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曲罷善才服

座中怕有幾十人,也是龐太師家大業大,家中一個偏殿就招呼了在場所有同僚。衆人飲宴之間,卻不見龐太師取出所得之寶物,只是不住勸酒閒聊,衆人都覺得有些不解。

酒過三巡,一應飯菜酒水都用得差不多了,太師又着人奉上些時鮮的瓜果點心,自己站起身來,舉杯朝着衆人說道:“老夫今日宴請,多謝諸位同僚捧場。年前老夫曾聽聞京中教坊出了一位琵琶奇才,傳言乃是前朝白樂天筆下琵琶女後人。這位卻是皇上都不曾見得的人物,老夫如今請來,與諸位共賞。”

說話間,便有人安排了一應的桌椅樂器,又架起一架薄稠屏風,將衆人與樂師稍稍隔開。少頃,便隱約看見一位身材高挑的樂師從後堂走出,看其身段,應該是一位女子。

前朝白居易遭貶江州之時,曾於潯陽江頭夜送友人,偶遇一位京城教坊出來的琵琶女,得聞其演奏,白樂天一時驚爲天人,寫下《琵琶行》萬古流傳。那位琵琶女自稱京城教坊出身,後跟委身商賈,從良脫出。只是前朝文風大盛,多有才子佳人爲一些藝人作詩寫賦,不僅白樂天的《琵琶行》,還有李長吉的《李憑箜篌引》及杜子美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等等,俱是名家大作,流傳千古。只是比起這些文豪的詩詞歌賦流傳,那些教坊民間的手藝人卻是流落,鮮有傳承。唐末藩鎮割據,狼煙四起,這些手藝人更是紛紛消失在歷史之中,後人不復得見,只能再前人詩賦之中遐想其盛況之萬一。

教坊樂器之中,名氣最大,流傳最遠的便是白樂天筆下那位琵琶女,白樂天曾贊其曰:“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卻是十分推崇。衆人今日聽龐太師說尋獲了那位琵琶女的後人,一時俱是心神盪漾,迫不及待地要一聞這仙樂如何,卻是萬難等待分毫。

屏風隔開樂師與衆人,衆人俱是瞪大了眼睛,想一睹這位教坊善才真容。片刻之後,衆人隱約見那善才擡手輕撫琵琶,席間頓時安靜一片,落針可聞,恭候佳音。

那位善才擡手開始演奏,懷中琵琶四弦合奏,手法高明,技藝卓絕,也真不愧是前朝琵琶女之後,稱得上一句“百聞不如一見”。席間樂聲漸起,衆人一時傾心。這位善才想來也是借了先祖的名頭,演奏之曲與當年白樂天所聞一般無二,乃是兩曲互有聯繫的《霓裳》和《綠腰》,俱是《教坊記》中有記載的。衆人側耳傾聽,心緒漸遠,又想起白樂天的文字,暗自心中稱讚,念其也當得上一句“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少頃,善才“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結束了這場演奏。衆人一時沉醉其中,難以自拔,卻是許久也沒有反應,好半天才個個驚醒,俱是撫掌大讚,又是作出許多詩句,既奉承龐太師,又稱讚這位善才。

龐太師哈哈大笑,隨即命人撤去屏風,請這位善才與諸位大人一見。原本按照大宋的禮法,這等舉動卻是有些輕浮,只是座中雖有不少飽學鴻儒,卻都想一睹這位善才真容,心念紛擾之下,都不覺得龐太師此舉不妥。

隨着屏風撤去,衆人又是一陣驚呼。原來這位善才不僅琵琶手藝高明,長相也是十分出類拔萃,又十分獨特。

屏風後的這位善才,渾身穿着一套純白的絲綢長裙,卻是如前朝命婦的公服一般,大方典雅,清新脫俗。只是相比起這身白裙,善才的相貌卻是更叫諸位大人驚歎。只見周身上下雪白一片,無論頭髮面龐,還是脖頸手腕,俱是一種奇異的白色;仔細看去,似乎其半睜半閉的眼眸也是淺淺的灰色,與尋常人頗爲不同。

龐太師見衆人這般驚訝,也覺得十分歡喜。他一早見到這位善才之時,也被其不同常人的相貌着實驚了一番。後來經教坊之人向太師介紹,這位善才卻是因着家中世代隱居,不與外人通婚,舉家隱居於渝州外一處山村之中,數百年來似是有了變化,不似外面人等,一應家中兄弟姐妹都是這般模樣。只是她這等相貌雖是奇特,卻也有諸多不便,平日裡十分畏光,稍受了日光就渾身不適,衆人以爲妖孽,不敢與之往來,卻是教坊頭子慧眼識珠,一應伺候着她來了京中,這纔不致埋沒了這樣一位琵琶奇才。

這位善才除了皮膚與尋常人不同之外,出落得也是極好,身材高挑勻稱不說,五官也是十分柔媚,卻是一位難得的色藝雙絕之人。只可惜她天生的怪異,不能見光不說,卻還是個天聾地啞的殘疾,一應琵琶手法都是家傳古技,與教坊四部樂工都不太相合,這纔不曾有爲皇家演奏的殊榮,只作爲教坊中私下爲達官顯貴演奏牟利的工具。此番來到龐太師府中演奏,卻是她第一次離開教坊,公開獻藝。

屏風撤去,善才也懷抱琵琶,起身向着衆人行禮。龐太師在一旁爲她解釋了聾啞之事,諸位大人也覺得十分可惜,愈發欣賞。

那位善才也是十分典雅高貴的姿態,雖口不能言,也看十分善於看諸人的眼光,一時打起手勢,令旁邊一人上前。旁邊那人是服侍她多年的丫鬟,生的也水靈,心思也活絡,從善才手勢之中便知曉了她的意思,上前向諸位達官顯貴行禮說道:“多謝諸位老爺的擡愛。我家善才口不能言,不能親自感激諸位,由小奴代言些許。”

衆人見這丫鬟落落大方,在一衆達官顯貴面前也不顯羞怯,愈發看重這位善才,又覺得她調教有方,都是起了請她到自家府上演奏的心思。

龐太師見衆人這般賞識這位善才,也是高興,又命人打賞許多,打發這藝人下去了。

善才立場,龐太師卻不再提此番飲宴的主題,又是幾輪酒之後,便好生送了衆人離去,只留下了幾名門生弟子。

原來先前龐太師說起這位善才時,曾有一句“這位卻是皇上都不曾見得的人物”,語中暗含了對趙禎的些許不敬之意。像大宋這等家天下的王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五倫綱常最是要緊,朝臣卻是一言一行都應謹遵本分,萬萬不當僭越的,否則輕則受聖上斥責,重則貶官抄家也有。龐太師當朝一品,權傾朝野,僅憑這一句卻不能抓其話柄,卻還是又人面露了別樣神色,都叫他盡收眼底。現在留下的幾人,卻都是龐太師弟子門生,先前聽了那句之後神色如常,甚至露出些許興奮不臣之意的。

像龐吉太師這等身爲重臣,把握人心卻是必修的功課,看人一眼一準,也當得起一句“人老奸,馬老滑”,當真是老奸巨猾的人物,趁着衆人心存疑惑,又飲了幾杯酒的關頭,一句話就從衆人神色中挑選出了可堪使用之人,真得了所謂“觀人於臨財,觀人於臨難;觀人於忽略,觀人於酒後”的老話精髓,一身手段使用得淋漓盡致。

衆人身爲龐太師弟子門生,對他留下自己心裡也多少有些考量,這些年裡也曾見過龐太師使用這種手段篩選親信,卻都暗自在猜測太師此次又有何等大事交於自己去做。

龐太師送走了一應同僚,着人關了府邸大門,將幾名門生弟子引進書房,又自有人奉上瓜果茶水,衆人得了太師的意思,分兩列坐在書房之中,卻是如在樞密院共議朝政一般,俱是十分嚴肅。

龐太師看着這一衆門生,心下也是感慨。他身居太師之位多年,也有不少親自提拔的門生弟子,每每藉着一屆科舉開考,都有不少人在成爲天子門生的同時也成了太師門生。只是龐太師應對科舉與別人有些不同,從不在科舉中黨同伐異,向來都是十分公允,又從中挑選文才武功俱佳之輩,嘗試拉攏,這些年來也只得了幾個真正志同道合,親如父子的門生。而龐太師身爲太師,也十分知曉朝中門道,將一應心腹門生安排在了二府三司之中,藉着他們的位置來彌補自己宰相之位被削弱的全力,經營多年,這纔有如今權傾朝野的氣象。至於那些中舉後未入龐太師法眼的人物,卻是要麼遠放,要麼賦閒,偶有幾個身居高位的,也是備受排擠,終日惶惶以度。

現在書房中這幾人,既有東西兩府的要人,也有雖地位不高,卻身在要職的人物。

龐太師要幾人坐下,又自顧端起茶杯,輕輕飲了一口,眼見幾人都是一臉期待,沒有絲毫怯懦神情,這纔將白天收到傳國玉璽地圖一事緩緩說出,隱去了送來繡帛那人性命,又看衆人反應。

饒是這幾人都是龐太師得意門生,聽得這等消息卻也大吃一驚,都有些失了鎮定,一時沉思。衆人一早知道龐太師有些不臣之心,只是如今趙禎治國有方,天下安泰,若要改朝換代卻是一不順民意,二不合禮法。可如今太師得了傳國玉璽的消息,一旦尋獲,就在法統上佔了上風,秉承了自始皇帝開國以來代代相傳的正統法理,隨後他只需藉着太師之尊,稍微伸手攪動天下,便能匯聚大勢於己身,或有一線問鼎中原的機會。

龐太師見衆人一番震驚之後勉強剋制了自己,滿意一笑,又詳細說起這傳國玉璽的意義,同時轉身去拿放在暗格之中的繡帛。只是龐太師還未伸手,就聽見一名門生暴喝道:“太師,小心!”

第五章 百家竟偷閒第三十四章 美婦隱暗懷第一十八章 美酒敬英豪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一章 前情或已忘第九章 難得有情郎第四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十一章 明有誠惶意第二十五章 兩方相會處第五十五章 隕星從天過第一十八章 美酒敬英豪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五十九章 南北並一處第二十一章 漏夜兄弟酒第三章 江湖終大亂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八章 老少通啓程第四十六章 重開不熄宴第四十章 神劍過胸膛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一十三章 妖人闖喜宴第四十九章 師徒情深處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二十七章 一招得其道第三十六章 又見奇詭行第一十四章 老者露愁容第二十九章 黃雀露尖喙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三十章 英靈盡歸來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第一十六章 兄弟豪情長第二十四章 熱酒暖人心第四章 妝成秋娘妒第三十二章 折戟落凡塵第七章 衷腸相傾訴第三章 高僧成屍出第六十四章 大難起或過第一十四章 不老長春谷第四十三章 父母愛子義第一十七章 一曲勾心事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第二章 那人下山來第一十五章 師門情深重第六章 兒郎舞劍忙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四十九章 一門相商議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三十五章 好酒配好菜第四十章 神劍過胸膛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二十三章 相會待明年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二十三章 盛會召開日第四十三章 時來天地動第二十二章 古人自多情第二十五章 青城山下客第二十一章 漏夜兄弟酒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三十五章 窺破天道意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九章 先前遺漏事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二十九章 聖代無隱者第三十二章 折戟落凡塵第三十九章 香火薰菩提第二十二章 南行探太玄第四十一章 倉皇逃竄時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三十二章 望輝照空玄第二十六章 驚聞不詳訊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三章 高僧成屍出第四十二章 寶書自難得第二十三章 英雄末路時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九章 既有歡喜意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三十八章 小馬亦識途第四十章 萬毒蠱爲尊第一章 冬日練功時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一十二章 一心分二智第一十五章 同門鬥神通第三十六章 好漢惜英雄第三十八章 小馬亦識途第一章 冬日練功時第二十一章 再回久別處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一章 波瀾隱又起第六十一章 此景似相識第二十一章 大理好風光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三十九章 元神攝心意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五十七章府中無情客第二十章 寺中品香茗
第五章 百家竟偷閒第三十四章 美婦隱暗懷第一十八章 美酒敬英豪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一章 前情或已忘第九章 難得有情郎第四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十一章 明有誠惶意第二十五章 兩方相會處第五十五章 隕星從天過第一十八章 美酒敬英豪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五十九章 南北並一處第二十一章 漏夜兄弟酒第三章 江湖終大亂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八章 老少通啓程第四十六章 重開不熄宴第四十章 神劍過胸膛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一十三章 妖人闖喜宴第四十九章 師徒情深處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二十七章 一招得其道第三十六章 又見奇詭行第一十四章 老者露愁容第二十九章 黃雀露尖喙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三十章 英靈盡歸來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第一十六章 兄弟豪情長第二十四章 熱酒暖人心第四章 妝成秋娘妒第三十二章 折戟落凡塵第七章 衷腸相傾訴第三章 高僧成屍出第六十四章 大難起或過第一十四章 不老長春谷第四十三章 父母愛子義第一十七章 一曲勾心事第一十九章 久候偶得信第二章 那人下山來第一十五章 師門情深重第六章 兒郎舞劍忙第五十二章 論道談分別第四十九章 一門相商議第一十四章 相會再無期第三十五章 好酒配好菜第四十章 神劍過胸膛第五十五章 神通現端倪第二十三章 相會待明年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二十三章 盛會召開日第四十三章 時來天地動第二十二章 古人自多情第二十五章 青城山下客第二十一章 漏夜兄弟酒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第一十章 飛蛾救城民第三十五章 窺破天道意第五十一章 時來異人助第九章 先前遺漏事第二十一章 北來性情士第二十三章 兩方具解意第二十九章 聖代無隱者第三十二章 折戟落凡塵第三十九章 香火薰菩提第二十二章 南行探太玄第四十一章 倉皇逃竄時第二十一章 崑崙有故人第三十二章 望輝照空玄第二十六章 驚聞不詳訊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三章 高僧成屍出第四十二章 寶書自難得第二十三章 英雄末路時第四十五章 更似哀愁意第九章 既有歡喜意第五章 秀英重換骨第三十八章 小馬亦識途第四十章 萬毒蠱爲尊第一章 冬日練功時第八章 惡藥露崢嶸第一十七章 阿郎不解意第一十二章 一心分二智第一十五章 同門鬥神通第三十六章 好漢惜英雄第三十八章 小馬亦識途第一章 冬日練功時第二十一章 再回久別處第三十四章 地仙隕落時第一章 波瀾隱又起第六十一章 此景似相識第二十一章 大理好風光第三十八章 虛者道之常第三十九章 元神攝心意第一十六章 京兆重逢時第五十七章府中無情客第二十章 寺中品香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