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章 又聞佳訊來

清平夫人從杭州寄來了書信,說陳同光已經被朝廷指派在渝州做個知府,從此遠離一切軍事,卻是落得個輕鬆自在。老兩口專門繞道來了蘇州,也是要見一見兒子兒媳,提前差人前來通報,當是在初五左右抵達杭州。

清平夫人作爲一方地主,自然是要好生接待,同時也是想借此機會,將兩人的婚事定下,卻是要請師門衆人前往杭州一趟,一來放鬆遊玩,二來也是給兩人做個見證。始終清平夫人是個孤兒出身,縱使她手眼通天,見自家公婆之時還是有些侷促,總要有自家家長和兄弟在一旁,纔不顯得可憐寒酸。

聽聞這個消息,衆人自然是十分高興,又是歡喜。只是徐方旭自己心裡卻是有些嘀咕,只因着他知道是師父卻是受困於某個誓言,只怕是不能離開蘇州。若是如此,只怕師姐此番卻是會十分失望,也不知道她會作何感想。

長生老人受困於誓言一事,原是出自崑崙雪輕羽之口,後又得到了青城太和真人的確認,當是不錯。只是兩人都不曾對徐方旭說明其中因果所在,叫徐方旭有些雲裡霧裡,也是不甚清楚,自然現在也就覺得有些擔心,不知道師父長生老人會如何處理。

情況卻是有些出乎徐方旭地預料,之間長生老人十分歡喜,一張臉上笑得皺紋堆壘,也是高興得不行,當即就叫一衆下人準本,卻是一門中長生老人、師孃、徐方旭和孫向景都要前往杭州一趟,十分難得地要一門同聚清平坊,見證清平夫人和陳風崇的婚事。

其實要說婚事,或許有些不妥。清平夫人在信中直說是正式見一見父母,也是之前西寧一次她的表現叫老夫人不太滿意,正要藉着這個機會扳回一城。不過衆人都將此事理解作了兩人好事的訊息,畢竟這麼多年來,無論多大的事情,清平夫人都不曾請長生老人離開過蘇州。今日開口,足見此事在她心中是有多麼重要。

長生老人那邊一應準備,惠博文也是請求同去。他自是與陳風崇和清平夫人關係都不錯,又是一直在蘇州山莊之中接受長生老人的指點,也算得上是半個弟子,自然也是去得。衆人一時着手準備,卻是次日清晨就要動身,趕在陳同光老兩口到杭州之前抵達。

在一衆弟子的記憶之中,師父此番只怕是多年來第一次踏出蘇州地界,師孃也是一般。衆人自然都是十分激動,又是不住猜測清平夫人那邊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有了師孃這邊的全力配合,衆人準備起來自然是十分迅速快捷,雖然說好是第二天早上出發,卻是在頭一天下午就將一切都準備妥當。徐方旭和孫向景不住感嘆師孃的整理效率真是遠遠超出旁人,一兩個時辰便將一衆人等的衣食住行全部安排妥當,還拿出來了一套整理好的,類似嫁妝的東西,也不知道她先前是藏在哪裡。

一應的準備結束,第二天一早,衆人分乘兩輛馬車,朝着蘇州水路碼頭趕去。

而清平坊這邊,這兩日這是熱鬧得不成樣子。

陳風崇家裡父母要來杭州的消息已經一時傳遍了坊中,也是夫人安排衆人歇業半月,一應收拾準備,接待陳同光老兩口。清平夫人自知這個勾欄行業怕是入不得陳同光老兩口的眼,故而一應地十分謹慎準備,將清平坊中有關風月的一切都叫衆人一時收了起來,只裝作是一般的清客教坊之流,生怕老兩口一時看着不悅。

自然,清平夫人的考慮的焦慮都是多餘的。陳同光老兩口從京杭運河一路而下,帶着幾個僕人侍從,竟是比說好的日子早了一日,自己找着來到了清平坊中。

陳風崇先前倒也私下跟陳同光說過清平夫人的職業,陳同光倒也是十分大度,直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朝廷不禁止的生意,自然就是可以長長久久地開下去的。他這些年已經看破了很多事情,對什麼青樓教坊一類倒也無所謂,只知道也是窮人求活命的手藝,倒也沒什麼可鄙視看不起的。

老夫人更是毫無意見,自從得回兒子以後,她真是看什麼都滿意,見什麼都高興,愛屋及烏,只要是陳風崇喜歡的,她都是一應的喜歡,絕沒有半句不滿的。

因爲日子提前了一天,老兩口倒也沒叫陳風崇去接,只是靠着陳同光自己的官印請了杭州地方的差人幫忙,就尋到了清平坊中,卻是將正在安排衆人佈置房屋的清平夫人嚇了一跳,差點從二樓欄杆一頭栽了下來。

好在清平夫人自己也是功夫在身,堪堪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只是臉上稍稍漏了點驚訝,旋即幾步跑到老兩口面前,又是行禮又是問安,招了夥計過來,將二老的一應行禮都妥善安置好,又仔細問了一衆僕從的去留,這才穩穩服侍着二老在清平坊中最好的客房住下,自然一切應用都是嶄新換得,斷斷沒有絲毫陳舊。

老兩口自然是滿心歡喜,而陳風崇則是一大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衆人一時也尋他不到,好在有清平夫人相陪,陳同光夫婦倒也十分高興。

到得下午時分,清平夫人和老兩口已經喝過了幾道茶水,漸漸有些找不到話題的感覺,雙方都是有些沉默,纔看見陳風崇從外面拎着一包東西進來,油紙方包,看樣子是包點心。

一見父母就在清平坊中,陳風崇也是愣了一愣,抓頭問道:“爹,娘,你們不是明天才到麼?”

陳老夫人看他這般樣子,又是好笑,說道:“爲孃的想你,一路緊趕慢趕,好不容易早到了一日。”

陳風崇自然也是高興,朝廷給陳同光的上任日期是個定數,老兩口早來一日,大家也便能多相聚一日。只是看清平夫人的臉色,卻是有些發白,想來也是被婆婆好生爲難了一番,倒也不是老夫人故意刻薄,只是一想起要將兒子交給清平夫人,老夫人就有些管不住嘴,一應地各種交代囑咐,卻是往來清平夫人和陳風崇一同長大,彼此之間卻是要熟悉許多。

眼見衆人坐着喝茶,陳風崇也就大搖大擺地在一旁坐下,又是叫人倒茶端盤子來,將自己買回來的糯米桂花糕拿出來,與衆人分享。原來他這一早消失,卻是去找這糯米桂花糕去了。這糯米桂花糕是孫向景的最愛,眼下又是八月,新桂花未開,舊桂花已老,着實難找,平白耗費了他一天功夫,纔在杭州城外某個小村子裡找到了一些製作得當,儲存完好的桂花糖,着急請人臨時製作,這下子拿出來都還是暖呼呼的,十分軟糯可口。

陳同光和老夫人這些年不是在西北邊境就是在嶺南漁村,卻是甚少能見到這等精工細緻的江南糕點,一時入口也是大讚不已,又是歡喜,只當陳風崇是專門去爲兩人購來,一時心中感動。

清平夫人自然知道這糕點的真實用處,不過既然公婆喜歡,她自然不會說破,只是不住說着陳風崇對二老的心意,又是講這桂花難求難做,眼前這盤糕點軟糯香甜,花香和糯米香完全糅合,桂花糖又是甜得恰到好處,絲絲入味,顯然是十分難得。

陳同光老兩口更是領受兒子這一番心意,一時就着茶水用了不少。衆人正在歡愉吃喝,突然聽見門外一陣腳步聲響,還未及擡頭去看,便有一隻纖長白皙的手一把抓向桌子上的點心,急急送進嘴裡,塞了滿嘴,又是不住說道:“好吃,好吃!師姐這邊竟然還有桂花糕,師孃那都沒有了呢!”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孫向景這個饞貨。陳同光老兩口倒是不覺得,清平夫人和陳風崇卻是被他嚇了一跳,卻是實在不料,幾個月不見,孫向景的武功竟是有了極大的進展,方纔進來之時,生生叫兩人來不及反應。雖然說是他被桂花糕吸引,不自覺動用了武功,兩人又是放鬆不察,可是這等功夫,卻真不是幾個月前所能比的。

清平夫人憑空一招手,孫向景便不由自主地朝着她懷裡投去,被她拉住,一面替他擦嘴,一面笑罵道:“你的武功越發進展,人卻是越發沒了禮數。進門就知道吃,卻是叫人了不曾?”

孫向景這下才看見陳同光家老兩口,連忙哽着脖子將口中的糕點嚥下,規規矩矩地朝着兩人磕頭行禮,又是一應禮數週全,直叫老夫人笑得合不攏嘴,直說無妨,叫他快些起來,別在地上跪着。

直到這時,門外才傳來師孃的話語聲道:“果然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杭州城裡卻是比莊子裡熱了許多,早晚又是有了涼意,可得叫他們多穿些衣服,也不知道這次做的新衣是否合身……”

清平夫人和陳風崇一時站了起來,滿臉激動,直勾勾看着屋外,卻是因爲自清平坊開業以來,師孃卻是從來不曾踏足此地,眼下她親自到來,實在是叫兩人有些心緒波動。

隨即,兩人幾乎一時跪倒,卻是又聽見了長生老人的聲音道:“你這些包裹箱子,不知帶了多少東西。華芳這邊什麼沒有,何苦要費這等功夫。快些進去吧,他倆只怕都站累了。”

說着話,便見長生老人和師孃一同走進了清平坊中,背後的徐方旭卻是背上揹着,手裡提着,大包小包,眼看累得夠嗆。外面一輛馬車之上似乎還有不少行李,只怕徐方旭之後還有得辛苦。

眼見衆人進門,陳風崇和清平夫人頓時跪倒,嚇得徐方旭連忙閃朝一邊,差點失去平衡摔倒,一時狼狽。

“弟子陳風崇(李華芳)拜見師父,師孃。恭迎師父,師孃。願師父,師孃長生久視,永享清平!”兩人聲音齊齊響起,驚得清平坊中衆人俱是一顫。

夫人那個神秘師父,終於露面了!

第一十章 又聞佳訊來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四十四章 兄弟入圍羅第二十四章 同門商議忙第四十四章 三人歸門來第二十七章 見說蠶叢路第一十四章 不老長春谷第一十四章 路遇刁民難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三章 論或心與道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四章 妝成秋娘妒第五十八章 故交有心人第三十三章 又聞狂徒起第一十三章 夜有不速客第一十二章 水寒傷馬骨第三十六章 隱秘自難言第三十九章 香火薰菩提第一十三章 何意百鍊鋼第一十五章 同門鬥神通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光第四十一章 本是同根生第一十九章 忽聞羣雄會第五十九章 南北並一處第二十四章 昔日舊恩情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一十二章 郎情妾意深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三十五章 好酒配好菜第二十一章 再見太和者第一章 前情或已忘第一十四章 不老長春谷第九章 先前遺漏事第五章 揮淚別如來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四十一章根骨仙難聚第一十一章 郎妾暫相別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四十五章 又聞秘聞事第九章 神女慈悲意第二十八章 廟堂禍江湖第五章 百家竟偷閒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二十三章 盛會召開日第一十二章 又與猛虎遇第二章 現局說端詳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一十四章 化爲繞指柔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一十一章 飲馬長城窟第五十八章 又聽因果緣第二十四章 紅顏夢魘中第三十一章 明有誠惶意第五章 江湖路雖遠第一十九章 月下述心事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四十六章 神卦通天玄第二十一章 漏夜兄弟酒第三十八章 笑迎刀斧來第五十四章 又訴山中聞第一十六章 枯榮自有時第一十二章 郎情妾意深第一十九章 豺狼遍地走第四十六章 再別恩施顏第一十九章 豺狼遍地走第三十三章 陣前豪雄聚第一十一章 兩家父母會第一十一章 父子難相道第二十章 再見故人顏第二十八章 彌勒行大事第四十四章 事了卻無言第二十二章 重遇意中人第五章 冷看禽獸變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光第三十六章 又見奇詭行第一十九章 月下述心事第二章 那人下山來第六十一章 此景似相識第一十八章 兩家相告辭第五章 昔日姐妹情第四十章 開國何茫然第四章 太師顯鋒芒第七章 佛道接哀慟第五十三章 性命終得保第二十章 分道揚鑣時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一十三章 山莊處處情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一十一章 兩家父母會第八章 莊中備考忙第六章 萬戶起紛爭第五十七章府中無情客第一十七章 一曲勾心事第三十二章 暗藏虎狼師第五十章 難敵血修羅
第一十章 又聞佳訊來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四十四章 兄弟入圍羅第二十四章 同門商議忙第四十四章 三人歸門來第二十七章 見說蠶叢路第一十四章 不老長春谷第一十四章 路遇刁民難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三章 論或心與道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四章 妝成秋娘妒第五十八章 故交有心人第三十三章 又聞狂徒起第一十三章 夜有不速客第一十二章 水寒傷馬骨第三十六章 隱秘自難言第三十九章 香火薰菩提第一十三章 何意百鍊鋼第一十五章 同門鬥神通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光第四十一章 本是同根生第一十九章 忽聞羣雄會第五十九章 南北並一處第二十四章 昔日舊恩情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一十二章 郎情妾意深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三十五章 好酒配好菜第二十一章 再見太和者第一章 前情或已忘第一十四章 不老長春谷第九章 先前遺漏事第五章 揮淚別如來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四十一章根骨仙難聚第一十一章 郎妾暫相別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四十五章 又聞秘聞事第九章 神女慈悲意第二十八章 廟堂禍江湖第五章 百家竟偷閒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二十三章 盛會召開日第一十二章 又與猛虎遇第二章 現局說端詳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一十四章 化爲繞指柔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一十一章 飲馬長城窟第五十八章 又聽因果緣第二十四章 紅顏夢魘中第三十一章 明有誠惶意第五章 江湖路雖遠第一十九章 月下述心事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四十六章 神卦通天玄第二十一章 漏夜兄弟酒第三十八章 笑迎刀斧來第五十四章 又訴山中聞第一十六章 枯榮自有時第一十二章 郎情妾意深第一十九章 豺狼遍地走第四十六章 再別恩施顏第一十九章 豺狼遍地走第三十三章 陣前豪雄聚第一十一章 兩家父母會第一十一章 父子難相道第二十章 再見故人顏第二十八章 彌勒行大事第四十四章 事了卻無言第二十二章 重遇意中人第五章 冷看禽獸變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光第三十六章 又見奇詭行第一十九章 月下述心事第二章 那人下山來第六十一章 此景似相識第一十八章 兩家相告辭第五章 昔日姐妹情第四十章 開國何茫然第四章 太師顯鋒芒第七章 佛道接哀慟第五十三章 性命終得保第二十章 分道揚鑣時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一十三章 山莊處處情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一十一章 兩家父母會第八章 莊中備考忙第六章 萬戶起紛爭第五十七章府中無情客第一十七章 一曲勾心事第三十二章 暗藏虎狼師第五十章 難敵血修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