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兄弟和睦

第30章 兄弟和睦

“有地圖嗎?”

朱由檢對於密雲一帶不瞭解,下意識詢問,而王承恩聽到後,連忙叫小太監去取地圖。

很快、小太監把地圖取了過來。

王承恩把地圖鋪開在桌子上,雖然地圖畫的不如後世的衛星地圖和地形圖直觀,但還是能看出不少東西。

朱由檢看了看,便把手指向了密雲東北邊的石匣營一帶丘陵道:

“這裡是百姓在耕種,還是密雲衛所在耕種?”

“密雲衛在耕種,所耕種的糧食直接送至石匣營。”

“石匣營三千人,在此地駐守,若是西北的白馬關、黃崖口、北面的古北口遭受到北虜的襲擊,都可以前往支援。”

“石匣營的戰力怎麼樣?”朱由檢突然來了這麼一句,這讓曹化淳和王承恩兩人面面相覷。

朱由檢瞥了一眼他們,這才反應過來,這兩人是太監,想來是不對這種武事上心的。

“弟弟怎麼有心思來找我了?”朱由校一邊讓人幫忙穿鞋,一邊笑着對朱由檢詢問。

“弟弟來了?”聽到朱由檢來了,剛剛吃完飯,坐在臥榻,倚着案几翻看奏疏的朱由校就合上了奏疏,連忙下地。

“哥哥這說的是什麼話?”朱由檢有些窘迫。

“說來怕哥哥生氣,那御馬監的四衛一營表面上有兩萬五千四百人,實際上都是老弱病殘,只有不到一萬青壯年。”

“萬歲、五殿下來了。”

“練兵的話也不是不可,只是一個月怕是練不出什麼花樣。”

但就地位來說、哪怕缺額眼中,戰力也不會弱到哪裡去,打不了後金,打打蒙古人還是手到擒來的。

“嗯?”聽到朱由檢疑惑的問詢,朱由校這才發現自己沒穿鞋。

他的話,讓王承恩有了表現的機會,他一直有留意浙兵和石柱土司兵的動向,連忙回答道:

“浙兵已經到滄州了,估計再過六日,便能抵達京城。”

朱由檢見狀,則是說道:

“就是我剛纔算了一下,工部的帝陵報價有些不對勁。”

朱由檢只能按照自己前世做大頭兵時看的一些軍事書籍來做分析。

到時候,石匣營那邊的幾十萬畝衛所耕地,完全就能歸御馬監使用。

這車輿不過百來斤重,兩個木輪子分擔了力量,加上朱由檢眼下不過十歲,體重不過六七十斤,拉起來還是很輕便的。

本來就身份來說,這種輿不是朱由檢能坐的,因爲這是皇帝才能坐的。

不得不說、石匣營所駐守的位置十分緊要,一旦古北口和白馬關、黃崖口被攻破,石匣營完全可以在這個三岔口堅守,等待京城的援軍。

不過就三千人的話,只要自己把御馬監裡的勇士營連起來,完全可以取代石匣營的地位。

等朱由檢下車的時候,剛好看到了穿着襪子出宮的朱由校。

想到此處,他只能摸了摸後腦勺,而朱由校也被他窘迫的樣子逗笑了。

所謂車輿,並非是馬車或轎子,而是一種人拉的車。

見朱由校沒有穿鞋,就穿着襪子下地,魏忠賢連忙提拎着鞋子跟在朱由校身後。

“不逗你了,弟弟來幹嘛?”朱由校說着,就牽着朱由檢的手向着殿內走去。

可一旦石匣營被全殲,那麼之後就是一馬平川的河北平原了,北邊蒙古人的騎兵可以長驅直下,直抵京城。

“嗯……”聽到朱由檢的話,朱由校也牽着他坐到了臥榻上。

兩個太監相互換着拉車,並不是很累。

“那奴婢立馬讓昌平的人馬爲殿下搭建休息的地方。”王承恩眼疾手快的回答,不過朱由檢卻搖頭道:

他擡起腳來,魏忠賢連忙跪在地上幫他穿鞋。

不知道是不是魏忠賢叫人通了氣,這次朱由檢一來,根本沒有人敢阻攔,淨軍開門讓車輿進了幹清宮。

這麼一想、朱由檢心裡有了主意,當即道:

“不止這些。”朱由檢在朱由校說完後補充道:

但是國喪的時候,朱由校知道朱由檢每天都是走着去几筵殿後,就讓人給他弄了一輛簡樸的車輿。

因爲不能坐皇帝的規格,所以內官監用普通的木頭刷了幾遍木漆,又搭了一個頂棚,相當於變相的戰車。

“另外、浙兵到哪裡了?”

朱由檢向着門外走去,曹化淳見狀,連忙跑出勖勤宮,叫人準備車輿。

朱由檢算了算時間,距離浙兵進入北直隸已經過去了六七天,想來應該快要抵達京城了纔是。

朱由檢走到勖勤宮殿門的時候,曹化淳已經帶着兩名小太監站在車輿的旁邊了。

隔着老遠,站在幹清宮門口的一個太監就機靈的進殿唱禮道:

“另外我聽說浙兵到滄州了,因此想叫浙兵幫我去訓練四衛一營和羽林三衛。”

他想了想、自己好像還真的是每次有事纔來找自己的便宜哥哥,偏偏對方每次都沒有生自己的氣。

“一個月後等石柱的土司兵到了,弟弟替皇兄作陪,希望皇兄拿二十萬兩銀子給他們發響,然後送他們前往遼東。”

“哥哥怎麼不穿鞋?”

“嗯……”聽到這話,朱由檢便開口道:

“倒是工部的報價有問題,弟弟居然能一天就查出來,確實不易。”

“這一萬青壯年裡,偷奸耍滑之輩不在少數,或許真正能拿來練兵的只有五千人不到。”

“萬歲、萬歲,鞋、鞋還沒穿呢!”

“好了、既然是這樣的話,那我剛好去一趟幹清宮,拜託皇兄一件事。”

“就按照之前說的演武場和軍營來打造,我住在軍營裡也是一樣的。”

或許明末空餉眼中,作爲營哨制的石匣營沒有三千人。

“先不買荒地了,等三日後皇兄即位,我就動身前往昌平。”

他思慮片刻,隨後沉吟道:“若是浙兵與土司兵真的有弟弟所說的戰力,那麼二十萬兩並不是什麼大事。”

不多時、朱由檢就從東宮繞了一個大圈,來到了幹清宮殿門前。

“他們報價一百五十萬兩,實際上一百四十萬兩就能做下來。”

戰車前面是一個類似黃包車的架子,朱由檢在王承恩、曹化淳的攙扶下坐上了這車輿,一個太監連忙將架子擔在了肩膀上,開始勤快的拉起了車。

朱由檢這話一說出來、朱由校眉頭立馬就皺了起來,顯然很是不悅。

但他深受萬曆皇帝的指點,知道皇帝不能喜怒於表面,因此強忍着怒氣道:

“弟弟準備怎麼做?”

朱由校已經從上次的事情知道了自己的好弟弟知兵,但那終究是紙上談兵,因此他想知道自己這弟弟面對御馬監的局面,想要怎麼做。

見狀、朱由檢也緩緩開口道:“臣弟……”

(本章完)

第30章 兄弟和睦第86章 上架感言第416章 驕兵悍將第14章 戚家軍 白杆軍第181章 裁撤遼鎮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505章 解放烏斯藏第165章 強藩反應第395章 銀行試點序幕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136章 出塞第160章 整頓山西第614章 且進且退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242章 攻心爲上第653章 番外篇(一) 彈冠相慶第664章 番外篇(十二) 三王歸齊第535章 欣欣向榮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407章 積讒磨骨朱由檢第547章 商貿繁榮第260章 收復朵甘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36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86章 上架感言第109章 五黨讓利第13章 恐怖的遼響數量第395章 銀行試點序幕第644章 恨弟不成齊第230章 謀求開疆拓土第601章 齊國總旗張煌言第420章 上直與海軍的貓膩第11章 噩夢開局第331章 抄家流放第452章 明金對峙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80章 少年縱馬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159章 穩住遼東第406章 有弟必坑朱由校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68章 海納百川第331章 抄家流放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171章 戰爭泥潭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第188章 齊王掛帥第441章 腳步虛浮人消瘦第49章 傷心總是離別日第184章 遼東設省第136章 出塞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596章 今歲打老虎第217章 遼東大捷第658章 番外篇(六)五大案第127章 沈遼大戰序幕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78章 葉向高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186章 明金佈局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第319章 平安南之役第43章 好皇兄的登基大典第77章 野心第284章 井底之蛙林丹汗第357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第97章 好皇兄要掀桌子第59章 御馬監裁軍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340章 官吏定祿,風雨欲來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505章 解放烏斯藏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648章 新人勝舊人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503章 一路向南第137章 訓喀喇沁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254章 狼山之戰第12章 伸手錦衣衛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336章 仕途誘惑第30章 兄弟和睦第204章 戰前臺風第444章 抓貪官不如殺胥吏第332章 全陝赤如血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
第30章 兄弟和睦第86章 上架感言第416章 驕兵悍將第14章 戚家軍 白杆軍第181章 裁撤遼鎮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505章 解放烏斯藏第165章 強藩反應第395章 銀行試點序幕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136章 出塞第160章 整頓山西第614章 且進且退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242章 攻心爲上第653章 番外篇(一) 彈冠相慶第664章 番外篇(十二) 三王歸齊第535章 欣欣向榮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407章 積讒磨骨朱由檢第547章 商貿繁榮第260章 收復朵甘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36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86章 上架感言第109章 五黨讓利第13章 恐怖的遼響數量第395章 銀行試點序幕第644章 恨弟不成齊第230章 謀求開疆拓土第601章 齊國總旗張煌言第420章 上直與海軍的貓膩第11章 噩夢開局第331章 抄家流放第452章 明金對峙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80章 少年縱馬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159章 穩住遼東第406章 有弟必坑朱由校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68章 海納百川第331章 抄家流放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171章 戰爭泥潭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第188章 齊王掛帥第441章 腳步虛浮人消瘦第49章 傷心總是離別日第184章 遼東設省第136章 出塞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596章 今歲打老虎第217章 遼東大捷第658章 番外篇(六)五大案第127章 沈遼大戰序幕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78章 葉向高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186章 明金佈局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第319章 平安南之役第43章 好皇兄的登基大典第77章 野心第284章 井底之蛙林丹汗第357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第97章 好皇兄要掀桌子第59章 御馬監裁軍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340章 官吏定祿,風雨欲來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505章 解放烏斯藏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648章 新人勝舊人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503章 一路向南第137章 訓喀喇沁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254章 狼山之戰第12章 伸手錦衣衛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336章 仕途誘惑第30章 兄弟和睦第204章 戰前臺風第444章 抓貪官不如殺胥吏第332章 全陝赤如血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