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2)

張廷玉說完,無聲舒緩了一口氣,李衛在旁不禁暗自佩服:這個張廷玉不動聲色緩緩入題,把引娣這件最令雍正吃心的“小事”化入一大堆國事中奏諫,確比那種好色誤國的直諫容易接受得多,難怪三十年榮寵不衰,真是薑桂之性老而彌辣。李衛一邊思量,一邊說道:“張廷玉前頭說的那些,奴才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奴才自幼就在主子跟前侍候,又在下頭作了這麼多年的官,情弊也還知道些。官場這個‘揣摩’二字,真是無藥可醫。你獻四個穗的穀子,我就找得出二十四個穗的。那是光有個樣兒——稗谷!——哄得主子高興,不定就能升官,至不濟也不會爲這事兒罷了官,所以虛報虧空追索的事奴才也有過的。只不過哄弄朝廷的事奴才有過,密摺子裡頭跟主子還得說實話。所以我心裡覺得皇上的家事和國事還不全是一回事兒。聽了衡臣老先生議論,奴才覺得原先是想左了。密摺奏事連有的親王都沒這福分,可見是皇上爲國家之事廣大耳目所特設的,與明折是一反一正的一回事。比如八爺,那年我把他門前的照壁都偷賣了,也沒爲這個和主子犯生分。但國家大政,八爺從在下頭使絆子點邪火踢倒油瓶兒不扶,遇事總盼着朝廷處置壞了——譬如一家子出這個子弟,也真得提防着點。可他們又是皇上的骨肉,葫蘆提辦了,又容易招惹小人嚼舌頭。唉,說起來也真是個難。奴才識字兒少,就看那戲上,都說是女國,其實哪一朝哪一代都是男人當家,朝廷不聽她的,她扳着手替皇帝寫聖旨麼?就算喬引娣的事是真的吧,一者是十四爺,我看犯不着爲個丫頭和皇上彆扭。皇上也未必真的就愛她!審諾敏一案我的主審,天天見喬引娣,塌肩膀兒水蛇腰,四寸長個大腳片子,有什麼看頭?”他心裡清明,口裡卻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明知自己“不識字”皇帝有擔待,故意說得語無倫次,一句也不直說,卻句句含着勸雍正顧及大局放掉喬引娣。說得允祥和張廷玉都是一笑,又忙斂住。

“你們繞彎彎兒,說的什麼朕一清二楚。”雍正想到見引娣的情形,心裡一陣疼楚,不易覺察地蹙了一下額頭,說道,“允咆哮先帝靈堂,不遵太后教令,不守法不敬上,他是有罪之人,可他又是朕的兄弟。依着官說,爲他更換身邊侍候人是規矩;依着私說,朕也不願他過分傷情。即這麼說,朕體貼你們這片心。允祥可寫信告訴他,在那裡守陵也使得,回京作事也可,三年之內自省改過,還是朕的好兄弟,萬事都可商量。他要是一味往什麼‘黨’裡鑽,也就不可救藥了。”說罷便站起身,李衛等人也忙起身,因外頭雪大,李衛檢着燒紅了的炭給雍正裝了手爐,幾個人簇擁着雍正冒雪直送到清梵寺山門外,看着他登輿而去才返回來,恰聽寺中曉鍾撞響——已是子夜時分了。

就在雍正與允祥等人在清梵寺議論國事的同時,坐落在朝陽門外的廉親王府,允和允兄弟二人也在西花廳圍爐夜談,在座的還有刑部尚書阿爾鬆阿、禮部尚書葛達渾、貝子蘇奴,還有侍衛鄂倫岱和勒什亨。

西花廳坐落在廉親王府花園西海子洲東岸,一半在岸上,一半壓在水上,靠水三面,臥地到頂都是雙層大玻璃鑲嵌,坐在花廳裡海子對面的壓水臺榭舉目可見。夏天不用出門,隔窗可以垂釣,冬天坐在室內可以觀雪景。爲了賞雪方便,連花廳的柱子都是空心焊的銅板,地下週匝火龍通着熏籠,熏籠又通着“柱子”。點起火來,連花廳房頂的雪都要融掉,允又要暖和又愛賞雪,就在花廳頂加苫了半尺厚的黃筆草,草上又加瓦。因此,看似平常的一座花廳,足用了四萬兩銀子,不但王府,就是加上宮室御苑,這也是頭一份。此刻,幾個人已是酒飯之餘,坐在這風雪中的“玻璃房”中,遙看着對面水榭子上戲子們走步子練臺功,燈映之下凍得鏡面一樣的海子上霰雪如霧隨風迴旋流溜,真是別有一番情致。

“別的話都是多餘的了。”允靠在東邊大理石座屏旁的鹿皮安樂椅上,目光炯炯望着外頭紛紛飛揚的大雪,打破了岑寂,“如今真到了圖窮匕首現的時候兒了!‘魚肉’眼見要上刀俎,就爲逃命,也須得跳、跳了。”他今年四十六歲,但看上去十分年輕,圓臉上一對彎月眉,蝌蚪一樣的眼睛,眼角微微下吊,冠玉一樣白的面龐上沒有一絲皺紋,舉手投足間都顯得溫文爾雅,說話聲音洪亮卻不帶半點咄咄逼人之氣,顯得溫存又不失帝室貴胄的尊貴威嚴。“八賢王”這個名聲舉朝皆知,他的這副相貌也爲他增色不少。他緩緩說着這樣激切的語言,卻仍顯得十分平和穩重。

允就坐在他的左側,手裡拿着一塊漢玉扇墜,不厭其煩地把玩着。他比允小兩歲,看上去要老得多,黑瘦峭峻,陰沉沉的,語氣也有點森人:“八哥說的一點不假,老四(雍正)是個眥睚必報的刻薄人,確是要新賬老賬一處算了。內廷唐桂兒傳過來信兒,聽允祥說開春就送我去嶽鍾麒大營,所以時間也緊。八旗旗主進京一定要趕在正月十五前。這個時候剛過元旦,人都懈了,葛達渾管着禮部,又是文華殿大學士,把王爺們都請到那裡議事,然後請皇上接見,題目一擺,文章就作出來了。”他的情緒忽然變得有點亢奮,站起身子踱了幾步,一手摳着大玻璃框幫子,盯着團團搖搖飄落的雪,說道:“我們錯過了多少機會?聖祖殯天,我們兄弟要有一個人在暢春園外頭主持大事,允祥能輕易到豐臺大營殺人奪兵權?允祥去哭靈,我們趁機大鬧一場,隆科多他敢宣讀那份假遺詔?允如果不奉詔進京,就在西寧按兵不動帶兵辦事,憑八哥一呼萬應的人望,雍正能控制得北京的政局?隆科多已經拉到手的人,假如那次帶兵闖暢春園再早一天,雍正就只好當流亡皇帝。我不是指責什麼人,這些事我也有責任。我如果公然殺掉劉墨林那個浪蕩欽差,年羹堯是已經萌了反心的,他就敢在青海自立爲王!——我的意思是說,上天給我們多少機會都錯過了,按理說已該厭棄了我們了。可它還在給!但我們還敢再次失之交臂麼?”允聽他歷數往日失敗,又是悔恨又是激動,渾身血脈賁張,臉漲得潮紅,目中熠然閃着光,說道:“以前的,以後的,責任都是你八哥。總想平平穩穩地不弄亂了朝局;再者我們也缺一個敢真攪真鬧的孫大聖。一個敢爲天下先的猛士。我仔細思量過,只要攪亂了,雍正他收拾不了局勢!”

“我管着禮部,文華殿的太監也聽我的。”葛達渾眼圈熬得通紅,他似乎心事很重,右手撫摸着剃得光溜溜的腦門子,喟然嘆道:“皇上無道,擅改先帝成法,欺母逼弟,暴虐羣臣,這都是真的。我擔心的只有三條,我們沒有實際的兵權這是一;我們畢竟君臣名分已定。這‘造逆’二字罪名難當。萬一有不服的,稱兵勤王,我們用什麼抵擋?這是二;三嘛,八旗旗主現在只找到四名,這些人從來沒有從過政,只是背地裡發發牢騷,真到陣仗上實地和皇帝較量,會不會臨陣下軟蛋?這些事想不透,預備得不好,毀了身家性命事小,可是九爺說的,我們只能贏,已經輸不起了。”允聽了一笑,說道:“老葛,你得弄清楚,我們只是借這些旗主用一用。棋,分着幾步走呢!整頓旗務是雍正下的旨意,我按旨意辦事召諸王來京,他說不出我什麼來。雍正整頓旗務的宗旨有兩條,一條是旗人自謀生路,分田種田,然後減削旗人的月例錢糧;一條是八旗的下五旗統屬不明,旗營披甲人不務正業悠遊荒唐。我們先從第二件事作,在京各旗營牛錄管帶的案卷都已準備好,通知他們各自晉見自己的主子,旗主能對屬下行賞行罰,下五旗的兵權就拿到一半。就如畢力塔的豐臺大營,畢力塔是個漢人,下頭三個佐領都是滿人,一見旗主,畢力塔他就指揮不動了;旗人分田自種是壞了太祖太宗和聖祖成法的,早已怨聲載道,所以這一條不但行不通,而且王爺們必定還要和雍正理論爭議——要知道,平日他們在盛京毫無權柄,一旦旗下門人奴才肯聽命服從,一定要千方百計恢復‘八王議政制度’。如今雍正弄什麼官紳一體納糧當差,又是火耗歸公,抄家抄得雞飛狗跳牆,真個是天怒人怨,暴虐無道,朝野佈滿乾柴,一旦火起誰能撲救?八哥出來收拾局面,還不是順理成章的事?”

允不安地晃動了一下身子,擺手道:“老九最後一句話說錯了,應該是八王旗主共管朝政。我們不是亂臣賊子,也沒有篡位的心。但雍正管不好這個朝局,理不了這個天下之政。社稷,公器也,應該‘公管’。下五旗王爺來了四名,勒布托是正藍旗的,都羅是鑲白旗,誠諾是正白旗的,永信是鑲紅旗的。這是四旗了,我是正紅旗旗主,下五旗都在了。上三旗歸雍正統屬。鑲黃旗是弘曆、正黃旗是弘時、鑲紅旗是弘晝。弘曆是鐵心跟雍正的,他就要同李衛一道兒下江南。弘晝無可無不可,是個懶散人。弘時,你們記住,在京坐纛兒辦事的這位親三爺,他纔是我們共舉之主。真的八王議政,弘時也是我們的首領——他要奪位,我們只要實權,號召容易,也沒有後顧之憂。諸位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八爺剖析明白。”阿爾鬆阿說道,“我明兒去見見弘晝五爺。我是鑲紅旗第二佐領,歸着五爺管。您別看五爺任事不管,他要發起火來,連三爺也怕。五爺整日在家燒丹鍊汞,前年隆科多帶兵搜官,當時也是三爺坐鎮北京,沒有通知五爺。五爺惱了,把一府的人都轟出去。守護東華門,說東華門是他丹爐罡鬥衝位,不許兵丁帶刀進紫禁城。隆科多請三爺寫條子請見五爺,都被擋在門外。紫禁城都搜遍了,就是進不去東華門。那爐丹到底也沒煉成。五爺上門‘請教’三爺爲什麼擾他靜修,三爺當面賠罪纔算了事。”允笑道:“可以和五爺聊,不扯正題,我們不要誤了他成仙之道。我那裡還有一部元版《金丹正義》,你帶了去恭送你家五爺。”

本來議論得十分緊張的話題,經這一調侃,氣氛變得輕鬆了,說笑了一陣,允因阿爾鬆阿提起隆科多,想到他即將就道前往阿爾泰與羅剎會談邊界,心裡一陣惋惜:此人雖然罷了相抄了家,在京師步軍統領衙門舊部很多,是可資利用的一大勢力。思量着,剛說了句“隆科多——”,屏風左側門簾一動,進來一個家人。附在允耳旁輕輕說了句什麼,退後躬身聽命。

“隆科多來了。”允莞爾笑道,“說曹操曹操到。”他取出懷錶看看,時針已指到將近子時時分,因站起身來說道:“九弟,你們幾個在這邊,把細節再議議,蘇奴是我的侄兒,一處見見不妨——請舅舅書房那邊坐!”

第35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1)第192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1)第189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2)第236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2)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201章 賈道士挾術演神技 李制臺行醫救畸零(1)第244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2)第83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1)第182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1)第186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1)第241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1)第131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1)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266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2)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45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1)第54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2)第49章 落井下石誠王搖舌 杯弓蛇影雍王驚心(1)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181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2)第278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2)第275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1)第258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2)第23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2)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41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1)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65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2)第230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2)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73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1)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90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2)第25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2)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106章 探虛實闖宮大哭喪 烏雅氏柩前正位號(2)第10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2)第87章 忠王掞忠諫諷胤稹 烈鄭氏烈殞答胤初(1)第82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2)第239章 妙手空空投詩報驚 天潢貴胄巡視粥棚(1)第66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2)第140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2)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186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1)第2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2)第19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2)第283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1)第3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1)第180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1)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229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1)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103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1)第167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2)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36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2)第86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2)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271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1)第16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1)第117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1)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237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1)第48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2)第97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1)第78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2)第123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1)第141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1)第255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16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1)第261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1)第4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2)第8章 狹路相逢鬼魅相鬥 猢猻用智孩兒倒繃第194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116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2)第8章 狹路相逢鬼魅相鬥 猢猻用智孩兒倒繃第12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2)第110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2)第14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2)第114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2)第239章 妙手空空投詩報驚 天潢貴胄巡視粥棚(1)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52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2)第13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1)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248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2)第234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2)
第35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1)第192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1)第189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2)第236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2)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201章 賈道士挾術演神技 李制臺行醫救畸零(1)第244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2)第83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1)第182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1)第186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1)第241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1)第131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1)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266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2)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45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1)第54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2)第49章 落井下石誠王搖舌 杯弓蛇影雍王驚心(1)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181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2)第278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2)第275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1)第258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2)第23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2)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41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1)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65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2)第230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2)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73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1)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90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2)第25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2)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106章 探虛實闖宮大哭喪 烏雅氏柩前正位號(2)第10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2)第87章 忠王掞忠諫諷胤稹 烈鄭氏烈殞答胤初(1)第82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2)第239章 妙手空空投詩報驚 天潢貴胄巡視粥棚(1)第66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2)第140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2)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186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1)第2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2)第19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2)第283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1)第3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1)第180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1)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229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1)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103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1)第167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2)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36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2)第86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2)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271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1)第16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1)第117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1)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237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1)第48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2)第97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1)第78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2)第123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1)第141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1)第255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16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1)第261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1)第4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2)第8章 狹路相逢鬼魅相鬥 猢猻用智孩兒倒繃第194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116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2)第8章 狹路相逢鬼魅相鬥 猢猻用智孩兒倒繃第12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2)第110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2)第14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2)第114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2)第239章 妙手空空投詩報驚 天潢貴胄巡視粥棚(1)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52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2)第13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1)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248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2)第234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