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一勞永逸

東總兵官徵夷大將軍蘇翎一聲令下。瀋陽城四周隆隆的炮聲。

位於蘇翎面前的炮臺上的炮手。並非是什麼特意挑選出來的。而僅僅是湯南凱火器營中的一名普通炮手而已。此時這第一炮由自己燃放。倒是定了定心神。最後檢查了一下彈藥。這才點燃放。只聽“轟”的一聲響。一團煙霧騰起。那幾名炮手顧不的煙燻。雙眼緊盯着彈丸的落點。

那枚彈丸似乎在空中飛行的“緩慢”。顫顫悠悠的劃出一道弧線。最終。落在瀋陽城城牆上的一堵垛臺上。頓時將那稍稍突起的部分擊的粉碎。激起一大片碎石十幾名站在牆垛後面張望的八旗士卒。立時大叫着躲了開去。其中幾人被飛濺的石波及。血流滿面。只是顯然沒有性命之憂。這第一炮。準確命中。幾名炮手高興的歡呼起來。

站在一邊觀測的蘇翎微微點頭。道:“好。就這麼打。每一炮都要打準了。”

“是。”幾名炮手應道。隨即忙着再次裝填去了

蘇翎身後的湯南凱道:“大哥。這隻瞄着城牆打?這個距離。直接打到城內去。不是更好?”

蘇翎搖搖頭。笑道:“這是給你機會練炮呢。怎麼?這麼大的靶子。還不好練?”

這瀋陽城外壕溝外側的炮臺上。除了已經湯南凱火器營中的炮手外。都配有幾名後備新手。這次實。算是他們練的最佳時機。

湯南凱笑道:“大哥。我是說這麼打。可有點浪費。”

遼東經略袁應泰袁大人此時也疑的問道:“蘇將軍。這壕溝是困敵所用這炮臺便該是殺敵利器。緣只對着城牆轟擊?我記的將軍說過。並不打算攻城。”

蘇翎點點頭。笑着:“袁大人。這麼用炮。就是震懾而已。”

湯南凱一聽。雖然不是第一次聽了。卻多少有些不太順耳。他的火器營可是憋着勁兒來的。這種攻城。他與屬下們已經琢磨了許久對於如何利用現有的火炮以及那些新運來的火炮破城牆。可是專門練了不少日子。這般只對着諾大的城牆轟擊。多少有些使不上勁兒的感覺。

蘇翎稍停了一下。手指了指瀋陽城。說道:“你們也都聽說了。瀋陽城裡的八旗。已經是甕中之鱉。照消息來看。此時的八旗尚不及往日的一成戰力。我們這回是穩。不過”

蘇翎望着瀋陽城那高高的城牆。着說道:“這牆也夠結實的。若是強攻。八旗定會做困獸死戰。就算轟開了口子。這一戰下來我們傷亡多少將士?”

郝老六有些不以爲然。隨口說道:“大哥。這兩軍對陣。哪兒有不死人的?”

蘇翎回頭望了郝老六一眼。又掃視了一遍在場的全體武官。略略提高聲音。說道:“這大半年來。你們各自所帶的營。都是你們親手訓練出來的。這中間留了多少汗費了多少力氣。你們自心裡最清楚當然。我們這麼做便是要打造出來一能戰之兵。”

說完。蘇翎再次望了望瀋陽城牆。着說道:“我們的兵。每一個人都比敵人要珍貴萬倍像這樣的敵人我們這次。要盡力避免傷亡出現。若是一個陣亡的都沒有。那纔算完勝!”

這要求。可是太高了吧?大明朝這些年也打了不少仗了從未聽說有哪位武官以這樣的標準來衡量勝利。

郝老六想了想搖搖頭。說道:“大哥那城內的八旗兵馬。怎麼說也有三萬多人。這若是突圍而出。一仗下來。我們雖有防禦。但這傷亡怕是難免啊。”

不僅郝老六如此。在場的武官怕是都如此作想。

蘇翎笑道:“所以。這回我們佔着如此優勢。便要做到更高的要求。你們回去將這個都傳達下去。-一名官兵都按着這個要求去準備。不論是此時的炮擊。還是應對八旗突圍。都要做到萬無一失。”

此時。瀋陽城外溝外側的炮臺上。陸續響起了擊聲。按照事先就吩咐的命令。各炮臺並不要求急放。而是緩慢而準確的轟擊沈陽城城牆。

是故那炮聲聽起來倒是稀疏。東一炮西一炮的。不甚齊整。但。這場炮擊。一直持續到事結束。中間從未停止過。

遼東經略袁應泰琢磨着蘇翎的話。若有所悟。問:“將軍。你這炮擊。便是震懾八旗心神的?”

蘇翎笑道:“對。這瀋陽城城牆。我們要將它轟平的

讓八旗看看。到底是他們的骨頭硬。還是那城牆的石”

袁應泰接着問道:“將軍這是逼降?”

蘇翎一聽。卻沒有立刻回答。轉看向一衆武官。說道:“你們說要不要這些降兵?”

這回武官們卻沒有立刻回答。顯然心中猶豫不定。這贊成與反對都有。按說。只要八旗兵降了。這戰事也便結束了。當。蘇翎所說的最小傷亡的目的也就達了。可既然蘇翎這麼問。至少說明蘇翎並不主張招降。

蘇翎看着衆人。緩緩說道:“今日這一戰。與我們以往設想略有出入。不過這一戰打好了。我們便算是定下了遼東今後的局面。你們可都的。當初那努爾哈赤。可是如何做的?”

努爾哈赤最初起兵。便沒少對遼東邊牆一帶襲擾劫掠。不過。除了邊牆一帶的明軍守軍弱之外。努爾哈赤也是一副死皮賴臉的性子。這打一陣子。便請和一陣子。大明朝廷要的是面子。不是實際戰果。所以努爾哈赤儘可不要面子。只撈到實惠。便無所謂與朝廷講和。以至後來。邊牆一帶的守軍乾脆就等着努爾哈赤劫過後。再來賠罪。至少。這讓朝廷知道了。也算是他們立下的功勞。

蘇翎接着說道:“這一仗。我們要打出遼東日後-無人敢於反抗我們的局面。”

蘇翎說着。指了指瀋陽城。說道:“裡面的八旗兵馬。不論是官是兵。一個不留。”

袁應泰驚疑不定。小聲問道:“蘇將軍。那殺降。可是不吉啊。”

蘇翎看着袁應泰。說道:“袁大人。想必那八旗旗主也會如此想。據說那皇太極一向喜讀。這漢人的書可是看了不。這回。若是真要來降。怕還是走的初努爾哈赤的路子。

袁大人。若是這些降兵日後再反。又如何應對?”

袁應泰閉口不言。這他可不敢保。單是一個努爾哈赤。便將遼東險些便翻了天。更別說這些更年輕的八旗旗主。即便沒有努爾哈赤那般“雄才偉略”。可是學“臥薪嚐膽”怕還是可以的。這回幸虧是在瀋陽這平坦之處。方能大軍合圍。若是在山中。只要這些八旗兵馬望山中一散。再要尋機殲。可是難上加難。日後倘若果真反了。不是又要弄個赫圖阿拉城出來?那日後的遼東還有什麼想頭?

蘇翎在零星的炮聲。看到袁應的面色。便接着說道:“袁大人。你們商議的治理遼東的法子。朝廷眼下還未完全知道。如今我們已經捉到了努爾哈赤。就算朝廷饒不了努爾哈赤。可這些八旗旗主都是努爾哈赤的子侄。焉知朝廷上一番朝議。不能弄出個網開一面。以示大明恩典。再賜給那皇太極等人一個指揮職位?”

袁應泰一驚。這一點此時他倒遠未想到。

蘇翎接着說道:“大人。那努爾哈赤原本便是建州衛指揮使的世襲職位。朝廷的策略。在當初建立努爾幹都司時。就定下了。這算是祖制。我們商議的些。可完全沒有先例。眼下們只是在暗的裡做事而已。還遠未報到朝廷上。這人一旦獻俘。一朝廷再依祖制處置。你說我們的那法子。還有什麼用處?”

袁應泰邊聽邊點頭。改不改祖制。在朝廷上本身就是一大爭議焦點。原本袁應泰就擔心蘇翎的許多想都會受到阻礙。是再加上這麼一個機會。豈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蘇翎看了看衆位武官。說道:“努爾哈赤算是百年難遇的一個女真首領。但焉能知道日後沒有另外一個努爾哈赤出現?這一回。我們便要打下一個牢固的遼。讓所有反叛的女真人都清楚的看到。這將會是什麼下場。並且。要讓他們世代相傳。只有跟着我們。纔會有女真人的好日子。而反叛的果。便永無活路。”

一衆武官此時齊聲答道:“是。”

蘇翎一笑。看了眼瀋陽城。說道:“接下來。我們便看看。他們還能熬多久。”

不久。衆武官各回營。將蘇翎的命令傳達給每一個官兵。蘇大將軍欲使己方無一傷亡而全殲瀋陽城內八旗兵馬的命令。令明軍官兵都打起萬分小心。這佔據優勢的那幾分輕敵之心頓時散去。而那隆隆的炮聲。依舊連綿不斷的迴盪在瀋陽城孤零零的陰影裡

網站地圖:

??

第9章 李氏農莊第49章 順勢而爲第22章 登州城下第22章 京韻邊聲第10章 兵鋒初顯第12章 紮營登州第11章 暗磨刀第72章 策反八旗第29章 新學堂第1章 遼事再變第32章 山東水師第19章 安享冬雪第49章 人算天算第37章 酒肆客棧第4章 軍政之分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65章 豪爽胸懷第8章 煙花柳巷第7章 全心備戰第2章 昏官悍勇第23章 商人心思第71章 京城兄弟第26章 商務總辦第59章 將軍賜名第64章 依計漸進第15章 堅城瀋陽第5章 七月流火第4章 東西教派第20章 部族戰爭第91章 瀋陽屯田第75章 躍躍欲試第22章 登州城下第13章 軍心爭功第22章 劫掠軍第17章 工部庫存第9章 李氏農莊第69章 大展宏第78章 利刃穿心第6章 破金大陣第31章 攻守同進第1章 遼事再變第41章 擠壓行動第46章 籌辦喜事第17章 嗜血之兵第37章 酒肆客棧第5章 鎮江參將第4章 雷厲風行第2章 贈書助力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1章 牛錄商人第14章 萬事俱備第6章 三江連號第51章 提督遼東第24章 世家大戶第66章 將軍嫡系第34章 臨時整軍第54章 越來越近第57章 臉面交情第4章 女真人第52章 旁敲側擊第9章 整編軍第14章 將軍視角第67章 長斤斧軍第23章 雪夜除夕第20章 部族戰爭第60章 豪酋頹途第4章 紅色戰旗第17章 鹽參商第39章 兩軍相聚第47章 重振陳家第33章 波光之下第20章 漸變舊俗第26章 遼陽血戰第32章 衆心所向第41章 擠壓行動第43章 七虎獵熊第9章 嬌顏如雪第52章 旁敲側擊第13章 如箭在弦第27章 悍兵來源第63章 黑山之城第13章 如箭在弦第83章 一勞永逸第8章 征服日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34章 遊擊將軍第42章 固定航線第35章 漫天煙雲第23章 思籌謀第31章 信手拈來第87章 一敗塗地第89章 殺光慶功第71章 火炮長槍第7章 保留地第44章 賀禮雲集第14章 千山堡第26章 整軍威第21章 窮途末路第31章 攻守同進第8章 越河演練
第9章 李氏農莊第49章 順勢而爲第22章 登州城下第22章 京韻邊聲第10章 兵鋒初顯第12章 紮營登州第11章 暗磨刀第72章 策反八旗第29章 新學堂第1章 遼事再變第32章 山東水師第19章 安享冬雪第49章 人算天算第37章 酒肆客棧第4章 軍政之分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65章 豪爽胸懷第8章 煙花柳巷第7章 全心備戰第2章 昏官悍勇第23章 商人心思第71章 京城兄弟第26章 商務總辦第59章 將軍賜名第64章 依計漸進第15章 堅城瀋陽第5章 七月流火第4章 東西教派第20章 部族戰爭第91章 瀋陽屯田第75章 躍躍欲試第22章 登州城下第13章 軍心爭功第22章 劫掠軍第17章 工部庫存第9章 李氏農莊第69章 大展宏第78章 利刃穿心第6章 破金大陣第31章 攻守同進第1章 遼事再變第41章 擠壓行動第46章 籌辦喜事第17章 嗜血之兵第37章 酒肆客棧第5章 鎮江參將第4章 雷厲風行第2章 贈書助力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1章 牛錄商人第14章 萬事俱備第6章 三江連號第51章 提督遼東第24章 世家大戶第66章 將軍嫡系第34章 臨時整軍第54章 越來越近第57章 臉面交情第4章 女真人第52章 旁敲側擊第9章 整編軍第14章 將軍視角第67章 長斤斧軍第23章 雪夜除夕第20章 部族戰爭第60章 豪酋頹途第4章 紅色戰旗第17章 鹽參商第39章 兩軍相聚第47章 重振陳家第33章 波光之下第20章 漸變舊俗第26章 遼陽血戰第32章 衆心所向第41章 擠壓行動第43章 七虎獵熊第9章 嬌顏如雪第52章 旁敲側擊第13章 如箭在弦第27章 悍兵來源第63章 黑山之城第13章 如箭在弦第83章 一勞永逸第8章 征服日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34章 遊擊將軍第42章 固定航線第35章 漫天煙雲第23章 思籌謀第31章 信手拈來第87章 一敗塗地第89章 殺光慶功第71章 火炮長槍第7章 保留地第44章 賀禮雲集第14章 千山堡第26章 整軍威第21章 窮途末路第31章 攻守同進第8章 越河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