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戚金練兵

第67章 戚金練兵

“怒髮衝冠、憑欄處啊!瀟瀟雨歇……”

泰昌元年十月十四日清晨、萬人齊聲的軍歌嘹亮響起,這一日風雪也停下了。

燕山大營校場上,上萬人正在訓練。

校場高臺、戚金和朱由檢端坐在高位,而場下的羽林三衛、騰驤左衛正在浙兵的教導下訓練。

四千人訓練一萬一千人,速度不可謂不快。

不過三天的時間,羽林三衛和騰驤左衛已經初見雛形,比起三日前,說不上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但也是變化極大。

一萬五千餘人的明軍隊伍,所有人都換上了嶄新的鴛鴦戰沃,浙兵爲了提前適應遼東的天氣,因此內穿棉甲、鎖子甲、外穿布面甲、臂鎧。

相較於浙兵,羽林三衛和騰驤左衛則是各不相同。

羽林三衛作爲禁軍,本身就身着魚鱗甲,雙手着臂鎧,頭戴鳳翅盔看起來十分威武。

爲了讓大軍都整齊劃一,朱由檢叫騰驤左衛也穿上了魚鱗甲。

朱由檢的想法中,他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身披七十斤重甲,但六十斤最少要有的。

“在行軍途中如果遇到三岔路口,全軍即停,派遊兵前往高處瞭望。”

戚金則是解釋道:“這樣做是因爲騎兵速度快,他們出營後、能迅速前進到距離營地二三裡的地方,然後停止立定,擺好隊列後開始警戒。”

大明更多的,是被士紳和中小地主,以及藩王盤剝的只能當佃戶的可憐人。

“末將看過兵部的塘報,建虜之死兵,往往作爲先鋒撕開我軍缺口,隨後引之後的建虜大軍進入,搗亂陣型。”

“殿下、那孫應元是一員悍將啊。”

“他身穿兩重甲冑,卻與大軍操練了兩個時辰,不曾坐下。”

說到這裡、他又指向孫應元道:

“山文甲重三十斤,而孫指揮使內裡穿着的甲冑,想必應該是魚鱗或者布面甲,不然不會如此臃腫。”

“要指揮這麼多人出營是一個技術活,而這個技術活不能着急。”

“再往後、就不曾提及。”

但是他想了想、還是覺得沒有必要。

“以殿下的御馬監來說,若是編制健全,那麼在外打仗紮營時,第一個出營的必須是各部騎兵。”

“要是大雪天,那就騎兵在前踏雪開道,步兵在後跟隨。”

內穿棉衣,外披魚鱗甲,手執長槍、金瓜錘,看起來十分唬人,但重量也是對等的。

“何以見得?”朱由檢沒看出什麼名堂,好奇詢問。

“五支人馬,若是按一營三千人來算,便也是一萬五千人。”

近四十斤的裝備穿在人的身上,叫人十分難受,行動遲緩不說,跑數百米就開始氣喘吁吁,着實難爲這羣“新兵”了。

“因此、以末將來看,便是建虜的死兵,頂多也就上陣兩刻鐘罷了。”

另外按照時間、明日滿桂就應該抵達燕山大營了,不過估計他趕到的時候會有些傻眼。

這樣的軍餉,只要幹上一年,等於當十年的佃戶,只要放話出去,有的是人想當。

“按照末將所說的前後左右中編制,行軍時也按照這個方向名依次行軍。”

“這是爲何?”朱由檢明知故問,想看看戚金能不能說出什麼竅門。

戚金一見到楊漣來了,便沒有再開口說話,而楊漣更是無視戚金,坐在了朱由檢的左側椅子上。

楊漣對戚金和朱由檢的關係十分不屑,或許在他看來,武將與親王這麼親密確實不好。

若是出營、那必然是前往慶陵,祭拜明光宗朱常洛。

“這樣套下來,重量在六十斤左右,而所謂的激戰……”

“別的不說、單憑這耐力,就足以做先鋒大將。”

朱由檢本想着叫騰驤左衛換扎甲,畢竟扎甲厚重,是實實在在的重裝。

“這時候大軍全部出營,順序又必須發生變化。”

見朱由檢再問兵馬,戚金便解釋道:

“大軍的行軍順序是十分重要的,殿下不了解很正常,因爲一般兵書也不會說這些。”

戚金笑着撫了撫須,而與此同時,身穿藍衣官袍的楊漣也走進了校場。

登上了戰場,再把魚鱗甲換成鎖子甲、棉甲和布面甲的三重甲。

“這人身高力大,殿下仔細看,他的甲冑臃腫,說明在山文甲之中還有一重甲冑。”戚金解釋道:

“步兵收陣越過騎兵走在最前面,然後騎兵護衛帶領輜重隊,與步兵保持兩裡的距離行軍。”

“可我聽聞,後金中十分精銳的死兵和白甲巴喇牙身披三重甲還能激戰數個時辰,難道是假的嗎?”朱由檢好奇詢問,戚金只能笑道:

“建虜的三重甲和北虜的三重甲,往往是以棉甲、鎖子甲、布面甲一層套一層。”

因此、三日前迎接戚金的時候他並沒有去,這幾日也是在自己的屋子裡呆着。

“如此一來、加上那兵器,全身近七十斤軍械,卻閒庭散步兩個時辰,這耐力難道不難得嗎?”

朱由檢作爲學生,率先問道:

“老將軍,我這幾日觀看你指揮大軍出營,似乎每次指揮都有不同的要求,這是爲何?”

“以我大明來說、一支完整的人馬,必然有前鋒、左掖、右掖、中軍、後軍等五支人馬。”

他一來,朱由檢和戚金也就不再聊訓練的事情了,而是開始討論起了行軍打仗的各種要點。

“前鋒爲首、右軍次之、中軍爲中、左軍再次之、後軍最次。”

眼下編制兩萬多的御馬監,只有四千多人,還被朱由檢全部劃到了騰驤左衛給孫應元,屬於滿桂的兵可以說一個沒有。

說到這裡、戚金開始按照流程開講道:

“等步兵出營後,最後是輜重隊出營。”

正在朱由檢作想的時候,戚金突然誇讚了一句孫應元,而朱由檢看去,便見到了身披山文甲的孫應元正在執着一杆大槍巡邏。

不過朱由檢倒是不擔心,只要他張榜,天下就會有源源不斷的百姓前來參軍。

就眼下這些新兵的體力、穿上扎甲也行動不了,還是先穿着更爲輕便的魚鱗甲比較好。

朱由檢如果沒有記錯、努爾哈赤手下的白甲巴喇牙就是內穿鎖子甲、中披棉甲,外套布面甲,身負七十斤重甲的精銳步卒。

“在他們的警戒下、步兵各部按照位置方向遠近依次出營,在距離營地二十步距離四面列陣警戒。”

一年十五兩,這軍餉可以說比邊軍還高出三兩銀子,而大明普通農戶便是有三畝地,耕種一年交稅之後,頂多也只有四兩銀子不到的收入,更別提有三畝地,已經算是富農了。

“如果遇到密林幽谷,那麼要先派塘騎前往深處搜索探查,沒有異常後再行軍。”

“爲了保險起見,主將還會給各部設置暗號,在主客兵互不相識的情況下用以辨認,並避免敵人僞裝。”

說到這裡、戚金停下了解釋,而朱由檢也點了點頭,想了想後又道:

“我大明軍隊近些年來,少有遠征的戰事,因此我想問問,若是遠征,輜重應該怎麼配置?”

(本章完)

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48章 狂攬人才第119章 川兵入瀋陽第329章 風雨欲來第185章 中原動盪第573章 燕山不滿第593章 未雨綢繆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120章 天啓元年第92章 點醒楊漣第131章 小兒腹中藏毒計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422章 均貧富論第95章 藩王質問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場第2章 最毒婦人心第338章 家國和睦第446章 天啓第三次北伐(犁庭掃穴)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276章 舊港的工業第23章 兵部又來要銀子了第628章 久遇甘霖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610章 海外態度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391章 謀國先謀身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167章 齊王監國第648章 新人勝舊人第682章 後記(二)帝崩第433章 殘暴嗜殺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256章 三娘子留下的走私罪證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209章 誓殺腐儒第519章 閒來無事第112章 落幕第56章 盡是空餉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624章 三龍同朝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566章 故人再見第230章 謀求開疆拓土第162章 宗室問題第37章 浙兵戚金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527章 盛世之下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415章 南征北討敢當先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376章 心力交瘁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612章 金鉉返京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緬第257章 北定河套 南平舊港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113章 浙川援遼第455章 天時地利人不和第106章 愚民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466章 終末第466章 終末第664章 番外篇(十二) 三王歸齊第131章 小兒腹中藏毒計第302章 內外有難題第398章 齊王選妃第87章 一團亂局第247章 狗不能喂太飽第471章 灰頭土臉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59章 御馬監裁軍第451章 蠢蠢欲動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213章 天啓犁庭第148章 東林想變法第137章 訓喀喇沁第290章 膨脹的野心第340章 官吏定祿,風雨欲來第524章 老謀深算第439章 野人與蒙狗第481章 揚帆起航第419章 籌備犁庭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330章 貪官晉商 弔民伐罪第564章 西征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331章 抄家流放第138章 直搗巴約部第173章 國事艱難
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48章 狂攬人才第119章 川兵入瀋陽第329章 風雨欲來第185章 中原動盪第573章 燕山不滿第593章 未雨綢繆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120章 天啓元年第92章 點醒楊漣第131章 小兒腹中藏毒計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422章 均貧富論第95章 藩王質問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場第2章 最毒婦人心第338章 家國和睦第446章 天啓第三次北伐(犁庭掃穴)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276章 舊港的工業第23章 兵部又來要銀子了第628章 久遇甘霖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610章 海外態度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391章 謀國先謀身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167章 齊王監國第648章 新人勝舊人第682章 後記(二)帝崩第433章 殘暴嗜殺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256章 三娘子留下的走私罪證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209章 誓殺腐儒第519章 閒來無事第112章 落幕第56章 盡是空餉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624章 三龍同朝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566章 故人再見第230章 謀求開疆拓土第162章 宗室問題第37章 浙兵戚金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527章 盛世之下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415章 南征北討敢當先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376章 心力交瘁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612章 金鉉返京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緬第257章 北定河套 南平舊港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113章 浙川援遼第455章 天時地利人不和第106章 愚民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466章 終末第466章 終末第664章 番外篇(十二) 三王歸齊第131章 小兒腹中藏毒計第302章 內外有難題第398章 齊王選妃第87章 一團亂局第247章 狗不能喂太飽第471章 灰頭土臉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59章 御馬監裁軍第451章 蠢蠢欲動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213章 天啓犁庭第148章 東林想變法第137章 訓喀喇沁第290章 膨脹的野心第340章 官吏定祿,風雨欲來第524章 老謀深算第439章 野人與蒙狗第481章 揚帆起航第419章 籌備犁庭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330章 貪官晉商 弔民伐罪第564章 西征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331章 抄家流放第138章 直搗巴約部第173章 國事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