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五)

陳同袍因在城內乘馬,不敢走快,只慢慢拉着轡頭,已是行到中途。二人談笑之間,忽聽身背後有幾聲急喝,轉身看去,見一位差人快馬加鞭,飛馳而來,差點將沿路的百姓撞翻。

陳同袍打量了他這身行頭,頓時明白過來,便回馬喝止道:“我不跑,有事慢點說。”

那人臨近了,笑着一拱手:“陳大人,您這是要去哪呀?”

“書吏,這你不應該問吧。”同袍瞅了瞅身旁的管家,“是府臺有吩咐嗎?”

“小的多嘴了。不過府臺大人說有急事,找您商量。”這書吏急得滿頭大汗。

那管家正要說些什麼時,兩隻手卻被陳同袍死死按住:“既然緊急,陳某當火速趕回。”

知府在院子裡徘徊了一陣,見陳同袍和過府的管家一併回來了。他又驚又喜,甚至連說辭都沒想好,就主動迎上去了。

“你們兩個去哪兒了?本官找得辛苦呀。”知府拍打着陳同袍的衣袖,笑容滿面。

陳同袍面無表情:“我聽說您有急事問下官。”

“啊……”知府稍加思索,“這不縣內有民訟的事,知縣難決,你正好幫我參謀一下;還有通判前些時候請了病,如今三五日未歸,你去探望一下,讓他早點回衙……”

那二人卻一言不發,默默看着他。

“到書房看看去?”知府見氣氛不對,忙笑着問。

陳同袍也沒反駁,這才低頭答了句‘是’,跟着他進了書房。

這件民訟之案根本稱不上難辦,不耗一點氣力,乾淨利落地解決下來,即批了字,差人交江都縣衙處置。

那管家覺得這場面太過滑稽,鼻子裡便輕哼一下。哪料知府耳朵還尖,登時順聲望去,目光正好落在他那隻緊握批文的手。

“唉,你拿着什麼物件?”知府明知故問道。

管家一時忘了將批文放好,聽知府大人此言方出,便嚇得渾身一激靈,急欲藏起:“這是……這是……”

知府不緊不慢地走過去,笑道:“這是官府的批文吧?”

這管家心中直突突地跳,愣得說不出話來,竟叫這知府奪了那批好的呈子。

知府拈着紙,用眼睛掃過一遍,便將批文扔回他的手裡。

“大人,知縣有批當帖的權力。”陳同袍冷冷地說。

知府這回不願與他鬥氣,反而心平氣和:“這倒不假。但吾既爲揚州之首,對於當稅之事自須慎之又慎。陳同知,請你且回宅邸,待本府考慮周全,再派你來取批文,如何?”

管家還要辯上幾句,陳同袍卻堅定地離開書房,走到門口,向他一招手:“管家爺,走吧。”管家嘟囔一嘴,亦隨之離開。

知府雖順利壓下了呈文,但感覺瀰漫在空氣裡的並非是歡快,而充滿了恐慌與不安。一種深深的不安促使他下了一個命令:“各房需緊盯陳同袍近日行蹤,如有異常,旋即上報。”

過湘人到達了江都城。他原本幻想着陳同袍替他攬下一切難事,可惜事與願違,他匆匆回到府內,聽管家說了來龍去脈,才知道,陳同袍對此無能爲力。

“這知府不能再留了……”他發出的感嘆很是危險,“只有聯結鄺昌,方能撼動知府之位呀。”

管家趁機進言道:“目前局勢瞬息萬變,陳同知身爲知府之副,必有真知灼見,不如請他再來府上,問其可有門路。”

過湘人正欲答應,忽然想起一個人來,忙說:“慢着。若論找門路,不少官員還得求一個人。”

“誰?”管家好奇起來。

湘人用手指在牆上比劃了個字,管家心領神會,兩隻眼睛一溜:“我這就去請!”

“你們這麼快就想動手?”文忠和湘人作過揖,隨即坐下。

“文大哥,先發制人,此良策也,”過湘人道,“望您能指個門路,和巡撫能搭上話的門路。”

文忠是巴不得開不成當鋪的,但知府那裡起了‘殺心’,江都又危機四伏,大勢已不可挽,怎能再去計較這些。便直說道:

“文某不說廢話,就這麼跟你講,這鄺巡撫在這兒找了不少表子作樂,其中有個半掩門,家住太平橋邊兒,與鄺昌最爲要好。如能求她在鄺巡撫耳旁說說,保你過家不受知府威逼。”

說罷,他見湘人一臉半信半疑的樣子,便捶了捶胸脯:“文某怎麼說都是在江都攪動風雲的人物,知曉這些東西還不簡單?”

湘人方纔點頭稱是。

“過大掌櫃,這表子每晚都要去鄺昌府裡,你聽敲了一更,就派人到太平橋,找這個女人。”

“我把她住的地兒寫給你看,你一定揣好。”

文忠說着,討來一枝筆,將這女人的地址寫出來,撕成一張紙條,遞給湘人。

“思興,夜裡宵禁,要小心行事。我就幫你到這兒了。”他的告辭似乎太過乾脆,一聲不響,來去如風。或許過湘人還正滿意這樣的方式。

過湘人果然悶坐到了打更。他原本就昏昏欲睡了,聽了梆子的聲音,頓時提起精神,一路小跑到管家的屋:“別睡了!別睡了!”

管家慌忙套上衣服,跨出門檻:“主子,那張紙條煩您塞給我。”

湘人從懷裡摸索了一會兒,將卷皺的紙條塞到他身上,拍拍他的背,令他去了。

管家從府邸出發,一路提防兵卒捕快,硬是在他們的眼皮底下溜過,悄悄地走到太平橋。他沿着那一帶矮房,漸漸行至那女人的門口。他生怕看錯了地兒,又拿出懷中的紙條,在土牆邊憑着月光偷覷。

忽然間,兩邊照起一片火把,光線大明,嚇得管家一把丟開紙條,撒腿往回就跑。誰料前有追兵、後有堵截,他竟一頭撞進官兵堆裡,被幾個兵卒前僕後擁,制伏在地。

“他媽的,膽敢違反宵禁,幹什麼的,你活膩了?!”有個軍官一腳踩在他腦袋上。

管家咬着牙:“我是……我是過湘人大掌櫃的奴才,你們快快放開!”

“過湘人?”軍官陡時一驚,“知府大人說了,這過家的人不能輕易放,走!帶到衙門,由他老人家親自審問!”

第四章 僞奏、恩絕(一)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二)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三)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一)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五)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五)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一)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四)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一)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四)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三)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三)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二)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十二章 語失、諫事(一)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二)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五)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四)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一)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五)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三)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三)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二)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三)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六)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二)第六章 名歸、飭法(一)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一)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二)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二)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二)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三)第七章 裁吏、疑銃(二)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四)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六)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三)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六)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一)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五)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二)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五)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六)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一)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三)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二)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四)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五)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三)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二)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六)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五)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五)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二)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二)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四)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一)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三)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三)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一)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三)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四)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一)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二)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三)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二)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五)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一)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六)第三章 興業、叛主(三)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三)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二)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四)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三)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三)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四)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四)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一)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二)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三)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二)第二章 贈賄、謀府(二)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五)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六)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六)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五)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四)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三)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四)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四)
第四章 僞奏、恩絕(一)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二)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三)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一)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五)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五)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一)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四)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一)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四)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三)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三)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二)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十二章 語失、諫事(一)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二)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五)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四)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一)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五)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三)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三)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二)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三)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六)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二)第六章 名歸、飭法(一)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一)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二)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二)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二)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三)第七章 裁吏、疑銃(二)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四)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六)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三)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六)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一)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五)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二)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五)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六)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一)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三)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二)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四)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五)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三)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二)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六)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五)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五)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二)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二)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四)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一)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三)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三)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一)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三)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四)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一)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二)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三)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二)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五)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一)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六)第三章 興業、叛主(三)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三)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二)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四)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三)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三)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四)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四)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一)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二)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三)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二)第二章 贈賄、謀府(二)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五)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六)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六)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五)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四)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三)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四)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四)