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五)

有兩個官兵跳到梯子上,將繩索緊緊捆在面前這棟房屋的木支柱上,然後將匾取下來,那‘參事僚’三個大字緩緩落地。

“準備,”守備在旁舉着手。

“一,二,三,拉!”

那繩子經十數個人狠力一勒,瞬間崩斷,這房子就如土崩瓦解般塌了下來。

衆兵清掃了戰場之後,便有序地押送着院中人士,悉數撤退;隨後,他們關閉了書院的大門,在門板上貼住封條,以示永不得入內。

那些被認定是從犯的直接押進監獄,嚴刑拷打;而像朱澈這些‘主犯’,因在當地頗有德望,着實欺辱不得,便一同移至經歷司,並令宋章居於隔廂,不使相見。

朱澈在司裡冷靜了一日,已從關閉書院的苦悶中解脫出來,但還是難以忘懷,一切發展的太爲迅速,就像夢似的不真實。

他很想一探究竟,尤其是王鎮圭此人到底打着什麼算盤,他始終摸不清楚。於是,他低聲向那守衛請求:“能否……讓王鹽課過來,和我見一面。”

守衛亦不敢怠慢,只一抱拳:“朱先生既覺心裡悶得慌,那小人這就去尋王大人。”

時王鎮圭正與知府談話,見守衛前來,急問何事。守衛這便將事情原委說了,惹得王鎮圭哈哈一笑。

知府卻面容肅穆,勸誡鎮圭:“晉圭啊,書院新亡,恐怕朱澈賊心未死,必有詭計,你萬萬不得前去。”

鎮圭又淡然笑道:“朱澈胸無才幹,今日遭此落魄,焉敢再提書院之事?我單爲他排憂解悶,府臺儘管放心!”

朱澈在屋裡焦慮地踱步,步子越來越快,越來越響——可忽然,迴盪在屋裡面的腳步聲聽不見了。

隔壁的宋章心中一個激靈,連忙趴在窗前,用手指戳開一個紙孔,向外窺探。

“晉……”

朱澈看到王鎮圭後,下意識地閃過驚喜的目光,但轉眼就被記憶沖刷下去,他這纔想起了此人的背叛。

“……晉圭你來啦。”他轉過身,語調半冷。

“參見朱先生。”王鎮圭還是那樣的從容不迫。

朱澈不予回禮,只瞥了眼身旁的座位,示意其坐下。

鎮圭輕輕嘆了口氣,順勢就坐在那張太師椅上。

“你……”朱澈本欲發問,卻咳嗽兩聲,不言語了。

沉默片刻,王鎮圭像是剛反應過來:“您是想說,我爲什麼要背叛書院,對嗎?”

朱澈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我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爲書院做什麼,一直以來都把它當成一個升官發財的墊腳石,”王鎮圭輕鬆地說,“時至今日,朱先生親眼所見、親身所歷,難道尚且不知?”

“你在夏元龍手底下怎就那麼上進呢?我不信你從頭到尾都是演給別人看的。”朱澈終於開了口。

王鎮圭道:“朱先生,你捫心自問,這參政書院的新政能成功嗎?”

這話簡直問到他心坎裡了,只懦懦地回答:“沒……沒有。”

“既然不能成功,我又何必陷在這裡頭呢。都是虛的東西,假的東西,在下舍虛而求前途之真實,又何以擔負背叛二字?”

朱澈搖頭苦笑:“晉圭可真是識時務的人呀……”

“與其讓個終究成不了氣候的書院鬧着,折騰百姓,折騰蘇州,還不如大家都圖個安靜。”王鎮圭撣撣衣袖,說道。

“好,好……”朱澈仰天長嘆,“如果我和晉圭看得一般透,也許就不會對此執着了。”

“您是能說轉的,”王鎮圭道,“但夏元龍這廝絕對不會撒手,南京那裡還要來一段沒有意義的抗爭。”

過了數日,知府已將書院凡九十六名惡徒統統定罪,其中流放者三十人(後因病死於路上者十六人)、就地關押者四十四人、僅罰杖者二十人,該誅殺者兩人,乃是朱澈、宋章。然官府念彼等年事已高,且有舊功,故赦其罪行,只罷官職。

那書院最終被一個富戶員外買去,砸了原來的房屋,重新裝潢起來,比原先還氣派了。王鎮圭升調松江通判,又歷五年,入京師拜戶部侍郎,或許一路飛黃騰達了。

蘇州的事情告一段落,可彼時的南京已鬥得將見分曉,黨爭的烏雲貌似已經煙消雲散了。

一個月前。南京,思和書院內。

夏元龍風塵僕僕地趕到,不及收拾,便急匆匆地走進外書房,臉向衛懷,就是一個躬身。

衛懷本就有些羞愧之意,今見他如此相拜,更是無地自容:“夏賢弟,夏賢弟,前前後後都是衛某害了你,怎受得住你這樣……”

夏元龍也知生氣無益,便一把握住衛懷的手,耐心勸道:“形勢發展本就出你我所料,所謂迅雷不及掩耳,誠如斯言也。及民有那股進取之志,亦足壯全院膽氣,何必計較這一成一失呢。”

衛懷這才頗感釋懷,拍着元龍的手道:“人英此言甚是。”

夏元龍方纔定了氣息,擦了擦汗:“書童說的,是有七八分真吧?”

“哦,我剛纔問過他了,”衛懷順手拿過藤拐,“的確與現在的情況無異,就是萬黨讓我參陸放軒一本。胡契還派人屢次勸我,要拿出點誠意,不得敷衍了事。”

“盟裡面諸位先生的看法怎麼樣?”夏元龍並不着急,打算先了解了解情況。

衛懷敲了三下柺杖,眉頭緊鎖:“反響不好,德高望重的幾位都覺得是砸招牌的事兒,僅有少數年輕人支持。”

“不過我又在想……”不待元龍開口,衛懷又接着說,“爲了設立參政,就去討好萬黨,那我們和蘇州的朱院長,又有何不同?”

夏元龍最煩的就是聽到異己的意見,以及看到衛懷的這股猶豫勁兒,便搖頭道:“兩者不可類比,我等與萬黨,僅爲一時合作,日後更爲仇家,豈能與蘇州那些軟骨頭相較?”

“那我還是相信你。話說,盟裡的人怎麼勸?”衛懷心中初發的苗頭迅速截斷了。

夏元龍自信地朝他一笑:“及民只顧安心寫參本,元龍自有妙法。”

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三)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二)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四)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四)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四)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一)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四)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一)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二)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二)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四)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三)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三)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三)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六)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一)第二章 贈賄、謀府(一)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六)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三)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五)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四)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五)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三)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二)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三)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五)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五)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二)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六)第九章 瞞情、謀符(二)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四)第五章 流亂、再逢(二)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三)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二)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六)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五)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一)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五)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四)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一)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二)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五)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六)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六)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一)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五)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二)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二)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二)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二)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五)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一)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四)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三)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一)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一)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六)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四)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四)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五)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六)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五)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二)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三)第三章 興業、叛主(四)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四)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六)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五)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四)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四)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四)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四)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二)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一)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二)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二)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一)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三)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五)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八)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二)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一)
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三)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二)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四)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四)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四)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一)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四)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一)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二)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二)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四)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三)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三)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三)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六)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一)第二章 贈賄、謀府(一)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六)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三)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五)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四)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五)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三)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二)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三)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五)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五)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二)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六)第九章 瞞情、謀符(二)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四)第五章 流亂、再逢(二)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三)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二)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六)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五)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一)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五)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四)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一)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二)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五)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六)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六)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一)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五)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二)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二)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二)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二)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五)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一)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四)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三)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一)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一)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六)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四)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四)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五)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六)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五)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二)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三)第三章 興業、叛主(四)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四)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六)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五)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四)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四)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四)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四)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二)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一)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二)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二)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一)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三)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五)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八)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二)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