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六)

介文武把奏書小心翼翼地裹在懷裡,當即就在宮門前跪下了。當他聽到史修慎的聲音後,連忙與劉冕對視了一眼,興奮地向城上大喊道:“史司禁!史司禁!望您能放我等進內苑,去寢宮面謁皇上!我等有諫言奏獻!”

史修慎出身軍旅,耳朵自然好使,聽得隱約的叫喊之聲,便連忙接過燈來,望宮門下照。

“您能聽見麼!”二人緊接着又是一句。

“我能聽見。這聲音,是介兵部和劉大人吧?什麼事明天不能說,非要在今日這種鳥天氣裡?”史修慎拽了拽油衣,心底莫名感到一絲不安。

“史司禁,我知道你是個爽利人,在下願和您直截了當地說,就不和大人繞圈子了!”介文武又向前跪了半步,嚎得嗓子幾乎啞了,“新政之情事皆已議畢,形勢均已瞭然,天下之人切盼君父早定大策,而聖斷數日不下,不知爲何?如此拖延日久,邊關軍民不知所爲,虜人難以鉗制,絕非國家之福啊!今願跪在宮門之下,皇上不出詔命,臣等便不回官署!”

身邊的禁軍聽罷,都紛紛望向史修慎,後者卻直直地瞪着一雙眼睛,任憑急驟落下的雨珠打向臉龐,依舊挺立不動。

“史大人,”有個隊官壯着膽子說話了,“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等武人何苦摻和進去。二公皆是國之重臣,最好還是勸他們離開,不要稟告皇上了吧……”

“不。”史修慎伸出左手的手掌,“他們早晚會有這一天的。要是連我們也防着皇上,皇上還有什麼人可以信任?速速派人去通知陛下。”

“司禁言之甚是。不過屬下認爲,還是講得委婉……”

“如實稟奏,不許隱瞞!”史修慎立時轉過臉來,用嚴峻的目光看着他。

“是,是……”隊官被嚇得立即沒了話,忙到一旁叫了個腳力好的來,當面吩咐幾句,給了燈,便令他趕往寢宮。

眼看即將四更,京裡的大雨仍未有停歇的意思,城上城下的人都溼透了。史修慎與衆軍人又拿了一套油衣換上,而介、劉兩人則只能穿着溼漉漉的衣服,倚在牆邊半合着眼睛,犯起迷糊。

“他媽的,這裡沒人有傘?”史修慎雙手擦着臉,仰頭看了一眼天空,大聲抱怨道。

“屬下方纔回大營,老皇叔與存司禁都不在,就在那兒拿了一疊油衣;後來又到內侍省借傘,公公們也不肯給。”那隊官甩下身上的雨水,拱手稟報道。

史修慎無話可說,轉頭朝身後一望,見先前派出的那個軍士打着油紙傘,手裡貌似捧了個東西,正飛奔而來。

他幾個大步走到樓梯口,見那人已丟下雨傘,將手中的一塊黃布掀開,扯出裡面的卷軸,氣喘吁吁地遞上去:“聖……聖旨。”

“快,雨傘擋着,煤燈照着!”他的話音剛落,旁邊的隊官就迅速地拾起了雨傘,並從一旁劈手奪過煤燈,與他照了。

那聖旨被緩緩展開,史修慎的眼睛飛快地轉動起來,臉上的表情越發的複雜,幾道皺紋橫豎堆疊在了一起,十分難看。

“看完了?”隊官看他默默地合上了詔書。

史修慎像是沒有聽見,放下聖旨後,就顧自在城門上走了三五個來回,最終站穩了腳跟,背起手,嘆出一口氣來:“如此,朝局真要風雲突變了……”

“要不要通知介大人?”隊官追上前問。

“當然要。這裡有馬麼?”史修慎摁着牆垛,正嚴肅地看他。

“未經允許,皇宮裡不準騎馬。”

“我問你有馬麼!”

“有……倒是有。”

“這好辦了。”史修慎一拍掌。

礙於雨聲的緣故,介文武並不知道城門上的情況,只能半睡半醒地乾等。須臾,雨勢轉弱了,風聲亦隨之緩了,耳朵自然聽得分明一些。

啪嗒——

這強有力的聲音頓時將介文武驚醒了,他的身子一顫,圓睜大眼,耳朵仔細地聽了。

‘大抵是雨聲?或許聽岔了。’他將信將疑地細想着,又小心地靠了回去。

吐嚕,吐嚕——

這是馬匹的鼻息!介文武發了冷汗,他這次無法再騙自己了,急要去推睡熟的劉冕,卻一個踉蹌,待翻身時,見那兩扇大門已經開了。

從門後隱隱走出一名兵士來,他騎匹馬,手中揮舞着塊黃布,二話不說,即在馬臀上狠狠甩了兩鞭,青石板路上頓時就有了一個策馬奔馳的身影,發出撕破天際的大喊:“皇上有詔!皇上有詔!介文武欲呈己意,逼迫天子,其圖謀結黨之心昭然若揭也!今當使有司酌定其情,論罪處置!皇上有詔……”

他順着這條筆直的長路瘋狂馳騁,馳騁過了中書省,馳騁過了六部,馳騁過了各部各司的大堂,馬蹄踏過了這條路延伸到的每一處地方,根本無人阻攔,無人敢攔,泥水濺得五六尺高,把周遭的房屋都潑了一個遍,那匹馬方纔停下了腳步,在宮牆下定定地站住了。

“剛纔是什麼聲音?”柳鎮年踢開房門,向屋外的人大聲詢問。

“報,報丞相,”李文守慌慌張張地作了揖,“我聽得不真切。但據門口的書辦報告,有人拿着塊黃布,騎馬從門前經過,濺了他一身的污泥……啊,還聽得說,說皇上下了旨意,嚴斥介文武逼迫天子,圖謀結黨……”

“哈哈,好呀!”柳鎮年興奮地一捶胸口,臉上的喜氣四溢,“他們果真是個呆子,惹惱了皇上,我看他們的話還怎麼圓!”

他一面仰天大笑,一面折返回了屋子,看晏溫從裡間走出來了,便握其手道:“晏參政真乃我之智囊也!今日大事一出,風雲突變,該免職的免職,該清洗的清洗,新政就能做下去了!”

晏溫淡淡笑道:“不急。只是介文武這個元兇首惡,如何饒得?先差遣禁軍去拿人,之後再借機殺之,方算了結。一定要趕盡殺絕,方不留後顧之憂!”

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五)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三)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三)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三)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三)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三)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六)第一章 識舊、移基(一)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六)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四)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四)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四)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二)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四)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四)第八章 止險、牽掣(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二)第六章 名歸、飭法(一)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一)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一)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三)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二)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二)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一)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四)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三)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三)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五)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三)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一)第八章 止險、牽掣(三)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一)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一)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五)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二)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六)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四)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三)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五)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三)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二)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三)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五)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五)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一)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一)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二)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四)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一)第五章 流亂、再逢(一)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一)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四)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三)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一)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一)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四)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三)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四)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四)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四)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三)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一)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二)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五)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三)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四)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三)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二)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四)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一)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四)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一)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一)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三)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三)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一)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二)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二)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二)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一)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五)第五章 流亂、再逢(三)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三)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五)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三)
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五)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三)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三)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三)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三)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三)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六)第一章 識舊、移基(一)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六)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四)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四)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四)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二)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四)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四)第八章 止險、牽掣(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二)第六章 名歸、飭法(一)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一)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一)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三)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二)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二)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一)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四)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三)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三)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五)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三)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一)第八章 止險、牽掣(三)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一)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一)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五)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二)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六)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四)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三)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五)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三)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二)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三)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五)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五)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一)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一)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二)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四)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一)第五章 流亂、再逢(一)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一)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四)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三)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一)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一)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四)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三)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四)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四)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四)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三)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一)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二)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五)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三)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四)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三)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二)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四)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一)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四)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一)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一)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三)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三)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一)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二)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二)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二)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一)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五)第五章 流亂、再逢(三)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三)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五)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