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莊中備考忙

太平日子總是過得快。時間流逝,轉眼已是慶曆元年七月。

在長生老人的指點之下,孫向景和惠博文一邊學習經史子集,準備考試,一遍刻苦修煉武功,兩者都是進展神速。

孫向景的學問倒是沒什麼可說的,他向來聰慧過人,幾乎過目不忘,只是自己性子懶散,之前許久都無心努力用功學習,耽誤了自身。這下突然要準備考試,倒也着實努力了些日子,將之前許多含混模糊之處,一一明辨分析,自無遺漏之處。

長生老人一門,從小都是要學許多東西,着實刻苦讀書的。一門之中,一衆道家典籍和先賢之書,都是下過苦功夫的。只是因爲之前孫向景身子一直不是太好,師孃又護着他,雖然長生老人和徐方旭也教他讀書明理,卻始終不如惠博文那般被逼着苦讀出來的仔細,許多東西很是含糊,自己也弄不清楚具體意思。有了這些日子的努力,孫向景的學問倒是好了不少。

最令衆人驚訝的,卻還是惠博文的武功。原本他年紀太大,又是童身已失,照理來說修煉起來要比尋常幼年入門之人慢上不少。可他卻是一路突飛猛進,緊緊一個多月就完成了百日築基的功課,真正邁入了武學的大門。

要只是此,倒也只能說他天賦不錯,赤子之心,一應單純,自然快速。可是自從惠博文入門,開始修行一部真武蕩魔劍法以來,卻是叫包括長生老人在內的一應衆人都是驚掉了下巴,直覺得他的天賦心性俱是絕佳,一時又是難以置信,卻是因着他不過兩個月時間,就將尋常人需要一年半載才能入門的劍法瞭解了一個大概,招式之間也是有模有樣,也是不差。

要是他如那南少林叛徒玄法和尚一般,本身有個十幾年時間的基礎跟腳,加上祖師佩劍引導,修煉這麼快倒也正常。可是惠博文卻是讀了十幾年的書,莫說拳腳根基,完全就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樣子,絲毫不曾瞭解過武道。這樣一來,他的進步卻是實在有些誇張,近乎於叫人不可思議的地步。

長生老人對此也是十分關心好奇。畢竟武道修煉十分嚴謹,容不得絲毫投機取巧。要是一個人練武太慢,很可能是招式或者心法上有些偏差而不自知;而要使練武過快,也很可能是走了自己都沒發現的捷徑,雖然表面上叫人歡喜,實則埋下了各種隱憂,日後的麻煩卻是更多。

可是長生老人召來惠博文一問,卻是發現他的武道一途走得十分穩當,絲毫沒有投機取巧的地方,卻真真是靠着之前太和真人所傳授的一應道經典故來輔助武道進展,用自己學問上的長處來幫助武道快速進展,卻是叫長生老人好一番感嘆,直說別人都是“以武入道”,惠博文卻是“以道衍武”,這等修行方式,卻是要比別人省力不少,正是不虛的事半功倍。

而孫向景的武功,這段時間也是有了長足的進展。自從封神結加身,他的身子也是好轉了許多,近半年來再不曾有舊疾發作的情況,心境也是時刻保持澄明,一時也是進步不小。

所謂“天之道,損有餘而不不足”,正是衆生芻狗,天道公平的一個表現。孫向景自幼患有奇疾,這等疾病遭遇一方面限制了他的活動,另一方面卻也保持了他的赤子之心,叫他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思考自身,更少地沾染了俗世繁華。這樣他身子一旦好轉,進步卻是要比別人快上許多,不似陳風崇等人爲俗世種種所牽連困擾,自身進步自然也是很快。

而徐方旭則是一心跟着長生老人學習醫術,而且因着他此番前往南少林頗有收穫,一時也是境界有了一個明顯的提升,長生老人在看他劍術內功都有進步的同時,也是發現心性似乎比之之前圓融,愈發的堅韌成熟,也是叫長生老人欣喜。

一衆弟子之中,其實也就徐方旭的性子最像長生老人。兩人都是一般的慈悲,也是一般的包容,內心又是有着不違背世俗道理的堅持,爲着堅持時刻可以做出大犧牲大舍棄。衆人之中,徐方旭地天賦不算最好,武功不算最高,甚至都叫人覺得有些平庸。可就是隱藏在這份平庸之下的堅持和努力,叫長生老人對他十分看好,有意無意間引導他接觸醫術武功之外的東西,又似是有心傾囊相授,將其作爲自己的真正傳人。

長生老人一生所學駁雜,可謂天文地理,醫卜星象無一不知,無一不曉,而且俱是精通,遠超尋常衆人。門下諸多弟子,不過只是能繼承老人學識只萬一,學通學精尚且不敢妄言,更罔論全盤接受,消化吸收了。

對於長生老人而言,他的這些知識本事一方面是來自於種種奇遇所得,另一方面也是他沉穩堅持的性格所致。老話說“人到七十古來稀”,長生老人這等耄耋老人還能日日讀書不輟,修行不息,堅持己身,不墮青雲的人物卻是極少。衆人之中,似乎也只有徐方旭能做到這一步,真正的誠於武,誠於心,誠於己,誠於道。

“心誠則靈”卻不是一句假話,中間各種道理要比字面上的意思深刻上不少。老人衣鉢傳承,也是早已屬意於徐方旭。只是他早年一直糾結於孫向景的病情,心念不甚通達,故而一直難以對“道”有上更深刻的理解。直到這兩年一來,徐方旭先後得到了長生老人、仁欽桑布上師、太和真人和杏妹的幾番開解,這才放下心結,一時頗有些一飛沖天之勢。

天下的事情,從來都是時勢造就英雄。長生老人他們那一代,正好就是趕上了大宋開國之初,天下動盪的時候,這纔有一輩高人,應劫而生,也是備受逼迫,不得不成就自身,從而來對抗禍亂天地的一干邪魔外道。

如今天下,老輩垂垂,已然開始紛紛離世,卻正又是一波內憂外患到來,國外西有吐蕃西夏,北有遼國,南有大理,國內又有彌勒教大興,一時局勢頗爲不順。也是大宋國運在此,哪朝哪代開國之後都是這般,“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國恆亡”,必須要經過這一番洗禮,使無論廟堂還是江湖,都有新一輩頂樑之人成長起來,天下才能再得數十年的安定祥和。

長生老人早年受困於誓言,一直在蘇州不曾離開,也甚少出手,其實早已有了徹底歸隱的心思。只是如今天下大局未定,一衆弟子又是有着諸多困難,他作爲師父,自然不能袖手旁觀,只求儘快將事情一一安排妥當,才能安心享受自己的人生。

故而這段時間以來,長生老人一方面是爲孫向景鋪平今後的道路,一方面爲徐方旭繼承他的衣鉢打下基礎,同時還在爲陳風崇和清平夫人仔細考慮着想,卻是爲一衆弟子都準備了後路,以防不測。

徐方旭心性擺着這裡,又有名師指點,自然不會覺得辛苦,只是一應地按照師父要求,苦讀苦學,又是從其中獲得莫大快樂以及安慰,平復了自從西寧回來之後一直不安的心神,只覺得日日都有精益,時時都有收穫,看着孫向景和惠博文讀書練武,又感受着師父師孃的倍至關懷,一時只覺得責任重大,立誓要守護眼前所擁有的一切。

大宋自開國以來,也是一直重視文人,科考不斷。知道趙禎掌朝的時候,朝廷還是經常舉行科考,選拔人才,將一切可用之人選作“天子門生”,使其爲朝廷所用,爲百姓做事。

大宋的科考沿襲了李唐的路數,分作“鄉試”、“殿試”和“會試”三考。其中鄉試是爲最基礎的一門考覈,參考人員除了學識之外,還需要有一應的情況考覈以及賢人推舉,一經考中,便是秀才及第,有了功名在身,日後行事卻是要方便上許多。

孫向景和惠博文都是年齡足夠,知識也是達標的,自然可以參加鄉試。至於推舉一塊,長生老人作爲太祖年間的進士,自然是有權推舉,而惠博文在蘇州城中的俗家師兄師姐,也是頗有名望,自也有功名在身,只是沒有致仕,故而還能保留一個俗家弟子的身份。

長生老人的身份,自然不會出來推舉兩個小孩兒。否則他一出面,只怕兩個小孩兒無論考成什麼樣子,都是能夠順利被取中,卻是因爲他在蘇杭一帶名望實在太盛。此事大宋科舉,還未出現“彌錄滕封”的操作手法,閱卷考官拿到卷子的同時,就知道了考生的性命以及許多信息,自然會有所偏頗。要是長生老人出面,也就起不到鍛鍊兩人的作用。

當然,孫向景要是實在不爭氣,考之不中的話,長生老人背後還是會稍微用上一點點力量,也是在掂量他的分量之後,也要將這個方便給他,好爲他日後發展做打算。

七月已是金秋,朝廷這一年也恰好舉辦了一次鄉試。就這樣,孫向景和惠博文雙雙在杭州參加了這次鄉試,以期獲取功名。

第六章 兒郎舞劍忙第二十七章 見說蠶叢路第一章 風雪夜來客第四章 人情亦艱難第一十章 天有飛來禍第二十八章 身外皆不存第一十六章 枯榮自有時第四十七章 噩耗連番至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一十一章 郎妾暫相別第一十三章 夜有不速客第四十五章 又聞秘聞事第二十章 得信隨青鸞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一十八章 彌勒求神藥第二十八章 借刀斬生機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四章 生死神宮處第一十三章 夜有不速客第二十三章 王謝前堂燕第六章 柳巷鶯聲起第三十八章 小馬亦識途第二十二章 古人自多情第二十三章 王謝前堂燕第四章 太師顯鋒芒第八章 易得無價寶第一十九章 月下述心事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五十一章 功成得圓滿第二十二章 古人自多情第一十四章 路遇刁民難第一十五章蚍蜉撼大樹第三十四章 屋中少年急第六章 熱心薦故人第四十八章 三家鎮彌勒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一章 波瀾隱又起第二十三章 王謝前堂燕第五十八章 又聽因果緣第一十三章 妖人闖喜宴第四十六章 神卦通天玄第二十章 再見故人顏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二十六章 祖師號道陵第九章 先前遺漏事第一章 夜來不速客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一十三章 安定難尋覓第四十章 菩提見心魔第二章 大業有望日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五十三章 性命終得保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二十二章 見面好相認第二十二章 重遇意中人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二十一章 再回久別處第四十四章 兄弟入圍羅第八章 太玄事糾纏第三十一章 此間有奸佞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一十五章 同門鬥神通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四十八章 三家鎮彌勒第二十六章 殉道有情人第四十四章 三人歸門來第四十六章 再別恩施顏第四十五章 又聞秘聞事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一十七章 一曲勾心事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五十章 難敵血修羅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二十四章 熱酒暖人心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第一十一章 飲馬長城窟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五章 江湖路雖遠第八章 太玄事糾纏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三十四章 朱門閉雲羅第一十二章 郎情妾意深第五十四章 反掌滅外敵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一十一章 兩家父母會第一十五章 尋得夢寐寶第一十九章 豺狼遍地走第二十三章 盛會召開日第四十五章 東來一時厄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二十六章 驚聞不詳訊第一十六章 兄弟豪情長第一十四章 路遇刁民難第四十一章 倉皇逃竄時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四十八章 神功待傳承第一十一章 飲馬長城窟
第六章 兒郎舞劍忙第二十七章 見說蠶叢路第一章 風雪夜來客第四章 人情亦艱難第一十章 天有飛來禍第二十八章 身外皆不存第一十六章 枯榮自有時第四十七章 噩耗連番至第一十二章 勾欄少年意第一十一章 郎妾暫相別第一十三章 夜有不速客第四十五章 又聞秘聞事第二十章 得信隨青鸞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一十八章 彌勒求神藥第二十八章 借刀斬生機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四章 生死神宮處第一十三章 夜有不速客第二十三章 王謝前堂燕第六章 柳巷鶯聲起第三十八章 小馬亦識途第二十二章 古人自多情第二十三章 王謝前堂燕第四章 太師顯鋒芒第八章 易得無價寶第一十九章 月下述心事第一十七章 山中相送罷第五十一章 功成得圓滿第二十二章 古人自多情第一十四章 路遇刁民難第一十五章蚍蜉撼大樹第三十四章 屋中少年急第六章 熱心薦故人第四十八章 三家鎮彌勒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一章 波瀾隱又起第二十三章 王謝前堂燕第五十八章 又聽因果緣第一十三章 妖人闖喜宴第四十六章 神卦通天玄第二十章 再見故人顏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二十六章 祖師號道陵第九章 先前遺漏事第一章 夜來不速客第五十章 子夜傳功時第一十三章 安定難尋覓第四十章 菩提見心魔第二章 大業有望日第一十六章 清平爲婆母第五十三章 性命終得保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二十二章 見面好相認第二十二章 重遇意中人第六十章 一去一歸來第二十一章 再回久別處第四十四章 兄弟入圍羅第八章 太玄事糾纏第三十一章 此間有奸佞第四十五章 清貧遇劫數第一十五章 同門鬥神通第六十三章 劫後餘生處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四十八章 三家鎮彌勒第二十六章 殉道有情人第四十四章 三人歸門來第四十六章 再別恩施顏第四十五章 又聞秘聞事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一十七章 一曲勾心事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五十章 難敵血修羅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二十四章 熱酒暖人心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第一十一章 飲馬長城窟第一十五章 往事憶紛繁第五章 江湖路雖遠第八章 太玄事糾纏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三十四章 朱門閉雲羅第一十二章 郎情妾意深第五十四章 反掌滅外敵第二十九章 佛道重相聚第一十一章 兩家父母會第一十五章 尋得夢寐寶第一十九章 豺狼遍地走第二十三章 盛會召開日第四十五章 東來一時厄第二十七章 他人正得意第二十六章 驚聞不詳訊第一十六章 兄弟豪情長第一十四章 路遇刁民難第四十一章 倉皇逃竄時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三十章 羣雄激憤青第四十八章 神功待傳承第一十一章 飲馬長城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