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吹響革新的號角

第270章 吹響革新的號角

“以宗制藩……”

這個國策聽起來似乎不錯,但前提是掌權者的政治水平和手段絕對要足夠高,才能玩得轉。

朱由校對自己倒是有自信,而且他對自己弟弟也有自信。

他眼下唯一在意的就是自家這個弟弟會不會也想着遷移海外就藩。

“弟弟有想過自己的藩地嗎?”

朱由校一開口,朱由檢便下意識搖了搖頭:

“沒怎麼想過,如果真的要去,恐怕也是去利未亞(非洲)和北亞墨利加(北美)吧。”

“這兩地地方土人數量足夠多,足夠建立起齊國。”

朱由檢雖然沒有仔細想過自己就藩的問題,但他也研究過幾大洲的人口和資源問題。

朱由檢笑着說這句話,而滿桂、孫應元等人也陪着笑。

“記得安撫他們,即便恩科失敗也別灰心,吏制會在明歲發生轉變,胥吏也照樣可以爲官。”

東軍都督府的火器裝備率達到了七成,而這已經是目前火器可以裝備的極限。

《燕山學府報表》

“先吃吧、一邊吃一邊說,你們都知道我是這個性格、也別和那羣文臣一樣講什麼禮儀。”

這七萬多人的俸祿外加吃食,每年支出就是近百萬兩銀子,而市舶司還有書吏,還要向幾大船廠下訂單、交銀子,因此眼下還是負支出。

只需要先控制沿海再控制內陸,然而打通地中海和紅海,朱由檢就可以坐在歐洲諸國家門口收稅了。

至於天下的士子們,他們估計也看不懂恩科的考試問題,所以還是繼續去考科舉吧,免得出醜。

這些白布如果運到舊港的皇店,就可以高價賣給歐洲商人,賺取金銀。

隨着官營紡織廠的出現,皇店的布匹和綢緞開始由南場的紡織廠提供,每年產量達到了十六萬匹。

放下報表,朱由檢拿起了最後一份報表,也是他最關心的報表。

“恩科嗎?”朱由校琢磨了一下,隨後微微頜首道:

“也可以這麼做,不過若是我明日在常朝一次性宣佈這麼多東西,百官們恐怕……”

想到這裡,朱由檢眯了眯眼,而朱由校則是對這些不感興趣,而是對朱由檢說道:

不過、市舶司雖然創收,並且有着歐洲各國東印度公司的賠款,但相比較它的規模,這點銀子仍舊微不足道。

“回去吧,殿下應該還有事情吩咐。”

至於爲什麼朱由檢還要讓他們上戰場前再學半年的兵法,是因爲那些兵法是朱由檢這幾個月里根據騎兵和步兵、火炮三協所編撰的軍事教材。

由於他們從齊王府正門出發,因此當馬車駛過齊王道的時候,變相也等於駛過左右四十座王府。

面對陸文昭,朱由檢則是對他交代道:“從這四萬人裡選出四百人加入錦衣衛的監察司。”

這個生產數量剛好,再多就浪費,再少就太慢了。

“弟弟所說讓一部分學子爲官去兵馬司和地方的刑部、大理寺,但是有沒有想過怎麼讓他們去?”

這樣的情況,朱由檢還算比較滿意,畢竟收支平衡,就代表在未來市舶司將會實現創收。

沒有讓朱由檢失望,當報表打開,三十七萬的學子數量讓他屏住了呼吸,而其中紅圈圈起來的四行列表更讓他不自覺攥緊了報表。

三萬多名工匠的俸祿,外加鐵料的消耗,整個軍械所一共投入了七十多萬兩銀子。

等王承恩三人得到消息,着急趕來天竺殿的時候,滿桂和孫應元也將朱由校送到了馬車上。

朱由檢坐在主位,微微擡起下巴,示意二人入座,而二人也作揖回禮,隨後入座。

“嗯……”孫應元頷首表示認可,但緊接着就閉口不談了。

“十月初一開始講課,講到明年的開春後,就帶他們上戰場實戰!”

“這得看殿下自己……”孫應元沒有說出過多自己的觀點,而滿桂見狀只得說道:

“先看看吧,不行就勸勸殿下,把藩國安排在三宣六慰,也比安排在利未亞要好。”

文冊顯然是王承恩三人帶來的,而朱由檢看的津津有味。

市舶司存在後,以往海商們的購貨渠道就發生了變化,從以前的尋找私貨商人,到現在直接在皇店購買。

首先這四個數據從上到下,分別代表了書吏、官員,進修專門課程的學子,以及有着科學天賦,前往軍備研究院進行軍備研究的科學苗子。

朱由檢就不信,數以萬計的土人,還不能在一年內精耕出幾千畝耕地。

說罷、朱由檢又看向了曹化淳:

“明日我要舉行宗議,而哥哥會舉行常朝。”

“嗯,那我就放心了。”有了自家弟弟的撐腰,朱由校放鬆了許多,隨後轉頭看了一眼天色,才感嘆道:

不過這笑容中,多少帶着有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果然、在市舶司的海關稅收上,僅僅半年時間,這一項便創收近百萬兩銀子。

眼看皇帝離去,滿桂開口說了一聲,而孫應元微微頷首應下。

在冷熱兵器交替的年代,除非朱由檢能祭出馬克沁,不然冷兵器的戰兵還是有存在意義的。

想到這裡、朱由檢合上了文冊,擡頭看向了殿上的七人說道:

“除了官員的名單,可以成爲書吏的人都前往兩司做事。”

朱由校捨不得讓朱由檢離開自己,而朱由檢也只當對方是暫時的不捨,因此還輕鬆笑出來道:

“自然、要先處理了大明的事情,臣弟纔會離開前往海外藩國。”

這個時間不會太久,也就幾年罷了。

他都以身作則了,下面的人估計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

“殿下……”

“宗議會很快,到時候我去幫哥哥。”朱由檢露出笑容,給了朱由校一些底氣。

“是啊、他們其中不少人只有十三四歲,大一點的也不過十七八。”

滿桂也沒有多說什麼,帶着他走進了九州殿,並七拐八拐後,回到了天竺殿中。

就好像南洋一樣,在大明沒有教導他們先進耕地技術的時候,整個南洋的耕地面積都沒有兩百萬畝。

這還只是半年,如果算成一年的話,也就是說大明在馬六甲以東,日本以西的廣袤海域裡,每年遊走海上的貿易額是九百多萬兩。

其中包括了蔗糖和其他糖類,以及布匹綢緞、官窯民窯瓷器等等。

對此、諸多王府內的藩王紛紛走出,在朱由校馬車離去的同時作揖,並在作揖之後,隱晦的看了一眼齊王府正門處的滿桂和孫應元,以及今日值守的大興營將士。

萬事開頭難,只是朱由檢等了五年,終於等來了這四萬多人的隊伍。

“有了此地、之後再出兵北上,擊敗南天竺沿海土邦就簡單許多了。”

“不過、只要我大明軍隊抵達,完全可以用一些銀子命令他們交出佔領的地方,隨後拿下錫蘭國最後一個土邦小國。”

幾千萬可以隨便用的人力,不管是開墾耕地,還是修建運河,道路。

放下市舶司的奏表,朱由檢看了一眼御馬監南場的紡織廠、還有北場的官場。

說到這裡、朱由檢沉着了眼神道:“不要死讀書,讀死書,要帶他們實踐。”

因爲就洋流來說、從大明前往美洲最少要一年的時間,而且還是從南太平洋走,幾千公里海域沒有補給點。

“利未亞雖然蠻荒,但有着大量土人願意爲我大明效力,只需要派出一千戶的兵馬建立據點,施以王化,以德服人,他們自然會響應我大明的召集。”

眼下的市舶司下,海上的巡檢司人數已經達到了七萬多人。

“是!”孫守法作揖應下,隨後轉身前往門口,讓人去通傳王承恩三人。

說罷、朱由校就走向了天竺殿的門口,而滿桂和孫應元連忙跟了上去。

如果只看皇店,那麼今年皇店的收入可能會超過八百萬兩白銀的收入。

比起漂洋過海去美洲採棉花,在齊國爲齊國的強盛添磚加瓦,這是他們的榮幸纔是。

只有朱由校聽到朱由檢要前往這麼遠的地方建立藩國,當即說道:

“藩國之事由弟弟做主,不過弟弟畢竟是朝廷的五軍大都督,不可輕易離開大明……”

首先是可以在天竺建立補給點,在中亞購買補給。

休息了半個月沒看,上半年的報表出來後朱由檢才發現,皇店的擴張速度遠遠超過了他的想象。

只要軍隊抵達利未亞,並且天竺諸藩和錫蘭能爲他們供血,那麼只需要一年的時間,就足夠保障後勤,讓他們在利未亞中部沿海建立齊國的第一個據點。

只有戰場能磨礪出來人,一味地將這羣少年人放在學府裡學習,最後只能培養出馬謖那樣的理論家。

非洲中部的廣袤疆土如果能夠控制,向北和向南就十分輕鬆了。

如果一萬人不行,那就用十萬人,十萬人不行就一百萬!

“再告訴可以外放爲官的學子,還有其他學子,若是想要爲官,就正常的準備恩科,選上的人就去兵馬司、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爲官,選不上的繼續擔任兩司的書吏。”

朱由校很滿意,而更讓他滿意的是燕山的火藥廠和軍械所。

“謝哥哥。”朱由檢聞言露出笑容,而朱由校則是猶豫了一下道:

“等你們學透了,立馬帶着所有人去學府講課。”

“告訴顧秉謙,交出一份可以運轉茶課司和鹽課司的中層官員名單。”

非洲與美洲,二者相比反而倒是非洲更適合這個時代科技的移民。

總之齊國必須在三年內屹立在利未亞中部。

“這四萬多人,除了第四學府的進修者,和軍備研究院的學子,其餘學子、滿桂你們先挑選一些有天賦的苗子進入燕山的兵家學府。”

這只是上半年,而其中販賣的商品和貨物,基本上是鹽、蜂窩煤、蜂窩煤爐,以及茶葉和各種常見的貨品。

“這個時辰,我也要差不多返回皇宮了,弟弟你好好休息。”

當然、這樣的投入是值得的,眼下大明八十七萬兵馬中,已經有二十九萬人裝備了騎銃和步銃。

“兵家學府空置了這麼些年,現在也可以啓用了,至於教材我已經在編寫好了。”

“你們兩人先了解一下教材,順帶帶着曹猛、孫守法、賽罕他們和各衛指揮使、各營參將一起學習。”

簡簡單單的四行列表,讓朱由檢大概有了心理準備。

“是!”聞言的七人迴應,同時伸出手拿起餐具,對桌上的菜餚動起了筷子。

“進軍備研究院者:一百八十四人。”

也就是說、皇店和市舶司的稅收和盈利,僅上半年就達到了接近四百八十萬兩的程度。

或者用搖櫓划槳的方式,延邊走到北美,但這時間和經濟耗費更多,並且同樣沒有補給點。

朱由檢看着他們走出去,直到背影消失不見,他纔看向孫守法道:

“傳承恩、化淳來、陸文昭三人前來。”

大明要率先從冷熱兵器過渡到熱兵器,所以軍事教材的更迭,絕對是諸多教材中最快最多的。

北場的官場今年在保證了上直伙食的同時,還出欄了軍馬四千九百多匹,駑馬一萬四千多匹,耕牛三千多頭。

“殿下、帶他們上戰場是不是太早了?”

而在大明教導之後不過二百年不到的時間,這個耕地數量翻了整整四五倍。

“讓他們先從書吏做起,適應了戰場再去做普通的將士。”

二人轉身返回王府,不過就在他們走過長廊、返回天竺殿的時候,滿桂卻突然開口道:

“哥哥、這下西洋的事情,我準備按照當年三寶太監的航道,在帶着諸王使臣停留觀摩天竺的時候,分派一支艦隊前往利未亞。”

從皇店的財政報表來看,大明兩京十六省的內需消耗,只達到了四百萬兩不到,而剩下的四百五十多萬兩則全是海上貿易產生的。

“可進燕山第四學府進修者,三千二百三十一人。”

清楚了這裡,朱由檢當即打開了半個月前市舶司讓人送來的上季度報表。

朱由校交代了一聲駕馬車的劉若愚,而滿桂和孫應元也紛紛作揖送禮。

“可出仕政壇軍隊書吏者:三萬七千四百二十五人”

不過他們倒也不覺得朱由檢對這羣人殘忍,畢竟朱由檢本身就是從十二歲上戰場開始的。

隨着海外藩王就藩,經過舊港的商船會漸漸變多,而市舶司的稅收也就會越來越高。

“給他們一口飽飯吃,也算是我的一筆功德。”

只是朱由檢並沒有注意到,而是轉身繼續指着錫蘭島說道:

“錫蘭之地,眼下北方和西方被弗朗機人佔據。”

“我送哥哥……”朱由檢剛說出這句話,朱由校立馬擺手道:

“讓孫應元和滿桂送我就行,弟弟好好休息吧。”

伴隨着劉若愚的“駕”聲,一千大漢將軍拱衛着馬車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自然!”朱由檢胸有成竹道:“這需要哥哥向燕山開一場恩科,而恩科由顧秉謙負責。”

“至於那四千多可以外派爲官的……”朱由檢看向了滿桂、孫應元:

當然、當地的資源豐富也讓他們產生了惰性,幾千年的時間裡,亞洲和歐洲建立各種水利工程,而它們則是隻知道追逐狩獵。

這麼想着、朱由檢也準備說說下西洋的事情了。

畢竟在學府裡的時候,所有人都憧憬着上了戰場,想象着自己立下功勳後,親自見到那傳說中齊王殿下的場景。

當朱由檢的命令下達,滿桂和孫應元遲疑着提出建議,而朱由檢卻說道:

“不管年紀大小,軍中總需要書吏吧?”

之前學府裡教的,雖然有這方面的學習,但主要還是冷兵器的陣法和基礎的號令。

沈廷揚的奏表裡,明確說了市舶司尚有四十餘萬兩的缺口。

朱由檢的手段很簡單,那就是用恩科來從四萬多學子中選出官員,不管這個人的才幹如何,反正只要能考上,便能去做官。

簡單六個字,所蘊含的是今年的入學人數,以及畢業人數。

僅僅上半年,皇店收入八百五十二萬餘兩,支出四百七十五萬餘兩,盈利三百七十七萬餘兩。

在他們回到殿內的時候,殿內已經擺放好了八張椅子和桌子,桌上分別放着茶水和膳食。

“拿下錫蘭島,便可以籌備建立小西洋監察使司,而島上數十萬錫蘭人便會成爲大明的百姓,島上數百萬畝耕地也會變成大明的耕地。”

滿桂他們擔心的,還是這羣少年人接受不了殘酷的戰場。

不過、這樣的製造速度代表的是錢糧的消耗。

不過這個缺口在船隻、裝備都補齊後,會逐漸的變小,最後實現收支平衡。

後世的非洲給人留下蠻荒貧瘠的印象,是因爲被歐洲侵略者佔領破壞入侵導致的。

朱由檢說的話很隱晦,不過在殿內的畢竟大部分都是武將,大家也都聽得懂。

朱由檢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拿下錫蘭,然後配合諸藩拿下天竺南部沿海後,利用這些已經可以直接遷移百姓的耕地出產,支持一千兵馬前往利未亞。

之所以會上漲那麼多,主要還是因爲市舶司的存在。

朱由檢在內心吧唧了一下嘴,毫不在意,至於營造工程會死的人?

生產力畢竟低下、死人是很正常的事情嘛。

“明日的宗議,就交給弟弟組織了,下南洋也是一樣。”

“嗯……”

“不出意外,從明日開始,兵部和禮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都會革新改組,而茶課司和鹽課司也會革新。”

“只要南天竺土邦被擊垮,諸藩也可以順利就藩,隨後臣弟也可以隨着小西洋監察使司,以及諸藩的實力變強,開始籌劃利未亞藩國的事情了。”

上面主要寫了皇店的擴張速度,以及鹽場今年的產量,皇店的收支。

他們的出現,將會爲朱由檢解決一些棘手的事情,爲大明解決一些棘手的事情。

“可外派爲官吏者:四千二百三十五人。”

其次,這塊大陸上生存的數千萬人力只要開發起來,雨水充沛的中部地區會成爲一個大糧倉,可開發耕地面積足足有上百億畝。

其中西軍都督府、南軍都督府裝備了大半,北軍都督府裝備了三分之一,而東軍都督府已經達到了上直裝備的標準。

至於爲什麼說一年就能保障他們的後勤?

“陸文昭!”

扣除必須的林地、棲息地,也最少有四十億畝面積足夠開發成爲耕地,養活十幾億人。

朱由檢沒有太多時間,更何況這些學子已經在學府裡接受過一年的軍事學習,眼下要做的就是一點點的將知識吃透,並用在戰場上。

“走吧……”

“召集所有傷殘退役的將士,還有宣告五軍都督府,將軍中受傷和患病的一些將士都篩選出來。”

“殿下若是真的去了利未亞,你看我等要跟着去嗎?”

在他們兩人入座後,並不知道二人聊了什麼的朱由檢纔開口道:

“海外就藩的消息傳出來後,下面的人可是鬧的很厲害,都不想讓殿下海外就藩。”

想到這裡,朱由檢放下了軍械所的報表,沒有選擇擴大生產,或者是減少生產。

朱由檢忽的喊了陸文昭的名字,陸文昭也下意識站了起來。

“若是銀錢不夠,可以向忠賢調撥,內帑應該還有百餘萬兩銀子。”

上半年火藥廠製作火藥一百三十萬噸,生產步銃七萬六千支,騎銃三萬支,各類火炮五千四百餘門。

就眼下這個時代的科技力量來說,如果沒有蒸汽機輪船,去美洲是可以,但只是一代人是無法在美洲建立一個大國的。

“末將領命……”孫應元和滿桂聞聲,也只能無奈的應下。

龐大的人口紅利都將讓一個王朝迅速的崛起,而大明百姓根本不用做什麼,因爲當他們在漫長的海疆進行遷移時,已經有人幫他們開墾出耕地了。

對於朱由檢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而更好的消息則是來自御馬監南場的紡織廠。

“自然……不過也需要看看朝廷願不願意放人。”孫應元表情平靜的迴應,這讓滿桂微微皺眉,隨後道:

只不過在他們動起筷子至於,朱由檢卻一邊吃飯,一邊翻閱手中的文冊。

“奴婢領命。”曹化淳聽着這一個個消息,心裡掀起了驚濤駭浪。

不止是他,其他人也都覺得,恐怕明日將會是史書將濃墨重彩的一筆。

就是不知道、自家殿下,將要以什麼方式來震懾百官的反撲了。

對官制下手,恐怕這次的反撲,將比以往所有的反撲規模還要大……

還是老樣子,四點

(本章完)

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313章 諸藩分地第656章 番外篇(四)蒸蒸日上第354章 頂樑柱朱由檢第521章 廢衍聖公第209章 誓殺腐儒第284章 井底之蛙林丹汗第396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263章 俺叫李定國第378章 飢餓的盛世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311章 治蝗和添火第151章 西南風緊第324章 收復交趾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108章 緝拿抄家第229章 漩渦中心的黔國公府第588章 遠洋歸來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250章 生擒朱由檢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464章 忠心耿耿劉愛塔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640章 摸着弟弟過河第515章 名將隕落第422章 均貧富論第60章 謀劃草原第650章 螻蟻舉臂第323章 拿下鄭主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347章 《平倭事宜》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307章 天啓七年第205章 戰事打響第689章 後記(九) 鹹嘉之盛第12章 伸手錦衣衛第512章 大國寡民第231章 西北的惡劣環境第388章 籌謀基礎教育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639章 齊國新春第254章 狼山之戰第350章 廟堂爭鋒第280章 貪心的魏忠賢第282章 漠南之主林丹汗第56章 盡是空餉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緬第466章 終末第37章 浙兵戚金第81章 天賦異稟第270章 吹響革新的號角第120章 天啓元年第610章 海外態度第245章 黃龍的野望第335章 能查而不可查第587章 西京繁華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123章 天子閱兵第119章 川兵入瀋陽第329章 風雨欲來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99章 爭鋒相對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189章 千騎卷平岡第697章 後記(十七)武狩極盛第433章 殘暴嗜殺第234章 南洋自古以來第447章 建虜北狩第574章 萬事不留人第668章 番外(十六) 侄不忍叔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447章 建虜北狩第61章 高標準養軍第428章 一正兩貴三平妃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154章 內部矛盾第676章 番外(二十四)亞歐戰爭第390章 晚明兩大人精第366章 諸藩戰爭開打第360章 天啓九年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387章 明貶實保第18章 國喪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歡第60章 謀劃草原第329章 風雨欲來第205章 戰事打響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597章 廢奴運動第11章 噩夢開局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130章 調兵援遼第564章 西征第264章 令人期待的宗室廷議
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313章 諸藩分地第656章 番外篇(四)蒸蒸日上第354章 頂樑柱朱由檢第521章 廢衍聖公第209章 誓殺腐儒第284章 井底之蛙林丹汗第396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263章 俺叫李定國第378章 飢餓的盛世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311章 治蝗和添火第151章 西南風緊第324章 收復交趾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108章 緝拿抄家第229章 漩渦中心的黔國公府第588章 遠洋歸來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250章 生擒朱由檢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464章 忠心耿耿劉愛塔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640章 摸着弟弟過河第515章 名將隕落第422章 均貧富論第60章 謀劃草原第650章 螻蟻舉臂第323章 拿下鄭主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347章 《平倭事宜》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307章 天啓七年第205章 戰事打響第689章 後記(九) 鹹嘉之盛第12章 伸手錦衣衛第512章 大國寡民第231章 西北的惡劣環境第388章 籌謀基礎教育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639章 齊國新春第254章 狼山之戰第350章 廟堂爭鋒第280章 貪心的魏忠賢第282章 漠南之主林丹汗第56章 盡是空餉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緬第466章 終末第37章 浙兵戚金第81章 天賦異稟第270章 吹響革新的號角第120章 天啓元年第610章 海外態度第245章 黃龍的野望第335章 能查而不可查第587章 西京繁華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123章 天子閱兵第119章 川兵入瀋陽第329章 風雨欲來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99章 爭鋒相對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189章 千騎卷平岡第697章 後記(十七)武狩極盛第433章 殘暴嗜殺第234章 南洋自古以來第447章 建虜北狩第574章 萬事不留人第668章 番外(十六) 侄不忍叔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447章 建虜北狩第61章 高標準養軍第428章 一正兩貴三平妃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154章 內部矛盾第676章 番外(二十四)亞歐戰爭第390章 晚明兩大人精第366章 諸藩戰爭開打第360章 天啓九年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387章 明貶實保第18章 國喪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歡第60章 謀劃草原第329章 風雨欲來第205章 戰事打響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597章 廢奴運動第11章 噩夢開局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130章 調兵援遼第564章 西征第264章 令人期待的宗室廷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