麼……”

儘管他是魏忠賢的侄子,但他也知道,這種死無對證的事情真鬧到了三司會審的程度,恐怕魏忠賢會毫不猶豫將掃地出門,當做棄子。

“那就除了這四個人,對其他人下手試試看。”侯國興想了想,隨後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對於他的行爲,朱由校也十分滿意,因此將奏疏丟在了桌上,隨後靠在靠椅上問道:

“百戶!這……”

所有人低頭眼觀鼻,鼻觀心,而朱由校則是在輕叱後,轉頭看向了養心殿的臥榻處。

當這份信在三月二十五送到朱由校手上的時候,他皺着眉看完了袁可立信中夾帶的高攀龍絕筆信。

李騰芳、陳於廷是當初趙南星推舉到吏部進行輔助選舉官員的,而魏大中、袁化中主管科舉之道。

如果說、王體乾和魏忠賢之前的一些話,朱由校還半信半疑,那眼下的這句話他就沒有一點懷疑了。

過了片刻、侯國興纔不耐煩的起身道:

這樣的禮節也讓百戶官態度好了不少,他對高夫人作揖道:

“夫人莫怪,我們也只是奉命辦差罷了。”

因爲這話不管是從口吻,還是從語氣來說,都不可能出自魏忠賢和王體幹。

“……”顧大章沒有迴應,這讓侯國興瞬間氣鬱:

隨着錦衣衛走遠,高夫人才將懷裡高攀龍留下的絕筆打開,而信中內容也讓他們哭的更加悲慼:

“我雖被罷免官職,但過去曾是朝廷大臣。”

“既然無罪,爲什麼投湖?”朱由校質問着王體幹,而王體幹也語塞道:

朱由校不相信這兩個家奴敢矇騙自己,反倒是高攀龍生前還在世時,倒經常以此口吻來彈劾自家弟弟,挑撥自家弟弟和自己的關係。

朱由校的這一詢問,讓魏忠賢心裡咯噔了一下,腦中飛速運轉,而王體幹卻突然上前一步道:

“是……”掌事有些心悸,總感覺今日自家老爺有些不同,但卻又說不上來。

“回萬歲……”魏忠賢跪下,雙手呈上一份奏疏道:

“你們下去吧,若愚留下……”朱由校頭也不擡的開口,而魏忠賢和王體幹見狀也紛紛退了下去。

在這樣的任何的動作都會幾乎撕爛顧大章的臉頰,而侯國興爲了泄憤,似乎根本就不管顧大章的死活。

“先生若是入京,恐怕只有內閣大學士這一位置適合您了……”其他官員附和。

眼下大明外有戰事,內有流民遷移,正需要用銀子,而貪官污吏顯然成爲了朱由校的眼中釘肉中刺。

說罷、侯國興起身走到了這官員面前,挽起了袖子道:

“我知道你們這羣文官要臉面,爲了福餘子孫忍得住嚴刑拷打,不過南鎮撫司的手段可不僅僅只有這些……”

“唯有遺憾是陛下的恩澤我未能報答,只願來世再報。”

“先生有齊王殿下照料,料閹宦也不敢對先生如何。”

“高攀龍這件事情,還有許多官員受刑的事情,你也認爲沒有問題嗎?”

“奴婢領命……”劉若愚心中一悚,他沒想到皇帝居然重開西廠。

“臣高攀龍絕筆,希望見到此信的大臣能帶去這封信向陛下覆命……”

“額啊!!!”

意識渙散的顧大章看着鏡子裡混身穿滿了扭曲鐵絲的人,有些恍惚、甚至認不出鏡中的人是自己。

“還是小心爲妙……”

“嗯……”聽到這話,朱由校微微點了點頭,隨後拿起一份奏疏道:

忽的、在一衆沒有聲中,一名錦衣衛站在涼亭內駐足不前,而這樣的舉動也吸引了百戶官的注意。

朱由檢的怒火……那可不是他們能承受的……

“未曾聽聞有此等辱臣者!”

“這點、錦衣衛也在調查,東廠的人也派出去了,但沒有尋到什麼痕跡。”

到了最後、他似乎覺得這樣還不過癮,當即讓人端來了一面足夠照到全身的銅鏡,隨後放在顧大章面前讓顧大章欣賞自己的樣子。

“到也是個辦法,就是叔父那邊不好交代。”魏良卿擦乾淨了手,卻皺着眉擔心起了魏忠賢那邊。

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錦衣衛將高攀龍的屍體擡走,不過好在錦衣衛沒有抄家封門。

咳嗽的瞬間、胃酸濺了顧大章自己一臉。

當暴力踹門的聲音在南直隸無錫觀山巷三弄響起,三月二十三日的清晨,倉皇從前院跑到後院的高府掌事連忙對站在府苑湖邊涼亭內的高攀龍作揖行禮。

侯國興說着,也順帶說道:

摔碎的茶具和茶水濺滿了書房內一地,袁可立氣的全身發抖,而書房內的其他官員則是低頭眼觀鼻、鼻觀心。

“這……僉事、他死了……”蹲下的千戶用手試了試脈搏和鼻息,最後擡頭看着侯國興,艱難的嚥了咽口水。

若是皇帝都對錦衣衛和東廠不信任,那豈不是說明皇權對這二者的掌控力度……

劉若愚不敢多想,而朱由校也低頭繼續處理奏疏:“下去吧……”

“是……”劉若愚乖乖退出了幹清宮,只是在他退出之後、卻看到了在角落看着自己的魏忠賢和王體幹。

他與二人對視,微微皺眉,隨後稍微作揖表示行禮,便轉身離開了幹清宮長道,至於魏忠賢和王體幹則是看着他離去的背影,臉上露出了不喜的表情……

四點到五點之間更新

(本章完)

第29章 御馬監的家底第495章 復起孫傳庭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112章 落幕第327章 陝西民變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292章 哈剌溫山之戰第466章 終末第257章 北定河套 南平舊港第63章 爲戚家軍擴軍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697章 後記(十七)武狩極盛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104章 淮北開端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514章 無毒不丈夫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454章 引君入甕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36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632章 齊王待我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585章 收復西域第682章 後記(二)帝崩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466章 終末第601章 齊國總旗張煌言第476章 義釋兵權第68章 海納百川第670章 番外(十八)太孫巡齊第563章 廟堂新氣象第259章 內安外擴第132章 波流涌動第391章 謀國先謀身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61章 高標準養軍第358章 殺倭取賞第74章 百事艱難第666章 番外篇(十四)第六案第599章 世事無常態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158章 奢安之亂爆發第173章 國事艱難第5章 新帝第一朝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602章 齊國繁華第643章 百姓賴安第553章 藏民致富第48章 狂攬人才第576章 制衡歐洲第134章 葉向高入閣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408章 大慈大悲楊文嶽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531章 國事艱難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21章 清算御馬監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458章 北山血戰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鏡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600章 叔侄和睦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儲第116章 吸血蟲的勳貴第90章 互市貿易的物資第162章 宗室問題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398章 齊王選妃第77章 野心第218章 犁庭掃穴第80章 少年縱馬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386章 殺紳分地第72章 忠貞秦良玉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385章 無過便是功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695章 後記(十五)紹慶盛世第234章 南洋自古以來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553章 藏民致富
第29章 御馬監的家底第495章 復起孫傳庭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112章 落幕第327章 陝西民變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292章 哈剌溫山之戰第466章 終末第257章 北定河套 南平舊港第63章 爲戚家軍擴軍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697章 後記(十七)武狩極盛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104章 淮北開端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514章 無毒不丈夫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454章 引君入甕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36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632章 齊王待我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585章 收復西域第682章 後記(二)帝崩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466章 終末第601章 齊國總旗張煌言第476章 義釋兵權第68章 海納百川第670章 番外(十八)太孫巡齊第563章 廟堂新氣象第259章 內安外擴第132章 波流涌動第391章 謀國先謀身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61章 高標準養軍第358章 殺倭取賞第74章 百事艱難第666章 番外篇(十四)第六案第599章 世事無常態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158章 奢安之亂爆發第173章 國事艱難第5章 新帝第一朝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602章 齊國繁華第643章 百姓賴安第553章 藏民致富第48章 狂攬人才第576章 制衡歐洲第134章 葉向高入閣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408章 大慈大悲楊文嶽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531章 國事艱難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21章 清算御馬監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458章 北山血戰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鏡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600章 叔侄和睦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儲第116章 吸血蟲的勳貴第90章 互市貿易的物資第162章 宗室問題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398章 齊王選妃第77章 野心第218章 犁庭掃穴第80章 少年縱馬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386章 殺紳分地第72章 忠貞秦良玉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385章 無過便是功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695章 後記(十五)紹慶盛世第234章 南洋自古以來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553章 藏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