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又訴山中聞

孫向景這下得到了長生老人一生的內功,肉身充盈,神思迅疾,比之尋常人思維速度要快上不少,加上他本身就極爲聰慧,條理也較爲分明,思維方式本身就是優越,一下子仔細回憶整理,梳理一切種種之後,將那日少室山之上發生的一切都仔細講出,自己還邊講邊有了許多當時不曾有的感悟,分辨情況之後,有的一併說出,有的則是留着一會兒再向長生老人討教。

衆人聽着孫向景仔仔細細將事情原原本本說了一遍,越聽越覺得心驚,一時神色都是有些詭異。聽到後面,陳風崇和清平夫人直接滿臉震驚,不知說什麼好,一時陷入沉思;長生老人則是和師孃對視一眼,兩人眼中也都是有着凝重神色。

孫向景知道這件事情乃是牽動中原武林氣數命脈的大事,任是誰聽了也不能輕易就將它接受消化了,一時說完之後,也就好生坐臥在牀上,看着幾人思考,自己腦中也是飛速運轉,靠着莫名其妙清醒飽滿起來的神思,將整件事情再思考一邊,順便融入自己的一應考慮。

好半天之後,長生老人才長出了一口氣,緩緩說道:“原來如此。看樣子,那大宋的朝廷卻是要與中原武林開戰了麼。如今天下局勢,朝中應該也很清楚,加上如今證道受創,彌勒教卻是撿了便宜,難道朝中也無人能夠看清箇中厲害關係麼……國之將亡啊……”

衆人聞言,悚然一驚,陳風崇更是幾乎跳了起來,一個仰頭動作太大,差點將坐下的椅子都掀翻。清平夫人連忙拉了陳風崇一把,也是看向長生老人,卻是因爲師父之前那句話實在太過大逆不道,要是被外人聽見,那可是要抄家滅族的罪過。長生老人不是那等憤世嫉俗之人,尋常時候心態也是十分平穩和順,對朝廷的一應決策只是關心,絕不會妄加評論,平時更是時刻告誡衆人,言語小心。今日不知爲何,竟是這般反常,連“國之將亡”這等話語都說出口來。

要是大宋江山已然動盪,長生老人說這話倒也不算什麼,衆人都是練武的江湖人,也不會對一句大實話有這麼大的反應。只是大宋開國數十年來,國家安泰,內政穩固,出了對外戰爭不甚順利之外,國內一切種種卻都是十分不錯的。加上當今的皇帝趙禎,更是少有的仁治之君,懷柔天下,使萬民修養生息之處,比之前朝貞觀也是不差。這等天平盛世,長生老人卻爲何會說出這等話語出來?

看一衆弟子都是一副嚇傻了的模樣,長生老人也就笑笑,正要開口,就聽見一旁坐着的師孃搶先說道:“也不必驚訝,這原本就是不可改變的事實。許多事情,我之前只知道結果,不知道原因,一直疑惑。直到今日聽了向景所說之事,我才知道箇中一切因果,原來如此。”

衆人不解,看向師孃,卻也是第一次聽她主動承認自己知曉因果之事,一時都是有些發愣,只覺得腦子轉不過彎來,卻是這幾日之間的事情,比之先前幾年還多,箇中厲害之處,實在不是衆人所能理解接受的。

師孃的話才說完,長生老人也是轉頭看向了她,倒不曾帶着太多驚訝,只是稍稍有些擔心神色。

兩人一起生活數十年,師孃自然是知道長生老人心中所想,只是輕輕握住他的手,一時也是百感交集,隨即說道:“這些年來,我也知道你們多少有些疑惑。我今日便將一切都與你們說個清楚。不過,在這之前,我們還是先吃飯吧……”

說着話,師孃也不看衆人反應,自顧起身,朝着廚房走去。看樣子,她卻是要給一衆弟子再展現一次手藝,很可能也是最後一次了。

陳風崇、孫向景和清平夫人面面相覷,一時不知道師孃心裡到底在想什麼。孫向景剛剛甦醒過來,饒是神思敏捷,也想不到長生老人和師孃就要離開,一時也不覺得什麼,只是慶幸終於要解開一個縈繞心頭多年的謎題,隱約還覺得有些高興。

陳風崇和清平夫人則是多少有些難過,卻是看着師孃這般樣子,離開的心意已然決絕,又是十分迫切,似乎是這一兩日就要離開一般。長生老人看着衆人這般樣子,心中也是百感交集,對自己妻子的決定並無什麼疑惑不解之處,只是稍稍驚訝她願意將這個秘密說出來,而不是永遠保留。

一時屋中沉默片刻,清平夫人稍稍感覺有些尷尬,又是覺得讓師孃一個人去忙活不太妥當,輕輕笑了一聲道:“師孃親自下廚,我還是去給她打打下手的好……”

眼看長生老人點了點頭,清平夫人便自顧起身,朝着孫向景說道:“師弟,你且安心休養。待得身子好了,我們再做打算。”

孫向景只覺得自己身子從來沒有像今天這般好過,思維異常清晰,身子也十分輕盈,不似之前一般總是覺得不妥,一時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聽着清平夫人要去廚房給師孃幫忙,孫向景一時也是想起自己與師孃也好久不曾親暱過,心中想着要跟去。心念一動,還不等話語出口,孫向景只覺得自己身子一輕,卻是已經站在了清平夫人面前。

之前長生老人給他傳功之時,曾除去了他的上衣,後來真元入體,氣勁流轉,又是將他身上原本就不多的一些衣物盡數撕作了布條。因着內功真元入體,改造經絡骨骼,肉身定要大肆運轉一番,發熱出汗也是尋常意料之中,故而長生老人和清平夫人都不曾給他換了衣服,只由着他一條白肉地躺在被窩之中。

得到了長生老人畢生苦修的內力,孫向景的身子已經與之前不太一樣,雖然境界還不到師父那般,肉身卻是已經朝着地仙的方向發展,多少有了些神異特徵。原本他就是自幼練武之人,要不是因爲多年來病氣纏身,身子也是應該十分強橫纔是。這一下病氣祛除,內力大增,卻是叫孫向景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一個動念就是有了舉動,正是所謂“心至神行”的神通,卻是將自己乾乾淨淨地展現在了衆人面前。

在座衆人都是眼睜睜看着孫向景長大的,看他白白一條站在那邊倒也沒有什麼多餘的想法。只是尷尬這種東西,原就是從人的內心之中衍生出來的。孫向景心念一動,便覺得渾身清涼,似有微風拂過,一時也是驚詫,低頭一看便是瞬間紅了臉,又是一晃身子鑽回了被窩之中,拉着被子蓋住臉,只覺得臉面手足都是熾熱,無盡羞恥。

清平夫人也是被嚇了一跳,旋即反應過來,也不多說,只是含笑點了點頭,神情十分滿意地朝着屋外走去。長生老人則是修爲高深,又是看自家孩子,也不覺得什麼,坐在一旁微笑。陳風崇則是看着孫向景這般害羞樣子,有心捉弄於他,故意大聲說道:“嘖嘖嘖嘖……小師弟這把身子,真是……羨煞旁人啊……”

孫向景更是尷尬,整個人躲在被窩裡面,只覺得臉紅得要燒起來一般,又是無從反駁,只得自己一轉身子,假裝聽不見陳風崇的污言穢語。

長生老人也是笑笑,說道:“向景,你如今身子與之前大有不同,自己還要好生適應些許。爲師畢生功力,已然盡數傳授給你,你的修爲卻是與先前不同了。”

孫向景聞言一震,一下子冒出腦袋來,裹着被子,滿臉震驚地看向長生老人,好半天才說道:“師父,你剛纔說……”

陳風崇一旁接嘴,將長生老人給他傳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聽得孫向景直直愣在一旁,卻是臉上神情變化,也不知道是高興還是難過,激動還是悲傷,又是感動,又是擔心,一時什麼也說不出來,眼淚卻是不住流下。

看他這般樣子,長生老人也是心中一嘆,知道這弟子要強得緊,斷斷不會願意爲着自己,損傷了身邊之人分毫。也正是因着這般,長生老人才趁着他昏迷之際傳功,事先不曾告知,事後也是輕描淡寫地提起,就是怕他想的太多。不過看着孫向景的反應,老人還是欣慰,知道這孩子始終還是堅守了本心,又是知道感恩,也不枉自己這些年好生栽培照顧。一想起天命所在,衆人即將分別,加上長生老人證道之後,隱約感應到的一些模糊未來,也是叫他心中有些悲苦,又是百感交集,一時只是伸手去給孫向景擦去眼淚,卻是不曾多說什麼。

陳風崇也是看着此情此景,頗有感觸,又是說道:“師弟也不必這般。所謂‘禍兮福之所倚’,師父這一次傳功給你,卻是又有了進展,窺破了虛妄,得見真實,如今宛若神仙一般,比之前還要厲害許多呢!”

孫向景淚眼婆娑,又是看向長生老人,見他含笑點頭,一時再也無法控制自己,不顧袒露身子,一下子抱住長生老人,口中大喊“師父”,又是哭得一塌糊塗,直叫見者傷心,聞着流淚,頗受感染,也是感人。

原本這傳功之法,最是兇險不過,先聽見師父傳功給自己,孫向景真是嚇得三魂七魄都飛出了滷門,不住擔心師父。再聽三師兄說師父無礙,反而大有精益,饒是孫向景如今這等心性,也是大悲大喜,再難自持,一時萬般情感涌上心頭,不知如何感謝師父對自己的付出纔是。

長生老人也是有感,又是看着這光溜溜的小孩死死抱在自己身上,一時也是哭笑不得,說道:“你這般樣子,卻是成何體統。爲師知道你的心意,只是此情此景,要是被你師孃看見,還不知道她要多想出多少事情來,不妥,不妥……”

說着話,長生老人身子一動,饒是孫向景如今的雄厚修爲,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感覺自己依舊躺回了牀上,原本在對面衣櫃之中的衣褲整齊放在牀頭,長生老人則是坐在原地,似乎完全沒有動過一般。

眼見着這般神通,陳風崇和孫向景都是一時震驚,知道了長生老人如今神通無量,真真打心底裡高興,再不擔心其他。

第三十九章 香火薰菩提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六十二章 此人萬難惹第三十章 英靈盡歸來第二十七章 見說蠶叢路第二十六章 惡客入莊來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六十四章 大難起或過第四章 人情亦艱難第二十三章 盛會召開日第三章 論或心與道第五十三章 性命終得保第二十章 寺中品香茗第五十七章府中無情客第四十五章 又聞秘聞事第四十一章 倉皇逃竄時第二十五章 奇香伴身畔第二十一章 再回久別處第一十八章 美酒敬英豪第二十六章 殉道有情人第一十二章 郎情妾意深第四十一章根骨仙難聚第三十六章 又見奇詭行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三十章 殿中論如來第九章 青鸞送報書信第三十九章 蠶叢及魚鳧第二十五章 青城山下客第四十章 萬毒蠱爲尊第三十五章 忽聞驚天變第四十六章 重開不熄宴第六章 柳巷鶯聲起第四十二章 重返清平日第一十五章 花子遭不測第七章 古人重相見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二十六章 驚聞不詳訊第四十七章 應有故人意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二十七章 文人掌朝綱第三十一章 此間有奸佞第六章 熱心薦故人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三十七章 老驥歸泥淖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五十五章 隕星從天過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四十二章 情人兩相別第五十八章 又聽因果緣第一十一章 父子難相道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三十一章 太師爲官道第二十三章 盛會召開日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五十八章 故交有心人第二十四章 尋常百姓家第三十六章 好漢惜英雄第二十四章 尋常百姓家第八章 老少通啓程第二十八章 彌勒行大事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四十二章 重返清平日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四十章 神劍過胸膛第五十章 難敵血修羅第四章 問詢皆驚然第二章 廟前紅梅開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光第一十七章 寶刀伴才俊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第五十六章 一門宴席中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四十章 菩提見心魔第二十章 再見故人顏第四十七章 高僧涅槃處第二十八章 借刀斬生機第三十九章 元神攝心意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三十九章 香火薰菩提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一十三章 相見不相識第二章 現局說端詳第四十一章 本是同根生第一十七章 詭事一時起第二十五章 虜陣橫北荒第一十一章 郎妾暫相別第四十三章 無間是此間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二十二章 古人自多情第八章 莊中備考忙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
第三十九章 香火薰菩提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六十二章 此人萬難惹第三十章 英靈盡歸來第二十七章 見說蠶叢路第二十六章 惡客入莊來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六十四章 大難起或過第四章 人情亦艱難第二十三章 盛會召開日第三章 論或心與道第五十三章 性命終得保第二十章 寺中品香茗第五十七章府中無情客第四十五章 又聞秘聞事第四十一章 倉皇逃竄時第二十五章 奇香伴身畔第二十一章 再回久別處第一十八章 美酒敬英豪第二十六章 殉道有情人第一十二章 郎情妾意深第四十一章根骨仙難聚第三十六章 又見奇詭行第一章 或有雀鳥來第三十章 殿中論如來第九章 青鸞送報書信第三十九章 蠶叢及魚鳧第二十五章 青城山下客第四十章 萬毒蠱爲尊第三十五章 忽聞驚天變第四十六章 重開不熄宴第六章 柳巷鶯聲起第四十二章 重返清平日第一十五章 花子遭不測第七章 古人重相見第一十一章 舊事重提起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二十六章 驚聞不詳訊第四十七章 應有故人意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二十七章 文人掌朝綱第三十一章 此間有奸佞第六章 熱心薦故人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三十七章 老驥歸泥淖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五十五章 隕星從天過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二十四章 衆人討論時第四十二章 情人兩相別第五十八章 又聽因果緣第一十一章 父子難相道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三十一章 太師爲官道第二十三章 盛會召開日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五十八章 故交有心人第二十四章 尋常百姓家第三十六章 好漢惜英雄第二十四章 尋常百姓家第八章 老少通啓程第二十八章 彌勒行大事第二十三章 佳人一心渡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四十二章 重返清平日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四十章 神劍過胸膛第五十章 難敵血修羅第四章 問詢皆驚然第二章 廟前紅梅開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光第一十七章 寶刀伴才俊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第五十六章 一門宴席中第一十八章 日暮掩柴扉第四十章 菩提見心魔第二十章 再見故人顏第四十七章 高僧涅槃處第二十八章 借刀斬生機第三十九章 元神攝心意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三十九章 香火薰菩提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一十三章 相見不相識第二章 現局說端詳第四十一章 本是同根生第一十七章 詭事一時起第二十五章 虜陣橫北荒第一十一章 郎妾暫相別第四十三章 無間是此間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第三章 晨起修武道第三十九章 百兵皆歸祖第二十二章 古人自多情第八章 莊中備考忙第四十七章 得賜寶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