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山莊處處情

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話雖然此刻還未曾出世,卻也是兩地居民心中所思所想,真實不虛。

蘇州古稱吳郡,千年流傳,幾經易名,前朝武德四年方纔複名,如今屬兩浙路轉運使治下,愈發繁榮。

城東幾裡處,有着一處極大的山莊。山莊裡花草繁盛,綠樹高植。中間亭臺樓閣若隱若現,流水小池遍佈各處,“抑添夾對框漏借”諸法迭出,盡得園林奧妙。此處建設頗有奧妙,上合天機,下應地勢,中通人和,走在其中,步移景異,處處新鮮,目目不同,養心怡人,端的是一處神仙所在。

山莊的主人,便是名傳江湖的長生老人。這位長生老人,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知遁甲,所學斑雜;一身武功更是登峰造極,內外兼修,幾臻化境,當世罕有敵手。老人年輕時曾行走四方,懲惡揚善,年老後歸隱此處,震懾一方平安,頗得兩浙武林人士敬重。

如今老人隱居此處,逍遙快活,盡得人間之樂,正是:“依山傍水房樹間,行也安然坐也安然。一頭耕牛半頃田,收也憑天荒也憑天。雨過天晴劃小船,魚在一邊酒在一邊。日上三竿尤在眠,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此刻園中,正有幾人逍遙。之間兩人坐在紅梅下石桌旁,舉子對弈,一老一少;旁邊兩名女子坐在暖盆邊上,捧着手爐,正在輕聲交談,不時低笑兩聲。此情此景,正如那畫中所繪一般,安靜舒適,惹人無端豔羨。

其中兩人,便是那陳風崇與清平夫人,他兩人數日前趕到蘇州,將那彌勒教之事上秉師父之後,便也住下,等着一起爲小師弟慶生。

那弈中老者,便是幾人的師父,長生老人。老人鬚髮皆白,面容飽滿,臉色紅潤,正是鶴髮童顏的極壽之像。此刻他舉着一子,眉頭微蹙,像是有些苦惱,嘴角卻掛着一絲笑意,又顯得成竹在胸。

與清平夫人坐在一起的,便是長生老人的妻子,他幾人的師孃。這師孃不過四十多歲年紀,與長生老人相差甚遠。只見她生的高挑纖瘦,面目卻是十分平凡,不過中人之姿,只是眉眼間多有些靈動活潑,看着更顯年輕。

幾人對弈談笑,自是享樂。只是陳風崇看着桌上局面,看看旁邊滿滿一壺酒水,又看看清平夫人與師孃,眼神有些着急無奈,卻又無可奈何。

正在此時,只聽得樹後傳來一聲:“師父!我們回來啦!”便見那孫向景一路跑着到了兩人身邊,噗通跪下磕頭,不等衆人反應便自行起身,跑到師孃身邊,一把抱住師孃,撒嬌不止。兩女見了他自是喜不自勝,又愛又憐,忙將手中的手爐塞了給他,一面給他撣灰打土,一面細細打量。清平夫人滿口稱讚他長高了幾分,愈發俊俏;師孃卻不住說他瘦了許多,心疼不已。

直到此刻,徐方旭才追着過來,見了幾人,先向師父師孃叩頭行禮,又問了師兄師姐的安好。長生老人見了他倆,心下無限歡喜,笑得一張臉起了皺紋,直說不急回稟,要他兩人先去整頓休息。

兩位女子哪裡能放他兩人走,又拉過徐方旭來噓寒問暖,問東問西。清平夫人見了兩人衣着,已知兩人到杭州撲了個空,直說可惜,又聽徐方旭說起那些銀兩,便說無妨,更稱讚手下人懂得辦事。那師孃幾句之後,卻是不住抱怨徐方旭沒照顧好師弟,說是孫向景被他餓瘦了不少,弄的徐方旭哭笑不得,連忙回稟兩人一路吃住都好,孫向景許是少年人長高抽條,一時顯瘦。

幾人自是團聚,更多歡喜,孫向景跑到陳風崇身邊,本要纏着他說話,見他一臉苦悶,又看了看棋局,便知道他遇到了難題,故意大聲說道:“師兄,難得你這一局佔了上風,只怕要贏啊。但若是師父點在此處,你又如何?”說着伸手指了局中真在膠着的一處。

長生老人順着他手指看去,眉頭舒展,眼中露出了笑意,說道:“觀棋不語真君子。”手上一子卻是朝着那處落去。

孫向景笑了一聲,說道:“我是小子,不是君子。師父這一手便是反敗爲勝了。”

陳風崇見師父落子,長出了一口氣,大笑道:“師父棋藝高深,小師弟也是愈發精進了,我輸了!”說着便抓起桌上酒壺,咕嘟咕嘟喝了個底朝天,瞟眼偷瞧師姐與師孃,見兩人含笑點頭,這才放鬆,與衆人坐到暖盆邊聊天去了。

兩人方纔前來之時,見園中並無一名僕從在側,此刻見師父一局結束,徐方旭才向長生老人問起。長生老人笑着說道:“你連日子都忘了。今日便是十二月初九,向景的生辰。你師孃說這等日子自要上下同賀,遣了莊子裡的僕從各自去了,給他們一日閒暇。有你師兄師姐伺候,也是無礙。”

徐方旭聽得感動,知道師孃此舉是爲向景積福,雖不求能有多大效果,始終是一番苦心,忙向師父師孃道謝。他師孃也不在意,只說反正自己每年都要親自下廚款待弟子,僕從在與不在都是一樣,要是徐方旭真是有心,以後照顧好師弟莫要委屈了他就是。直說得徐方旭一臉尷尬,衆人大笑。

傍晚,師孃果然按着往年的規矩,自己下廚忙活,準備飯菜招待幾位弟子。清平夫人怕她一人忙不過來,也去幫忙。兩人都是巧手能幹的,不多時便準備了一大桌豐盛酒席,一時幾人圍坐享用,其樂融融。

席間,師孃突然說道:“我之前只顧着高興,卻是忘了問了。向景,此番外出你與你師兄是分房住的,還是一起住的?”

孫向景饞了師孃的手藝幾個月,如今總算心願得償,只恨嘴不夠用,猛地聽見師孃問話,匆忙用力將滿嘴東西嚥下,才答道:“自然是一起住的。”

徐方旭哭笑不得,只得埋頭吃飯,不敢擡頭。原來這孫向景原是孤兒,早些年被師父收養之時還在襁褓之中,自小是由師父師孃及師兄師姐一手帶大,最是依賴幾人。他幼時因病瘦小些,也頗爲膽小,萬萬不敢一個人睡覺,每晚都要有人相陪。師父師孃他自然不好打擾;清平夫人苦練內功,又是睡得很晚;陳風崇更是個野蠻漢子,夜裡又是打呼又是磨牙;最後孫向景只得常年與徐方旭擠在一起,這麼多年也不曾改了這毛病。徐方旭原本看他歲數大些,想着有些不便,卻是難敵孫向景一意孤行,加上師孃老在一旁偏幫孫向景,這些年來竟然也就習慣了。

師孃聽了孫向景回答,滿意點頭,說道:“這便是了。方旭,你可要好好照顧向景纔是。”

徐方旭哪裡敢說個不字,只得點頭稱是。

孫向景吃了個滿嘴流油,哪裡管得這些,只顧着夾菜吃飯,不住稱讚師孃手藝。師孃聽了他的稱讚更是歡喜,一面笑一面說:“你喜歡就是了。也是材料稀缺,始終做不到最好,這牛肉裡若是多些土豆,燉菜裡能有些辣椒便再好不過了。”

孫向景聽得口水橫流,直問師孃這“土豆”、“辣椒”是什麼珍饈美味,師孃臉上一紅,說到這是自己老家的吃食,也就是些蔬菜而已,沒有也就罷了,並不妨事。

隨後,師孃又端出了暖好的黃酒,親自給幾位弟子斟滿,幾人直道不敢,卻也只能受了。幾杯酒下肚,席間更是熱鬧。陳風崇藉着酒勁開始狂吹他這一年的收穫,直吹得長生老人扶額苦笑,清平夫人怒火熊熊,孫向景臉紅到頸。吹到最後,場面終於失控,陳風崇正要詳細描述他與某位大戶小姐的風流往事,便被清平夫人與徐方旭兩人聯手架起,拖到屋外院中一通毆打,打得他直呼身上有傷受不得。

打到最後,只見清平夫人與徐方旭兩人一起回席,兩人面泛紅光,有說有笑,頗爲滿意;那陳風崇則一瘸一拐跟在兩人身後,身上幾處血跡滲出,臉上更是被抓了好幾條道子。孫向景見他回來,便要他將之前未完之事說完,陳風崇渾身一顫,直說自己還未與小姐相見便被人家打了一頓,隨後說什麼也不肯再開口。

幾人吃喝許久,最後師孃又從廚房裡端出一碗,擺在孫向景面前,告訴他這是長壽麪,乃是自己試了半年,好不容易纔做出來的美食。見孫向景不解,師孃又仔細解釋,原來她這碗長壽麪與一般的湯餅不同,乃是純手工拉成的一根,一根便是一碗,一碗只有一根,又長又細,取“長”“瘦”兩字的意思,配上青菜和燉得酥爛的牛肉,以此爲孫向景慶生。

孫向景聞言感動,雖是已經吃飽,也還是舉箸將這碗長壽麪吃了個乾淨,直到要喝最後一口湯才被師孃攔下,要他剩下些許,取個“年年有餘”。

衆人吃喝完畢,清平夫人正要幫着師孃收拾,卻聽的屋外一陣人聲。只見往日裡服侍師孃的一名老媽子進得門來,跪在衆人面前道:“沾了小少爺的光,夫人慈悲放我們清閒一日,如今我們都享了一天的清福,也該爲夫人多做些事。大家都在外面等着爲小少爺慶賀,還請幾位賞光移步。”

衆人來到屋前,只見院子裡跪了幾十名奴僕丫鬟。這些人見了衆人,男的磕頭,女的兩手撐地,齊聲喊道:“給孫少爺拜壽!”孫向景見了這般情景,莫名感動,連忙要大家起來。那些丫鬟媽子們起身便圍在孫向景身旁,手上託着些衣物,都是自己掏錢買了料子,親手繡了的衣物頭巾之類,忙着要送給他;男僕們說自己手腳粗苯,弄不來那些,大家湊錢在蘇州城裡最好的酒家定了一桌,請孫向景明日賞臉一聚,也算全了夫人放一天假的善功。

孫向景捧着一大堆東西,眼中清淚流出。這些東西雖是材料一般些,製作卻頗費了心思,繡工雖不及繡房的巧手,也是針腳密密,花鳥魚蟲,山水奇獸無不活靈活現。老媽子們見他哭了,又是直呼自己不是,七手八腳地掏手絹給他擦臉。

衆人見僕從都這般有心,也是感慨萬千,師孃更是許了男僕們明日再歇一日,讓他們帶孫向景去城裡玩耍。

一時其樂融融。

第二十六章 驚聞不詳訊第三十六章 又見奇詭行第五章 百家竟偷閒第三十章 殿中論如來第一十七章 寶刀伴才俊第三十五章 窺破天道意第六章 柳巷鶯聲起第二十四章 尋常百姓家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四章 妝成秋娘妒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三十四章 屋中少年急第九章 青鸞送報書信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二十四章 尋常百姓家第七章 朝中心機重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一十六章 兄弟豪情長第三十三章 佳人念故舊第二十七章 二心終歸一第三十七章 退而求其次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三十一章 座下神武者第五十六章 一門宴席中第一十二章 水寒傷馬骨第一十一章 兩家父母會第一十四章 老者露愁容第三章 神山金剛來第五章 百家竟偷閒第一十六章 兄弟豪情長第三十六章 好漢惜英雄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一十四章 化爲繞指柔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三十六章 難解自身情第四十七章 高僧涅槃處第五章 冷看禽獸變第二十四章 昔日舊恩情第五十四章 反掌滅外敵第五十六章 神刀顯真意第一十三章 妖人闖喜宴第五章 江湖路雖遠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四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二十章 山下人間態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三十八章 笑迎刀斧來第五十章 難敵血修羅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二十章 寺中品香茗第四十四章 事了卻無言第二十四章 紅顏夢魘中第一十九章 忽聞羣雄會第二十二章 南行探太玄第三十六章 又見奇詭行第四十三章 父母愛子義第二十六章 祖師號道陵第三十三章 佳人念故舊第三十二章 折戟落凡塵第五章 江湖路雖遠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三十五章 窺破天道意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一十章 天有飛來禍第四十二章 重返清平日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第二章 那人下山來第四十一章 倉皇逃竄時第四十三章 無間是此間第二十八章 身外皆不存第一十一章 郎妾暫相別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六十四章 大難起或過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第二十六章 惡客入莊來第四十一章 倉皇逃竄時第三十章 殿中論如來第三十九章 蠶叢及魚鳧第二十七章 神威破陣勢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二十三章 相會待明年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六章 柳巷鶯聲起第三十四章 屋中少年急第一十五章 師門情深重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二十五章 青城山下客第四章 妝成秋娘妒第二十三章 英雄末路時第三十八章 重回夢中閣
第二十六章 驚聞不詳訊第三十六章 又見奇詭行第五章 百家竟偷閒第三十章 殿中論如來第一十七章 寶刀伴才俊第三十五章 窺破天道意第六章 柳巷鶯聲起第二十四章 尋常百姓家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四章 妝成秋娘妒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三十四章 屋中少年急第九章 青鸞送報書信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二十四章 尋常百姓家第七章 朝中心機重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三十七章 揚手分針去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一十六章 兄弟豪情長第三十三章 佳人念故舊第二十七章 二心終歸一第三十七章 退而求其次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三十一章 座下神武者第五十六章 一門宴席中第一十二章 水寒傷馬骨第一十一章 兩家父母會第一十四章 老者露愁容第三章 神山金剛來第五章 百家竟偷閒第一十六章 兄弟豪情長第三十六章 好漢惜英雄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一十四章 化爲繞指柔第三十七章 綠葉白蓮藕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三十六章 難解自身情第四十七章 高僧涅槃處第五章 冷看禽獸變第二十四章 昔日舊恩情第五十四章 反掌滅外敵第五十六章 神刀顯真意第一十三章 妖人闖喜宴第五章 江湖路雖遠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四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二十章 山下人間態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三十八章 笑迎刀斧來第五十章 難敵血修羅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二十章 寺中品香茗第四十四章 事了卻無言第二十四章 紅顏夢魘中第一十九章 忽聞羣雄會第二十二章 南行探太玄第三十六章 又見奇詭行第四十三章 父母愛子義第二十六章 祖師號道陵第三十三章 佳人念故舊第三十二章 折戟落凡塵第五章 江湖路雖遠第五十二章 古剎起營火第三十五章 窺破天道意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一十章 天有飛來禍第四十二章 重返清平日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第二章 那人下山來第四十一章 倉皇逃竄時第四十三章 無間是此間第二十八章 身外皆不存第一十一章 郎妾暫相別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六十四章 大難起或過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第二十六章 惡客入莊來第四十一章 倉皇逃竄時第三十章 殿中論如來第三十九章 蠶叢及魚鳧第二十七章 神威破陣勢第二章 長者顯神威第二十三章 相會待明年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六章 柳巷鶯聲起第三十四章 屋中少年急第一十五章 師門情深重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二十五章 青城山下客第四章 妝成秋娘妒第二十三章 英雄末路時第三十八章 重回夢中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