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虎添翼

千山堡經過數月的不斷修建,已完全變了最初粗燥的模樣。堡牆裡外兩側都用厚重的石塊加固,就算是用火炮轟擊,沒有數十炮根本就別想擊破,牆上垛臺也都仿製邊牆內的模式加固,士兵們可以輕易攻擊任何膽敢靠近的敵人。經工匠們仿製的大型弩牀也有十部安置到位,粗大的弩箭可以輕鬆射出三倍弓箭的射程,此外還有近十部投石器也接近完工,到時千山堡的防禦足以抵抗數千人的進攻,何況此時努爾哈赤的女真騎兵並無火炮,單憑人力,斷然攻不下千山堡寨。唯一可慮的,便是敵人的長期圍困,倘若堡內糧食消耗一空,便不堪設想,但蘇翎從未想過要固守,他早已交代清楚,還老六、胡顯成等人都已明白蘇翎的授意,千山堡只是用來防備敵人突襲,而真正的戰鬥,是要靠騎兵們來解決。這在堡內校場上從未空閒過的隊列可見一斑,郝老六訓練麾下騎兵,胡顯成整訓堡內民衆。千山堡內的人都是在殘酷的山林中磨練過的,可以說任何一個男丁都可以開弓射箭,揮舞大刀,而那些女人們,也沒有任何嬌滴滴的作態,除了氣力上的天生不足,任何活計都不遜於堡內男丁。就連陳家姐妹,也開始學着射箭,爲此胡顯成還專門讓工匠們打製了幾張軟弓,不求射程,只要五十步內可以射中目標便可,畢竟讓這兩姐妹上陣的機會,是微乎其微的。

此外,堡內的建築羣中,最爲精緻的,則是蘇翎所住的屋舍,不僅有那些木匠們的雕花手藝,周青山還專門從鎮江堡購回許多傢俱器皿,倘若不是蘇翎攔着,大門上肯定會高懸“蘇府”二字匾額。蘇府內自然住着陳家姐妹,原來的房子已劃爲蘇府範圍,郝老六、胡顯成等人的住宅也都僅靠在一起,四周多是兵士們的住處,說兵營也可,說是一戶大宅也算說的過去。不過,除了這些,蘇府內還住有七個女子,都是十六七的年齡,可以說算是整個千山堡內最爲美麗的女子,當然,除了陳家姐妹以外。這是個特例,這些女子原也是逃出邊牆的,不過走的是水路,經趙四送來的。蘇翎最初甚是不快,待知道這些女子原是一個戲班的人,被人所迫,一路輾轉逃到鎮江碼頭,正是沒有去處的時候,這才答應留了下來。不過,隨即爲安置這些女子大傷腦筋。在千山堡內可以說沒有一個閒人,就連孩子都被派以瞭望之責,可這些女子除了彈唱,其它的什麼都做不了,只得暫時放在府內住下,交予陳家姐妹安置,總算是能做些縫縫補補的事情,若是讓其與千山堡內其他人一樣自立門戶,怕是就得餓死。這些女子雖說身子還算結實,一路跋涉到遼東也都堅持下來,但卻都是自小便習藝,根本不會稼穡之事,這也算是一種專業人士吧。

蘇翎回到千山堡的當晚,在府內設宴,與胡德昌、郝老六等人共飲,陳家姐妹也都在場。這已成爲千山堡內的一種習慣,所有在邊牆另一邊形成的等級觀念都已消失不見,倒像是一家人的家宴,彼此之間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共處,絲毫沒有扭捏之態,這是蘇翎潛移默化之下形成的一種暫新的關係。無疑,這影響到整個千山堡內的人。沒有奴僕,沒有打罵,也沒有任何強制執行的規定,在那些豐收的後面,是無數只信服的眼睛。對於這些流散在寬甸棄地的人們之中,再沒有比給予足夠的糧食更好的說服力了,這一切,都是蘇翎這般人馬帶來的。不論最初這些人是如何來到千山堡,面對眼前的這一切,所有的人都服從蘇翎所部的任何命令,畢竟迄今爲止,他們得到的,甚至是做夢也未有過的。

酒宴是在悠揚的樂聲中開始的,這是陳芷雲的建議。當然,這並非是蘇翎獨享,不論蘇翎是否留在堡內,在蘇府最高的一處樓上,都會傳出悠揚的樂聲,早晚各一次。既然這些專業女子們拿手的便是這個,不妨讓千山堡內的人都享受一下來自江南的聲音,儘管千山堡內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演奏的是什麼曲目,並不妨礙這悠揚的樂聲所帶來的感覺,而那些漢人們,多半是充軍到遼東的人們,似乎頭一次回到了遙遠而毫無希望返回的家鄉。

蘇翎便在這一陣琴聲中顯得有些恍惚,在座的幾人見此,也都未開口說話,靜靜地聽那琴聲在夜空中嫋嫋飄揚。

“大哥,”陳芷雲很少見蘇翎如此神情,在琴聲略一停頓,轉爲下一曲之時,輕聲叫道,“你也喜歡這曲子?”

蘇翎略微一怔,臉上露出一絲迷茫,而此時那琴聲又再響起。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蘇翎的聲音有些漂浮。

對於這一句,怕是除了周青山與陳家姐妹,餘人皆不知爲何物。那郝老六更是一臉驚詫,問道:“大哥,你這可是在作詩?”

蘇翎微微一笑,說道:“這哪裡是我做的,別讓人笑話。這是唐人的詩句。”

“大哥居然會背詩?怎麼以前未聽你說過?”郝老六依舊不解。這位大哥他們自然是信服的,但這突然冒出來的詩意,卻是難以理解。一旁的陳家姐妹也都看向蘇翎,這無疑對她們來說一直是個疑問,事實上字啊白沙溝時就已有先兆,只是一直不敢問。

“罷了,這些都是與我們無關的。不用再提。”蘇翎大手一揮,說道,“胡德昌,說說你那些東西都是怎麼弄到的?”

胡德昌見問道自己頭上,便說道:“這些都是從金州衛弄來的。這還多虧了上次買船引時巴結上的那個劉大人。”

“來,邊喝便說。”蘇翎給胡德昌面前的酒杯滿上。

“這位劉大人,一直想調回京城,苦於沒有拿得出手的年例,就算是京裡有人,卻也一直不如願。上次的那些人蔘、東珠,可正好隨了願,一個月不到,就有旨意下來,調往兵部任職。”

“走了?”郝老六問道,“那豈不是白給了他東西?”這話有道理,這本身就是爲了在遼東方便,可這人一走,未免就失算了。

“不然。”胡德昌喝了一口酒,說道:“這對我們更加有用。這批鎧甲便是他送的。”

“送的?”郝老六奇怪。這武器鎧甲可不是人蔘,說送人便送人的。

“等於送的。”胡德昌有些得意,這件事看着便是殺頭的罪,他卻輕鬆辦到了。“這位劉大人的表兄,在南京戶部,是個閒職,也想走動走動,也缺銀子。那劉大人走之前,便又找上我,我一咬牙,便將剩下的珠子人蔘都給了他。”

“都給了?”蘇翎顯然也有些吃驚,這麼辦,未免有些欠妥。

“是的,都給了。”胡德昌顯然也有些後怕,這麼做,要麼有更大的回報,要麼,就是肉包子打狗,連本錢都沒了。“那劉大人見了,這心思便動得不是一點半點。我都懷疑是否這些他拿去自個留下了。”

“這與那船東西有什麼關係?”郝老六忍不住了。

“你注意到那艘船裡了麼?”胡德昌卻有意買關子。

郝老六想了想,說道:“好像是艘戰船。你哪裡買的?”

胡德昌說道:“那劉大人見了,便問我,這些東西還有多少?是哪裡來的?”

衆人一驚,這麼問,便是懷疑胡德昌的東西來路不正,這人蔘都知道是來自邊牆之外,莫非要辦個通敵之罪?

胡德昌要的便是這個效果,他得意地說道:“我當時便將蘇老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劉大人,你們猜他怎麼說?”

“你就痛快點吧。”郝老六急道。

“劉大人沉思片刻,說道,難得有這種英雄義士,敢於獨抗建奴。”

這麼說可有些出乎意料了。未必這劉大人還真有憂國憂民之心?顯然不是,否則這胡德昌明顯是賄賂來的,難道收得這般心安理得的人還是個好官不成。

“這把算是賭對了,我見劉大人如此一說,便趁機提了這鎧甲之事,沒想到劉大人這便給送了份大禮。”

“你是說這批東西?”蘇翎問道,顯然胡德昌的傳奇故事也蠻有吸引力的。

“不會吧,就這麼就給了你一船的東西?”郝老六不相信。

“當然不這麼簡單。”胡德昌繼續說道,“劉大人又提出來要一百斤參,然後便讓我去金州衛尋一個人,說是他推薦的,有什麼需要的儘管去說。”

“一百斤參?小事。”蘇翎說道。這可是有本錢說的,單是尼忙古等人一次送回來的人蔘,便有數百斤,簡單之極。

“我去金州衛尋到人,說了來意,那人又要了一百斤參,我便給了他。兩天之後,那人卻只帶話說讓準備人手行船,卻不說如何辦。我帶着趙四幾個人按約好的地點去了,果然有一艘船。”

“難道就是你帶來的那艘?”郝老六問。

“就是。”胡德昌說道,“那人交代幾句,便走了,我便與趙四將船帶回來了。”

“這麼簡單?”蘇翎疑惑。

胡德昌說道:“事後我纔打聽到,說是由山東登州運往旅順的幾船東西全部漂沒。”

衆人面面相覷,這膽子未免太大了吧。

“知道朝廷爲何甚少用海船運送遼東軍需麼?”胡德昌一副神秘的樣子,“這全都在這漂沒之上了。”

“你是說這漂沒的都是這般?”郝老六問道。

“不是全部,但也不少。這船上的人不說,誰知道沉到海里的是什麼?”

蘇翎輕輕嘆了口氣,卻沒說什麼。

“那船上有什麼?”郝老六對戰船有興趣。

“有六門炮,我不曉得是什麼。”胡德昌可認不得火炮。

“你這次運來的有什麼?”

這會可是郝老六回答了,“大哥,一千副鎧甲,均是京裡打造的。還有二十座虎蹲炮,兩門大將軍炮。火yao數千斤。”

這回連蘇翎都有些坐不住了。這麼多,可遠比幾百斤人蔘貴多了。

鎧甲正好裝備千山堡的騎兵,蘇翎一種兄弟身穿的鎧甲,早就被那些後來者羨慕,尤其是尼忙古等人,更是眼饞,雖然在繳獲的鎧甲中選了幾副,但卻都沒有蘇翎他們的好。這一下,這些本就善戰的騎兵們,可就真算的上是如虎添翼了。何況,這虎蹲炮,重不過三十六斤的樣子,騎在馬上很容易帶走,罪適合蘇翎所部使用,這二十門炮集中使用,可遠比弓箭威力強大。

“郝老六,明日你便開始訓練弟兄們,這炮可要專門有人來放。”

“放心,大哥,乾脆我們再編個炮隊,先拿來練練手再說。”郝老六可深知炮的威力,他們這些夜不收,被就屬於多面手,這火炮對他們可不算陌生,雖說放得不多,可畢竟是會的。

“好,都交給你了。”蘇翎說道。

果然,第二日,千山堡附近就響起了隆隆的炮聲,還造成不小的慌亂,當然,慌亂的人見到那些騎兵們若無其事的樣子,很快就不再害怕。郝老六命人將炮加上堡牆,逐一施放,一邊校驗火炮的質量,一邊檢測火炮的射程。雖然這虎蹲跑射程並不遠,一般的弓箭都比虎蹲炮的射程遠上三倍,但其卻剛剛好可以射至護城壕溝的對面十步之處,且虎蹲跑射出的石子、鉛子,幾乎是呈扇面迸射而出的,幾十步之內的人馬無一能逃脫打擊。若是面對密集的敵人進攻,這一輪炮射下來,怕是沒有人能躲過,不死也得轟的血肉模糊。

郝老六興奮之餘卻並沒有忘記謹慎,在親自操炮之後,將大致的火yao用量,都記錄下來,形成定製,然後這才命那些挑選出來的炮隊人手一炮,逐一演練,反覆叮囑細節。而在炮隊熟悉之後,又讓剩下的騎兵前來練習,這次爲節約火yao,倒沒有讓每人都放,而是以十人小隊爲單位,細細教授,以便在炮隊人馬受損之餘,能夠迅速補充人手。

當千山堡內的人們剛剛習慣於火炮的聲音,郝老六的炮隊已然練熟,在不久的將來,這些虎蹲炮在蘇翎所部起到的作用,遠遠大於明軍使用的效果,這恐怕會令那些擁有更好裝備的明軍大吃一驚,不過,他們永遠沒有機會見識了,唯一的機會,留給了努爾哈赤。

第32章 何去何從第2章 兵部題稿第73章 襲擾規模第33章 波光之下第30章 風漸起第51章 異域奇事第24章 世家大戶第32章 何去何從第67章 蘇府新家第44章 鎮江新城第1章 牛錄商人第66章 將軍嫡系第31章 兵臨遼陽第1章 牛錄商人第28章 新生活第2章 兵部題稿第2章 新舊交替第48章 喬裝赴遼第49章 順勢而爲第51章 異域奇事第42章 謀造火器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58章 變通之道第67章 蘇府新家第58章 變通之道第91章 瀋陽屯田第18章 振武染血第5章 鎮江參將第30章 賊酋血脈第70章 去舊迎新第34章 臨時整軍第20章 棄婚約第15章 兵事之初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30章 賊酋血脈第21章 遙相呼應第13章 軍心爭功第20章 棄婚約第5章 白沙溝第2章 兵部題稿第47章 重振陳家第27章 黃雀在後第4章 軍政之分第3章 宿營地第30章 賊酋血脈第49章 順勢而爲第2章 一家人第8章 峰迴路轉第12章 將星隕落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23章 思籌謀第25章 四萬明軍第30章 來去由心第72章 海上船隊第32章 衆心所向第88章 斬草除根第41章 擠壓行動第32章 城下收兵第6章 烈火焚城第13章 鐵壁消融第8章 暗流涌動第14章 萬事俱備第62章 事本尋常第54章 越來越近第6章 海濱遇匪第9章 未來基石第18章 鎮江堡第46章 籌辦喜事第17章 村落糧稅第26章 再選官兵第74章 雙喜臨門第29章 遼東畫卷第53章 將軍幕僚第3章 經略奇功第2章 一家人第22章 京韻邊聲第19章 峽谷藏兵第24章 築江城第40章 虛張聲勢第23章 興京易主第38章 部族分立第2章 百戶屯田第5章 鎮江參將第25章 以商爲引第27章 悍兵來源第20章 漸變舊俗第18章 兌現軍功第59章 亂上加亂第21章 水師一部第13章 定移營第68章 瓜熟蒂落第30章 來去由心第33章 叛將結局第12章 兩岸相連第72章 海上船隊第71章 京城兄弟第72章 策反八旗第8章 峰迴路轉第8章 千山書坊第21章 遙相呼應
第32章 何去何從第2章 兵部題稿第73章 襲擾規模第33章 波光之下第30章 風漸起第51章 異域奇事第24章 世家大戶第32章 何去何從第67章 蘇府新家第44章 鎮江新城第1章 牛錄商人第66章 將軍嫡系第31章 兵臨遼陽第1章 牛錄商人第28章 新生活第2章 兵部題稿第2章 新舊交替第48章 喬裝赴遼第49章 順勢而爲第51章 異域奇事第42章 謀造火器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58章 變通之道第67章 蘇府新家第58章 變通之道第91章 瀋陽屯田第18章 振武染血第5章 鎮江參將第30章 賊酋血脈第70章 去舊迎新第34章 臨時整軍第20章 棄婚約第15章 兵事之初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30章 賊酋血脈第21章 遙相呼應第13章 軍心爭功第20章 棄婚約第5章 白沙溝第2章 兵部題稿第47章 重振陳家第27章 黃雀在後第4章 軍政之分第3章 宿營地第30章 賊酋血脈第49章 順勢而爲第2章 一家人第8章 峰迴路轉第12章 將星隕落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23章 思籌謀第25章 四萬明軍第30章 來去由心第72章 海上船隊第32章 衆心所向第88章 斬草除根第41章 擠壓行動第32章 城下收兵第6章 烈火焚城第13章 鐵壁消融第8章 暗流涌動第14章 萬事俱備第62章 事本尋常第54章 越來越近第6章 海濱遇匪第9章 未來基石第18章 鎮江堡第46章 籌辦喜事第17章 村落糧稅第26章 再選官兵第74章 雙喜臨門第29章 遼東畫卷第53章 將軍幕僚第3章 經略奇功第2章 一家人第22章 京韻邊聲第19章 峽谷藏兵第24章 築江城第40章 虛張聲勢第23章 興京易主第38章 部族分立第2章 百戶屯田第5章 鎮江參將第25章 以商爲引第27章 悍兵來源第20章 漸變舊俗第18章 兌現軍功第59章 亂上加亂第21章 水師一部第13章 定移營第68章 瓜熟蒂落第30章 來去由心第33章 叛將結局第12章 兩岸相連第72章 海上船隊第71章 京城兄弟第72章 策反八旗第8章 峰迴路轉第8章 千山書坊第21章 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