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三)

“嘭!”

“嘭!”

火炮又震天地響了兩下,那兵船再也支撐不住,瞬間四分五裂、支離破碎,幾大塊木板直接炸飛了出去,連帶着好幾個血肉模糊的屍體,沉入海底。而那些有幸活下來的,則紛紛扎進水裡,拼命向岸上游去。

岸上的番兵聽得炮聲,趕忙回頭,睜眼看見滾滾的濃煙下,海水已經爲鮮血染紅了。他們大驚失色,轉而怒火攻心,齊聲吶喊,抄起武器,朝着官兵衝殺而來。

衝突一時演變成了火併,雙方也來不及列陣了,各自攥緊刀槍,逢人就砍,由那長官親自衝鋒在前,于山腳下展開混戰。然而番兵們根本沒想到會在此地發生戰鬥,許多人連甲冑都沒穿上,隨身只帶着一柄匕首,無法抵抗攻勢,只得且戰且退,逐漸退到了海邊,一個個被官兵挑落下去,全軍覆沒。

“老爺們啊!”方纔那個漢人從樹叢裡鑽了出來,踉蹌幾步,倒在地上大哭道,“你們這是造什麼孽呀!爲何連一句都不詢問,擅自開炮,毀了兩國的大事!”

軍官自然明白其中緣故,深恐他察覺出來,嚇得不敢言語。一旁的士兵卻疑惑不解,擦了擦臉頰的血跡,怒喝道:“你這廝在胡說什麼!是一羣海賊佯裝成了使者,要來奪我島嶼,汝身爲天朝子民,竟還幫着他們隱瞞!”

“不信?你們看看,聖、聖旨……”那人旋即從懷中掏出了一封詔書,黃綾子上都沾了一點灰塵,“真是一羣愚夫,蠢材啊!”說罷,依舊嚎啕哭個不止。

軍士們看了聖旨,無不訝然失色,如同木樁似的挺立着,直勾勾地望向長官。

“這真是,真是……”軍官急躁地想要應對他們的眼神,卻不知說什麼好,便一揮手:“算了!事情已經發生了,挽回不得。你等且扶着使者到寨子裡休息,我去向洪大人報一個誤擊兵船,不用擔心。”

“這羣畜生!他們在幹什麼!”宋巡撫眼睜睜地看着面前發生的這一幕,兩隻眼睛裡遍佈着血絲,好似要迸裂出來了。

一旁的洪立慎也呆呆地望着海面,望着那艘兵船的殘骸,還有剩下的兩艘漸漸遠去的船隻,瞬間感到地動天搖,整個身體也飄浮起來,彷彿是在夢境裡一般。

“洪少保!洪少保!”

宋巡撫猛然回頭,看到洪立慎業已昏了,正被兩個士兵攙扶着。他急忙上前大喊。

“沒事,沒事……”洪立慎搖了搖頭,清醒過來,“我的氣將將順了。只不知海上究竟出了什麼變故?你速去島上調查,不然你我有何臉面回稟奉相……”

“是,是!”宋巡撫用袖子擦了一把浸滿雨水和汗水的額頭,轉身回到岸邊,準備乘船前去東山島。

他剛剛踮腳踏上船板,就看見遠處有一條掛着燈籠的小船,由幾個兵丁架着一名軍官,正朝着這裡急促駛來。

宋巡撫這才稍微鬆了一口氣,命人接應着他們上了岸。

“巡撫大人,參政大人!”水兵緊緊扯着軍官的肩膀,稟道,“此人即是挑開戰端之人,請二公處置!”

洪立慎一下子站起來了,他憤恨地看着軍官,牙齒都要咬碎了:“你不聽朝廷調度,故意爲國家生禍,還有什麼言語狡辯!”

軍官仰頭說道:“洪參政,小人是見他們行動詭異,有聖旨也不拿出來,所以才視作賊人。況且我也並沒下令動手,乃是炮臺官兵誤擊之故。當然,這不能怪他們,完全是雙方溝通不暢,導致出現了誤判。”

“你說夠了嗎?”洪立慎的語氣突然平靜了,但從中透露出一股令人不寒而慄的殺氣。

“小人……”軍官掩蓋不住氣息的顫抖,把冰冷的雙手摁在地上,將腦袋抵在溼滑的石板上,“小人所言句句是實,不曾隱瞞……”

“我知道你沒什麼可隱瞞的,”洪立慎的雙腳在他眼前踱來踱去,“但你不會以爲,破壞了奉相的新政,是什麼小事情吧?告訴你,此事不僅關乎南洋,更是干係着鈕相、干係着本官,干係着朝廷的大局!你這樣的小人物,殺了又能怎樣?”

軍官的冷汗都流不下來了,他張着空虛的瞳孔,精神沉浸在了心口乾澀而又強烈的聲響之中。

“鈕相這個人,比起晏溫更加乾脆利索,你的死罪恐怕逃不掉了,”洪立慎一面說道,一面望着天空思索,“但最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你願意把兵丁們的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那麼就算是你對本朝的最後一點貢獻了。”

軍官忍受着雨珠一滴一滴地拍打,緩緩挺直了腰桿,沉重點了點頭:“我反正是死路一條,認了。他們的日子很苦,還請兩位不予追究,再也別去爲難他們了……”

“好。那你到了漳州大牢,一定要供認出來,是你強行命令部隊擅開火炮,擊沉夷船。”

軍官長嘆出一口氣:“小人一切都明白。不過我要這樣子做了,該當以何刑處斬?”他的目光惴惴不安。

洪立慎登時啞然無言,腳步也隨之停頓了一下。他急忙把身子往後一轉,吩咐兵丁道:“你們先把繩子備好,將此人五花大綁,押解回漳州府!至於南洋的事,不需汝等掛懷,這幾日嚴加防備即可!”

待得以此化解了方纔的尷尬之後,他又轉回身,對着軍官輕輕一笑:“無事,論個斬首而已,一刀便下去了,痛快。還有,你家中的妻兒老小,本官會使之保全無罪。”

“謝少保洪恩!”軍官流着感激的淚水,作得一拜,便被兵丁們拖走了。

“他的罪,怎麼判?”宋巡撫見得人都走了,繞到了鈕遠跟前。

“他雖是誤擊兵船,然敗壞朝廷之事,致友爲敵,爲國家招大亂,開天下之戰端,同叛國、謀逆等大罪。用什麼刑,還需我說?”洪立慎拿冰冷的餘光一瞥,“你就向刑部上一本奏疏,請將此人凌遲處死。”

第五章 流亂、再逢(三)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四)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四)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五)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一)第十章 通鹽、焚誣(一)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二)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六)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二)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四)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二)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二)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二)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二)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五)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三)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一)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二)第八章 止險、牽掣(一)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三)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二)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六)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五)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二)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二)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四)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三)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四)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四)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五)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四)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二)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四)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五)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六)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四)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三)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一)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五)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四)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三)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二)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一)序章 葬女、隱世(一)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六)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六)第十二章 語失、諫事(一)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四)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六)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五)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五)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四)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五)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六)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四)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六)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一)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二)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六)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六)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一)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五)第二章 贈賄、謀府(一)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二)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三)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二)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二)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一)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四)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四)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五)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三)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五)第三章 興業、叛主(一)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二)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一)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二)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五)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二)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二)序章 葬女、隱世(一)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二)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二)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六)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二)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五)第六章 名歸、飭法(二)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六)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五)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一)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一)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二)
第五章 流亂、再逢(三)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四)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四)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五)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一)第十章 通鹽、焚誣(一)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二)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六)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二)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四)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二)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二)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二)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二)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五)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三)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一)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二)第八章 止險、牽掣(一)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三)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二)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六)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五)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二)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二)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四)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三)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四)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四)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五)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四)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二)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四)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五)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六)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四)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三)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一)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五)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四)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三)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二)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一)序章 葬女、隱世(一)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六)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六)第十二章 語失、諫事(一)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四)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六)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五)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五)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四)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五)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六)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四)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六)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一)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二)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六)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六)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一)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五)第二章 贈賄、謀府(一)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二)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三)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二)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二)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一)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四)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四)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五)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三)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五)第三章 興業、叛主(一)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二)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一)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二)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五)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二)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二)序章 葬女、隱世(一)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二)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二)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六)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二)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五)第六章 名歸、飭法(二)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六)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五)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一)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一)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