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興業、叛主(一)

寇中在茅廁掃地也掃過三五個月了。除了幾個巡查的管事奚落以外,幾乎無人知道這位曾給主子引路的下人。目今春分已至,只聽說朝廷賜假,但與自己倒沒瓜葛;仍然守在院子內,幹自己的髒活,不過閒時站在垣牆裡看看春祭的浩大陣勢。第一眼瞧見成從淵昂首挺胸地先過去,後面敲鑼打鼓的,十來個奴才緊圍着葉永甲,登時一大片雜亂如麻的動靜,熱鬧得很。他心想,待春祭過後,就再不會聽見這樣的嘈雜之音了。倒非府上少了興師動衆之舉,而是茅廁的事終不用他來煩心了。

寇中口舌向來極爲利索,既無安居之心,溜鬚拍馬便不在話下,自然受幾個管事的照顧,派到購置房任了買辦。雖初來乍到,攬不到大的差事,可分派的幾個小差事也十分自足,毫無貪心之意。在此時期,亦和幾個“同僚”混得廝熟,並自他們口中聽說,這春祭不過一天,事成後,成從淵便掇弄起主子去濟南赴宴。寇中對此顯得極爲憤慨,認爲這就是成從淵爲一己私慾找得一番託詞。

但成從淵既然如此蓄謀,是決不會藉此賣弄威勢的。這本就是一個興振家業的時機:濟南知府王處定宴請山東望族,其中更少不了葉家。成從淵接到致柬後簡直歡喜欲狂,這封書意味着,葉家極有可能進而交結官府;一旦得手,任何遠謀大略便無往不利,甚至於勢震山東。想到此,他頓時面容戚然,皺乾的雙手抖顫起來,憶起與葉隆治家時的艱難困苦,感慨萬千。愣了半晌,成從淵方輕微嘆息,扶着躺椅緩緩站起,然後徑奔書房。

“主子,這是濟南知府的致柬……我覺得必須赴。”

葉永甲反而神色猶疑,忖度地直看着柬,半天吐出幾個冷冷的字來:“不赴爲好。”

成從淵撓了撓耳朵,自言自語道:“耳朵怎麼又有毛病了……”

“不赴爲好。”葉永甲一字一頓地重複道。

成從淵這回才驚愕地站起,有些氣憤地笑道:“爺別再這麼不顧大局了。俺就怕沒人給咱撐腰哩!這次要連結了官府,興盛家業就唾手可得咧!”成從淵扳着手指頭勸導着。

葉永甲兀自冷視着柬書,此所謂‘興盛’在殺張平之日就已明瞭,徹底絕滅了他之前的一腔志氣。可推動着他決策的又並非志氣,故一切都水到渠成,有的僅是心底絲忽的阻撓。

“那就去。家業爲重罷。”葉永甲放鬆地說。

齊河與濟南只一水之隔,況且僅二人前去,不多添人從隨,倒是省便。中間也未經途忠靖公祠,沒有擔擱,很快就在知府府前停馬。知府還不曾來迎,他們兩個就拿着柬先造訪了。自正門入後,先見了一段青石板路砌就的空敞庭院,院子極其方正;路兩旁倒有幾窪淺塘,四周都用白石闌檻圍定,將道路擠壓成十字形,但不妨礙那道路筆直地通到廳前的階下。葉永甲也隨之走到廳內,不敢多觀賞景緻,只得坐在廳內靜候知府。

“葉少爺來嘍!”葉永甲一仰頭,看見那位知府穿着便服,眉毛髮須皆作銀白,銀得發亮;但面容光澤,五官極其平整,臉上沒有一絲皺起,與年歲不甚相符。

“王大人休要如此稱呼!叫晚輩名字就罷。”葉永甲連忙站起,恭謙作揖。“唉,總不能這樣。叫葉給事如何?”

“全憑王公。”葉永甲笑着迴應。

“這是……哎呀,成先生!”王處定移步到成從淵面前,像是認識許久一般。

“一介奴才,大人不要折我的命……”成從淵故作惶恐地跪拜,王處定急托住他的臂膊:“咱也不知道見你多少次了,還客套啥哩!”成從淵微微一笑。

“葉御史近況如何?”他向成從淵問道。

“這家書又不是奴才看,我知道個啥咧!爺又不是娃娃,自己能認字兒!”成從淵目光順勢就掃向葉永甲。

倒沒有什麼家書。葉永甲一時想道。可若直截了當地說明白則顯不妥,不假思索,便道:“家父公事繁雜,近來也無書信。除此之外,也無大事,身體料是康健。”說完,他微微乜向成從淵,成先生似乎對他的隨機應變很是滿意。

“哦,如此就罷。”

又攀談一陣,葉永甲倒是應對自如,沒有緊張懼怯的時節,談得都較歡心。王處定隨意地望着日頭,即刻叫出一個下人來,問道:“幾時啦?”

“大人,將交午時。”

王處定聽罷,起身向他們作揖道:“這時日不久,別家恐怕也陸續而來了。兩位可去後廳等待。”

二人進入後廳,繞過屏風,裡面則是宴客之處,兩邊依次橫着桌,都是客席;在衆客席之上的是主位,單獨列出一張檀木桌,正對前方,側視着客人。兩人當然坐在客席,還特意看過方位,在靠主位的席上坐了。並非不知謙遜,畢竟葉家的名望算是此域的冠冕,再兼以便與知府應酬,故擇席至此。

“爺處事是越來越行哩!”成從淵嘆氣道。

葉永甲無動於衷,異常緘默。

“這王知府家裡還有個女兒,爺知道不?”成從淵儘量了壓低聲音。葉永甲沉靜地回答:“我知道成先生想幹什麼。但……不管如何,您不用多講了。”

“年方二八,就差爺四歲……”成從淵閉上眼睛,兀自說着,“待會兒我在知府面前表示表示……要是成了,這葉家在濟南就根深蒂固……”

“成先生!”葉永甲輕輕拍了他的肩,成從淵回過頭:“爺不答應?”

葉永甲定了一下,隨即轉臉笑道:“事情不一定成,步步看吧。”

大宴很快就設畢了,人物也盡齊備,知府便登上主位,覷一眼盞內泛得晶瑩的酒水,捧在手中:“春分皇上賜假,吾亦藉此機遇,與衆位共聚。念公等於山東有德,特請飲一盞!”說完,將酒盞一揮,霎時一飲而盡。

坐在客席的衆人也都喝一聲:“好!”然後將酒灌進肚中。惟見葉永甲起身慢些,猶疑地將酒飲下。王處定隨後離座,一一向衆人敬酒,葉永甲慌忙回敬。一時四下走動開來,幾家顯赫的豪族到處敬酒攀談,葉永甲作爲葉家人物,自然不能閒坐,也拿起酒來四處敬酒。他自是向東面的客席而去,給最近主位的一人先敬了酒。得知其人屬濟陽周家,名叫周移之。

“葉公會養兒子啊!這樣年紀就可處理起事哩!”周移之故作感慨地道。

“沒錯,是父親眼明,爲我擇成從淵做先生,教以仁義德孝,不取外道。不然非今日之地也。”葉永甲一手給他斟酒,他言過謝,似乎在自言自語道:“老夫的兒子不爭氣啊!”葉永甲沒說話。他復擡頭笑問:“葉公子啊,老夫的兒子就沒成進士,很惋惜啊……不知是否別有良法呀?”

葉永甲一愣,回頭看一眼成從淵,成從淵只是直低着頭。他腦子攪成一片,不知周移之到底何意,心中怒火頓時騰起,咬着牙說:“您要另取良法,可以問問禮部的大人們,看他們是何意見;倒是晚輩愚鈍,只知讀書入仕,別無他計。”周移之臉漲得赤紅,葉永甲也不知該如何緩和,一時僵持下來。還是周移之較爲難堪,推脫說給知府敬酒,一徑離開坐席。

葉永甲只得權當無事,再望一眼成從淵,其已仰起頭來,遮不住那蒼白的面色。葉永甲經此一番,神志被疑惑亂得不大明晰,勉強地敬完一桌子酒,已忘了自己是如何應酬的,或許某些地方出了差錯。

知府看到葉永甲終歸還席,儘管面色不大好,可也忍不住問道:“我看葉給事方纔不願飲……還以爲你平日不喝酒;但轉眼就敬酒去了,不知何故?……”說畢,他又緊接着補充:“老夫沒有責問你的意思,單純問一問罷了。”

葉永甲強打理精神,避免引起知府的不悅。他躬身作揖道:“並非敢嫌,只是衆客都年長,自念爲晚輩,凡事都要次一些爲好。”知府貌似投以欽佩的目光,不過葉永甲不曾顧見。

不知不覺中,宴會就那樣畢了。葉永甲連竹箸都未動過幾次,但酒卻灌去不少,使面上若現紅光。他始覺有些暈眩,於是稍加閉眼休息,不斷摩挲着眉骨。此刻,成從淵心中則難以平復,雖在其主子身邊寂靜得很,可腦中並非無事所想,正急劇地思考着將事態聯結起來的方式,必如繫繩結一般恰到好處。

知府起身拉起主位後的簾幕,成從淵慌忙打理好思緒,一路小跑追去。王處定忽聽見身背後的腳步聲,連忙回頭停步,笑道:“成先生有啥事哩?”

“‘先生’二字不敢當,知府大人想要小人的命啊!”成從淵略微苦笑。“我是尋您談談的。您覺得俺家主子咋樣?”成從淵開門見山,眼睛溜過去看着他。王處定反倒不解其意,怔着答道:“挺好……”他定定地瞅着成從淵,未一會兒,就忽然指着那位老奴才笑道:“你這人,是給葉家說親來了!”

成從淵釋然地吐出一口氣,“我是受老爺的命來說親咧!王大人,俺葉家是山東第一望族,跟您聯姻,難道不合適麼?”

“哪裡哪裡……我就如此想的!”王處定聽見‘老爺’二字,臉色才輕鬆許多。也並無疑心,畢竟成從淵隨葉隆多年,對他當然是十足的信任。而成從淵敢如此謊說,亦是源於他的考量:若葉隆回來,也斷不會拒絕這種姻緣的,故到時將話一說,便可天衣無縫。

二人都折返到席位前落座,葉永甲兀自撫着眉骨,雙眼深閉,未察覺到知府已經回座。成從淵在旁只瞥一眼,便輕輕捅他一下。葉永甲始才睜眼,看着正落座的濟南知府,忙下俯行禮。

“不必,不必。我是想問問,不知葉給事還曾娶親?”知府道。

“不曾。”

王處定面添微笑:“老夫有一女兒,年正妙齡。出於官宦之家,自然脾氣順和,詩書亦頗爲精通。若給事許了,等你父親回鄉之日,即刻辦了婚事。不知給事覺得何如?”王處定徐徐說畢,靜靠在椅背上,耳朵等待着應有的聲音。

葉永甲仍俯着身子,不發一語。成從淵見機,連忙提醒,低聲嘟囔了幾句話,葉永甲才直起腰身,以了斷的語氣道:“晚輩答應!”成從淵一時難禁喜悅,說了句“好!”,在旁又拍了拍掌,清脆的掌聲在廳內迴響起來。

知府好似很冷靜,深深點頭,然後微笑道:“葉給事如此爽快,我很高興。你也得跟你父親說我答應了,讓他有些準備。”他低頭弄起鬍鬚。

“晚輩明白。”葉永甲又行了禮。慢慢坐下去,重又閉上眼睛,摸着眉骨。但他的雙手像被別人操縱着,而不聽自己的使喚。他處在政治斡旋的深處,身上哪樣東西都動不了。就算要朝着心頭捅上一刀,都有他們前仆後繼阻攔的身影;任何良知與應追求的,都湮滅在該遵守的角色之中。他們強賦予人的,強賦予自己的,使每個人在這樣的秩序下徒勞奔波。他感到渾身不舒服,更是忍着胃裡的一陣絞疼。

他看見成從淵起身道:“這時日也不晚了,況且宴席已散,家中尚有事忙,就……暫且和大人辭別。”

王處定急離座站起,上前送別道:“商量定了,但走無妨。不知需送一路麼?”

葉永甲連說幾個‘不’字,遂就此作罷。

葉永甲走到府外,忽覺胃內燒得灼熱,登時如一股氣涌上來。他看看周圍尚有人,便將腮一緊,憋下那股氣去,其間還不敢言語。直到走出城外,抹過一段拐角,葉永甲就用手示意成從淵,自己‘嘔’地一聲,緊接着吐起來。成從淵忙用肩搭住他一條胳膊,左手輕微地拍他的後背。一會兒看不吐了,成從淵從腰間抽出一塊帕子來,遞給他:“沒喝過這麼多酒?”

“不知道。就是噁心……”

“吐出來咋樣?”

“吐得乾淨……也不噁心了……終究能習慣的……”

“……”

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六)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四)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一)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四)第四章 僞奏、恩絕(二)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三)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三)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四)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二)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五)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五)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三)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三)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八章 止險、牽掣(三)第十二章 語失、諫事(一)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三)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一)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二)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一)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五)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五)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二)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六)第二章 贈賄、謀府(二)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三)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四)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序章 葬女、隱世(二)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三)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一)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五)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四)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五)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四)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六)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五)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六)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三)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五)第九章 瞞情、謀符(一)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五)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四)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三)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一)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一)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四)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一)第一章 識舊、移基(二)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一)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四)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二)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一)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六)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二)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二)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三)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二)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五)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二)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一)第十章 通鹽、焚誣(一)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四)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一)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二)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五)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一)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五)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五)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二)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六)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二)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一)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四)第八章 止險、牽掣(二)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三)第九章 瞞情、謀符(一)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四)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五)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一)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三)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五)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一)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六)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三)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一)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二)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一)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六)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四)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五)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一)
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六)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四)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一)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四)第四章 僞奏、恩絕(二)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三)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三)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四)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二)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五)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五)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三)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三)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八章 止險、牽掣(三)第十二章 語失、諫事(一)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三)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一)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二)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一)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五)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五)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二)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六)第二章 贈賄、謀府(二)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三)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四)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序章 葬女、隱世(二)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三)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一)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五)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四)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五)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四)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六)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五)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六)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三)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五)第九章 瞞情、謀符(一)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五)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四)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三)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一)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一)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四)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一)第一章 識舊、移基(二)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一)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四)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二)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一)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六)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二)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二)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三)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二)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五)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二)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一)第十章 通鹽、焚誣(一)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四)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一)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二)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五)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一)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五)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五)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二)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六)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二)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一)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四)第八章 止險、牽掣(二)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三)第九章 瞞情、謀符(一)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四)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五)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一)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三)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五)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一)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六)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三)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一)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二)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一)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六)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四)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五)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