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仕途誘惑

第336章 仕途誘惑

“射咯~”

“中咯!”

當朝局逐漸混亂時,御花園內,五歲的朱慈燃正拿着一個小太監們製作的簡易弓箭,張弓搭箭射中了一個距離他五步開外的草垛。

箭矢命中的時候,四周小太監們紛紛鼓掌,宮女們則是覺得朱慈燃有一些可愛。

他個子不高,但長得很敦實,胳膊和腿像成熟的玉米棒,而白嫩的模樣,似乎讓人覺得還未靠近,便聞到了一股奶香味。

尤其是那圓圓腦袋和嬰兒肥的臉,以及那對烏黑髮亮大眼睛和嘴邊的兩個小酒窩,可以說完美繼承了張嫣的容貌。

四周人都在哄着他,這讓他驕傲的挺起了胸膛,把弓夾在咯吱窩下,驕傲的像一隻公雞。

“你們在幹嘛?!”

忽的、張嫣的聲音傳來,四周的太監宮女立馬老實了起來,而朱慈燃也從戰勝的公雞模樣,變成了鬥敗的公雞。

“呵……”聽到魏忠賢的話,王安不屑的在心底嘲笑。

面對是自己十年俸祿的銀子,金鉉這下算是知道爲什麼會有這麼多師兄沉淪貪腐了。

院門被推開,一直在門口把風的金母被嚇了一跳,直到見到那六名家丁抗走木盒,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別忘了,我們是‘新官’,舊官場的規矩我們可不用遵守。”

話音一落,所有人聞聲看去,隨後便看到了帶着一絲笑意走來的朱由校,以及跟在他身後的王安、魏忠賢、王體乾等人。

“你們先退出去。”

“你我恐怕這輩子都想不通了。”成德搖了搖頭,金鉉也無言以對。

“對了,弟弟何時回京?”

朱由校坐上步輦,隨後返回了養心殿。

“爹,我剛纔用您弄得這把半力弓,射中了那靶子。”

直到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並且鼓樓響起了暮鼓聲,衆人才說說笑笑,向着東城的膳居坊走去。

“雖說有了俸祿,但照元升你這麼花下去,恐怕也禁不住幾個月。”

“好!”朱慈燃聞言,當即挽住了張嫣的手,拉着張嫣就向着射箭的靶子跑去。

“那淮北的故事,還有眼下陝西的故事,娘給你講的時候伱不是都說百姓很可憐嗎?怎麼現在卻偷懶了?”

說什麼有問題,實際上就是不想換人。

可以說、燕山官員們眼下的生活,便是日後大明官吏的生活。

她連忙進院,隨後把門上了門栓後,一路快走進入會廳,看了看沒有落下來的銀子後纔對金鉉道:

“鉉兒,你在朝爲官,得小心謹慎,這些不乾淨的銀子,我們是一兩也不能賺,你得對得起齊王殿下對你的栽培才行。”

“五十餘兩銀子啊……我家在山西霍州,若是按照政治書上的階級劃分,也算得上富農了,可即便如此,家中那五十畝田地一年也不過產出八九十石米麥罷了。”

來澡堂只是一種愛衛生的習慣,而澡堂子的出現也是讓人感覺更加的乾淨,讓生活變得更加的舒適。

這樣的支出並不算很大,到目前爲止,近二十六萬恩科畢業的官吏,每年這方面的支出只有不到五十萬兩銀子。

過了一個時辰,等衆人都梳洗乾淨,享受了搓澡師傅的一頓揉搓後,才舒舒服服的換上了道袍、戴上四方平定巾,走出了這平民澡堂。

“好!”

不過、很快金鉉便知道那羣燕山官員爲什麼會貪腐了……

“在下先恭賀金詹事高升,從此之後便是太子之師了!”

在他注意到的同時,這人也擡手將木盒一一打開。

另外還有煤鹽油茶布等票可以領取,基本上就是生活方面都被包辦了,不用操心一點。

說完,金鉉孃親便匆匆忙忙的走出了小院,便把門給帶上來。

“誒……不能這麼說。”成德撥開紅薯皮開始一邊吃一邊道:

張嫣帶着十餘名宮女走了過來,隨後就看到了正在“舞刀弄棒”的朱慈燃,不免有些生氣道:

“怎麼在這?今日不是要去東宮學習嗎?”

“金鉉……”呢喃一遍,朱由校才笑道:

這木盒之中,每盒都裝着一枚枚小銀元寶,每個重量大概在五兩的模樣,而這樣的小銀元寶,足足有二百餘枚。

金鉉愣了愣,隨後看向會廳,皺眉走進了會廳內,卻不想看到了一身穿道袍的人坐在主位,旁邊還站着六名家丁。

朱由校對王安提出詢問,而王安則是回禮道:

“怎麼了?”

“娘……我累了,今天不想去……”朱慈燃撒着嬌,然而張嫣並不吃這一套,而是走上前蹲下,皺着眉嚴肅看與他對視道:

“你是太子,是儲君,日後要治理天下,要讓百姓們豐衣足食。”

“學些弓馬射箭也好,強身健體才能活得舒服,你看我和弟弟,不就是身強力壯之人嗎?”

成德攔住了一個賣烤番薯的老漢,從他手中買來了許多番薯,並且發給了同窗們。

“燕山教習方法很不錯,至於張訥,便調去吏科擔任給事中吧,補一補金鉉的缺。”

“行了,今日休息一天,明日爹給你換個老師。”

原本鬱悶的心情也隨着“打水仗”的歡快而變得輕鬆了起來。

“今天伯玉在朝堂上怒叱那崔呈秀之舉可謂是傳開了,我等聽聞的時候,無不拍案叫絕。”

“嗯!”

所有人作揖行禮,而朱慈燃見狀則是拿着弓箭跑了過去:“爹!”

“金詹事……”

在明代,澡堂子就是用磚石壘起來的,在池子後面是一個大鍋爐,熱水一開,就從水軲轆上流進了池裡,所以這個池子的溫度也一直都保持是熱的。

因爲朱由檢早就爲他們準備好了一切,各縣都有一處膳居坊,或大或小,其中有皇店一家,坊內更有數量不等的合院。

“萬歲……”

張嫣身爲母親,雖然喜愛兒子,但也清楚朱慈燃日後是儲君,因此總是結合當下的一些事情編成故事,告訴朱慈燃。

入燕山學府的人,大多都是家境貧困,甚至父母雙亡的孤兒。

“錦衣衛那邊說,殿下不太放心當地新上任的官員們,怕他們不能很好的治理,所以準備待到寒露之後,百姓們都拿到了過冬的糧食再返回京城。”

“萬歲……”見朱由校想讓朱慈燃去學習騎馬射箭,張嫣帶着一絲埋怨的眼神看向了他,不過朱由校卻渾不在意道:

不過在他準備研墨的時候,金鉉卻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腕,二人四目相對。

“不止是他們,還有那羣敗壞我們燕山名聲的貪官污吏也是。”

這僅僅是一個商人的投資,若是事情確定下來,那恐怕金鉉自己需要面對十數位商賈,而他們帶來的銀子,是金鉉眼下官職一輩子也賺不到的俸祿。

“一百兩銀子,即便每日大魚大肉,也足夠我家中父母兄妹,姑叔嫂侄等十二人吃上數年了,若是用來置辦田產也能在京城周圍買田八畝。”

這樣的澡堂子被人們叫做“混堂”,也是平民澡堂的一大特色。

“是啊……”金鉉也忍不住感嘆道:

不過相比較宋代只有南方有搓澡師傅,明代的搓澡師傅可以說遍佈大江南北。

翰林院檢討張訥是魏忠賢爲朱慈燃找的老師,自然是閹黨,只要從小開始培養,魏忠賢依舊能在死之前憑藉朱由校,朱慈燃的寵愛,保證自己的滔滔權勢。

明代的澡堂、其實跟現代的差不多,只不過後世的澡堂子有裝修有燈光,所以看起來乾淨整潔。

回到院中,金鉉對着院內喊着,不過奇怪的是,金鉉的家人們都不在家中,而這種時候,金鉉的孃親反而慌慌張張的從主屋走出,拉着金鉉的手便小聲道:

“萬歲、翰林院的檢討張訥教導的好好的,如果直接換了,怕是會讓人覺得張訥有些問題……”

也就在他返回養心殿的時候,百官們也離開了皇宮。

“在下不過是浙江一介商人罷了,此次前來是前來求取金詹事墨寶的,小小見面禮,不成敬意。”

“倒是辛苦弟弟了……”朱由校臉上露出一絲愧疚,隨後纔看向魏忠賢等人道:

“回養心殿吧,把這幾日堆積的奏疏處理處理。”

“別想那麼多了……”聽到金鉉的話,成德嘆了一口氣道:

“我反正是滿足當下了,我原以爲主薄的俸祿也就三十兩銀子,卻不想其他雜七雜八的加在一起,居然能有五十餘兩。”

朱由校笑着打起了哈哈,而張嫣聞言,也不好再說什麼。

“可是當皇帝,我就沒時間去打仗了……”朱慈燃一臉不情願,倒是這時一人聲音響起,打破了平靜:

“誰說皇帝沒時間打仗?成祖文皇帝,宣宗章皇帝,武宗毅皇帝,不都是馬上皇帝嗎?”

正西坊和正東坊算得上南城最繁華的兩個地方,二十餘人走出澡堂後,便可以見到許許多多來往街道的百姓和販夫走卒。

“多謝……”金鉉拿到烤番薯,先是致謝,隨後又提醒道:

眼下看來,金鉉確實堅守住了本心,只可惜,這次只不過是他未來漫長官路上的一次試探罷了,在往後的路上,還有千百次的試探。

燕山官員喜歡澡堂子,也並不是爲了享受,而是因爲澡堂子實際上便是對市井生活的最直接體驗。

燕山官員每月可以領數量不等飯票,根據官員家人數量所定,憑飯票可以在膳居坊的大食堂用飯。

“對對對對……”

“那就多謝伯玉兄了……”

也正是因爲有着這樣顧忌方方面面的福利,金鉉他們才更加不解,那羣貪腐的燕山官員是怎麼想的。

“就算上疆場,也要做馬上皇帝,而不是什麼大將軍。”張嫣知道堵不如疏,因此都是順着來引導朱慈燃,從不打擊他。

“是……”魏忠賢聞言,也作揖回禮,並讓人叫來了步輦。

張嫣本以爲自己帶着他教導了五年,朱慈燃會很懂事,但見到朱慈燃在這裡玩弓箭,還是不免有些生氣。

“誒!”朱由校一把將朱慈燃抱起,而朱慈燃則是舞着手裡的短弓道:

朱慈燃每每聽到,也會心生憐憫,覺得百姓過的很慘。

拉攏不可怕,賄賂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有人一直拉攏,一直賄賂。

“對了,今日彈劾崔呈秀的那個燕山官員叫什麼?”

與金鉉相熟的順天府大興縣主薄成德看出好友的失神,開口詢問之餘,金鉉也迴應了對方。

興致高漲後,還有人買來了幾斤燒酒,衆人推杯換盞,時間也一點點在過去。

“燕山出仕朝廷的前三載師兄中,居然能走出數量如此龐大的貪官污吏。”

不過身爲官員,大部分人依舊選擇在皇城內的澡堂放鬆,這也是常態。

成德說着說着感覺有些燙,呼了呼氣,而金鉉見狀也轉頭對其他同窗道:

“娘你放心,鉉兒不是那樣的人。”見到老母,金鉉也勉強擠出了笑容。

“我官職比你高,又身處六科這樣的地方,僅僅正俸便有四十兩銀子,算上其他的雜項,能有一百兩左右的俸祿。”

“是啊!只可惜我等都在京衙內辦事,而不在六科,無法上殿面聖,不然非要把那羣閹黨官員一一彈劾。”

“你……”見金鉉這麼強硬,這商賈也表情立馬難看起來,隨後在金鉉的注視下,他走出了會廳,而門口一直聽着動靜的幾名家丁也連忙走進屋內,將銀子裝好抗走。

“你是誰?”金鉉皺眉,雖然心中有些驚詫自己什麼時候成爲詹事府的人,太子的老師,但他還是警惕的詢問了起來。

“抱歉,金某的墨寶,尚不值千兩白銀,況且金某字跡醜陋,還請回吧……”

“三代人的努力,不如在燕山就讀五年,你說我又如何不滿足呢?”

“嗯!”聽到可以騎馬,朱慈燃整個人都激動了,連續不斷的點頭,生怕朱由校反悔。

“我回來了……”

他們沒有在皇城內的華貴澡堂放鬆,而是選擇了親近百姓的南城澡堂放鬆……

眼下朱由校提出要換老師,還要換成今日表現“剛正不阿”的燕山官員金鉉,這不等於要了他們倆老命?

因爲這裡很俗,大家都可以來,沒有拒之門外的道理,同樣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平民百姓,這脫了衣服大家都是一樣的。

“若是數年之後,你我也變得如那些貪腐的師兄一樣,是否還能記得今日的自己?”

“萬歲……”魏忠賢和王體幹忍不住開口,隨後迅速將語氣溫和起來,笑着說道:

他們即便第一次回絕,但只需要賄賂之人多說幾句話,那原本就動搖的內心,依舊會垮塌下來。

京城大大小小的澡堂,也迎來了許多官員的光顧。

這商賈面對金鉉的態度倒也並不慌忙離開,而是笑着和金鉉討價還價。

“等你齊王叔回來,我讓你齊王叔教你騎馬射箭,再給你找個不攔你的老師如何?”

“可我不想做皇帝,我想像齊王叔一樣上疆場,爲爹征戰……”朱慈燃說着,雙目裡還閃爍着莫名的渴望。

“金詹事何必這麼激動?朝廷一直沒有廢除潤筆銀,不也是給你們的機會嗎?”

他們從小就知道金銀的重要性,而面對這數百、上千,乃至上萬兩銀子的誘惑下,又有幾人能堅守本心?

十銀一金,一萬兩銀子便是一千兩黃金,若是把這些黃金帶到後世,也能價值上千萬。

“這人不錯,調去東宮教太子讀書寫字吧,就把燕山那套交給太子就行。”

金鉉的性格如此,自然是因爲金母的教導,因此金母出門前纔會提醒金鉉別忘了自己教導他的話。

“放在今歲,折色販賣之後,也不過能賣出四十兩銀子,而這是我家中祖輩三代人積累的田地。”

由於朱由校聽從朱由檢的話,給官員們每五日放一天沐休假,因此京城三千多京官裡,有大約六分之一的官員都在今日沐休。

朱由檢要解決冗員,就註定了日後的官吏數量不會有眼下的臃腫,那自然也就能養得起官吏們。

“小小禮物,不成敬意……”男人笑着起身,並熟練的從最後一個木盒中抽出了一張上好的宣紙,並且將備好的筆、硯臺放好,並準備親手爲金鉉研墨。

燕山學子畢業的官員,實際上也花不了什麼銀子。

“我等在燕山之中時,也曾上過政治課,雖然教材上說清楚了大明的官場是如何的黑暗,有多少誘惑人的東西,但你我終究沒有接受到太多。”

“……”想到這裡、金鉉算是明白了,爲什麼那些燕山的師兄會頂不住壓力,選擇接受賄賂,成爲自己曾經鄙夷的貪官污吏了。

因爲他對付過太多的大明官員,尤其是金鉉這種家裡苦寒,一步登天的官員。

“忘記經濟課上怎麼說的了?百姓要花錢才能帶動當地的經濟,小商小販要賺到錢,朝廷纔有稅收,這叫帶動經濟,呼呼……”

李長庚對他所說的話,他早就和成德說了,而成德聽聞好友這麼說,也笑着說道:

二人在澡池裡躺着,卻不想過了數秒,便被其他人用瓢打水潑打了起來。

“今日無事,我請客去小攤上吃些東西吧。”

“李侍郎是一個好官,但畢竟在大明的‘舊官場’中爲官太久,還在墨守成規。”

說着、這男人伸手摸向了桌上,而金鉉這纔看到桌上居然放着一盒盒將桌子佔滿的木盒。

朱由校不在意的開口,但誰都知道朱由校既然這麼說,那就代表他的主意已經定下了。

朱由校說罷,把朱慈燃放在了草地上,隨後笑道:“和你孃親一起去玩吧。”

“吏科給事中金鉉……”王安小聲提醒,而魏忠賢和王體幹則是感覺到了不妙。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句話可不是說說算的……

“沒事……我只不過在想今日李侍郎所說的話。”

每處合院佔地一畝,內有小院六處,每處有主屋一間,耳房兩間。

待他們退出去後,這男人才起身對金鉉作揖道:

看着朱慈燃和張嫣離開的背影,朱由校也摸了摸下巴的短鬚,隨後開口道:

說到這裡、金鉉忍不住道:“俸祿這麼高,爲何那些師兄還要貪污呢?”

“會廳有客人,記住娘從小對你說的話……”

朱慈燃指向了旁邊的靶子,而朱由校看到後也笑了笑道:“吾子有力也……”

商賈還想趁熱打鐵,卻不想金鉉直接鬆開了手道:

“閣下若是再不帶着銀子離開,那本官便要告知兵馬司和錦衣衛了!”

這男人對左右家丁招呼了一聲,而這六人也作揖退了出去。

“多謝多謝啊……”

衆人談笑打趣,像極了同班級的同窗,並且也很快從街頭走到了一家小店門前,點上了一些常見的小菜,每桌三葷五素,圍上七八人便三桌臨近吃了起來。

成德以爲金鉉是在糾結所謂的規矩,卻不想金鉉搖頭道:

“我不是在想李侍郎的這句話,我是在舊官場的規矩真的有那麼強大嗎?”

況且澡堂子甚至還有社交文化,幾個朋友忙碌一天後一起去泡澡,不僅可以在澡堂子裡談生意,談事業,談人生,無話不說,無話不談,這種生活是非常有趣的,就比如眼下的金鉉他們……

一些簡單的保健措施也陸續傳播開來,比如敲背,搓泥等等,澡堂文化也是變得越來越成熟。

面對這樣的誘惑,又有幾人能堅守本心?

況且,這還只是投名狀,後續投資纔是最讓人動搖的存在。

澡池內,二十餘名年輕的燕山官員笑着暢聊,不過作爲他們討論對象的金鉉則是表情呆愣,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只是比較起他們,燕山的官員們顯得獨樹一幟。

面對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誘惑,又有誰能做到次次堅守本心?

金鉉忽然想到了今日和自己一起前往澡堂的同窗們,不由擡頭看了一眼院門。

望着院門,他當着老母的面忍不住感嘆了一句:

“也不知道在這漫長的仕途中,最後能清清白白走到最後的能有幾人……”

金鉉,李自成大順軍攻破北京之後,崇禎帝殉國,金鉉得知後,解下牙牌交給家人,便不顧家人攔阻,自投金水河。河中水淺,金鉉將頭沉入泥中自盡。大順軍盤踞大內一月有餘,其間無人爲金鉉收殮。內官遙指金水河上冠袍相告:“此金兵部也。”後來其弟金𫓽收殮其頭顱,配木身安葬。

成德,個性剛介,清操絕俗,疾惡若仇,明朝滅亡後,成德聞帝崩而痛哭,持雞酒奔東華門,叩拜皇帝遺體後,全家自縊殉國。

(本章完)

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179章 出兵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399章 官學開辦第103章 蜂窩煤的火爆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501章 西南出海口第600章 叔侄和睦第80章 少年縱馬第193章 以勢壓諸王第167章 齊王監國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198章 好三叔福王第351章 憫農者厭農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第33章 客氏惱怒第54章 藩王興 宗室苦第13章 恐怖的遼響數量第388章 籌謀基礎教育第607章 師徒相悖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140章 大勝之勢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565章 父債子償第652章 齊王東渡(終章)第516章 拔高標準第12章 伸手錦衣衛第697章 後記(十七)武狩極盛第598章 紙幣金本位第628章 久遇甘霖第60章 謀劃草原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433章 殘暴嗜殺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637章 玩弄人心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427章 四下無人第173章 國事艱難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鏡第614章 且進且退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262章 任重道遠第88章 死太監銀錢多第97章 好皇兄要掀桌子第247章 狗不能喂太飽第455章 天時地利人不和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401章 天降正義第60章 謀劃草原第254章 狼山之戰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第420章 上直與海軍的貓膩第582章 蠢蠢欲動第155章 畝產八石的番薯第468章 京師震動第466章 終末第651章 千難萬難第188章 齊王掛帥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693章 後記(十三)工農罷工第436章 齊王大婚第81章 天賦異稟第209章 誓殺腐儒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場第93章 大仇得報第429章 大婚籌備第414章 兄弟之爭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2章 最毒婦人心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370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48章 狂攬人才第107章 巡撫徐淮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鏡第299章 齊王返京第373章 兵臨江戶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618章 宗藩一體第214章 圍殺黃臺吉第9章 忠心耿耿魏進忠第119章 川兵入瀋陽第99章 爭鋒相對第587章 西京繁華第638章 交趾逸事第119章 川兵入瀋陽第407章 積讒磨骨朱由檢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19章 倔老頭楊漣第341章 礦產國營第547章 商貿繁榮第576章 制衡歐洲
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179章 出兵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399章 官學開辦第103章 蜂窩煤的火爆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501章 西南出海口第600章 叔侄和睦第80章 少年縱馬第193章 以勢壓諸王第167章 齊王監國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198章 好三叔福王第351章 憫農者厭農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第33章 客氏惱怒第54章 藩王興 宗室苦第13章 恐怖的遼響數量第388章 籌謀基礎教育第607章 師徒相悖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140章 大勝之勢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565章 父債子償第652章 齊王東渡(終章)第516章 拔高標準第12章 伸手錦衣衛第697章 後記(十七)武狩極盛第598章 紙幣金本位第628章 久遇甘霖第60章 謀劃草原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433章 殘暴嗜殺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637章 玩弄人心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427章 四下無人第173章 國事艱難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鏡第614章 且進且退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262章 任重道遠第88章 死太監銀錢多第97章 好皇兄要掀桌子第247章 狗不能喂太飽第455章 天時地利人不和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401章 天降正義第60章 謀劃草原第254章 狼山之戰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第420章 上直與海軍的貓膩第582章 蠢蠢欲動第155章 畝產八石的番薯第468章 京師震動第466章 終末第651章 千難萬難第188章 齊王掛帥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693章 後記(十三)工農罷工第436章 齊王大婚第81章 天賦異稟第209章 誓殺腐儒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場第93章 大仇得報第429章 大婚籌備第414章 兄弟之爭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2章 最毒婦人心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370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48章 狂攬人才第107章 巡撫徐淮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鏡第299章 齊王返京第373章 兵臨江戶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618章 宗藩一體第214章 圍殺黃臺吉第9章 忠心耿耿魏進忠第119章 川兵入瀋陽第99章 爭鋒相對第587章 西京繁華第638章 交趾逸事第119章 川兵入瀋陽第407章 積讒磨骨朱由檢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19章 倔老頭楊漣第341章 礦產國營第547章 商貿繁榮第576章 制衡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